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绿水青山红色摇篮:赣鄱文化研学旅行方案

绿水青山红色摇篮:赣鄱文化研学旅行方案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工人运动策源地安源、人民军队诞生地南昌、红色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以及众多的革命遗址、遗物,构成了江西红色文化独特的风景线。据此,我校开设以“绿水青山红色摇篮”为主题的赣鄱文化研学旅行课程线路,即三清山—南昌—井冈山研学线路。中美地质学家一致认为,三清山是“西太平洋边缘最美丽的花岗岩”。滕王阁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历史上的滕王阁先后共重建达29次之多,屡毁屡建。

绿水青山红色摇篮:赣鄱文化研学旅行方案

一、研学背景

赣鄱文化,又称赣文化,即江西文化,也称江右文化,是汉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泛指赣地(江西)从古至今所创造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所有成果。

江西是文化资源大省。红色文化、绿色文化、古色文化,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遍布赣鄱大地,绽放出耀眼的光彩,释放出迷人的魅力。工人运动策源地安源、人民军队诞生地南昌、红色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以及众多的革命遗址、遗物,构成了江西红色文化独特的风景线。庐山、井冈山、三清山龙虎山、武功山、三百山、赣江、鄱阳湖,“青山绿水,独好风光”保留着众多近乎原始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景观。

200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把红色旅游作为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主题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了响应该《意见》,各级党、团及工会组织都纷纷将组织红色旅游活动作为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形式。据此,我校开设以“绿水青山 红色摇篮”为主题的赣鄱文化研学旅行课程线路,即三清山(绿色文化)—南昌(古色文化与红色文化)—井冈山(红色文化与绿色文化)研学线路。

二、研学目标

探究赣鄱文化所体现的创新图强的精神气质,文节俱高的价值观念,封闭内敛的行为模式,重教兴学的生活哲学;了解江西红色资源的特点及意义;研究赣鄱文化的生态智慧——山江湖工程。

三、研学设计

1.主题:探究赣鄱文化特点,传承红色革命精神。

2.时间:7日。

3.地点:上饶集中营革命烈士纪念馆,三清山,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南昌(滕王阁、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南昌大学),井冈山(革命历史博物馆、茨坪毛泽东同志旧居、北山革命烈士陵园、五指峰、黄洋界哨口、中国红军第四军医院旧址、大井毛泽东旧居、大井朱德旧居)

4.人员:宁波四中2018级部分学生及导师。

四、研学目的地简介

1.上饶集中营革命烈士纪念馆

上饶集中营是“皖南事变”的历史产物,坐落于江西上饶市城区南部(今茅家岭街道境内),景区总面积约2平方千米,拥有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馆、纪念亭等建筑物及23处遗址、遗迹。上饶集中营名胜区是全国重点文物和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重点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十大红色旅游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等。

2.三清山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绿色旅游示范基地——三清山位于江西省上饶市东北部,因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峻拔,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位最高尊神列坐山巅而得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三清山风景名胜区展示了独特的花岗岩石柱和山峰,栩栩如生的花岗岩造型石与丰富的生态植被、远近变化的气候奇观相结合,创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景观,呈现了引人入胜的自然美景。三清山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推选为“中国最美的五大峰林”之一。中美地质学家一致认为,三清山是“西太平洋边缘最美丽的花岗岩”。

景区总面积229.5平方千米,主峰玉京峰海拔1819.9米。景区内千峰竞秀、万壑奔流、古树茂盛、珍禽栖息,终年云缠雾绕,充满仙风神韵,被誉为“世界最美的山”。同时,她又是一座经历了千年人文浸润的道教名山。三清福地景区承载着三清山厚重的道教文化,平均海拔1500多米,迄今1600余年。道教历史源远流长,共有宫、观、殿、府、坊、泉、池、桥、墓、台、塔等古建筑遗存及石雕、石刻230余处。这些古建筑依“八卦”精巧布局、藏巧于拙,是研究我国道教古建筑设计布局的独特典范,被誉为“中国古代道教建筑的露天博物馆”,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习近平总书记曾亲临江西考察,指出“江西是个好地方,生态秀美,名胜甚多”,还点赞“三清天下秀”。

