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敦煌文化研学之旅:探索丝绸之路

敦煌文化研学之旅:探索丝绸之路

更新时间:2025-0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宁波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这里有着更为迫切的对外交流、发展经贸合作的意愿。古老的丝绸之路乘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再次焕发生机。我们追寻敦煌文化与华夏文化交融的渊源,探究敦煌文化的内涵与特点,研究古丝绸之路与当代“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刻联系。

一、研学背景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倡议。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此为“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内容。

宁波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这里有着更为迫切的对外交流、发展经贸合作的意愿。宁波希望与沿线国家和地区深化交流合作,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着力推进全方位互联互通,加快打造更高能级开放平台,推动与各方开展全方位、多领域合作。

二、研学目标

敦煌文化是中国三大地方性文化之一。古老的丝绸之路乘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再次焕发生机。3000千米的空间距离和3000年的厚重历史对师生有着一股不可阻挡的吸引力,值得我们去追寻、去探究。我们追寻敦煌文化与华夏文化交融的渊源,探究敦煌文化的内涵与特点,研究古丝绸之路与当代“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刻联系。

三、研学设计

1.主题:敦煌文化传承古今,丝绸之路联通世界

2.时间:9日。

3.地点:兰州张掖,嘉峪关,酒泉,敦煌,雅丹。

4.人员:宁波四中2018级部分学生及导师。

四、研学目的地简介

1.敦煌莫高窟

莫高窟,又名“千佛洞”,是我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莫高窟始凿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后经历代增修,今存洞窟492个,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雕像2415尊,是我国现存石窟艺术宝库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座,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莫高窟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建筑、塑像和壁画三者的有机结合上。窟形建制分为禅窟、殿堂窟、塔庙窟、穹隆顶窟、影窟等多种形制;彩塑分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壁画类别分尊像画、经变画、故事画、佛教史迹画、建筑画、山水画、供养画、动物画、装饰画等不同内容,系统反映了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多个朝代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各个方面,成为人类稀有的文化宝藏。

2.张掖丹霞

张掖丹霞地貌位于临泽境内,距张掖市40千米。方圆100平方千米的祁连山北麓丘陵地带,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白银乡为中心,海拔高度在2000米至3800米之间,数以千计的悬崖山峦全部呈现出鲜艳的丹红色和红褐色,相互映衬,各显其神,展示出“色如渥丹,灿若明霞”的奇妙风采。

张掖丹霞主要由红色砾石、砂岩和泥岩组成,有明显的干旱、半干旱气候的印迹,以交错层理、四壁陡峭、垂直节理、色彩斑斓而示奇。它是一个以自然风光为主的自然风景区,集广东丹霞的悬崖峭壁、峰林石柱的奇、险、美和新疆五彩城的色彩斑斓于一体。该地貌被《中国国家地理》评选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之一,气势之磅礴、场面之壮观、造型之奇特、色彩之艳丽令人惊叹。

3.兰州市博物馆

兰州市博物馆位于城关区庆阳路东段110号(原白衣寺故址),建于1984年,占地6.6亩,为地方性综合博物馆。馆藏文物13000余件,以收藏全市发掘的历史文物和自然标本为主。藏品包括石器、陶器、玉器、铜器、瓷器、古字画古生物化石等。1986年,在维修白衣塔时,在塔顶发现30多件珍贵文物,其中,以金丝、宝石制成的金莲玉雕观音钗和宝石鱼蓝观音钗尤为珍贵。此外,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的彩塑陶鼓是我国已知最早的打击乐器;出土于红古区的马家窑类型彩陶瓮,高63厘米,肩宽56厘米,为迄今发现的最大的彩陶器;像西周青铜簋、东汉写字纸、唐三彩云头鞋、末代青瓷堆塑瓶、明肃王白瓷造像、鲁土司盔甲等,都是珍贵文物。

4.悬壁长城

长城位于嘉峪关关城北8千米处石关峡口北侧的黑山北坡。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为了加强嘉峪关的防御,肃州兵备道李涵在暗壁以外,峡南侧的山头上监筑了一条长15千米的片石夹土墙。工程完成于嘉靖十九年(1540年),使关城防御更加严密,古称“断壁长城”。因城墙自山上陡跌而下,在山脊上似长城倒挂,俗称“悬壁长城”。

悬壁长城原墙现只余一截,底阔4米,上宽2米,高0.5—6米不等。片石层厚10—15厘米,土层厚10—12厘米。现存750米长城经1987年重修,其中有231米城墙悬挂于高150米,倾斜度为45°的山脊上,高达6米,片石、土层厚度如旧。在墙头增筑垛墙和宇墙,首尾各添筑一墩台,又在首墩和山坡上筑台阶式慢道。游人拾级而上,平坦处如履平地,险峻处如攀绝壁,颇似北京八达岭长城。有诗赞云:“万里长城万里关,叠障黑山暗壁悬。”

5.鸣沙山—月牙泉

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城南5千米鸣沙山北麓,古往今来以“山泉共处,沙水共生”的奇妙景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1994年被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鸣沙山—月牙泉与莫高窟艺术景观融为一体,是敦煌城南一脉相连的“二绝”,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人民向往的旅游胜地。

