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特色化研学旅行的实践与创新

特色化研学旅行的实践与创新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徽州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徽文化是中国三大地方性文化之一。村中现存有宋、元、明、清等古建筑共140余处,拥有罗东舒祠和呈坎明清古建筑群这两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徽墨制作技艺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特色化研学旅行的实践与创新

一、研学背景

徽州文化,指历史上的徽州(前称新安郡)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总和。无论在器物文化、制度文化层面,还是在精神文化层面,徽州都有深厚的底蕴和杰出的创造。徽州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徽州文化是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其内容广博、深邃,深切透露了东方社会与文化之谜,包含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民间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基本内容。学术界长期关注徽州文化,逐渐形成了一门相对独立的地方学——“徽学”。它与敦煌学、藏学被誉为中国三大走向世界的地方显学。

二、研学目标

研学旅行课程是常规课堂教学的延伸。徽文化是中国三大地方性文化之一。学生在导师带领下,走出校园,走进徽州,去感受古老徽州独特的人文气息,去触摸白墙黛瓦的徽派建筑,去品尝美味的徽菜,去一览泼墨般新安江畔的山水。通过本次研学旅行,学生能了解徽文化的历史与现状,了解徽派建筑的实用性与审美功能。通过参观学习或参与制作歙砚与徽墨,学生能了解中国独有的“文房四宝”文化,也能深刻了解不同文化的个性与差异,增强文化自信。

三、研学设计

1.主题:亲近山水,触摸人文。

2.时间:4日。

3.地点:歙县(徽州古县城、陶行知纪念馆、渔梁古埠、唐模、新安江山水画廊),呈坎,徽州文化博物馆,徽州糕饼博物馆,屯溪老街,宏村,塔川,徽园。

4.人员:宁波四中2017级部分学生及老师。

四、研学目的地简介

1.宏村

宏村被誉为当今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一大奇迹。整个村子呈“牛”形结构布局,巍峨苍翠的雷岗当为牛首,参天古木是牛角,由东而西错落有致的民居群宛如庞大的牛躯。以村西北一溪凿圳绕屋过户,九曲十弯的水渠,聚村中天然泉水汇合成一口斗月形的池塘,形如牛肠和牛胃。水渠最后注入村南的湖泊,即为牛肚。绕村溪河上架起的四座桥梁为牛腿。古宏村人为防火灌田,独运匠心开仿生学之先河,建造出的人工水系堪称“中国一绝”。宏村镇的建筑主要是住宅和私家园林,也有书院和祠堂等公共设施,建筑组群比较完整。

2.呈坎

呈坎是安徽黄山市徽州区辖镇,位于黄山南麓,东与歙县毗邻,南与潜口镇接壤,西与西溪南镇、洽舍乡相连,北与富溪乡相依。它是中国保存得最完整的明代古村落,作为5A级旅游景区,享有诸多美誉:江南第一村、中国古建筑之乡、安徽省最佳旅游乡镇。村中现存有宋、元、明、清等古建筑共140余处,拥有罗东舒祠和呈坎明清古建筑群这两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呈坎,别名龙溪、八卦村,始建于东汉三国时期,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早在宋朝就被著名理学家朱熹赞誉为“江南第一村”。整个村按《易经》中“阴(坎),阳(呈),二气统一,天人合一”的八卦风水理论选址布局,依山傍水。自古以来,呈坎就是一个进去便出不来的神秘之地。民间俗语云:“登灵山佛佑天下,游呈坎一生无坎。”

3.徽州古县城

徽州古县城有许国石坊、许国相府、南谯楼、阳和门、徽州府衙、徽园、斗山街等府城街巷,还有“江南都江堰”——渔梁古坝、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渔梁街等,集中体现了明清时期的汉族文化特色。

徽州古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有“东南邹鲁”的美誉,是我国著名的文化和艺术之乡。其与丽江古城、平遥古城阆中古城并称为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

