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压力与挫折在个体身上的不同影响,以及性别、性格、认知经验、社会支持系统等因素的差异,大学生对压力与挫折的态度、应对方式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一般来说,大学生常见的应对方式主要有三种取向。
1.积极取向
(1)升华
升华是精神分析的专业术语,指将不符合社会规范的原始冲动或欲望以社会赞许的方式表达出来。升华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某大一学生向喜欢的女生表白,因成绩落后被婉拒,该男生并未沉浸在伤痛中,反而对以前毫不感兴趣的专业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到大二时,已经成为院系的学霸。他勇敢地将失恋的痛苦、学习不良的软肋转化为努力学习的动力,成功实现了自我的升华。
(2)补偿
补偿是以另一种类型的成功来弥补压力、挫折事件导致的失败以克服受挫心理的方式。也就是说,人们在某项活动上的挫败感,可以在其他地方获得修复。补偿功能意味着一种功能的缺失并不会带来永久性的伤害,可以借助其他方式或途径加以弥补,从而达到克服受挫心理的目的。
(3)坚持
坚持指个体在发现短期内难以实现目标且可能遭遇一些意外的情况下,要求自己加倍地、不断地努力,最终实现目标。坚持是个体意志行为的体现。备受大家喜爱的电影《阿甘正传》中的主人公阿甘,虽然智商并不高,但他简单而又坚持不懈的举动让他最终获得了常人也颇为羡慕的事业与生活。
2.折中取向
(1)责任推诿
责任推诿指当个体遭遇压力或受挫时,不是从个人身上寻找事件失败或受阻的原因,而是将责任推给他人,甚至埋怨他人,以此减轻自己的焦虑和不安。这种行为将责任转嫁,属于外归因模式。如果一遇到压力或挫折就将责任推给他人,长久下去会导致个人责任感缺失,泯灭寻求补救措施的意识,无助于个人的成长。
(2)自我安慰
自我安慰指一定程度地曲解客观事实,以符合内心的需要,缓解紧张的压力。把明显的不利情况设想为尚不确定,把他人对自己的歧视、否定当成重视、褒扬。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自我安慰的典型表现形式。
3.消极取向
(1)压抑
压抑是应对挫折的一种常见机制。为了免除挫折带来的紧张和压力,个体倾向于把那些痛苦的、难受的、不快的事情压在心底,使负面的影响在感觉层面上产生被消除的假象。压抑常用的方式是否认,即否认事件曾经发生过,以避免超强的刺激所造成的痛苦。如对因地震、洪水灾害、重大疾病等导致的重要亲人的丧失予以否认,反复念叨,觉得亲人就在身边,并未离去,甚至要求救护人员继续施救。(www.daowen.com)
(2)退行
退行指个体受到无法承受的压力或挫折时,往往表现出与自己的年龄、身份特征很不相称的幼稚的、原始的行为。如当一个成年人不能面对工作、生活的压力时,会呈现出年少时期的心态和行为。我们在影视剧或文学作品中时常可以看到,在一些重要的、危急的时刻,成年人会出现夜间尿床、大哭大闹、就地打滚、装病等反成熟的行为。
案例链接
谭某,某高校大二学生,在刚入学时,阳光活泼,乐于助人,并在社团中认识了一位十分如意的女生,交往两个月后被父母知晓,由于女孩家境相对较差,他们的交往遭到父母的强烈反对。女生不堪男孩母亲频繁的电话袭扰与冷嘲热讽而与他分手。谭某无法接受分手的事实,与父母进行冷战,精神也变得萎靡不振。为了寻求精神上的慰藉,他每天泡在网上与异性聊天、玩网络游戏,学习成绩直线下滑,最后被学校勒令退学。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谭某在遭遇恋爱失败时,并没有积极采取措施解决问题,而是长期采取逃避的方法,沉浸在问题之中不能自拔,最终让自己堕入难以回首的深渊。
(3)攻击
攻击是指导致他人身体或心理痛苦的行为。攻击行为一般分为两种:一是直接攻击行为,即受挫者对影响自己达成目标的人物、事物直接实施攻击行为,常见的有侮辱、谩骂、肢体冲突、借助器械实施身体攻击等;二是受挫者将不满情绪发泄给毫不相干的人与物。
(4)幻想
幻想是把自己放在一个理想化的世界中,借助非现实的、虚构的情境来应对挫折。幻想有时候也可称为白日梦,偶尔为之是大多数人都有过的经历。如果长期处于幻想之中,则会导致适应不良。
(5)冷漠
大学生在遭受挫折,觉得自我无力且求助无望,看不到改变境况的希望时,容易表现出冷漠的反应。他们对身边人的情绪状态显得麻木,对周围的事物毫无兴趣,对同龄人和老师的宽慰与帮助无动于衷,几乎拒绝对外在的人与事做出积极的应对,总是呈现出一副沉默的样子,其实内心已经绝望。冷漠并不代表内心的沉默与平静,可能蕴藏着极大的不满和深深的愤怒。
(6)固执
固执指大学生遭遇的压力与挫折使其心理发展产生了停顿,顽固地坚持某种不合理的观念和态度,或者盲目重复无效的动作。固执的大学生一般心胸较为狭窄,不愿听、听不进其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不撞南墙不回头”是一种典型的固执心理。
(7)自杀
一些大学生在遇到无力疏解的压力或挫折,并引发严重的心理问题时可能会选择自杀,这也是后果最为严重的一种行为反应。由于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普遍偏弱,一旦遭遇突然而沉重的打击,或者长期遭受精神上的折磨,在社会支持系统缺乏的情况下,就容易陷入万念俱灰的泥沼之中,从而实施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