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问,在湖边芦苇丛常能见到的最漂亮的小鸟是什么鸟?那么答案显然只有一个:翠鸟。
翠鸟,规范的中文名叫“普通翠鸟”,身体娇小,背部羽毛在阳光下呈现为艳丽的亮蓝色。凡观鸟爱好者,几乎没有不喜欢翠鸟的,它被大家昵称为“小翠”。
翠鸟(手绘)
翠 鸟
叼着小鱼的翠鸟
2018年12月,是个湿漉漉的冬月,大多数日子都是阴雨绵绵。12月18日那天,是难得的晴日。我和妻子一起到陶公山、环湖南路一带观鸟,一路清点当日看到的鸟种。快傍晚的时候,我们走到了中国摄影家协会宁波艺术中心附近,我跟妻子开玩笑说:“今天还差翠鸟没看到呢!”谁知,话音未落,就听到不远处传来急促的“滴、滴、滴”的叫声。“翠鸟!这是翠鸟的叫声,它刚刚飞过!”妻子还不相信,但我已经往左前方的芦苇丛冲去,然后用望远镜仔细搜索临水的芦苇,我想这只翠鸟十之八九躲在那里。果然,我马上就看到了,这小家伙正站在一根横斜的苇秆上,嘴里叼着一条银闪闪的小鱼。那鱼儿显然是它刚刚捕到的,正在拼命挣扎呢,而翠鸟不慌不忙,几次甩鱼,调整好角度,最后让鱼头对准自己的嘴,然后囫囵吞咽了下去。
翠鸟在东钱湖很常见,它喜欢停在水边的枝条、石头等上面,长时间低头注视水面,一旦发现鱼儿,就会立即弹射入水捕鱼。但由于小家伙非常机警,因此很难接近,往往人还没走过去,它就已经箭一般贴着水面飞走了。
翠鸟悬停
2018年1月27日,我到下水湿地拍鸟,运气很好,刚走到湖边,就见到一只翠鸟飞过,而且它还在芦苇荡的边缘表演了一次悬停捕鱼好戏——即在空中如蜂鸟一般高速振翅,几乎停在半空,而眼睛却紧盯着水面,观察鱼儿动静,瞅准机会,便一头扎入水中。相机的高速快门捕捉到了它振翅悬停的美妙瞬间。忽然,小家伙扑入水中,可惜没有捕到鱼,随即飞到一旁,停在残荷的茎上。(www.daowen.com)
关于东钱湖的翠鸟,我所拍到的最好的照片,或者说最有戏剧性的小翠故事,是在2009年8月23日的清晨,地点是在环湖东路旁的一个池塘。我在《云中的风铃:宁波野鸟传奇》一书中详细记录了这个故事,这里再简述如下:
三个翠鸟宝宝
那天,我在池塘边蹲守拍鸟时,忽见翠鸟爸爸叼着一条小鱼飞来停在离我最近的那根竹竿上。它的两个孩子一前一后,马上飞来讨鱼吃。只见后来的那个翠鸟宝宝,在空中一个急刹车,鼓翅悬停,张开嘴巴,企图跟先到的翠鸟宝宝抢鱼。有趣的是,这两个抢食的孩子谁都没有吃到小鱼,似乎有点生气的翠鸟爸爸竟然叼着鱼飞走了!它直飞芦苇丛,把鱼给第三个孩子吃了!此前,我就已注意到,这池塘里的翠鸟夫妇育有三个孩子,我拍到过三个翠鸟宝宝在一起的照片。
上文介绍了在东钱湖的芦苇丛中常可见到的部分林鸟,当然,喜欢到芦苇中逛逛的鸟儿并不止这些,连有些平时主要在树上或地面活动的鸟儿也不例外。就像2018年12月12日上午,我到下水湿地观鸟时,居然见到数以百计的八哥和丝光椋(liáng)鸟,尤以八哥为多——这两种鸟都是属于椋鸟科的鸟类,算是表亲——它们起初停在树上,后来也飞到了芦苇丛中,在那里吵闹不休,倒是为萧瑟清冷的湿地平添了很多活力。我拿着长焦镜头悄悄接近,它们不甚惧人,等我走得很近了才会起飞,眼前顿时黑压压一片掠过,八哥黑色翅膀上的一对白斑在飞行时显得尤其明显。很多鸟停在了湿地中石拱桥的栏杆上,于是,一座冰冷的桥也仿佛立刻变得有活力起来。
翠鸟争食
八哥与丝光椋鸟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有鸟成群,在水之湄。湖畔的芦苇荡,不仅有景观与生态之美,同时也充盈着从两三千年前延续至今的诗意。
环湖南路湖畔的芦苇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