4.陶行知纪念馆

陶行知纪念馆位于歙县城内的中和街上。1984年该馆由崇一学堂旧址改建,1991年和2003年经历两次扩建,占地约1700平方米。纪念馆大门为南向,用青灰色水磨砖砌,大方砖门额上镌刻着胡耀邦手书“陶行知纪念馆”6个填金大字。门厅正中设陶行知全身汉白玉坐像。二楼为展厅,陈列陶行知生平介绍和有关文献、实物,厅后为崇一学堂旧址。

5.新安江山水画廊

新安江山水画廊位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安徽歙县境内,是“黄山—徽州古城歙县—千岛湖”黄山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景区全长约50公里,两岸徽派古民居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素有“东方多瑙河之称”的新安江穿行而过,一年四季,景色各异;泛舟其中,好似观赏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故被称为新安江百里画廊。

峰回水转,江中出现一座巨型石礁,这就是著名的“妹滩”。徽州女人经常在这里送别远行的亲人,特别是新婚的妻子,更是依依难舍,泪洒江滩,所以得名。

6.唐模

唐模村,始建于唐,培育于宋、元,盛于明、清;历史上因经济活跃、民风淳朴,而被誉为“唐朝模范村”,是徽州历史悠久、人文积淀深厚的文明古村。

唐模位于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境内,毗邻歙县棠樾牌坊群。檀干溪穿村而过,全村夹岸而居,村内以其千年古樟之茂、中街流水之美、“十桥九貌”之胜及“一村三翰林”之誉而闻名中外。唐模最早是汪氏家族聚族而居的村落。汪氏祖先汪华曾在唐朝被封为越国公,死后谥“忠烈王”。取名“唐模”,据说是其后人为纪念唐朝对祖先的恩荣,按盛唐时的模式、风范、标准建立村庄。

7.塔川

塔川村隶属于黟县宏村镇,又名塔上。它距宏村仅2千米,是黟县小桃源众多美丽富饶的自然村落中一个独具魅力的山间村落。

塔川村依山而建,飞檐翘角的古民居,层层叠叠,错落有致,远远望去,就好像一座宝塔矗立在山谷之中,此为“塔”之来历;一条清澈的小溪穿村潺潺流过,给小村带来无穷灵气,此为“川”之来历。合起来,即为“塔川”。

五、研学内容

(一)研学课题(见表1)

表1 徽文化研学旅行课题

续表

(二)人文体验活动

1.徽墨制作

徽墨,即徽州墨,是中国汉族传统制墨技艺中的珍品,也是闻名中外的“文房四宝”之一,因产于古徽州府而得名。徽州制墨的肇始时间当不迟于唐,它是书画家至爱至赖的信物。古人曾云:“有佳墨者,犹如名将之有良马也。”墨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一项重大贡献。2006年,徽墨制作技艺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徽墨制作技艺复杂,不同流派有自己特有的绝技。不同的制墨原料,也会采用不同的生产工艺。例如,桐油、胡麻油、生漆均有独特的炼制、点烟、冷却、收集、贮藏方法,松烟窑的建造模式、烧火及松枝添加时间与数量等也各有秘诀。如此制出的徽墨具有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万载存真的特点。

2.歙砚制作

歙砚的制作流程主要有选料、制坯、设计、雕刻、配盒等。每一方砚台的制成都要经过十几道工序,离不开制砚工人和雕刻家的劳动。

(1)选料:歙砚的选料要求十分严格,所选石材要有一定的块度、粒度,硬度也要适中。采下来的石料不一定都能制砚,往往还要经过挑选。选料工人按照规格、形状、工艺要求等进行取料,然后剥板,将石料凿平,锯成一定形状,用水砂细磨成砚坯。

(2)制坯:砚坯分为定形坯、自然形坯两大类。定形坯是按计划生产的规格形坯,如正方形、圆形、不规则形等。自然形坯则是就砚石之自然形状加以修整,锯磨成坯。

(3)设计:设计是制作砚台过程中极其重要的关键性工序,要根据砚石的石质形态,认真考虑题材、立意、构图、造型以及雕刻的刀法与刀路。大自然赋予砚石一些特征,根据这些特点因材施艺,即产生良好的艺术效果。不同的石品采用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因为歙砚石本身具备了自然美,取其美之特点,合理地加以运用,要用得恰当、用得协调才能突出美的艺术效果。