6.祁连山

“祁连山”一名是古代匈奴语,意为“天之山”,位于中国青海省东北部与甘肃省西部边境,由多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平行山脉和宽谷组成。因位于河西走廊南侧,又名南山。祁连山的平均山脉海拔在4000—5000米之间,因高山积雪而形成了颀长而宽阔的冰川地貌。在浅雪的山层之中,有蘑菇状的蚕缀,还有珍贵的药材——高山雪莲,以及一种生长在风蚀的岩石下的雪山草。雪莲、蚕缀、雪山草又合称为祁连山雪线上的“岁寒三友”。

7.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实为甘肃省西北部狭长高平地,位于祁连山以北,合黎山、龙首山以南,乌鞘岭以西。两汉魏晋时的河西走廊因位于黄河以西,为两山夹峙,故名;又因在甘肃境内,也称“甘肃走廊”,东西长约1200千米,南北宽为100—200千米。

走廊分为三个独立的内流盆地:玉门、瓜州、敦煌平原,属疏勒河水系;张掖、高台、酒泉平原,大部分属黑河水系,小部分属北大河水系;武威、民勤、永昌平原,属石羊河水系。走廊自古就是沟通西域的要道,著名的丝绸之路就从这里经过。

8.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又称东风航天城,是中国最早建成的运载火箭发射试验基地,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盟的额济纳旗境内。基地亦肩负残骸回收、航天员应急救生等任务。截至2016年10月1日,中国发射了约280颗人造卫星,其中82颗在酒泉发射。

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始建于1958年,其中,基地的核心区东风航天城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的巴音宝格德山下,最早地址在宝日乌拉。1958年,额济纳蒙古牧民近1386人和500多户,迁往额济纳古日乃和马鬃山地区,为国防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9.甘肃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

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俗称魔鬼城,位于甘肃西部,敦煌市境内,地处新疆、甘肃交界处。东南临玉门关约100千米,南距位于哈拉齐湿地的疏勒河古河道20千米,西南为库姆塔格沙漠,与著名的羽毛状沙丘头部相连,西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境内的三垄沙7千米,北与北山山洪积倾斜平原相连。2002年3月,国土资源部正式公布成立甘肃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第一个以雅丹命名的国家地质公园。

10.嘉峪关

嘉峪关,又被称为“天下第一雄关”,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的西端,是明长城西端的第一重关,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嘉峪关也是保存程度最为完好的一座古代军事城堡,是明朝及其后期长城沿线的重要军事要塞,素有“中外钜防”“河西第一隘口”之称,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现成为万里长城沿线最为壮观的关城。

11.玉门关

玉门关,始置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之时,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汉时为通往西域各地的门户,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据《汉书·地理志》,玉门关与另一重要关隘阳关,均位于敦煌郡龙勒县境,皆为都尉治所,为重要的屯兵之地。当时中原与西域交通莫不取道两关,玉门关是汉代重要的军事关隘和丝路交通要道。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玉门关遗址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2.黄河

黄河为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大长河,呈“几”字形。黄河源头位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个省、自治区。余亚飞的《黄河颂》赞美了黄河的精神:“黄河浩荡贯长虹,浪泻涛奔气势雄;石障山屏难阻挡,千回百转总流东。”黄河一路汹涌奔腾,锐不可当,在山东注入渤海。黄河全长约5464千米,流域面积约79.5万平方千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

13.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Lanzhou University),简称兰大,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大学行列,入选国家“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等,是上海合作组织大学成员,设有研究生院,是一所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

五、研学内容

(一)研学专题

1.专题一:跟着边塞诗,研学大西北

(1)边塞诗概说

边塞诗派,是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以反映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流派。边塞诗高产期在盛唐,从玄宗即位到代宗登基(712—762年),这半个世纪通常称为盛唐。当时不少文人,或投笔从戎,或置身幕府,因而出现了大量的边塞战争题材的作品,形成了唐代蔚为壮观的边塞诗派。

边塞诗标题常含“塞、征、军、塞上、塞下、征人、从军”等字词,如柳中庸的《征人怨》、王昌龄的《从军行》等。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翰、王维等,其中以岑参、高适最为著名,故边塞诗派又称岑高诗派。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昌龄的《出塞》、王维的《使至塞上》等都是唐代边塞诗杰作。

(2)边塞诗常见主旨

①表现投笔从戎、建功立业的抱负;歌颂将士奋勇杀敌、以身许国的豪情。例:“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其四)》]。

②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控诉战争的残酷,反映连年征战对广大人民和平生活的干扰和破坏;揭露军中苦乐不均,深切同情普通战士;反对统治者穷兵黩武、拓土开边。例:“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③描写征人念远思归、想念亲人。例:“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④描摹塞上异域奇异风光,歌颂祖国边塞的大好河山;描绘美满幸福生活,向往和平。

⑤抒发诗人平生壮志难酬、怀才不遇之感。

(3)边塞诗时代特点

①盛唐:豪迈、爽朗、一往无前。即使是艰苦的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②中、晚唐:国势渐衰,昂扬向上的基调依旧,但悲壮惋伤的成分渐多。

③宋代:外侮不断,国难当头,感情大多为报国无门的愤懑。

但是不管什么时期的边塞诗都回旋着爱国的主旋律。

(4)探究:边塞诗繁荣于唐代的原因

那么,为什么边塞诗在唐代得到空前繁荣呢?笔者以为,它既有唐代社会经济、政治进步的原因,又是诗歌内在发展的必然。概言之,唐代边塞诗,特别是盛唐边塞诗的繁荣是空前强大的唐帝国文治武功与古典诗歌高度发展成熟的历史条件相结合的产物。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民族战争是盛唐边塞诗的主要源泉。

