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宁波四中创新实践:探索研学旅行特色化

宁波四中创新实践:探索研学旅行特色化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些都是陕西的珍宝,是秦汉唐的文化标识。现以表格的形式将本次研学课题呈现如下(见表1):表1“秦汉唐文化”研学旅行课题续表六、研学成果(选编)秦汉唐文化行走课堂叙事宁波四中语文组曾永明一次研学旅行即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宁波四中创新实践:探索研学旅行特色化

一、研学背景

从2012年开始,教育部开始启动中小学生研学旅行项目,在江苏、上海、山东等地开展研学旅行试点工作,在这个基础上再逐步扩大到全国范围。有人撰文说“研学旅行,是等不起的素质教育”,由此可见,“研学旅行”进入中学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2013年2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就发布了《国民休闲旅游纲要》,文件明确提出“在放假时间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高等学校可结合实际调整寒、暑假时间,地方政府可以探索安排中小学放春假或秋假”,并提出了要“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鼓励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寓教于游的课外实践活动,健全学校旅游责任保险制度”。

在这种背景下,全国范围内开始了有计划、有目的的研学旅行活动。2013年11月,宁波四中语文组部分教师去了北师大二附中进行业务学习,并对该校文科实验班的人文实践活动做了详细的了解。确切来讲,该校人文行走的历史由来已久,并且在人文行走的研究上已经形成了体系。而宁波四中从2010年开始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办学,设立了北师大人文实验班,逐步建立人文实验班的培养体系。“宁波四中研学旅行”在这个时候应运而生,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四中的课程改革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2011级和2012级的人文实验班先后进行了“文化”“吴文化”以及“京津冀文化”的研学旅行活动,效果显著。尽管自2011年开始,宁波四中就在全国范围内比较积极地开展了人文实践活动,但因为刚起步,并没有比较成熟的研学经验,也没有系统的研学体系,属于摸着石头过河。这个过程是痛苦的,虽然后来四中的研学旅行得到各大报纸争相报道,并且获得了省市乃至教育部的高度评价,但其中的艰辛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能体会。

二、研学目标

考察陕北民俗,找寻汉风唐韵,开启文化寻根之旅。

三、研学设计

1.主题:“秦汉唐文化”的寻根之旅。

2.时间:5日。

3.地点:延安(黄帝陵、轩辕庙、黄河壶口瀑布),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华清池、回民街、大雁塔、西安碑林博物馆、西安明城墙、西安博物院),宝鸡(法门寺),咸阳(乾陵)。

4.人员:宁波四中2013级人文实验班全体师生。

四、研学目的地简介

放眼整个中国,拥有浓厚文化历史的城市为数不少,其中以六大古都最为出名。西安作为六大古都之首,是一个不得不重点提及的城市。作为一个西部城市,它如同沙漠那样给人一种摸不着调的感觉。西安,古代又称长安,今天,它的辖区要远远大于古长安。通过历史地图,我们可以看出古长安的区域建制、格局都有属于它自己的格调,各部各机关的布置都巧妙得当,这是一个成熟的都市应有的表现。那儿有说不完的流风余韵,汉唐气魄云鹤长鸣。

说到陕西的文化,用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陕西在上古时代是“华夏”九州中的“雍州”和“梁州”;早在210多万年前,“蓝田猿人”就开始在灞河繁衍生息;西安半坡遗址则展现了6000多年前母系氏族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大约5000年前,华夏始祖炎帝、黄帝就带领着各自的部落,在陕西北部黄土高原一带开创了中华文明;后稷开启农耕文明,仓颉创造汉字,张骞发轫丝绸之路司马迁独领传记史书之风骚……这些成就无不标志着陕西古代文明的灿烂与辉煌。

除此之外,陕西还有举世震惊的兵马俑,秘藏佛指舍利的法门寺,全世界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城墙,汉武帝长眠的茂陵,唐高宗武则天合葬的乾陵,杨贵妃沐浴的华清池,收藏历代碑帖的碑林,象征玄奘、义净法师的大小雁塔……这些都是陕西的珍宝,是秦汉唐的文化标识。