(4)雕刻:凿刻和雕刻。定稿(即设计成图案)后,开始凿坯,即将墨堂、墨池(也称水池)及背石、阴肚等部分凿出。古代文人学士对歙砚的立意、构图及雕工是赞美有加的。歙砚砚边,多采用古器物之纹,如夔纹、云雷纹,间有云纹、几何纹、缠枝花纹和各种变异纹饰。整个造型和格调古朴典雅、美观大方。有些砚背也会刻一些人物或动物风景,刀法多使用浮雕

(5)配盒:制盒和磨漆。不管用什么木料制盒,都要“就体裁衣”,按照砚台大小配制,做到“砚在盒中,摇晃无声”。想把砚盒漆成光洁如玉的效果,要经过反复的磨漆。每一件成品要经过打底、作坯、调色、粗磨、复漆、复磨直至抛光、打蜡等多种工序。在盒盖上刻上题款铭识,或以篆隶,或以行草,上石绿或描金,方显古色古香,典雅大方。

六、研学成果(选编)

吾师来鸿

——“水墨徽州”研学旅行导师日志宁波四中语文组 蔡慧玲 汪新伟

(一)导语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宁波四中研学旅行课程,是学生常规课堂的延伸。本课程力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丰富学生们的生活阅历,对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学习状态的调节、研究能力的提升都有莫大的助益。同时,外出研学也增强了班集体凝聚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能力与沟通交际能力,提升其人文素养与人文情怀。

宁波四中研学旅行课程关注的是学生综合素质、核心素养的提升,是响应新课改教育实践活动,得到了学生、家长的积极支持与热烈欢迎,获得了不少的掌声与赞誉。《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媒体对我校的人文行走研学课程做了多篇专题报道。

七月流火,岁在丁酉。乘秋假之惠风,咀英华于皖中;游新安之山水,访先贤于徽州。宁波四中“水墨徽州”研学旅行再次开课了。此次行走为时四昼三夜,学生前往歙县古城、陶行知纪念馆、唐模、呈坎、宏村等人文胜地,领略了新安江山水、塔川秋色等自然风光;体验并参与了徽墨制作,参观了徽州文化博物馆、徽州糕饼博物馆等场馆。大家敬佩于渔梁古埠水利工程的先人智慧,流连于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巷道之中,陶醉于皖南秋色无边的山水,争论于人文学者讲学之课堂。

(二)太平桥

练江贯穿歙县城而过,江上风景如画。清晨,远山云雾迷蒙,练江如镜,云影、树影、塔影,重重叠叠,这不正是“远树两行山倒影,天光云影共徘徊”。难怪随行的张老师对自己的家乡是如此流连忘返、难舍难分,此地只应仙境有,人间哪得几回见。江上有一座古桥,名叫“太平桥”。这是一座有十六个圆孔的拱桥,横卧在此,距今也有数百年的历史了。然而,至今它却依然非常坚固,还是主要的交通要道。桥上人来车往,依旧繁忙。在歙县人的心中,它已经是生活的一部分,清晨、傍晚,晨练、晚练,人们总是来到它的周围,看着它,陪着它……

太平桥还有一个名字,叫“剥皮桥”。初听吓了我一跳,一座古桥何以会有如此恐怖的名字?听导游娓娓道来,每一件古物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但无论如何我也想象不到在这座桥上所发生的故事是那么可怕。

相传古时候有一个孀妇,倾其一生所蓄,修路造桥,希望积大功德,造福于民。她自身深受独居之苦,故期望全天下的有情人都能成双成对,幸福美满,所以将此拱桥设计成十六个圆孔。结果此桥完工之际,就成了她遭受横祸之时。当时的官府规定所有桥的桥孔只能是单数,十六个桥孔违反了法度,按律设计者当受剥皮抽筋之刑。然而人性中的温情任何时候都不会消失,它是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延续的根本。在女子入狱之时,涌现出了一大批有温度的乡民。他们集体上书官府求赦免,而当地官员以“剥皮抽筋”之刑不知如何操作为由,将案件一拖再拖,一压再压……如此过了三年,新君即位,大赦天下,该女子终于重得自由。(www.daowen.com)

