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中旬,在福泉山中转悠,上山时没留意,而在下山时,我眼前倒是一亮:一棵小树上挂着几颗跟草莓差不多大的红果,不知是什么好东西。凑近一瞧,这是一株落叶树,多数叶子已经凋零,上面挂的果也不多。果子呈深红色,表皮有很多皱褶,捏起来感觉软软的。当场用手机上的植物识别软件一扫,得到的答案是柘(zhè)树的果实,柘树是桑科柘属的落叶乔木(也有的呈灌木状)。经仔细比对,眼前的果实乃是柘树的果无疑,一则果形独特,二则确实是各种特征都吻合。顺便说一句,同一个属的植物葨(wēi)芝(这种植物又名“构棘”)的果实,跟柘树的果长得比较像,不过后者是善攀缘的常绿灌木。
柘树的果实
由于在野外不确定柘树的果实到底能不能吃,因此我采了一颗带回家。到家后翻书,确认这是一种在分类上属于“聚花果”的可食野果,其可食部位实际上为肉质花萼,“味腻甜,可鲜食或酿酒”。我这才放心地吃了这颗带回来的果实,细细一品,觉得跟桑葚的风味还是有点类似的。
桑 葚
再一查,发现这柘树还真的全身都是宝。资料显示,除了果实可以吃,柘树的根、皮还可药用,有清热凉血、舒筋活络的作用;嫩叶可以养蚕;木材质地坚硬细致,古代用作制弓。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柘树也频频亮相,多数是“桑柘”连用。最早是在《诗经》中出现,《大雅·皇矣》这首关于周族的开国史诗中就有“攘之剔之,其檿其柘”之句。
又如唐代诗人贾岛的《暮过山村》: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www.daowen.com)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外,烟火渐相亲。
当然,最耳熟能详的,是晚唐诗人王驾的《社日》:
桑 葚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看来,在古代诗人眼里,“桑柘”乃是乡野间最寻常的树种,倒是现在久居城市的我们,由于跟乡土自然日益疏离,才觉得这些树木陌生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