3.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

候鸟,观湿地,游鄱阳,吃鱼宴。鄱阳湖上承赣、抚、信、饶、修五河之水,下接长江。丰水季节浪涌波腾,浩瀚万顷,水天相连;枯水季节水落滩出,枯水一线,野草丰茂,芦苇丛丛;湖畔峰岭绵延,沙山起伏,沃野千里,候鸟翩飞,牛羊徜徉。每年秋末冬初,有成千上万只候鸟,从俄罗斯西伯利亚、蒙古、日本、朝鲜以及中国东北、西北等地来此越冬。如今,保护区内鸟类有300多种,近百万只,其中白鹤等珍禽50多种,被称为“白鹤世界”“珍禽王国”。

鄱阳湖国家湿地是世界六大湿地之一,是亚洲湿地面积最大、湿地物种最丰富的国家级湿地公园,国家4A级景区,中国科普教育基地。

4.滕王阁

滕王阁,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赣江东岸,始建于唐永徽四年(653年),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始建而得名,又因初唐诗人王勃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流芳后世。

唐贞观十三年(639年),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婴被封于山东滕州,为滕王。他于滕州筑一阁楼,名曰“滕王阁”(已被毁)。唐显庆四年(659年),滕王李元婴调任江南洪州(今江西南昌)都督,因其思念故地滕州,修筑了著名的“滕王阁”。滕王阁因王勃的《滕王阁序》为后人熟知,成为永恒的经典。

滕王阁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历史上的滕王阁先后共重建达29次之多,屡毁屡建。现在的滕王阁为1989年建成。

5.南昌大学

南昌大学(Nanchang University),简称“南大”,是“211工程”建设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重点建设院校、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学校。学校遵循校园文化发展规律,培育昌大精神,创建和谐文化,形成了“前湖之风”周末讲坛、“青蓝论坛”、“昌大智库”、“红土地”网站等校园文化品牌;将赣学列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整理发掘赣文化优秀传统,组建了赣学研究院、中国中部发展研究中心、江西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等一批重点研究基地,引导和推动区域文化发展。

6.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于1959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所辖五处革命旧址——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贺龙指挥部旧址、叶挺指挥部旧址、朱德军官教育团旧址和朱德旧居)。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中山路,占地面积5903平方米。2016年12月,该纪念馆入选《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名录》,是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7.井冈山

井冈山位于江西省西南部,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井冈山风景名胜区是1982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91年又被评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同时还是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十佳优秀社会教育基地。

井冈山集革命人文景观与旖旎的自然风光为一体,革命胜迹与壮丽河山交相辉映。风景名胜区有60多个景点,320多处景观。景观分为八大类:峰峦、山石、瀑布气象溶洞温泉、珍稀动植物及高山田园风光。该景区还较好地保存了井冈山斗争时期革命旧址遗迹29处,其中10处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巍峨群峰矗立,万壑争流,有气势磅礴的云海、瑰丽灿烂的日出,还有十里绵延的杜鹃长廊和蜚声中外的井冈山主峰。井冈山属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景观景点,汇雄、奇、险、峻、秀、幽的自然风光特点于一身;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型气候,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温度为14.2℃;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习革命传统、旅游、避暑、疗养的理想之地。

五、研学内容

(一)研学清单(见表1)

表1 赣鄱文化研学旅行课程知识清单

续表

(二)研学专题

1.专题一:西太平洋边缘最美丽的花岗岩

世界遗产大会认为,三清山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区域内展示了独特的花岗岩石柱与山峰,栩栩如生的花岗岩造型石与丰富的生态植被、远近变化的气候奇观相结合,创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景观,呈现了引人入胜的自然美。

【知识链接】

①花岗岩

花岗岩是岩浆在地壳深处逐渐冷却凝结成的结晶岩体,是岩浆岩的一种。

花岗岩地貌

花岗岩地貌是由花岗岩体所构成的峰林状高丘与球状石蛋或馒头状岩丘的通称。前者主要由具岩株构造的花岗岩体组成,地势陡拔,岩石裸露,有强烈的风化剥蚀及流水切割,形成奇峰深壑。后者由穹隆状花岗岩体构成,具红色风化壳,厚10~80米,风化壳剥离后,露出球状石蛋或馒头状岩丘,地势浑圆。