第二,唐朝的强盛为边塞诗的盛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无论是强大的经济实力、强盛的军事力量,还是广阔的疆域都成就了盛唐边塞诗的繁荣。

第三,唐王朝相对宽松、自由的政治文化氛围为盛唐边塞诗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第四,盛唐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为边塞诗的繁荣提供了积极的社会心理。

第五,民族融合是盛唐时期边塞诗盛行的重要原因。

第六,唐诗的整体繁荣和边塞诗的长期发展是盛唐边塞诗繁荣的内在原因。

2.专题二:聚焦“一带一路”

(1)“一带一路”的版图有多大

一带,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陆地。它有三个走向,从中国出发,一是经中亚、俄罗斯到达欧洲;二是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三是到东南亚、南亚、印度洋

一路,指的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两条,一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二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

(2)“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内容就是我们所说的“五通”:

一是政策沟通,就是相互之间在政府层面要进行很好的政策沟通;

二是设施联通,包括基础设施,比如道路、铁路、机场、港口,还包括相应的管道设施以及通信设施等,这些方面的设施在沿线国家之间能够更加通畅;

三是资金融通,因为经济建设需要资金支持,怎么能够支撑“一带一路”建设的项目对资金的需求,各国之间要进行很好的协商,找到很好的解决办法;

四是贸易畅通,因为最终经济活动要通过具体的实物实现,所以贸易畅通方面应按互相商量的共识来推进;

五是民心相通,沿线国家人民之间互相往来更加密切。

(3)如何把蓝图变成现实

关键在于做好“通”的文章,也就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资金融通、贸易畅通和民心相通。

政策沟通是重要保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优先领域。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当然基础设施不只包括修桥建路,还有油气管道、输电网、跨境光缆的建设等。

资金融通重点在于亚洲货币金融体系建设与金融监管合作。

贸易畅通解决投资贸易便利化问题,消除投资和贸易壁垒。

民心相通,包括教育、旅游、医疗、科技、文化等多层面的合作。

(4)核心价值理念与原则

“一带一路”的核心价值理念就是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越来越被沿线国家和人民所共识。“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原则是共商、共建、共享,也越来越被沿线国家各方面所认同。

3.专题三:河西走廊,撑起了中国玉米制种的“半壁江山”

为什么选河西走廊为玉米制种基地?

第一,水资源优势。

从水资源上看,其他玉米制种区大多为雨养农业。而在陕西关中东部、晋西南平原及长城沿线,旱年频率在40%以上,大旱年频率为12%,有“三年一干旱,十年一大旱,年年有春旱”之说。

玉米苗期需水量少,较为耐旱,但拔节以后,叶面积急剧扩大,蒸腾耗水加剧。特别是幼穗迅速长大时,是玉米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期,对水分的需求达到高峰。此时如果供水跟不上,就会形成“卡脖旱”,严重影响后期结穗。

河西走廊虽属干旱区,但依托于祁连山的冰川,形成了发达的灌溉农业系统,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75%以上。特别是制种玉米需水盛期的7~9月,正是冰川融化最快、融水量最大的时期,可以充分满足玉米的需水要求,使种子生产无旱涝之忧。

第二,光照优势。

与东北地区相比,河西走廊拥有非常明显的光照优势。这里全年光照时间可达2550~3500小时,不但光照时间长,强度也大,全年总辐射量为147.99kJ/cm2,比天津(126.7kJ/cm2)、哈尔滨(111.8kJ/cm2)及同纬度的大连(112.1kJ/cm2)都明显高出很多。

玉米是喜光植物,在最大光照条件下也不会出现光饱和,所以光照时间越长、强度越高,越有利于玉米生长。而且这里昼夜温差大,白天热量虽不富裕,但基本可以满足玉米各发育期的热量需求;到了夜间,温度又会迅速降低,呼吸消耗减少,非常有利于有机物积累。

到了收获季节,河西走廊独特的光热条件对种子的干燥脱水更为有利:在玉米收获的9、10月,以河西走廊中部的张掖市为例,平均阴天仅为6.9天和3.4天;在玉米集中晾晒的10月,张掖的降水量平均只有5毫米,干燥度达到了5左右。在这样的气候下,果穗在自然晾晒下就可以完成脱水干燥。

此外,因为海拔高、气温低、相对湿度小,玉米不仅在生长期各种病虫害都很少发生,在种子贮藏期间,也不会发生变质或出虫。根据在张掖制种区测定的数据,贮藏3年的玉米种子,发芽率仍为94%,仅降低了3个百分点。

第三,交通优势。

与同属西北干旱区的新疆相比,河西走廊在交通区位上优势非常明显,在G30高速,国道312线、227线,兰新铁路沿线大面积建立种子生产基地,可通过铁路、公路实现种子的快速调运。

种种条件相加,使河西走廊赢得了“种子繁育黄金走廊”的响亮名号,玉米制种业迅速发展。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河西走廊生产的种子可以被便捷地运往中亚、南亚、非洲、欧洲。未来的河西走廊不仅是中国重要的制种基地,甚至可能成为世界级的制种基地。