说到陕西,不能不说到黄河壶口瀑布。中国的母亲河——黄河,是本次人文实践活动重点参观对象。黄河壶口瀑布是中国的第二大瀑布,古今文人留下了不少关于壶口瀑布的文字。而文科实验班的孩子有这样的机会亲临瀑布,可以进一步增强他们对黄河的认识。由壶口往北驱车两个小时,便可到达中国的革命圣地——延安。以毛主席为代表的党中央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了13个春秋,领导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形成了光照千秋延安精神。现在,延安已是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说到延安,不得不说那儿的窑洞,由于地质结构的影响,陕北特别适合修建窑洞。毛主席当年在延安开展革命工作时便住在窑洞,而陈忠实的《白鹿原》里也有不少描写窑洞的片段。

在古代,陕西又被称为三秦大地,因为从地理位置来看,这里包含陕北、关中与陕南。说及陕北,我们自然就会想到陕北民歌,当地俗称“山曲”或“酸曲”,主要有信天游、小调、酒歌、榆林小曲等20多种,其中以信天游最富有特色、最具代表性。信天游的传唱之境,是一片广漠无垠的黄色高原。这高原,千沟万壑,连绵起伏,苍茫、恢宏而又深藏着凄然、悲壮,清峻、刚毅而又饱含着沉郁、顿挫。千百年来,它以自己的个性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陕北人的生活习俗,塑造了个性鲜明的高原文化。

除了民歌,影响较大的还有陕北的“安塞腰鼓”,它起源于榆林横山,是陕西汉族民间舞种之一。在明代后期,由于灾荒与农民起义,安塞已经人烟稀少,老百姓由榆林横山迁过来,也把横山的腰鼓带到了安塞。正好我们的学生在初中学过《安塞腰鼓》一文,如果能够亲眼见到安塞腰鼓的现场表演,将会进一步增进孩子们对课文、对陕北的理解。

五、研学内容

“研学旅行”的重要特征是“研”,因为“研”,旅行便被赋予了较强的目的性。可能会有人质疑:如果学生带着任务出发,那么他们旅行中的快乐会不会大打折扣?这个质疑显然是没有考虑到“研学旅行”和“旅游”的差别。“研学”采用的是“游”的形式,其实质还是为了知识的传授。现以表格的形式将本次研学课题呈现如下(见表1):

表1 “秦汉唐文化”研学旅行课题

续表

六、研学成果(选编)

秦汉唐文化行走课堂叙事

宁波四中语文组 曾永明

一次研学旅行即是一次心灵的洗礼。陕西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让此行充满无限的乐趣,同学们纷纷用文字表达着自己的不虚此行。犹记进入西安的那一刻,在机场我们看到成千上万戴着白帽的回民,据说他们正在迎接一对参加朝圣的夫妇。由此我们感受到了少数民族内部的团结,当然他们对汉族也很友好,这可以从回民一条街中感受出来。到陕西西安,不去回民一条街犹如来到宁波不吃海鲜一样,都是一件让人惋惜的事情。在回民一条街,那里的生意人用纯熟的民族语言或生硬的普通话吆喝着。食物种类的丰富自不必说,只要你想吃,他们便能给你做出来,学生们在那里玩得很尽兴。这样的一次交流与碰撞让他们更多地懂得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也知道了汉族与少数民族应该如何共融。

5天的研学是充实的,从陕西的中部驱车前往延安,虽然路程遥远,但对前方的期待已然战胜了乘车的困乏。在黄帝陵,同学们兴致勃勃地感受黄帝的遗迹,斯人远矣,唯其所留之物引人遐思,神交中华古帝,怎不令人动容?那千年的古柏依旧焕发着旺盛的生命力,这不正象征着炎黄子孙生生不息吗?惊讶于黄帝陵所在的山脉,难不成它真吸天地之精华?整座山脉清一色的柏树,却不见半点凌乱,很显然那里的管理是很到位的。每一株柏树都是那样的伟岸,试想,千百年后,这些柏树将会以更加魁伟的身姿向世人展现华夏雍容的身姿。