③花岗岩的球状风化

花岗岩虽然坚硬抗风化,但其内部矿物成分不同,在阳光的炙烤下,膨胀系数不同,会发生破裂,其尖角首先被风化——这就是花岗岩的球状风化现象。由于球状风化的特点,花岗岩山体常常是岩壁笔直,峰顶浑圆。三组节理发育的岩石裂成大块,经过一段时间的风化,就会形成许多浑圆的石头。所以在许多花岗岩山区,山坡上常可见大大小小的圆石头——石蛋。

有些石蛋被高高举起,成为峰顶之石,如三清山的“司春女神”“猴王献宝”等。这些被高高举在峰顶的石蛋,其实也曾经在地下,被埋在花岗岩风化壳的最下层。后来由于地壳进入了抬升阶段,风化壳随着地壳的抬升被不断地剥蚀,其中的红色土层最先被降水等冲刷干净。接下来,有少量石蛋的砂砾层也被冲刷得无影无踪。随着这个过程的深入,整个风化壳的上部分被清除了,只有石蛋和石蛋层残留着。随着地壳继续强烈地抬升,过去位于风化壳以下未风化的新鲜花岗岩开始进入风化过程,花岗岩中的垂直节理在风化中开始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流水顺着垂直节理向下深入,岩石被流水切割成一个个陡峭的岩柱、岩峰,这就是我们今天在三清山看到的那些峥嵘挺拔的山峰。

【学生活动】

绘画、写作、摄影等。

【合作探究】

到三清山旅游,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那条平均海拔1600米、长达4千米的高空栈道。该高空栈道修建在三清山深不见底的悬崖峭壁上,可谓依山而建,贴壁而伸,蔚为壮观。任务:试评价旅游景区修建高空栈道的利与弊。

2.专题二:《滕王阁序》赏析

《滕王阁序》原名为《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于上元二年(675年)所创作的一篇骈文。文章由洪州的地势、人才写到宴会;写滕王阁的壮丽,眺望的广远,扣紧秋日,景色鲜明;再从宴会娱游写到人生遇合,抒发身世之感;接着写作者的遭遇并表白要自励志节,最后以应命赋诗和自谦之辞作结。全文表露了作者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愤懑心情。文章除少数虚词以外,通篇对偶。句法以四字句、六字句为多,对得整齐;又几乎是通篇用典,用得比较自然而恰当,显得典雅而工巧,堪称骈文典范之作。

【研学任务】(www.daowen.com)

①诵读全文,充分体味语言的美感,进一步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②了解王勃的生平与作品,理解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失意和不平,及不甘沉沦的乐观进取的人生观

③了解骈文的特点,初步感受骈体文的文采和音韵之美。

④搜集关于“滕王阁”的诗文四篇,并选择其中的一篇写出赏析。

⑤围绕《滕王阁序》这篇文章进行书法创作。

3.专题三:军旗升起

看到“八一”军旗迎风飘扬,就不能不想到“八一”军旗升起的地方——南昌。坐落在英雄城中的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当年名为“江西大旅社”,今天静静地伫立在熙熙攘攘、人来人往的大街上。1927年,随着一声震撼世界的枪声在这里响起,这座银灰色的建筑从此走进了中国现代史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1997年“八一”建军节前夕,江泽民总书记为纪念馆题词:军旗升起的地方。

历史的车轮挟带着风云,滚滚向前。50多年来,先后有上千万参观者走进纪念馆。人们在这里追寻那逝去的枪声、飘散的硝烟,追寻那凝聚光荣与梦想的峥嵘岁月。英雄的城市至今仍旧在铭记、传承着英雄的旋律

【研学任务】

①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和意义。

②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标志、原因和影响。

③南昌起义的影响。

④通过研学,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八一精神”给你的启示。

4.专题四:革命摇篮

井冈山被称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它位于江西省西南部,地处江西、湖南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古有“郴衡湘赣之交,千里罗霄之腹”之称。这里雨量充沛,温和湿润,山高林密,地势险峻。井冈山地区包括宁冈、永新、莲花、遂川和湖南的澧县(今炎陵县)、茶陵等县,方圆五百余里。

1927年,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来到井冈山,在这里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创造和培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因而,朱德称井冈山为“天下第一山”,彭真称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

【研学任务】

①井冈山为什么会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

②探究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历史意义。

③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④中国民主革命的历程是艰难、曲折的,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中国民主革命的经验。

六、研学成果(选编)

赣鄱文化研学心得

宁波四中2018级学生 李新民

对江西,听到的太多,看到的太少;想象的太多,融进去的太少。这该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