4.专题四:内流河的综合治理与开发

内流河定义:内流河是指由内陆山区降雨或高山融雪产生的,不能流入海洋,只能流入内陆湖泊或在内陆消失的河流。(内流河所在的区域为内流区)(www.daowen.com)

内流河成因:内流河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化水,河流流经的区域大多气候干旱。两岸不但没有支流汇入,而且河水因大量的蒸发、渗漏而消失在内陆。而人类对河流的过度引水、截流会加快内流河的形成。

内流河特点:内流河大多处于大陆腹地,远离海洋,得不到充足的水汽补给,干旱少雨,水量不丰,植被覆盖率低,河流含沙量大;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化水,水量一般较小,季节性变化明显,夏季气温高时形成汛期,冬季气温低时河流可能出现断流;河流流程不长,最后往往消失在沙漠里或流入湖泊。

(1)河西走廊流域开发的地理背景(见表1)

表1 河西走廊流域开发的地理背景

(2)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开发现状和生态环境问题(见表2)

表2 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开发现状和生态环境问题

(3)产生问题的原因

①河流源头祁连山疾病缠身,突出表现为:一、水土流失严重,不仅造成湿地、耕地等退化,还削弱了流域容洪、蓄洪能力;二、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威胁,当地植物种类锐减,野生动物数量也急剧减少。

②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影响到水利建设、电力开发、农牧业生产。

③水资源利用不当:过度农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等。

(4)综合治理与开发建议(见表3)

表3 综合治理与开发建议

续表

(二)研学纪实

研学旅行,绝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行前,开发团队针对目的地,搜集大量资料,整合海量资源,编写出100多页的研学教材。教材内容涵盖语文、政治、历史、地理等多门学科知识,做到了书本知识与实地知识的巧妙对接。教师团队还精心设计研学线路、运作体系,建立安全预案,为活动提供制度保障和组织保障。同学们根据教材指导,进行专题学习,积极准备行前测试。通过测试后,大家又进行预备学习。同时开展团队建设,小组进行创先争优系列方案策划,做到有备而去,有获而归。同学们白天听取专业人员讲解和随行教师的微课堂,在行走中感悟;晚上围绕探究课题开展小组头脑风暴,撰写研修日志。这样的课堂饱满而充实。

【第一天:饱览河山,建设团队】

带着沉重的行李,背上书包,孩子们踏上了本次研学之路。来自不同班级的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热烈地谈论着这个不一样的课堂。他们拿起教材,聚焦课题,认真研读,不时地讨论着如何让自己的团队学习得更加出色。老师们也和大家一起聊聊窗外的异域风情。入夜,静静听着列车与铁轨相摩擦的声音,这何尝不是一次珍贵的体验。

【第二天:一条河,一碗面,一本书与一座城】

火车一路随秦岭向西行驶,窗外植被渐渐稀疏,终于到了此行第一个目的地——兰州。毒辣的太阳抵挡不住求知的欲望。在这里,同学们首先踏进甘肃省博物馆。丝路文明、甘肃彩陶、古生物化石三个展馆展示了河陇大地先民的智慧与甘肃文明的演进;“马踏飞燕”更是令同学们长久驻足。

在兰州,同学们终于见识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登上羊皮筏子,穿越中山桥,低头看浩荡的黄河水,抬头看湛蓝的天空,微风习习,对岸是座座白塔,带状分布的兰州城一眼望不到尽头。这时,来一碗地道的兰州拉面,翻翻《读者》,是打开这座西域名城的最佳方式。

【第三天:鬼斧神工的丹霞地貌】

动车穿越祁连山,经过青藏高原第一大城市——西宁,再穿祁连,并与之一路同行,车窗外便是著名的河西走廊了。不同于地理老师在常规课堂上所讲的“丹霞多分布于湿润地区”,此行我们在张掖,领略了干旱地区的丹霞地貌。

张掖丹霞,在阳光的照耀下红的如火,黄的似金,灰的如钢。山顶轻柔凉爽,又夹杂了一丝甘肃特有的干燥,这是大自然的杰作。面对色彩斑斓、气势磅礴的丹霞地貌,不知该用怎样的语言才可形容。

【第四天:中国梦,航天梦】

昔日东方上宇空,今日酒泉升神州。从嘉峪关出发,同学们乘车5个小时,经过戈壁地区的碎石路,一路颠簸,终于到了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所在的东风航天城就坐落于此。四周是荒无人烟的戈壁滩,荒凉、闭塞,一代代航天人在这里,让中国在世界面前挺起腰板。他们深入戈壁,头顶烈日,旦复旦兮,规划建设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宏伟蓝图。他们热爱祖国,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勇于攀登,默默践行着航天梦、中国梦。在这里,同学们参观了问天阁里杨利伟等航天员训练及出征的场所;参观了卫星发射纪念馆,学习了航天发射的相关知识,了解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

大漠无痕,岁月有声,这些场景的背后,是一个伟大民族的振兴,是一个泱泱大国的崛起,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的映射。

【第五天:巍巍长城,华夏之魂】

不到长城非好汉。嘉峪关长城外的黄土在灰蒙蒙的天空下显得格外庄严、肃穆。走到城墙之上,关外一览无余。这曾是金戈铁马、鼓角争鸣的古战场:黄沙卷地,关外马蹄和脚步声不绝于耳,弓箭、火药如雨点般砸在这黄土城墙上。眼前的这座天下第一雄关,历经沧桑,直到现在,依然巍峨挺立。这是华夏的象征,是我们文化的图腾。