一件善事竟差点招来了“剥皮抽筋”之恶祸,这是多么荒唐的事!秋江如练,练江,多么美的名字;“剥皮桥”,多么恐怖的称呼;在严酷的律法前,挺身而出的善良的乡民,保有良知的当地官员,又诠释了人间的温情。世间的事永远如此,善恶、是非、美丑,总是同时存在于世间。王阳明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所以,明辨是非、美丑、善恶是多么的重要。

夜晚的太平桥,灯光昏暗,令人迷离。半圆的桥孔与半圆的倒影组成了一个个“圆满”,向远处延伸。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我仿佛听到了空中带着梵音的呢喃。愿人间少些冤案,愿世间多些善良,我心中默念。

(三)渔梁古埠

新安江上游,秋江如镜。粉墙黛瓦,枕山面水,倒映在碧波之中,秀丽如画。渔梁古坝在秋日的暖阳中静静地卧在江上,河水缓缓流淌其间。这座新安江上游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古代拦河坝,号称“江南第一都江堰”,它最早建于隋朝,垒石为坝,造福于民。现在的古坝为明代重建。古徽州时,此处为交通要津。江上百舸争流,千帆竞发;岸上人来货往,川流不息。渔梁老街的道路中间为鹅卵石铺成,排列成鱼鳞状,两旁是光滑的青石板。人车行走,非常顺畅。

道路的两旁旧式店号、庄号,都是老式的小木楼,上面为卧室,供人居住,下面为店铺,开门营业。

如今的老街,依稀可以看出昔日的繁华,店铺林立,大多有老式可拆卸的木板店门,只是渐渐失去了营业的功能。整个老街古色古香,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霜,昔日繁华的古埠如今已经冷冷清清,尤其在深秋季节,让人倍感萧瑟。此时,新安江的上游已进入枯水期,水位很低,流速很缓,不禁给人一种苍凉之感。向远处望去,江面上停着一只小舟,“野渡无人舟自横”,真是别有风味,更何况在青山绿水、粉墙黛瓦的美景中,伤感转瞬即逝。

狮子桥旁,几个老人坐在暖阳中,脸上带着微笑,看着我们一行,气氛是那么的安静祥和;连街口那一个守着甘蔗担子的大叔看见我们也并不大声叫卖,只是非常和气地问了一下,就静静地看着我们走过。外面的喧嚣在这里被自然地过滤,时间在这里变得缓慢而悠长。听说老街本来要拆迁,但老街的居民不愿意。守着新安江,守着渔梁古坝,守着这一片净土,难道真的可以净化心灵?

(四)唐模古镇

走进唐模,越过沙堤,一座雄伟的四脚牌坊矗立在村口,脚上蹲踞着四对巨大的石狮子,威严雄壮。亭台楼阁,水榭长桥,碧波荡漾,杨柳依依,置身于美丽的檀干园,恍如走入画中。园子的名字都那么的富有诗意,“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许氏富商模仿西湖修建此园,以填补年迈的母亲不能游览西湖的遗憾,彰显了商场骄子的拳拳孝心。政坛通达,商界成功,于是光宗耀祖、颐养天年。唐模留下了他们的印迹,后人皆来瞻仰赞叹。