与黄帝一样影响着中华民族的还有我们的母亲河。作为文科实验班的学生,如果到了陕西而不去黄河壶口瀑布,那此行的意义便失去了很多。真正见到黄河之前,几乎每一个人都会认为黄河的径流很大,河面会非常宽阔。然事实并非如此,在车上我们便隐约看到了某段河面还不如宁波的姚江开阔,可以想见当时写在同学们脸上的失望之情。可真正看到壶口瀑布时,几乎每个人都惊呆了。用导游的话来讲,壶口瀑布之所以能够形成这么大的气势,完全在于它的高低之势。壶口瀑布所在的位置相当于茶壶嘴与茶身的连接处,一下子就将开阔的场面挤入狭窄的河道,再加上高低之势的作用,自然就形成了这么一处壮观的景象。之前看到过许多写壶口瀑布的文章,若非亲眼所见,是无法真正体会到文人的笔下之物。试想,如若今后同学们再次读到关于壶口瀑布的文章,自然能够体会到个中内涵,甚至能够拿出鉴赏者的姿态来。

黄河的水自然是黄色的,近几十年来,黄河流域受到各种自然或人为的破坏。导游跟我们讲,黄河两边的青山在过去就是黄土高坡,现在都已经种满了绿树,所以歌曲《黄土高坡》中“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所唱出的那种西北风情如今已经不是那么明显了。南方雨水多,植被长得茂盛,几乎难以见到光秃秃的山脉,而陕西却不一样,那里较平地高的地儿不被叫作山,而是塬,这就让我想起了陈忠实先生所著的《白鹿原》,我想我终于知道了书中白家和鹿家所争夺的土地是怎样的一种情形。那里的塬由于雨水稀少,很多地方都是裸露着泥土,却也整齐而有脊骨。有时也能看到窑洞,我想在南方建窑洞是万万做不到的,一不小心就可能塌陷。而西北的窑洞却有着天然的优势,想当年毛主席在延安时住的就是窑洞,舒服应该算不上,却也能够满足人对住的需求,风沙之大自然不必说,住着倒也暖和。想择一两个窑洞去感受一下,但由于年代久远,想进去而不可得,颇为遗憾,也许再往延安方向走去,便能看到比较气派的窑洞了吧。

无限美好的风景都想尽收眼底,怎奈了行程之紧。幸好在车上还能看到窗外一行行的白杨树,曾经学过《白杨礼赞》,文章中的白杨具有象征意义。遗憾的是10月底的陕西气温极低,接近零度的气温让西北提前进入冬天,白杨的叶子凋零得几无,更凄惨的还有其他草木,枯枝败叶的,让人感受不到这里的生气。但是,我又想错了,居然不知道这个缺雨少水的地方,盛产红富士苹果,还有让人垂涎欲滴的石榴与西红柿。真的让我大开眼界!在宁波买一个大石榴可能要20多块钱,而在陕西5块就能搞定;如果喜欢吃苹果的话,花上10块钱可以买上10多个红富士,吃个尽饱是没有问题的。

除了美味水果,陕西还有许多别的美食。在饥肠辘辘的时候来上一碗羊肉泡馍,那可是件美事。本地人告诉我,吃羊肉泡馍的时候不能像我们喝汤或吃稀饭那样,而应该沿着碗边一点点地啃食,用“蚕食”一词来形容较为准确。虽然我们没有吃上知名度较高的“老孙家泡馍”,但凭着兴趣带回的陕西特产倒也能弥补无法在那儿长住的遗憾。

但是有一个人却永远地与陕西的土地共存——秦始皇。秦始皇虽是暴君,却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完整的朝代,他提出的“车同轨,书同文”促进了中华文化的迅速融合。他以始皇自居,以为自己的后人能够永享福祉,孰料秦二世的王朝开端不久便进入了历史的故纸堆。庄子在《逍遥游》中说的“小年不及大年”很好地诠释了始皇帝的作为。他的陵寝被建得非常奢侈、豪华,据说,他在百年后带走了秦朝三分之一的财宝。可以想见,等到秦始皇陵墓被开掘那一天,那些历史文物将会让世人叹为观止。虽然至今尚未看到其陵寝的真实面目,但现代科技的探测已经揭晓了其陵寝的基本面貌,其奢侈程度令人咋舌。这似乎告诉我们,历史虽然可以由人来创造,也可以由人来改变,但相对于浩瀚的历史长河,人终究还是渺小的。没有哪个人能够征服天地宇宙。所以秦始皇5次出游寻找长生不老仙丹,让我们见证了一个帝王的愚钝。

