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给人们带来便捷和实惠的同时,也可能带来伤害和苦痛。大学生处在人生发展的激荡阶段,虽然有强烈的自我独立需要,但是相对缺乏稳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充沛的精力、活力与充满不确定风险的现实环境,网络无疑成为一个颇有吸引力的地方。
1.积极影响
(1)开阔视野,拓展认识
传统的高校生活,基本上是教室、宿舍和图书馆“三点一线”的重复,学生的学习主要依靠老师的课堂传授、图书馆查阅资料等途径。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推广,网络以其海量的储存、丰富的资源、便捷的检索、快速的传输、跨时空的链接、高度的开放等优点,使大学生能够更全面详细地了解世界各地的时事新闻、经济动态、风土人情、文化艺术、人文景观等信息。慕课作为互联网背景下的新兴在线课程,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人们可以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自由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共享世界一流的课程资源。如今,本科生在学术领域崭露头角、屡屡在顶级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的现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这都得益于网络时代信息的共享,能让大学生时刻把握国际研究前沿。
(2)扩大交际,获得群体归属感
社交是大学生上网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网络,大学生可与自孩童时代以来的朋友保持联系,维持友谊,摆脱了传统的只能一年有限几次见面沟通或书信、电话往来的局限,甚至可超越现实交往的空间限制,与天南地北的陌生他人建立并维持友谊关系。可能正是因为地域的限制,双方不了解彼此的真实身份,更容易基于“纯粹”交往之心畅所欲言,促进单纯亲密关系的建立。有研究发现,网络自我暴露和社会补偿动机水平高的青少年,更倾向于使用网络进行交友活动。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可知,每个人都有群体归属的需要。科技的发展导致社会越来越开放,而个体之间的交往似乎越来越封闭。但是,被群体接纳和认可的个体需要不仅没有被取消,反而更强烈。广袤的网络世界,让每一个受环境局限而感觉孤独的个体都可以在其中找到与之志趣一致的圈子。例如,小张同学是一名喜欢古典文学的理科生,一度在现实生活中因曲高和寡难觅知音而郁郁寡欢,通过网络,小张遇见了几个遍布五湖四海有相同爱好的网友,大家撰写文章,定期交流心得,探讨体会。临近毕业时,小张已成功获得了名牌大学古典文学方向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
(3)诱发利他行为
网络利他行为是指在网络环境中帮助他人、使他人受益,并且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行为。特纳认为,网络利他行为是对现实社会支持的一种重要补充,个体在网络情境下更容易给予支持行为。的确,网络利他行为可能仅仅是一次转发、一个点评的举手之劳,便可能让弱势群体得到支持,恶劣社会现象得到遏止。马运海研究发现,大学生更容易参与到网络支持行为当中,大学生的网络使用年龄和日均上网时间越长,其参与到网络利他行为中的次数就越多,网络利他行为的意愿也更为强烈。大学生互联网+公益现状研究发现,有72.85%的大学生表示参与过网络形式的公益行为,其中,有0.54%的大学生是发起者,有67.74%的大学生是助力者,有4.57%的大学生既是发起者同时也是助力者。
2.消极影响
(1)危害生理健康
个别大学生沉迷于网络,大脑中枢神经系统长期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机械重复地刷屏、打游戏,注意力高度集中,眼睛、手指经常快速、频繁地运动,长此以往容易罹患腕管综合征、角结膜干燥综合征、心血管及紧张性头疼等疾病。此外,网络依赖者一般作息不规律,饮食不合理,长期一动不动,身体容易不堪重负,出现腰酸、背疼、头部酸胀、机体免疫力下降等不适现象,整天无精打采,没有朝气与活力,呈现一副病恹恹的样子,严重者甚至导致猝死。
网络成瘾作为严重的网络依赖现象,其形成与多巴胺的分泌有着密切的关系,多巴胺神经递质的增加,能够消除焦虑情绪,使人重新体验快感。而长时间上网会使大脑中多巴胺的水平升高,导致人短时间的高度兴奋,但之后则更加颓废、消沉。(www.daowen.com)
(2)影响学业成绩
初入大学,绝大多数学生依然将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视为大学阶段最重要的事情。然而,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较少的师生深度交流、海量的专业化知识、大量自由支配的课余时间、较少的学业考核和外部管控、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等,很容易让部分大学生“移情别恋”,放弃专业学习而转投网络世界。有这样一个段子:5分钟刷微博、5分钟聊QQ、5分钟上微信、5分钟玩游戏、5分钟看新闻……真抱歉,老师,一节课都排满了,哪有时间听您讲课?