“溪流无岁月,堤树有春秋。”檀干溪穿村而过,溪水潺潺,流过了多少春秋?村中那千年的古银杏树,村头那数百年的古槐树似乎可以给我们一些模糊的答案。这样的成功人士又有几何?我们看村中的古迹就了然于胸了,上千年的岁月,留下印迹的不过区区数人。然而,古徽州“八山一水一分田”的恶劣环境,使得这句谚语流行,“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从此漂泊他乡,回首云路漫漫,何日才能返家乡?沙堤亭就立在村口,傍着檀干溪,使多少唐模村的游子魂牵梦绕。每个经商赶考的游子都有一个沙堤梦,梦中家财百万,梦中金榜题名。在外久了,在外累了,谁不想回家乡?但唐模村的很多人不能回,至少不能光明正大地回。亭子无顶,立在亭内,抬头上看,三层的飞檐内壁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回字。回家的心曲在亭内流转,游子泪眼涟涟难回家乡。

沙堤亭,它见证了多少离家游子的泪眼,又见证了多少守家女子的心酸。光阴在明媚的檀干溪水中流转,美丽的长发在漫长的岁月中沽满了风霜。梦中的情郎呵,何时才能回家乡,不想你家财万贯,不想你天下名扬,只要你在“我”的身旁。村前那株槐荫树寄托了“我”的期盼,远去的溪水如“我”的思念一般绵长。那壁垒一样的高墙,如何能抵挡住“我”内心的恐慌;那条案上的钟瓶镜,如何能抚平“我”内心的波澜?

远处的马头墙在黛青色的天际默然,金印、朝笏独占鳌头,分辨不出其中的模样;当年雪白的粉墙,不知何时竟爬上“老年斑”;狭窄阴暗的天井中洒下细碎的阳光,在迷离中仿佛听到徽州女人的那一声悠远的叹息,穿越了千年。

人生若只如初见

宁波四中2017级学生 李琪琪

对徽州的第一印象,是从渔梁古坝旁的鱼鳞街开始的。抬头,一条窄窄的石板路呈现在眼前,中间一条酷似鱼的脊骨,旁边犹如鱼背。我与同伴一路听一路走。看到了古徽州的当铺,岁月的流逝让它逐渐丧失了原来的样子,不再熠熠生辉。看到了徽州百姓身处古朴之地的自然,哪怕周围的游客匆匆,他们也依然保持这种与生俱来的素净。我相信我前生一定是来过这或者居住过徽州的,不然,怎么会在面对如此脱离俗世的环境时也保持着不同于一般旅游者的安宁。在那一刻,我好像回到了古代,那如诗如画的古徽州建筑,让我的心为之动容。我也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古徽州人的朴素是为何而生,那柔软的地方会发生柔软的事,不觉想起郑愁予的《错误》:“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其实我并不想单纯做一个过客,这鱼鳞街伴着旁边渔梁古坝时不时哗哗的水声,让人留恋:有青石小径,也有亭舟相伴;院内有飞花如梦,有青藤探墙;有白鸽低吟,叫唤行人为它驻足。

也许是因为太喜欢,所以不由得对徽州的感触更深些,要求也更高些。兴许是受现代文明的影响,对徽州的这种印象更加令我叹惋。想起唐模村中期待村民学成归来的沙堤亭,那种“要么荣归故里,要么客死他乡”的残酷令人害怕。再加上中间为了圈固财富的回字形结构,一个亭子被人们寄托了如此多的情感,是它的幸运,还是不幸?

再者便是呈坎了,这是徽州人重风水的一大体现。古代的风水学我并不懂,但我却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呈坎带给我的压抑。不知为何,与之前见过的建筑不同,这种墙似乎冲到天边的高让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抑。穿梭在两排高墙之间,好像除了往前走,再无选择。

应该是会对此感到遗憾吧。这几天我一直在想,古代的生活究竟是怎么样的。古徽州的建筑带给我的是古朴,是柔美,这毋庸置疑。但不得不承认,古代人们的生活是枯燥而又带有极其浓厚的宗教色彩的。不过我想,每一个古老的地方都有它值得我们了解的地方,我们应该试着去接受它们,甚至去体会它们、保护它们。

哪怕是这样的徽州,也让我贪恋,就像沈从文所说的那样“我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你”。