同样是诉说历史,悬臂长城盘踞在陡峭的山腰上,唯有一条小径通向制高点。古时的将军曾在此一剑指天涯,威风凛凛,虽寒风料峭但目光坚定。

【第六天:玉门关与雅丹】

敦煌,丝绸之路节点城市,荒漠中的绿洲。多少远去的马匹,落在尘封的路途;多少醒着的灵魂,在敦煌的苍穹,紧紧攥住飞天的梦想。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茫茫戈壁深处的玉门关只有几堵朴实的黄土墙,在风沙弥漫的天气里显得模糊。向远眺望,隐约可见残余的断断续续的古长城,曾经的金戈铁马,气势非凡,如今却剩下步履匆匆的游客的一声叹息。

风沙侵蚀着黑戈壁上壮年时期的雅丹地貌,给苍凉戈壁平添一份奇异,似孔雀,似金狮,似战舰,精妙绝伦。

【第七天:大梦敦煌】

千百年后,驼铃悠悠声声慢……

我们四中的驼队行走在细腻的五色沙滩上。鸣沙山山顶,白色的四中校旗迎风招展。连绵起伏的沙山没有被雕琢的痕迹,鸟儿在沙滩上踩出的点滴印记在一阵轻柔的扬沙后消失得无影无踪。一汪清澈的泉水,被鸣沙山环绕。

敦煌莫高窟,鎏金的屋顶,彩绘的墙壁,逼真的塑像。沉睡千年了,人们方才慢慢揭开它神秘的面纱,赞叹它的雄伟奇特。同学们不由得想起了余秋雨先生的《道士塔》《莫高窟》,想起了王道士、乐樽和尚。走进莫高窟,就像走进一个梦,悠远离奇,历史的长河在这里流淌。它代表了中国佛教艺术的高峰,让外来的艺术与中国的民族艺术水乳交融。

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历史的长空永远飘着不散的云彩,莫高窟载入了中国乃至世界历史文明的光辉史册。它已超越了艺术与宗教,成为一种圣洁的沉淀,一种永久的向往。

【第八天:与名校零距离】

兰州大学,教育部直属大学,“985工程”重点大学,实力雄厚,在部分青年学生中有极强的吸引力。同学们参观了兰州大学本部校园,特别是图书馆与实验室,还赴学生食堂体验了兰大的就餐环境。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魏迎春教授为同学们开设了《丝绸之路与西北历史文化》主题课堂。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朱永彪教授为同学们开设了《“一带一路”与甘肃》主题课堂。专家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大量鲜活的数据材料,带给同学们不一样的知识体验。我校钱洲军校长、陈伟萍副校长和骆海军老师也分别带来了《余秋雨散文评析》《“一带一路”的国家策略解读》《银色中国:西北地区环境要素分析》等学科课程。同学们认真聆听,认真记录,与老师积极互动,课堂气氛热烈,收获满满。

作为本次研学旅行课程的最后环节,晚上,全体成员在兰州大学举行了“敦煌文化研学课堂成果汇报暨总结表彰大会”。团队成员通力协作,分组汇报了学习成果,如“西北边塞诗歌的自然环境印记”“偏远地区城市品牌营销”“‘一带一路’与西北的开放开发”“祁连山生态环境危机警示探究”等。

钱洲军校长在兰州大学举行的成果汇报会上语重心长地说:“每个人都可以成就非凡的自我,四中就是一个发射架,我们是圆梦还是坠落,取决于自己,请记住我们的方向一定是更高更远的远方,让我们做一个自豪、自信、自律的四中人!”

【第九天:难说再见】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北的云彩。”

人生要读三本书。如果说,我们在校园里读了许多“有字之书”,那么在行走课堂里,我们还读了直面社会的“无字之书”和直面思想的“心灵之书”。敦煌研学旅行,带给同学们的不仅是无数视觉震撼,更有直击心灵的拷问。难忘色如渥丹,灿若明霞;难忘大漠孤烟,长河落日;难忘一座石窟,一个世界,一孔洞穴,一截历史。更难忘一路同行互帮互助的点点滴滴;难忘手持四中校旗使她迎风招展,作为一个四中人油然而生的自豪感;难忘兰州大学认真汇报总结又施展才艺的同学们……

相信“敦煌文化苦旅”必将在每个同学心中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正如一位同学在研学体会中写道:“走一路,想一路,从前我也走过一些地方,但从未在行走中想过这么多;当书本知识照映现实,会是那样惊喜;一次次与老师的交流,我都收获良多;不曾想到,我们可以像朋友一样,畅谈文学,接受知识,也偶尔地玩笑。”

六、研学成果(选编)

难忘苦旅

宁波四中2018级学生 戴 滢

怀着万般期待的心情,夹杂着些许担忧,带着好奇心与求知欲,我们背上行囊,一走便去到几千千米外——多彩陇原,大美甘肃。

这是一方与江南有着天壤之别的土地,为期九天的研学旅行,承载了我们太多的第一次……时间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一眨眼,我们在省博物馆涉猎了历史,在羊皮筏子上感受了母亲河的雄伟力量;在地理课堂上频频出现的雅丹、丹霞地貌,终于有幸一睹真容;我们长途跋涉至酒泉,参观了卫星发射基地,它的背后,是一个伟大民族的振兴,一个泱泱大国的崛起,是几代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映射;我们一路坚持,登上了悬壁长城,游览了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城楼;我们在鸣沙山—月牙泉感受风沙洗礼,在敦煌莫高窟细细体味艺术之伟大……