在这次行走课程结束之后,我认为,江西是红色与绿色交相辉映的地方,何来红色与绿色之说?且听我细细道来。

红色在心理学上象征着热情、活力、意志力、火焰、力量、愤怒,而这便是对江西红色文化最好的注解。在游历了上饶集中营、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后,我愈发觉得中国共产党员所展现出的红色精神大抵可以概括为三部分:

一、坚贞不屈、不畏强暴的革命斗争精神。君且看在上饶集中营中叶挺将军用热血铸就的囚歌,不屈斗志引出的地下烈火,将那罪恶的活棺材一齐烧掉。不屈斗争的将士们都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二、不怕吃苦、不怕牺牲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井冈山上流传着一首歌谣:“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如果没有这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红军绝对不可能以700多人的队伍,就把红旗插上井冈山;毛泽东也就不会相信革命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此次研学中我们同学也传承发扬了这种精神,虽然路途崎岖、天气炎热,但依然是用积极的态度做好每一件事情的。

三、鼎力革新、勇于创新的革命创新精神。若不是毛泽东不迷信苏联的“城市中心论”,根据实际情况,创新地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怎有繁花似锦的今天?创新的精神在江西自古有之。你如果走进中国陶瓷博物馆,你会发现无论是“景德年制”,还是青花瓷,又或元白瓷,还是现代陶瓷,景德镇陶瓷在既往的技艺上,融入新的元素,创出一件件巧夺天工的艺术佳品。景德镇制瓷业在一代代陶艺精英和能工巧匠的推动下,历久弥新,展示着陶艺瑰宝的独特精神。

这种自古以来的首创精神如何而来,我认为与江西的地理环境密不可分。赣鄱地区自然形成三面环山、南窄北宽,向北部鄱阳湖平原开口的盆地环境,虽说略显封闭,但“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得天独厚的水文条件又使赣鄱人具有积极向外的拓展意识。

绿色同样也是这次研学的主题色,如何理解呢?绿色代表的意义为清新、希望、安全、舒适、生命、和平、宁静、自然、环保、成长、青春等。此次研学之旅始终离不开三个词:天人合一、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在游历三清山时,山的自然状态与道家思想完美融合。在那份自然纯粹的风光中,我们细细地品味着古人的智慧,感悟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天人合一”之精华。

在鄱阳湖旁的湿地中,我们见到了一只丹顶鹤,据说在它迁徙受伤时,工作人员救助了它,为它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它便以此为家,并作为观赏性的动物为人类创造了经济价值,实现了人和动物的和谐相处。由此我明白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不是指人与自然之间没有斗争、矛盾冲突,而是指将两者之间的矛盾或冲突限制、调整在双方可以承受的范围内,使损失最小化、收益最大化。

可持续发展,便是不能竭泽而渔。鄱阳湖每年都有固定的休渔期与开渔节。做好可持续发展,才能使渔业资源健康地发展下去,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平衡,因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江西研学所思

宁波四中2018级学生 王文静

漫长的旅途终于结束了。这六天时光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滕王阁和井冈山了。

滕王阁是江南三大名楼之首,位于赣江东岸,由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始建而得名。一眼望去,我便感受到了它宏伟的气势。广场上,人群密布,每个人都在仰视这栋高大的建筑,仿佛面对一座令人心生敬佩的神像一般。广场上的八卦图,象征了阴和阳,是道教的象征,也是江西这个道教诞生地的象征。

道,是中国哲学的核心思想。而道家思想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如办公楼的选址、住房的选址以及墓地的选址,都要“看风水”。那个阴阳结合的“八卦图”,正寓示了每件事物都有它的反面,即无论多好的东西,都有坏的一面,反之亦然。而且阴阳相生相克,能够相互转换。“道”融入了生活,且高于生活。

登上阁楼,每一层都有新的发现,有毛泽东亲笔写的楹联“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还有“人杰”展厅、“地灵”展厅,以及百蝶图。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人杰”“地灵”两厅。“人杰”厅展示了从先秦时期以来江西的各个有所成就的人,其中唐宋八大家便占有三位,可以说江西省自古以来便是人才辈出之地。“地灵”厅展示了江西这片红土地的地形,运用美丽的山水画的形式,让我们看到从与湖南相隔的罗霄山脉到与福建相隔的武夷山脉的全貌。我还了解到了庐山这座别墅名山、政治名山、文化名山的房子屋顶为什么是铁皮的原因。这一切对我来说都非常新奇,也让我增长了知识。

