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老年人安全常识:有效对策应对电信网络诈骗

老年人安全常识:有效对策应对电信网络诈骗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犯罪分子冒充银行客服或电信运营商发送中奖或积分兑换短信,要求事主登录虚假网站,输入银行卡信息,通过异地盗刷事主卡内现金。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事主信息,通过虚构绑架或事主亲人受伤等事件,诈骗事主钱财。遇到此类情况,首先要保持冷静并进行谨慎核实,比如对于绑架案,可要求与“被绑架人”通话,以证实被绑架人身份,若对方不同意或“被绑架人”无法正常回答,则很可能是骗局。

老年人安全常识:有效对策应对电信网络诈骗

1.冒充公检法机关诈骗。冒充电话局人员、歌华工作人员、快递公司人员、银行工作人员,编造受害人参与违法犯罪事件等。一般以第三方单位(公司)的名义先联系事主,以一些影响事主利益的小事骗取事主的初步信任,之后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共同骗事主将钱转到所谓的“安全账户”进行盗刷。

防骗专家苏兴博告诉广大老年人:让你拨打114核实“警察”身份的肯定是骗子;帮你将电话转接到“公安机关”的肯定是骗子;要求你保密不能与其他任何人联系的肯定是骗子;要求你将资金转到“安全账户”或者进行“资产清查”的肯定是骗子;让你看自己的“通缉令”(逮捕令)的肯定是骗子。

2.退税补贴类诈骗。犯罪分子事先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事主信息,冒充政府工作人员与事主联系,以向特殊人群发放补贴、退费、退税等理由迷惑事主,进而让受骗人通过银行转账去诈骗。

政府各部门提供的补助会以公平公正公开的方式通报,领取需要相关证件或凭证,不会只是电话通知,更不会要求市民将钱转至指定账户,更不会让当事人到ATM机上进行操作。如有异议或者不确定的情况下,可以拨打官方电话或者上官网查询核实,不要轻信陌生人在电话里的介绍。

3.冒充银行或电信运营商诈骗。犯罪分子冒充银行客服或电信运营商发送中奖或积分兑换短信,要求事主登录虚假网站,输入银行卡信息,通过异地盗刷事主卡内现金。

接收到此类信息首先应细察网址,与银行或运营商的官网进行对比。而且,银行发送的所有验证码都标注有不同用途,不可轻易泄露。

4.亲人出事诈骗。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事主信息,通过虚构绑架或事主亲人受伤等事件,诈骗事主钱财。(www.daowen.com)

遇到此类情况,首先要保持冷静并进行谨慎核实,比如对于绑架案,可要求与“被绑架人”通话,以证实被绑架人身份,若对方不同意或“被绑架人”无法正常回答,则很可能是骗局。同时,可通过其他方式如微信、QQ、手机短信等与“被绑架人”或其单位、朋友、医院等进行联系。遇到绑架,一时不能确定真假,应及时报警,不要着急汇款。

5.各种名目的中奖诈骗。犯罪分子通过短信或信件、卡片等方式通知事主中奖,领取奖项需缴纳各种名目的费用。

对于这种“天上掉下的馅饼”首先是不轻信,其次是要谨慎核实,一旦发现被骗第一时间报警。

6.冒充熟人诈骗。犯罪分子通过社交软件以事主朋友、同事的名义加事主好友,然后以各种理由借款。

此种骗术的防范首先从定期更改社交软件密码开始。其次遇有好友申请时应先进行核实,尤其是当有人通过社交账号要求转账时,一定要通过电话等其他途径直接核实后再操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