理论教育 大提琴艺术进入中国-大提琴演奏艺术探究

大提琴艺术进入中国-大提琴演奏艺术探究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之而来的是愈来愈多的传教士开始来到中国内地,他们在进行布道宣传的同时,也将西方的科学、文化以及艺术都带了过来,大提琴乐器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传进中国的。所以,这一时期的大提琴在中国正处在引入期,开始了从无到有的发展。中国的大提琴艺术正是在这种格局当中慢慢地成长起来的,但本土创作的大提琴曲子很少,那个时候演奏的几乎都是西方比较经典的一些大提琴作品。到这里,中国本土化的大提琴创作主题开始逐渐地盛行开来。

大提琴艺术进入中国-大提琴演奏艺术探究

在17世纪中后期左右,也就是明朝末年清朝初年的时候,中国取消了海禁,恢复了对外通商。随之而来的是愈来愈多的传教士开始来到中国内地,他们在进行布道宣传的同时,也将西方的科学、文化以及艺术都带了过来,大提琴乐器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传进中国的。根据相关资料的记载,最开始的时候,大提琴仅仅是在西方宗教范围内与宫廷内部进行演奏的,闻名中外的音乐大师—钱仁平先生曾经在《中国小提琴音乐》里面进行过这样的描述:“在1699年至1708年之间,宫廷内部的西洋乐队演奏中已经有五弦大提琴演奏者。”所以,这一时期的大提琴在中国正处在引入期,开始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自从鸦片战争以后,随着中国主权的不断被削弱以及中国各通商口岸的相继开放,大提琴乐器在中国的传播范围开始慢慢地增大,愈来愈多的社会上层人士开始对这种西洋乐器表示出了认可与欣赏。到了20世纪初期,特别是俄国“十月革命”以后,不少从事大提琴演奏的音乐家纷纷进入中国,其中包括以大提琴演奏作为职业的演奏者、一些日本大提琴教师以及在国外对大提琴艺术进行过学习的学生等。在这样的情况下,逐渐地形成了以“德俄为主、犹太人为辅”的大提琴演奏格局。中国的大提琴艺术正是在这种格局当中慢慢地成长起来的,但本土创作的大提琴曲子很少,那个时候演奏的几乎都是西方比较经典的一些大提琴作品。

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大名鼎鼎的音乐家、教育家萧友梅先生成功地创作出了一首名叫《秋思》的大提琴作品。这是我国第一首大提琴作品,恰到好处地将钢琴与大提琴这两种旋律融合在一起,好像二重唱的两个声部似的。到这里,中国本土化的大提琴创作主题开始逐渐地盛行开来。比如,在名人马思聪的《内蒙组曲》里面,就有两首享誉国际的经典曲目,一首名叫《思乡曲》,另外一首名叫《塞外舞曲》。中华交响乐团在四十年代的时候还演奏过这两首曲子,使其成了最早登上舞台的大提琴经典曲目之一。(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