更多的网络依赖导致更少的学习投入,更少的学习投入导致更多的学习困难,学习困难的负性体验会挫伤学习积极性,削弱学习毅力,诱发更多的学业放弃,从而影响学业成绩。陈权、刘伟的研究发现,大学生的网络依赖程度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即有网络依赖的大学生的学业成绩显著低于正常使用网络的大学生的学业成绩。以“网络”和“退学”为关键词进行百度检索,因沉迷于游戏导致学习困难、荒废学业而面临开除学籍的案例并不鲜见。
案例链接
一位学生自述:平日里无精打采,一上网就处于兴奋状态。虽然每天都告诫自己不要沉浸在游戏里,而且还卸载了网络游戏,可一回到宿舍,就忍不住打开电脑,想停也停不下来,一玩就玩到了宿舍断电,于是又玩手机,直到手机没电关机。刚进大学时成绩还不错,后来“红灯”越挂越多,差点被除名,学校最后同意让我试读一学期。爸妈为了管住我,甚至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住下来。
(3)制约现实交往
网络交往毕竟是一种间接的、虚拟的人际交往,加上网络使用者的身体的不在场,人们很难建立真诚的、牢固的人际关系。研究发现,过多的网络使用导致与家人的交流减少、社交圈子缩小、抑郁和孤独感增加、心理幸福感降低,尤其是性格内向者,沉迷于网络的消极影响更甚。一方面,长期使用不同于现实的社交模式会让当事人产生戴着面具生活的“伪装”感觉,如现实生活中言语木讷、为人冷漠,虚拟网络中热情奔放、关心体贴,网络内外的巨大反差很容易带来情感的耗竭和内在的疲惫感;另一方面,网络社交关系多满足于精神层面的共鸣,缺乏现实生活的共同经历或互动场景,很难提供及时的、现实性的支持。此外,网络交往中建立和谐友好的关系并不轻松,需要大量的互动、尝试,而彼此交恶却可以很容易发生,不理想的网络关系可能会降低对现实交往的热情期待,从而影响现实交往中的精力投入,严重者甚至呈现社交恐惧症的特征。
(4)遭受网络暴力
网络互动中,因自我意识膨胀,人们的自我中心感强烈,并且网络的隐秘性也为个人提供了一种保护,很容易出现一言不合便开撕的冲突行为,诱发网络欺凌现象。网络欺凌的种类多样,主要有骚扰、造谣中伤、贬低嘲讽、言语威胁、侮辱谩骂等。美国、英国针对青少年的网络欺凌调查结果发现,2%的青少年经历过网络欺凌,20%的青少年承认利用电子设备欺凌过他人。网络欺凌者有可能是现实生活中的被欺凌者,这无疑加重了其网络暴力伤害值,影响心理健康。
(5)诱发网络犯罪或沦为受害者
在不同的人眼里,网络是一个不同的世界。网络自有千钟粟,网络自有黄金屋,网络自有颜如玉。由于网络的快速发展与我国整体监管的不充分,大学生很容易在网络世界里混淆是非,迷失自我。目前,大学生网络犯罪已成为大学生犯罪的新兴的重要类别,主要表现为: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网络营销、欺诈犯罪;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侵犯他人财产安全的犯罪;制作并传播计算机网络病毒;散布反动言论,危害国家统治安全;建立淫秽网站,传播色情信息;参与网络赌博,销售禁售物品,加入“网络水军”犯罪团伙等。
当前,大学生群体是社会消费的主力军之一,也是网络诈骗的频发区。犯罪分子利用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容易轻信、法律意识淡薄、喜欢攀比等心理特点,采用电信网络诈骗、网络购物、网络社交及兼职刷信用等方式,骗取个人信息,盗取学生财物。诈骗数额轻则数十数百,多则成千上万,不仅影响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消费,而且诱发大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尤其对家庭经济困难且自尊心强的大学生而言,钱财的损失和对个人认知体系的冲突,无异于使其遭受了一场晴天霹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