滕王阁的第四层,用投影的方式为我们展现了滕王阁的历史变迁,它前前后后经历了多次重建。在每一次重建后,这个阁楼都会大变样,不仅仅是高度,更是工艺的变迁。现在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仿宋代的建筑类型,一共是明三暗七,最高的观光层是五楼,从阁上俯瞰整个赣江及沿岸的建筑,足以感受到王勃当年对滕王阁的感叹:“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从另一角度观望赣江,可看到滕王阁周围的仿古建筑与江对岸的鲜明对比。楼阁屋檐下的榫卯结构更是融入了古人智慧的结晶,令我不由自主地沉迷其中。

边听导游讲着井冈山革命斗争的故事,我们边深入大山。盘山公路曲折,就如革命的历程一般,从秋收起义开始,斗争的火焰便不曾熄灭。

走进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馆内陈设的物品勾起了我对这段历史的回忆。毛泽东对于当时占领井冈山的袁文才、王佐的商讨策略使我不得不佩服,他的审时度势、真心实意成功地征服了两位勇敢的将士。这一举动成功地打开了井冈山的大门,为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我们又去了革命烈士陵园,瞻仰了在井冈山斗争中牺牲的战士们。他们不惧敌人的枪炮,毅然走上战场的决心令我十分敬佩。作为高中生,我们也要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不断奋斗!

最后一天,穿上红军装,我感觉自己就好像加入了红军大本营,加入了井冈山为期两年多的斗争之中。我们重上井冈山,重新体验这由四万多名战士浴血奋战打出的道路。沿着盘山公路,一直向上,看着窗外不断变化的景色,我深深地被这片天然的红土地所感染。

重走红军挑粮小道时,这条陡峭的石头路让我体会到了被围困的红军战士将粮食一步步挑上来的感觉——痛苦、艰难,但为了革命事业,他们可以不顾一切。想到这里,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起。

来到著名的黄洋界哨口,听着黄洋界保卫战的故事。黄洋界保卫战最终以少胜多,这激励着红军继续战斗,也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行。为了纪念这次胜利,毛泽东主席亲手书写了《西江月·井冈山》这首词。念着这首词,我仿佛看到了黄洋界保卫战胜利时的情景。

走下龙潭,一个个瀑布从山林中显现出来。伴着清脆的水流声,从飞瀑中喷溅出来的小水珠细如烟尘,弥漫于空气之中,成了蒙蒙水雾,给山涧林木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

从缆车上观看下面的景色,这种俯瞰的角度着实不一样,重新看一遍我们来时的路,我的心中充满自豪感。

来到小井红军医院,听着导游讲解的故事,我对红军战士们的敬佩之情愈加深重。红军师长张子清献盐的故事,让我体会到了什么是无私;住在医院里的伤员们依然关注前方战斗形势,让我体会到了什么是坚强。

毛泽东、彭德怀旧居的简陋使我对当时的艰难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连领导者的房屋都如此简陋,更不用说小战士们的了,他们为了革命事业肯受苦的精神实在值得我们学习。

七、研学反思

在探索赣鄱文化中,我们可以发现江西人素有极强的开拓创新能力、开宗立派天赋。自秦汉至明中期以来,佛学、道教、文学、哲学、画坛等在赣鄱社会中全面开花。陶渊明、晏殊、欧阳修、黄庭坚、陆九渊、王安石、汤显祖、宋应星等,他们都是开宗立派的人物。“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人称“拗相公”、“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的革新图强精神不断影响着后来的忠臣义士。

江西更是净明教、天师教(道教),理学,心学,杨歧宗、黄龙宗(禅宗),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摇篮。探索创新精神凝练了“称都定尊”的辉煌,“七门九州十八坡,三湖九津通赣鄱”描绘了古南昌商业之繁华、人烟之阜盛,尤其是近代以来在赣鄱大地不断发掘出的大量石器时代遗址中的劳动工具、房屋、墓葬等文化遗存,均是赣鄱先民创造精神的体现。而那些绚丽夺目的陶瓷艺术、青铜艺术、宗教文化、戏曲文化,则更是赣鄱文化充满创造活力的象征。正是这种创造精神,才使赣鄱文化代代相传,绵延不绝,独具特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