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日报》2016年10月17日)
说起课堂,很多人理解为就是坐在教室里,听老师传道授业。如今,有一种课堂,让学生带着研究任务,行走在广阔社会天地间,进行异地探究性学习,获得不一样的学习成长。这就是行走课堂。国内最早在北师大二附中、上海市西中学推行,数年前,宁波四中率先将它引入教学中。
行走课堂,到底给学生带来了什么?它与游学又有什么不同?受各方欢迎程度如何?今后如要推广,还需要在哪些方面有所改进?近日,记者对此开展了调查。
行走课堂,与游学旅游有何不同?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既要努力学习书本知识,让自己才识过人,又要增长见识,并让所学能在生活中体现,学以致用。孔子就非常重视实践在学习中的作用。虽然古代的教学组织和理念与今日大相径庭,然而“在实践中获得知识”这一思想至今仍有足够的借鉴意义。
从国际上看,真正意义上的行走课堂仍很少见。国外各种游学、夏令营、社会实践、旅游和野外生存锻炼等活动开展得较多,均是以体验式教育为主。
“不就是组织孩子到外面游玩一下,回来写篇游记嘛!”昨天的采访中,不少家长这样表示。
其实,行走课堂绝非普通的旅游,它的组织形式、功能价值和旅游完全不同。一位专家告诉记者,首先,行走课堂是带有明确的研究任务的。出发前通过预备课堂,对目的地的历史、文化、地理等方面进行专题讲座。同时,布置研究性课题。这些课题是相关学科教师针对此次考察地实际量身打造的。
其次,考察地是团队综合考虑诸多因素自行设计的,并非旅行社的旅游套餐。行走课堂在行程中并不追求大量的名胜景区,而是特别挖掘利于课题项目开展的地点。考察地并非局限于景区,而是选择极有历史意义的地方。到了考察地,相关带队教师会先带领学生或背诵经典名篇,或学唱地方民歌,或讲解历史事件,或介绍旅游地理。
再次,开展专题文化讲座,每一次的行走课堂都会邀请高校相关领域专家教授开设精彩的学术报告会。此外,还有考察学习的相关延伸课程,比如“名校零距离”“江河览胜”“文化课堂”“拓展训练”“联欢晚会”“汇报交流”等。
最终,在行走课堂进行的中后期,学生将会陆续提交考察日志、体会和报告这三类作业,作为行走课堂的评价方式,由相关教师评判、修改和整理。而旅游和游学缺少这一把体验上升至理性思考的环节。
记者了解到,在这三所开展行走课堂的学校中,长线考察往往选择普通火车出行,住宿也很普通。老师们还有另一层用意——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锻炼学生的意志和生活能力。
行走课堂先行者的尝试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眼下由于各方面条件束缚,我国很多学校实施的短期主题德育活动或游学,很多地方没有将之上升到“课堂”这一高度。国内开展真正意义上的中长线行走课堂的学校很少见。
20世纪90年代,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得风气之先,在中学教育中开展大量的人文实践活动,逐步完善形成今天的行走课堂。与此同时,源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加快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需求”的战略要求,一些中学开始尝试行走课堂。北师大二附中、上海市西中学起步早,开展得较好。
5年前,宁波四中以人文特色创新班建设为契机,开发了“国家课程+特选课程+行走课程”的三维课程体系,行走课堂是常规课堂的拓展,既是学科知识的延伸,更是人文精神的一种内化方式。这样的课堂组织形式极其具有前瞻性。
行走课堂,需要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走出家门,到那些书本提及的地方开展实践活动。
现在的孩子基本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从家门到校门,很少有独立外出的机会。行走课堂短则两三天,长则十余天。家长们对此一开始顾虑重重:安全怎样保障?这样的行走课堂,自家孩子到底会有什么收获?在课业紧张的高中阶段,会不会影响学习?这就需要建立一个相对完善和成熟的行走课程体系。记者了解到,这些先行学校一般采用发放告家长书、召开学生家长大会的方式帮助家长打消顾虑,理顺观念。
“只要参加过一两次,家长看到孩子的变化后,以后就容易推行了。”采访中,先行学校如是说。
记者了解到,在这些先行学校里,行走课堂的实践团队并非不同班级学生随机组合,而是整个班级师生全员参与。每个团队都要经历短线、中线和长线的文化考察,是整个高中三年的系统安排。
以上海市西中学为例,学校会组织骨干教师,针对行走地点实际,更结合课本教学需求,提出切口很小的研究性课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探索。比方说探究三峡工程建设前后水质的变化,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通过现场实验采样,带回上海相关部门检测。学生根据检测结果,以小组为单位,撰写深度调查报告,并提供给有关部门参考。这种注重探究思维、德育智育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深受学生、家长欢迎,越来越为社会所接受。
给学生带来了哪些收获?(www.daowen.com)
行走课堂到底给孩子们带来了什么?这个众多家长关心的问题,也是记者采访中一直追问的重点。
以4年前宁波四中的一场“楚文化”行走课堂为例来说明。当年,该校人文创新班40多名师生一道去湖北做了“楚文化”考察。短短的10天时间里,孩子们完成了200余篇考察日志、30余篇考察体会,还有以小组为单位撰写的7个研究性课题报告。
“学生们的收获是显而易见的。”带队老师骆海军说,以探究能力培养为例,在常规课堂上,老师们会讲轮船经过大坝时,需要通过船闸从低处到高处。老师会讲解连通器的原理,即几个底部互相连通的容器注入同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内各容器的液面保持同一水平面。孩子们都知道船闸是利用了这一原理,但缺少直观的实验和感官认识,对这一知识的能力要求很可能停留在“识记”层面。在考察中,特地安排了轮船通过葛洲坝单级船闸过程,所有的同学都看到了自己乘坐的这艘船是如何通过船闸的:先打开船闸的一端,船闸里的水位逐渐与外面相等,外面的船就可以开进船闸;然后把这一端船闸关闭,打开另一端的船闸,船闸里的水位逐渐与外面相等,船就可以开到另一端去。这是一个学习过程,同学们看到的不仅是一种风景,更是体验式学习的过程。后来到建设中的三峡五级船闸,同学们开展了热烈的现场学习讨论。同样在这个主题中,同学们亲临了南水北调施工现场,进入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发电车间,听取工程技术人员介绍,真正掌握了“水库具有发电功能”这一基本知识。
站在荒无人烟、杂草丛生、牛羊遍野的楚国故都废墟,听取当地农民、地方志专家的精彩分析,孩子们的人文情感升华也是显而易见的。“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是楚民的傲骨……楚国或是湖北,远远不止这些让人难忘的地方。楚地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金庸先生的小说中,还是在中国人的思想中,一直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国土。”学生陈绮涵在《来从楚国行》中写道,“楚国这个名词就像一个巨大的磁场深深地吸引着我!”
