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楚歌研究:先秦楚歌的历史文化背景

楚歌研究:先秦楚歌的历史文化背景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楚歌”,从字面上看是一个地域文化概念,从最初的产生也确是如此,它滥觞于楚地远古时代的《弹歌》,但它的孕育期并非只限于楚地,自远古口耳相传的《弹歌》始,经过唐尧虞舜,然后到夏禹之妻涂山氏所作《候人歌》,正式确定为具有荆楚文化鲜明特征的“南音”,也只是楚歌的雏形。那么,楚简《诗传》的发现更证明了战国中期楚国传授《诗经》的事实。因此,研究先秦楚歌,必先探寻它产生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

楚歌研究:先秦楚歌的历史文化背景

“楚歌”,从字面上看是一个地域文化概念,从最初的产生也确是如此,它滥觞于楚地远古时代的《弹歌》,但它的孕育期并非只限于楚地,自远古口耳相传的《弹歌》始,经过唐尧虞舜,然后到夏禹之妻涂山氏所作《候人歌》,正式确定为具有荆楚文化鲜明特征的“南音”,也只是楚歌的雏形。《候人歌》“兮”字的出现,可以作为“南音”即楚歌的标志性特点,后来在楚人的哲学著作与文学作品中“兮”字也大量出现,《老子》中出现“兮”字28次,《文子》中包括引用《老子》的话,出现“兮”字34次,以《楚辞》为标志,“兮”字的大量而多样化的用法,更能充分体现“兮”所代表的地域文化特性。当然,我们也可以举出《诗经》中也大量采用“兮”字的例证,认为“兮”字非楚歌所专有,正如四言非为北方诗歌所独专而有屈原橘颂》为证一样,实际上表明这正是南北文化交融的产物。据马承源《上海博物馆战国楚竹书(四)》中所载《交交鸣[74]来看,无论是语言,还是思想都深受《雅》诗的影响。“交交鸣,集于中梁……閒卝谋司,皆少皆大。”根据一些上博楚简研究专家的看法,其作者肯定是南方人,很可能是楚国的一位贵族。《国语·楚语》就有申叔时“教之《诗》,而为之导广显德,而耀明其志”的记载,可见楚国贵族教育中非常重视对《诗》的传授。那么,楚简《诗传》的发现更证明了战国中期楚国传授《诗经》的事实。由此而论,贵族出身的屈原早期所作《橘颂》就是一篇带有明显“《诗》体”特征的四言诗。两诗篇幅接近,均用比兴,但《橘颂》在内容与体式方面有了突破,不仅突破了重章迭句的限制,而且以咏物为主。据李零先生的判断,上博楚简的墓葬年代大约在公元前400年—公元前300年之间的战国中期,因此,《交交鸣》的发现,为我们填补了从《诗经》到楚辞文体发展的过渡环节——拟《诗》体。正是有了这样成熟的拟《诗》体作品的创作,才为屈原创作《橘颂》奠定了基础,并有了对《诗经》四言诗体的突破,[75]进而影响到“楚辞体”与“楚歌体”的形成。也正是楚国儒者、贵族在诵习《诗经》的同时,并有了“拟《诗》体”的创作,并注重与民间的楚歌结合、改造,对《楚辞》的诞生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从有些楚歌如《楚人诵子文歌》“子文之族,犯国法程。延理释之,子文不听。恤顾怨萌,方正公平”仍然用四言来表达来看,即可见“拟《诗》体”的过渡作用。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以四言为诗为歌,一直延续下来,如汉代刘邦的《鸿鹄歌》就是其中的一首典型四言楚歌。还有一些用于祭祀的楚歌,也大多是四言。

春秋战国时诸侯国之间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交流已是非常频繁的事,屈原《橘颂》只不过是南北文化交融中的一个典型例子,如果我们全面考察南北文化的交融过程,考察楚人从“筚路蓝褛,以启山林”的蕞尔小国,发展到如《淮南子·兵略训》所说的“南卷沅湘,北绕颖泗,西包巴蜀,东裹郯邳,颍汝以为洫,江汉以为池,垣之以邓林,绵之以方城……大地计众,中分天下[76]的泱泱大国,就自然会发现,楚歌是伴随着楚国的不断发展壮大,诸侯各国各个层次人员的广泛交往与流动,楚文化的广泛传播而流布于四方的。因此,研究先秦楚歌,必先探寻它产生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