徽州,我会想你,会在梦中,再次遇见你。

徽派建筑的文化意义

宁波四中2017级学生 高品怡

徽州古建筑作为中国建筑艺术中的瑰宝,以其地理环境为依托,呈现出其居住建筑的人文底蕴。

徽州民居在外观上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粉墙黛瓦。徽派建筑取材单纯,多为砖、木、石。不论普通民宅、富豪大院或是官府门第,乃至祠堂、庙宇、亭阁,都离不开小青瓦;石牌坊、石桥、石勾栏,都保持了青石、麻石等纯石质材料的质地感,而不施丹青;门楼、门罩的砖雕也不以五色勾画;隔扇、梁架的木雕也保留木质纹理的天然色泽,处处呈现出质朴的自然美。

徽州民宅的整体色彩是黑白相间的,以黑、白、灰的层次变化组成统一的建筑色调。这一色调,使人联想起太极图上的阴阳鱼:单纯得一目了然,又神秘得高深莫测,体现了“道法自然”的文化底蕴。徽州民宅几百年来一直保持这种石质、木质及砖瓦之质的美,色彩素雅淡秀,不能不说是受老庄美学的影响。徽州民居也讲究宅内陈设,摆置得体成了整个宅院不可忽视的一点。宅内陈设的突出部分是厅堂,位于整栋建筑的中轴线上。多数设楼上楼下两层:上层为陈设祖宗牌位焚香祀祖处,下层为生活起居聚亲待客处,也是重点装饰之所。正面“太师壁”上高悬匾额,下挂中堂对联。紧贴“太师壁”摆一狭长条桌(俗称“画条”),桌正中摆一长鸣钟,“长鸣”谐音“长命”。钟两边,东置花瓶,西置雕花架玻璃镜,取“东平(瓶)西静(镜)”之意,“钟声瓶镜”又谐音“终生平静”。条桌前摆八仙桌及太师椅,厅堂两侧设茶几及座椅。侧壁上挂名人字画,厅堂的柱面则多挂楹联,如“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善为至宝一生用,心作良田百世耕”“淡饭粗茶有真味,明窗净几是安居”等。这些楹联从内容到形式显然都浓化了徽州村落民居那种恬淡、宁静、幽清的氛围,使人忘却烦嚣、心平气和,不再束缚于名利,而知足于粗茶淡饭、细水长流,借一卷图书、一管秃笔、一把锄头,且耕且读,乐享天年。人与自然息息相通:人在此确实成了自然之子,而自然在此又成了人的无体无肤之母。因此,徽州民居受着千百年来徽州古文化的陶冶,尤其是室内的环境艺术语言,凝聚着不同时期的建筑追求,确实有助于实现人类一直追求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和谐共处的理想。

越是古老的艺术,越能引起心理的饥渴;越是古朴的造型,越能感受神灵的默化。徽派建筑集徽州大地山川之灵气,融古徽州社会风俗之精华,体现出徽州文化传统那种天人合一的景观美,使人神往。

徽州饮食文化

宁波四中2017级学生 王思婷

徽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起源于南宋时期的古徽州,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而绩溪是徽州古县,其独特的地理面貌、民间风俗、文化背景、社会状况等则是徽州的一个缩影。它与徽菜的形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徽菜伴随着徽商的崛起与发展,最终从山旮旯中走向外面的世界。

徽菜有“重油”“重色”“重火功”的特点,这与徽州独特的地理环境是分不开的。绩溪多山林,县民们素有烧制木炭的习俗。烧制的木炭除以备冬天取暖外,还有用来煨煮菜肴的功用。所以他们在烹饪中非常讲究火功。所谓“木柴旺火快炒”“木炭文火慢炒”,这种燃烧的先天条件之优,形成了徽菜烹饪中“重火功”的特点。徽州境内四季分明,气候温差较小,雨天比较多,云雾比较重,湿度相对大,春、夏、秋三季雨热同期、光温互补。这种独特的气候孕育了徽州地区名目繁多的动植物。这些山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物资源,为徽菜的取材创造了基本条件。例如,以“三石”——石耳、石鸡、石斑鱼——为材料烹饪而成的菜肴达数十种,皆为徽菜中的经典。