楚文化的自强不息、兼容并蓄,以及崇武爱国思想,这些精神特质也在这次行走课堂中给40多位师生留下心灵的印记。
实施行走课堂以来,宁波四中师生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长线中线短线并举,从燕赵文化(东北、京津冀),齐鲁文化(山东),姑苏文化(江苏),吴越文化(浙江),荆楚文化(湖北),一直到秦汉唐文化(陕西、甘肃),目前大约600人次参与了行走课堂活动。
到西安逛回民街,享当地特色小吃;一路且行且观察当地独特的黄土高坡地貌,还有当地农村的特殊着装、饮食起居习惯……每到一地,除接触不同的地域文化、风土人情外,还要走进当地知名高校,聆听知名教授们的精彩讲座。孩子们说,从来没想到自己会有这样美妙的体验!
这些行走活动一般在周末、暑假进行,正常的教学秩序没受到影响。
由此可见,行走课堂的功能是复合多样的,既转变了学习方式,提升了学生的研究能力,还丰富了生活阅历,扩大了知识视野,了解了不同地域的民俗民情和地理风貌;同时培养了学生独立生活能力、交流沟通水平和团队协作精神,从而逐步上升为家国情怀的蕴涵、人文素养的提升。
行走课堂理念,怎样走远走好?
宁波四中2011级学生徐文辉,现在是浙江大学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大三学生。他在接受采访时说,正是高中三年的行走课堂,给他播下了思考问题的种子,让他在研究性学习上越来越自如。
他回忆说,“楚文化”行走课堂中,他发现昔日繁华的襄阳古城,从宋代后就没落了。这是什么原因?怎样才能让这座古城复苏?边行边思考,边与同行的老师探讨,回来后查找资料,他发现原来是宋代末期的战乱导致当地经济萧条,进而提出建设性意见——加快发展旅游经济和高等教育。每一次行走课堂,他都能以独特的视角发现问题,写出一篇篇高质量的调研文章来。
思考与研究的大门被打开了,在大二营销课上需要设计一个产品,他脑洞大开,多方位思考,提出了运动眼镜的产品概念。思考变成了一种习惯,徐文辉说,他现在出门旅游,在拍照看风景的同时,还会去探究当地特有的经济社会特征与自然地貌的关系,对导游的介绍多了一份批判性思考。
还有张孝国,这位刚考入沈阳师范大学的男生,在宁海孔村考察后,提出了“发展农家乐经济同时挖掘好地方文化内涵”的建议,反馈给当地,引发一定影响。行走课堂中产生的学生对某一现象和问题的独特思考案例,还有很多。
当下的高考体制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要求越来越高。行走课堂拓宽了孩子们的眼界,培养了思考与探究自主学习的习惯,对他们未来成长不失为一条极佳的学习补充路径。
据记者调查,如今行走课堂的理念已逐渐深入人心。
江东区在全区开展走校体验课程,全区27000余名中小学生以“走校”形式,开启一场“跨越围墙”的学习体验。该区将学校零散的优质课程资源整合为区域课程,眼下已在9所学校、4个社会实践基地开发了13门包括天文、科技、安全等在内的拓展课程。该区还将行走拓展至校外,与文化广场、育乐湾、儿童军校、高职院校等合作,将校外丰富的文化资源纳入课程体系。该区还将统筹设计开发出一年级到九年级覆盖各学段的区域拓展课程体系,并纳入学校的课程体系中。在9年的小学至初中的各学段,江东区的每一名中小学生将走进不同的“基地学校”,完成100个学时的拓展性课程学习。
暑期在县(市)区采访时,记者发现各地的假日学校里也融入了行走课堂的元素。在北仑,不少社区举办的假日学校安排了去港口、宁波科探中心、保国寺等地的实地探究学习。
在行走中学习,知行合一,这一理念也为越来越多的家长所接受。
要进一步推广行走课堂,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在采访中,宁波市教研室章才根主任对课题的目标定位——“人文精神”养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认为行走课堂有亮点,要关注人才的培养,但更要关注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尊重理想人格和传统文化。教育局副调研员衷发明对人文行走课堂课程的设置、评价也提供了很好的建议。教研室课题规划办主任郑宇醒老师指出,四中文创班的亮点就是坚持行走课程,以后也应如此,在行走中寻找课堂的创意,探究教育的真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