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有诗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人处于自己的经验和角度中,难免会出现不能客观理性地认识自己的情况。大学生自我意识偏差常见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1.过度低估自我
过度低估自我主要是指自我认知不客观,往往只看到自己的缺点而忽略自己的长处,不能容忍自己的缺点和弱点,自我评价持续过低。过度低估自我的大学生,习惯性地把别人的长处与自己的短处做比较,内心有一种无力感,整个状态表现为能量低,缺乏活力,不愿参加集体活动,不敢表现自己,不敢表达真实意思,对学习和生活提不起兴趣,往往呈现出过度自卑的心理状态。这样的同学往往又比较敏感,别人的一句话、一个眼神,都认为是在针对自己、否定自己;又或者自己的一丁点失误、不足,都无法容忍。
2.过度自我接受
过度自我接受主要是指自我评价过高,以致脱离了现实基础,常常会导致自负、自高自大、目中无人等现象。经历高考成功进入大学校园的大学生,往往会有一种“天之骄子”的自豪感,渴望成功,不甘落后。自我悦纳固然是好的,对自我要求较高也可以成为促进自己发展的动力。但物极必反,过于高估自己的能力和魅力、自尊心太强、一味地渴望表现自己、把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放大,就会造成自我认知脱离实际、人际关系紧张、自我成长受阻。
3.过分以自我为中心(www.daowen.com)
一个过分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他的思想可能完全被自我意识所占据,习惯于把“我”作为注意力的中心,往往把自己的利益和需求放在第一位,与周围的关系都建立在“我”的得失上。其本质就是过分看重自我,认为别人都应该照顾自己的感受,都应该理解自己、接受自己、帮助自己。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决策和行为方式,只关注自己的立场,不考虑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很容易给人自私的感觉。与人交往中把别人对自己的好看成应当,以自己的好恶论人,容易嫉妒,甚至沉溺于“唐吉诃德”幻想式的自恋中,不愿正视现实,不愿付出实际行动。
4.过分从众
从众是指个体由于受到群体或者舆论的压力,在观点和行为上不由自主地趋向于跟多数人一致的现象,即通常所说的“随大流”。从众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可以分为积极从众和消极从众。在良好风气或者正确舆论的引导下,形成的正面进取的从众,是积极从众。比方说,寝室同学每天都按时上课,刻苦学习,处于这样的环境下,选择努力学习,就是积极从众。在不良风气或者错误舆论的影响下,自己缺乏分析,不做独立思考,不顾是非曲直地一概服从多数,就是消极从众,也就是过分从众。大学生很容易在消费、恋爱、考试作弊等方面形成过分从众的心理和行为,从而影响自己的发展。
5.过分追求完美
追求完美是人类健康向上的本能,但是过度追求完美则容易引发自我适应障碍。大学生都有追求自我完善的意向,对自我期望值很高,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这些促使他们的理想我发展相对较快,一般都有超过现实我发展水平的倾向。但并非所有的自我控制都是积极的。有的大学生对自己的要求过高,过分地追求完美,当在实际生活中由于这样或那样的主客观原因无法达到目标时,容易对自我产生怀疑和否定心理,甚至自暴自弃,变得平庸、碌碌无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