最初的徽菜只是一种本土菜肴,称为绩溪土菜,带有浓郁的地域色彩。伴随着祭祀等风俗活动的开展,慢慢地,人们也将他们对生活的美好祝福融入菜名之中。如“鸡”与“吉”谐音,鸡菜即寓意“吉祥”;“鱼”与“余”谐音,鱼菜即为“年年有余”之意;面条则讲究长,意为“长寿”。这为徽菜走向更广大的饮食市场聚集了力量。

在体验过徽菜以后,我不禁对这个地方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徽州的古文化气息很浓,因此有很多菜和当地的风俗有关。徽州的宗族制度十分严密,且当地百姓多崇尚神灵。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时节多、神会多、礼仪多的风俗。这些名目繁多的时节有:正月初一的春节、正月初五接财神、正月十三接灶神、正月十五元宵节等;神会有:花朝会、保安会、赛花台、滚瘟车、拍寒山等。于是,这些融祭祀、饮食、娱乐于一体的民俗活动促使山民们练就了菜肴、面点、糕点等各式食品的烹饪与制作功夫。

我们第三天所去的糕点博物馆,则充分体现了徽菜精细的特点。黄山烧饼虽然是薄薄一片,但是味道却比更大的烧饼好得多。这里面也表现出了工匠精神,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传统小吃仍然带有手工制作的独特韵味,令人惊叹。而九姓渔村里所卖的泡椒和炸小鱼则更具本地特色。那罐泡椒,不知蕴含着老人们多少的心血,连不吃辣的我也会为这香味所陶醉。

在当今大力发展旅游业的浪潮中,独具特色的地方饮食越来越成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而徽州这片古老的地方,正具备了这两方面的优势。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让人为之可惜的是,古徽州一些名点、名吃有的已经失传,有的还藏在“深闺”未被发掘。这对徽州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来说,无疑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文人·墨乡·画城

——徽州人与徽州文化宁波四中2017级学生 章睿宁

走过宏村狭长的青石板路,见过呈坎天人合一的选址理论,览过屯溪老街的多元碰撞,尝过闻名遐迩的徽菜后,恍然明白:徽州不只有粉墙黛瓦,不只有秀美山川。众所周知,笔墨纸砚乃文房四宝,而具有深厚文学底蕴的徽州自然少不了对其的研究。

歙砚与端砚、洮砚、澄泥砚并称为“四大名砚”,历来极负盛名。南唐后主李煜因其紧密柔腻、温润如玉的特点,语出“歙砚甲天下”。歙砚功用齐全,可做到寒冬蓄水不冻,盛夏蓄水不腐。

徽墨素有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万载存真的美誉。徽墨的生产可追溯到唐代末期。因李煜偶得奚氏墨,视如珍宝,徽墨因此而闻名于世。到了明清时期,徽墨的制作进入盛世阶段,无论是墨的图案绘刻还是漆匣的装潢制作,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

在研学之中我有幸来到徽墨厂,亲历了徽墨的制作过程,感触颇深。初次步入制墨厂,扑鼻而来的是好闻的墨的清香,真有种步入书房之感。但烟和胶混合后散发的怪味让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我们捏着鼻子出来后还觉得浑身不适,忽然很感慨: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为什么还是有这样一群人愿意待在这样闷热的环境里捶打着一团团其貌不扬的黑墨?我想,这也许是他们对于传统的敬畏与尊重吧!

作为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的徽文化,自然也孕育出了众多的贤才圣人,陶行知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

陶行知于1891年10月18日出生在安徽歙县,是中国著名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毛泽东评价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有三点,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一说起教育,立马就想到了自己在制墨厂绘制徽墨的过程。因为从前没“玩”过,所以觉得很新鲜,草草地瞥了几眼老师的教程后,我便迫不及待地动手了。可毕竟是年轻气盛,我很快就跳出了条框——把颜色填在外面了。望着自己惨不忍睹的作品,真的感慨自己刚才的肤浅,凡事哪有看着那么简单?