几天的研学旅行,带给我无数视觉震撼,更有直击心灵的拷问。那些在西北边陲一待就是几十年的研究员,他们求什么?为了什么?他们用余生、用心血,一点点默默熔铸中国梦。而我呢?到底平庸。当临近期末,一头是虎视眈眈等待着我的十来门科目,一头是接踵而至的各项工作,我会抱怨说为什么班级各项事务都需要我来负责。现在想来,身为班长,是我太自私。这一年,我无法丈量付出,但得到的真的太多:老师与同学的信任,自身的锻炼与成长……能有这个机会,是我的荣幸!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旅行,更重要的是思考,行前思,行时思,行后思。这方土地,曾如此繁盛,那时驼铃悠悠,人喊马嘶,商队络绎,使者往来……随着传统丝绸之路地位日趋下降,以及受自然环境及资源影响,这几座城市便逐渐没落。显而易见可持续发展之重要性,产业结构与经济唇齿相依。在参观中,不时听到导游解说“众多文物被西方列强以开发研究为借口而盗取”,我倍感痛心,那时政府愚昧懦弱,这也再一次印证了“落后就要挨打”这个事实。我们都不希望类似的事情重演,这就需要综合国力的支撑,而少年强,则国强。但转念一想,在当时的特定背景下,这也不完全是件坏事,不过换个地方保存罢了,说不定它们还能享受到更好的待遇。而若一直留在中国,谁又能保证它们完好如初?毕竟,伟大的作品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无论是在行走途中,在车程中,还是在饭桌上,我都受益匪浅。此次研学过程,极大地丰富了我的知识储备,也让我看到了自己与其他同学的差距。正如钱校长所说,四中就是一个发射架,我们是梦圆还是坠落,取决于自己。

难忘色如遏丹,灿若明霞;难忘大漠孤烟,长河落日;难忘一座石窟,一个世界,一孔洞穴,一截历史。更难忘一路同行互帮互助的点点滴滴;难忘手持四中校旗使她迎风招展,作为一个四中人油然而生的自豪感;难忘兰州大学认真汇报总结又施展才艺的我们……

敦煌之行,必然在我的人生中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难忘九天,难忘苦旅!多希望这一切未完待续……

让空城重燃希望

——玉门市研学调查

宁波四中2018级学生 戴 滢

这里,人迹罕至。你若在马路边站上一天,也只是将世间最为悲凉的景象尽收眼底:斑驳的城墙,废弃的房屋,尘埃遍布,杂草丛生……大概只剩下已停止工作多年的红绿灯耷拉在街边,注视着沧海变桑田。谁又能想象,50多年前,中国第一座石油基地在此拔地而起,这座新设市由此开启了飞黄腾达的发展之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石油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0%以上,鼎盛时期人口达13万,都映射了它昔日的辉煌。而半个多世纪过去,石油资源枯竭,市政府和油田基地相继搬离,9万居民弃城外迁,城中弃楼遍地、设施老化,几成空城。它饱经风霜,憔悴的容颜上刻满了时间的痕迹。它就是铁人王进喜的故乡——甘肃省玉门市。我们,难道就只能这般眼睁睁地看着繁荣变虚无?办法总比问题多,让空城重燃希望,取决于行动,关键靠方法。

1.成因

(1)石油自身的局限性

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客观规律导致其在被大规模开采后必然造成储量下降。若不加以控制,最终将造成资源枯竭。并且,石油开采通常遵循“先易后难”的规律,当先被选择的较容易区域开采完成后,逐步延伸至较难区域,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造成开采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下降,抑制城市发展。

(2)产业结构单一

玉门为发现油田后的新设市,它因石油而兴,亦因石油而衰。仅以石油产业作为支柱,一旦石油开采遭遇瓶颈,整个城市就跟着陷入瘫痪。资源枯竭之时,便也是城市没落之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各种新能源开发,传统资源型城市地位趋于下降。而随着资源开发的深入,城市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由于收益下降,资源整治变得尤为困难。

2.可持续发展对策

要使资源型“鬼城”重燃生机,毋庸置疑就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

(1)国家政策

国家进行资源合理配置,加大财政投入,扶植资源型城市,为其创造外部条件;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对有潜力的产品进行启动投资、贷款贴息等;同时积极引导产业转型,防患于未然。

(2)科教兴国,优化产业结构

教育是最根本的事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为发展第二产业提供人才与技术支持。玉门市应依托石油资源和已有的化工基础,进一步延伸石化产业链,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及其附加值;增强企业竞争力,进一步开拓市场,形成特色,吸引民间资本的投入,打造城市品牌。同时,玉门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综合治理,改善环境质量,拓展城市的辐射范围,从而吸引外资,保持经济活力,促进餐饮、旅游、娱乐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3)合理开发,适度利用

我们无法决定资源的总量,但能够通过规划来适应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石油开发的总体战略布局及城市具体资源状况,当地政府可以指导相关企业有步骤、有计划地开采石油,尽可能保持储采比的合理性,从而使资源持有量维持较长时间,也更有利于其他接替性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同时,注意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的协调适应。

一夜暴富,昙花一现,总让人感到若有所失。我们希望看到,资源型城市在若干年后,依然焕发着活力。玉门,依旧有着绿水青山蓝天白云,依旧街市繁华、人头攒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别让资源型城市沦为“鬼城”!

