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副部长信长星曾说:“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只有1%左右。从数据上分析,我国的创业空间相当大——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平均每千人口拥有40~50个企业,发展中国家为20~30个,而我国仅有11.66个。”近年来,虽然我国从各方面加大了鼓励大学生创业的力度,但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却并不高。那么,影响创业成功的心理因素有哪些?又有什么表现呢?
1.认识因素
现在很多大学生创业,没有正确的认识。在很多大学生的认知里,创业自由,没人管束,而且容易快速积累财富。如果找一份工作,为别人打工,收入少不说,还总是被别人管,不自由。基于这样的想法,部分大学生就单干或者找几个同学凑在一起,商量一番,议论一番,到市场上看一看,就开始投入到创业大军中去了。真正实践起来才发现,原以为的工作轻松自由并不存在,现实情况也不像在电视剧中看到的那么好玩儿。创业伊始,什么事都要自己动手,选地址,找人装修,有时还要自己买材料。忙前忙后终于开业了,还要花尽心思地跑市场、找销路,自己要承受很大的压力。几个月下来,收入没有多少,人却身心俱疲。很多人开始感叹创业太苦,不能坚持下去了,就宣告放弃。
2.个人知识储备因素
现在大学生创业选择的行业多是餐饮、家教、培训、家政服务、服装等行业,一些大学生认为这些行业的门槛比较低,容易上手,还有部分大学生认为从事这些行业的人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应该竞争不过科班出身的大学生。在国家“双创”政策的号召下,很多大学生投入到了这些行业中去。进入这些行业后,创业者们才发现掌握其中特有的行业门道并非易事。比如餐饮业,创业者要在这个行业立足生存下来,除了要有一个比较好的地理位置和较大的客流量外,最重要的是饭菜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口味。很多大学生认为,炒菜跟别人学学,看几本书,就能学到七八成。这种想法过于简单了。真正投入进去后,他们才发现炒菜并没有那么简单,菜品不行,消费者就不认可;消费者不认可,就得招聘专业厨师;短时间内又不容易招到好的师傅,就是招到了,前期的品牌建设没有做好,很多消费者也流失了,很难在短时间内挽回,往往导致创业草草收场。
3.心理因素
大学生创业失败率高,这同他们的抗压能力有很大的关系。马云说:“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会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都死在明天晚上。”大学生创业是很辛苦的事,特别是创业初期,资金不充足,行业经验不丰富,应变能力不强,加之内部管理能力缺乏,企业很容易陷入困境。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又容易产生慌乱,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很受打击,容易放弃。(www.daowen.com)
4.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体现在国家的政治环境方面。国家一直关注大学生创业问题,近些年来不断推出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例如,自2011年1月1日起,毕业年度内的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创业,可向所在高校申领《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证》。
5.校园因素
现如今,许多高校在教学课堂内增设创业指导课程,在学校内部建立创业指导平台,并举办许多创新创业大赛让学生充分参与。这样不仅能够在学校内部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也可以为学生今后的创业道路奠定基础。
6.家庭因素
家庭成员对创业的态度和看法对于大学生能否建立正确的创业心理、是否创业、是否能坚持创业等都会有直接的影响。家人的支持对创业的大学生而言是十分可贵的,许多家庭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大学毕业后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而不是自主创业,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步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