如果把老师的传授称为理论知识的话,那么自己动手的过程就是实践。学以致用就是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就符合了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思想。而陶行知正是受王阳明的影响,不仅将自己的名字改为“行知”,更是将这个思想进一步深化,提出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这是多么的务实啊!陶行知先生不仅务实,还很无私,“捧着一颗心来,半根草去”是他一生的写照。

除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外,徽州还有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毕昇,大名鼎鼎的新安画派创始人渐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理学集大成者的朱熹,明代著名数学家、珠算大师程大位,明末清初著名制剪工匠张小泉,清代著名徽商、红极一时的“红顶商人”胡雪岩,近代著名铁路工程专家、中国铁路事业的创始人詹天佑,现代著名山水画家和绘画理论家黄宾虹,清代大学者、哲学家、思想家、徽派朴学的创建及领袖人物戴震,以及现代著名学者、社会活动家胡适等,而且清光绪年间著名的“公车上书”,百名举人中就有四位出自徽州。看来徽州真可谓人才辈出的风水宝地。

如此淡雅风流之地,自然也少不了美景。这不,新安江沿途的山水就是最好的佐证:乘船漫游于江中,如游于画中般。沿途,白墙乌瓦、高墙小院、青石木门都无声伫立着,随时等待故人的造访,静听它们的故事。江上清风拂面,除了舒爽的凉意之外好像还能带走烦恼,让你远离世俗的纷争与纠缠。

说到新安江,新安画派是不得不提的。明末清初之际,徽州(徽州又称新安)区域的画家群和当时寓居外地的主要徽籍画家,他们善用笔墨,貌写家山,借景抒情,表达自己心灵的逸气;绘画风格趋于枯淡幽冷,具有鲜明的士人逸品格调,在17世纪的中国画坛独放异彩。因为这群画家的地缘关系、人生信念与画风都具有同一性质,所以时人称他们为“新安画派”。

文人,墨乡,画城,与这样的徽州相遇,怎能不心动?

七、研学反思

“边走边学”是宁波四中研学旅行课程的特色。“文化在研学旅行中弥漫,思想在碰撞中激发。粉墙、黛瓦、马头墙,文房四宝、徽州四雕,朱熹、戴震、胡适……带给我们太多的徽州印记……”这是一名学生在参加“徽文化”行走时写下的日志。学生情感的升华,往往不在于老师的说教,而在于自身的感悟与体验,由此实现内生。宁波四中通过研学旅行实践活动,点燃学生自我成长的思维火花,激发求真求实的欲求,从而推动学生们的完美蜕变,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赞誉。

我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挖掘研学线路中的人文内涵和时代精神,重点帮助学生在研学旅行中,利用各种情境及时进行德育渗透。如在“敦煌文化”的行走过程中我们对学生进行“一带一路”的时政教育,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载人航天精神的爱国主义教育;如在“岭南文化”行走中参观深圳特区时进行“勇立潮头,改革创新”精神的教育等等。学生们徜徉于文物古迹和自然风光中,为我们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而赞叹;在行走中与历史对话,关注当下国家“五位一体”建设,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参加研学旅行的学生每天要按任务要求提交研学日志或课题论文。导师团队每天负责检查学生任务完成情况,并及时作出评价。活动结束时学生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成果展示,导师对表现优异的学生和团队进行奖励。

高三(4)班周同学参加了“徽文化”和“敦煌文化”研学旅行人文行走活动。她的家长感慨道:“行走课堂加深了小周对历史文化的理性认识和感性体验,强化了孩子对书本知识的印象,为高中的学习生涯添上了浓厚一笔。”

宁波四中的研学旅行实践活动让一群青春而富有活力的孩子释放了天性,增强班级团队的凝聚力;培养学生个体独立生活能力,增强沟通交际能力;提升人文素养,培养人文情怀。它为学生打开了不一样的世界,拓展了学生的想象力,是思考和探究、知识与实践的完美结合。一大批学生在研学旅行课程的浸润下,有了更强的责任和担当意识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行者无疆,明德不已;春风化雨,德润无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