祁连山——天之山

宁波四中2018级学生 徐 哲

在中国辽阔的版图上,一条蜿蜒的雪龙盘踞着。它没有喜马拉雅山的高峻,也没有大小兴安岭的繁盛,却如守护神一般,扼住了沙漠的咽喉,死死卡住了内蒙古沙漠与柴达木盆地荒漠的交汇之处,使得风沙不得不停下肆虐的脚步。巨龙的身下是被冰川融水滋养的片片绿洲,是本该被大漠吞噬的河西走廊地区。这,就是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天之山”——祁连山。

“祁连山”一名来自古匈奴语。迄今为止,游牧在这里的匈奴人的直系后裔尧熬尔人仍然称祁连山为“腾格里大坂”,意为是“天之山”。可见古人早已意识到了祁连山对于河西走廊地区的重要作用,并将其作为“天”来进行崇拜。以河西走廊的冰川、绿洲、河流为跳板,勇于开拓的人们在“天之山”的庇护下,向西迈过茫茫沙海,与中国的重要西北边境——天山和帕米尔高原相逢,并继续向西行走,最终形成了一条经济欣欣向荣、文化百家争鸣的重要商贸通道,即人们所熟知的丝绸之路。

进一步说,若失去了祁连山,中国就失去了河西走廊,失去了新疆,失去了古老的丝绸之路。古老的东方会变得更加闭塞,而失去了重要的造纸术与火药的西方,将会依旧处于黑暗的中世纪。毫不夸张地说,祁连山不仅为中原地区对外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更是加速了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让亚欧大陆更快地建立联系。仅仅是简单的“重要生态屏障”,怕是难以概括祁连山举世瞩目的丰功伟绩,祁连山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随着社会发展,祁连山的生态问题却日益严重,不复当年雄姿。不仅是全球的气候变暖所导致的高山冰雪加速融化,植被破坏、水体污染等问题层出不穷。在本次敦煌研学旅行中,最直接观察到的,无疑是那一条条干涸的,只剩有白色盐碱的河道。祁连山冰雪融水的减少,直接导致河西走廊地下水位的下降,从而引发道道河流的消逝。遥望远处,仿佛大地上的道道伤口,无声倾诉着苦痛,控诉着罪行。河西走廊的守护神,高大雄伟的天之山,盘旋于西北腹地的雪龙,终于倒在了不计后果的经济发展的铁蹄之下。

其实,国家早已意识到了祁连山的重要性。早在1988年,国务院就批准设立了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今年2、3月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组成中央督查组就此开展专项督查,对于破坏、污染环境事件重拳出击,对于落实不到位或有违法违纪行为的负责人严厉惩罚。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倡导下,祁连山的生态环境终于有望改善。希望几十年后,当我们重回甘肃,可以发现碧波荡漾的流水重回河道,可以看见生机盎然的绿洲花开戈壁,更可以领略西北雪龙翱翔时的威武雄姿!

偏远地区古迹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宁波四中2018级学生 赵欣雨

近日,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环境破坏问题备受瞩目。对此,中央对甘肃省委省政府进行了点名批评。

祁连山,位于我国青海省与甘肃省境内,是由多条平行山脉和宽谷组成的庞大山系。祁连山顶部终年积雪,因而形成独特的冰川地貌。山间有疏勒河、黑河、青海湖等河湖流经。祁连山的冰雪融水从山间流向荒漠,为这一带的农业提供灌溉水源。它养育了河西走廊,在政治经济意义上,它养育了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通道——丝绸之路。其对西北地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现在,祁连山的处境令人十分担忧。据新闻报道,山脚的大片垃圾与山顶的冰雪奇景形成反差。工厂的排污在记者走后就开始继续,保护区内矿产资源被违规开发……

同时,在此次行走过程中,我也看到一些破坏自然环境、浪费自然资源的问题。如在张掖丹霞地貌景区,有少数的游客捡走当地的五彩石。也许他们觉得捡一块石头没有太大关系,但积少成多,风景就看不到了,甚至当地的自然环境也会遭受破坏。而在景区的纪念品商店里,竟也有售卖五彩石的,这些石头也是在山体原石上拿的。这看似合情合理的买卖,实则也是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与游人的捡拾本质上是一样的。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本就脆弱,旅游景区不能只顾经济收益而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在鸣沙山—月牙泉景区,也有类似现象。游客对于五色沙十分新奇,加之导游说可以装一些在矿泉水瓶里,于是沙山上下处处可见装沙之人。同样的道理,如果每个人都装一点,那么受伤的又是自然环境。

当地酒店里,水资源浪费又是一个问题。洗澡的时候,水往往要放10~15分钟才热。放出的冷水就这样白白流失,岂不可惜?西北干旱区本就缺水,怎么经得起这么多酒店的水的流失。同时,对于免费用水,使用者会觉得可以随便使用,这是不可取的做法。

