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滤即超滤,自20世纪20年代问世后,直至60年代以后进入迅速发展快车道,很快由实验室规模的分离手段发展成重要的工业单元操作技术。超滤现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生化实验技术,广泛用于含有各种小分子溶质的各种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酶、核酸等)的浓缩、分离和纯化。
(一)基本概念
超滤是一种加压膜分离技术,即在一定的压力下,使小分子溶质和溶剂穿过一定孔径的特制的薄膜,而使大分子溶质不能透过,留在膜的一边,从而使大分子物质得到了部分的纯化。
根据所加的操作压力和所用膜的平均孔径的不同,可分为微孔过滤、超滤和反渗透三种。微孔过滤所用的操作压通常小于 4×104 Pa,膜的平均孔径为500nm~14 μm(1 μm=103nm),用于分离较大的微粒、细菌和污染物等。超滤所用操作压为4×104~7×105 Pa,膜的平均孔径为10~100 nm,用于分离大分子溶质。反渗透所用的操作压比超滤更大,常达到35×105~140×105 Pa,膜的平均孔径最小,一般为10 nm以下,用于分离小分子溶质,如海水脱盐,制高纯水等。
(二)超滤技术的优点及局限性
优点:操作简便,成本低廉,不需增加任何化学试剂,尤其是超滤技术的实验条件温和,与蒸发、冰冻干燥相比没有相的变化,而且不引起温度、pH的变化,因而可以防止生物大分子的变性、失活和自溶。
局限性:超滤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不能直接得到干粉制剂。对于蛋白质溶液,一般只能得到10%~50%的浓度。
(三)超滤技术的关键(www.daowen.com)
超滤技术的关键是膜。膜有各种不同的类型和规格,可根据工作的需要来选用。早期的膜是各向同性的均匀膜,即现在常用的微孔薄膜,其孔径通常是0.05 mm和0.025 mm。近几年来生产了一些各向异性的不对称超滤膜,其中一种各向异性扩散膜是由一层非常薄的、具有一定孔径的多孔“皮肤层”(厚为0.1~1.0 mm),和一层相对厚得多的(约1 mm)更易通渗的、作为支撑用的“海绵层”组成。皮肤层决定了膜的选择性,而海绵层增加了机械强度。由于皮肤层非常薄,因此高效、通透性好、流量大,且不易被溶质阻塞而导致流速下降。常用的膜一般是由乙酸纤维、硝酸纤维或此二者的混合物制成。近年来为适应制药和食品工业上灭菌的需要,发展了非纤维型的各向异性膜,例如聚砜膜、聚砜酰胺膜和聚丙烯腈膜等。这种膜在 pH1~14 都是稳定的,且能在90 °C下正常工作。超滤膜通常是比较稳定的,若使用恰当,能连续用 1~2 年。暂时不用,可浸在1%甲醛溶液或0.2% NaN3中保存。
超滤膜的基本性能指标主要有:水通量[cm3/(cm2·h)];截留率(以百分率表示,%);化学物理稳定性(包括机械强度)等。
超滤演示
(四)超滤装置
超滤装置一般由若干超滤组件构成。通常可分为板框式、管式、螺旋卷式和中空纤维式四种主要类型。由于超滤法处理的液体多数是含有水溶性生物大分子、有机胶体、多糖及微生物等,这些物质极易黏附和沉积于膜表面上,造成严重的浓差极化和堵塞。这是超滤法最关键的问题,要克服浓差极化,通常可加大液体流量,加强湍流和加强搅拌。
(五)超滤技术的应用
在生物制品中应用超滤法有很高的经济效益,例如供静脉注射的 25%人胎盘血白蛋白(即胎白)通常是用硫酸铵盐析法、透析脱盐、真空浓缩等工艺制备的。该工艺流程硫酸铵耗量大,能源消耗多,操作时间长,透析过程易产生污染。改用超滤工艺后,平均回收率可达97.18%,吸附损失为 1.69%,透过损失为 1.23%,截留率为 98.77%。大幅度提高了白蛋白的产量和质量,每年可节省硫酸铵6.2 t,自来水16 000 t。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