对于以上看到的问题,我有一些算是纸上谈兵的缓解方法。对于捡拾和售卖石头,有关部门应该出台相关规定明令禁止,对违反者应实施相应惩罚;同时加大对自然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让保护意识深入游客的内心。对于鸣沙山的“采沙”情况,因为景区面积较大不好管理,景区工作组可以在游人密集的地方立一些警示标语;同时要增加景区巡视人员的数量,在游客服务中心也应做相应宣传,对于违反者,要给以罚款处理。

针对酒店热水出得慢的问题,可以采用热水循环装置,这样一开水龙头就会出热水,既节约了水资源,又让游客使用舒心。对于滥用水的现象,酒店管理应该规定用水额度,超过额度就要让旅客额外加倍付费。

甘肃,是一座偏远地区的历史文化大省。不同于东部地区的一些旅游城市,它的生态状况很脆弱。如果不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旅游开发,后果不堪设想。习近平主席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虽然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东部地区落后,但是这不是无节制开发利用的理由。要在适度合理的范围内开发利用资源,以不破坏自然资源为前提。只有保护好现有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才能使旅游得到可持续发展,也才能使当地人民的生活得到保障。

对于西北偏远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我有如下建议:

第一,改变当地以开发土地资源为主的生产方式,大力发展以“林特优”产品为主的生产方式,并且适度发展畜牧业——有利于草场、树木的保护。大力种植像李广杏、枸杞、沙棘等少占土地资源的经济作物。这些植物不仅可以防风固沙,还可以为当地农民带来可观的收入。同时还可以结合“沙漠绿化”工程,在戈壁上植树造林,进一步改善当地的气候条件。

第二,不要走开发污染再治理的老路。对于祁连山自然风景区,为了保护其自然环境和生态多样性,应当禁止污染型企业入驻,而接纳环保型企业。中央督查组在对甘肃省委的批评中也指出,这些问题的产生,虽然有体制、机制、政策方面的原因,但根子上还是甘肃省及有关市县思想认识有偏差,不作为、不担当、不碰硬,在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上做选择、打折扣,没有真正抓好落实。对此,政府部门应引起重视,严格按照中央的要求管理祁连山自然风景区。

第三,减少燃油车的使用,也就是减少汽车尾气中含硫、氮气体的污染。含硫气体过多易形成酸雨,会对当地文物古迹产生严重破坏,不利于文物保护。像我去丹霞、雅丹地貌景区,莫高窟等景区时都乘坐传统燃油旅游大巴,景区可以建议旅行团使用节能环保的电动车或者燃气汽车,这有利于对古迹的保护。

第四,发展景区特色。对于西北经济落后地区而言,经济发展对改善当地人民群众生活很重要。在保护旅游资源上,当地人民已经做出了牺牲,所以,可以在景区开发特色旅游项目,像影视基地等,由此可以带动住宿、餐饮、影视拍摄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景区还可以开发特色文创产业,吸引游客购买文创产品,增加旅游景区收入。

这些只是我的一些想法。真正的实施需要制定科学可行的统筹规划,不能朝令夕改。相信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一个生态健康、绿色发展的西北地区将会出现。良好的生态环境会成为人民生活新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

七、研学反思

如果说2012年的“荆楚文化”研学旅行拉开了我校长线文化研学旅行系列的大幕,那么2017年的“敦煌文化”研学旅行则把四中的研学旅行推向了高峰,树立了研学旅行实践的标杆。从学生组织、选拔机制、课程教材、评价方式到后期动态关注、特长学生培养、活动成效及影响力,都是令人满意的。也正因为四中多年来坚持研学旅行实践,日积月累,不断推进这一教育教学模式变革,这一品牌才会变大变强,成果日益丰硕。2018年和2019年,我校又组织了两批学生参与“敦煌文化”研学旅行,继续巩固和扩大研学旅行成果。

“敦煌文化”研学旅行受到西部著名高校兰州大学的高度评价。兰州大学长期从事国际国内交流和青少年工作的韩艳梅副院长评价说:“宁波四中的行走计划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了解国情,开阔胸襟和视野有着重要的意义。有你们认真负责的教师,制定内涵如此丰富的教学实践计划,是宁波四中学生的福气,希望借此机会也可以搭建与兰大附属学校的合作。地处西部的兰州大学,外界知之不多,非常欢迎贵校师生报考兰大。我们也热烈欢迎宁波四中学生的研学活动,为你们提供各种研学帮助。”

与兰州大学的深度合作非常愉快,我们也希望继续聚焦“一带一路”,做大做强“敦煌文化”。2019年,我校参加首批长线研学旅行的曹缘同学攻读台湾高校博物馆学研究生,参加在敦煌莫高窟的实践活动,主要工作是在敦煌文化艺术中心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文物修复。曹缘同学有幸在被誉为“敦煌的女儿”、获得“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的樊锦诗老师身旁近距离学习,近距离感受世界级民族文化艺术瑰宝。樊老师希望曹缘同学等新一代博物馆人能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坚定的弘扬者和传承者。这些极大坚定了我们在遥远的西域画文化地图的信心和决心,也使更多同学萌发了对西域的向往,对敦煌艺术的深度探索。

正如一名同学在文章中写道:“此行不虚行,你收获的是为人的道理,是文化的魅力,是国的厚重与信仰,是团队精神,是无与伦比的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