和秦始皇一样功勋卓著的还有武则天,她自号为“曌”,意为自己像日月一样在空中高悬。她的自信缘于自己的智慧,也缘于自己多年来在权术上的历练,更缘于高高在上的皇权的不可一世。在历史上,人们对她的评价还是偏于正面,虽然她残忍杀子弃孙,也如始皇一样渴求不老仙丹,但她终究为大唐留下了重重一笔,在大唐江山人才不继的情况下,她能够力挽狂澜,并且能够还政于李姓后代,成就了之后的开元盛世。

西安,也就是过往的长安,成就了中国如此厚重的历史。带着自己的学生,在这样一个神秘的都市里探隐寻秘,不是随时有这样的机会的。用短短5天的时间走访了这么多名胜古迹,叫人难以忘怀。和学生在明城墙上骑自行车的场景历历在目,一切的记忆不仅仅停留在照片里,更在我们的心里。

用学生的话来说,不见长安使人愁。确实,古城长安已经深深烙在他们记忆深处,我想这就是此行的最大意义了。当然还有些问题引起了同学们的思考:西安的护城河应该如何治理?西安的现代化进程应该如何协调其现有的历史文化?如何将西安打造成一个既古且今、多元融合的特色城市?我们有这样一种设想:西安市政府应以明城墙为界,凡进入核心区域者都应该换成古装,甚至将西安的房子改成古代样式。虽然可行性还值得研究,但至少也留下了值得同学们思考的问题。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5天的行程一晃就结束了。回想整个行程,我以为还是有些不尽如人意之处。本次行走,前两天在车上所费时间较多,由陕西咸阳出发往北去延安,单趟要5个小时,虽然第一天看了黄帝陵,第二天看了黄河壶口瀑布,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困乏感,但第二天又一口气坐了5个小时的车,心生倦意。比较科学的做法是在中间做一个停留,虽然路上见不到歌词中所说的黄土高坡,但如果能够选择当地有特色的民居暂住,或者听听当地的民歌,与当地人互谈几小时,也将是件趣事。

当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四中的行走课程将继续行走,期待下一站。

由碑林想到的书法艺术

宁波四中2013级学生 章雨婧

走进西安碑林博物馆,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棵棵数人合抱的千年古槐。在这小小的院落里,我们能寻觅到杰出人物为我们留下的不朽书法。

一块黑漆的匾额悬挂于亭上,上写“碑林”两个绿色的柳体楷书。亭后有6个展览大厅。厅内陈列着汉朝至清代的1000多块珍贵的碑石,其中不少石碑在书法爱好者中享有盛誉。仅唐朝就有:怀仁集王羲之书《大唐三藏圣教序碑》、颜真卿书《颜氏家庙碑》、怀素书《东陵圣母帖碑》、柳公权书《玄秘塔碑》等。高大的石碑从碑趺到碑额,足有三四米多,小的也在两米左右。它们身披玻璃外衣(为保护文物而制的),静静地竖立着,向参观的人展示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碑上刻的文字,记载了当时的政治、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史实。书体真草行隶篆齐备,多为名人所撰,是研究历史文化的宝贵资料,更是学习书法艺术的极佳范本。

碑与碑之间的距离较近,人在其中,如同在森林里一样,我猜测这就是名叫“碑林”而不叫“碑刻艺术馆”的原因吧。每天这里都有不少参观的人,参观者中既有鹤发童颜的老人,也有戴着红领巾的小学生;外国友人中,不独有一衣带水的日本人,也有蓝眼睛、红头发的欧美人。人们在碑前细细地品味着,用手指在空中不停地写着,悄声啧啧赞叹,无不为中华美妙绝伦、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而倾倒。

在“西安碑林”的一块块碑石前伫立,仿佛在与书写者和雕刻者进行着穿越时空的交流。那一块块篆书、楷书、行书、草书的碑石,那绵延不绝的书法艺术,那书法的虚灵与自如、怡情与潇洒,可谓是“笔下惟看激电流,字成只畏盘龙走”。

王羲之写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字字藏锋,横平竖直如神来之笔;欧阳询的《皇甫诞碑》,方严峭险,秀骨清象,让人过目不忘;颜真卿的《颜勤礼碑》,方正大气,林茂厚重,十分壮美……

中国人对中国的方块字有一种天生的敬畏和崇拜的感情,而在中国人的审美爱好演绎下的中国书法则是对中国汉字敬畏之心的最好表达。

中国艺术的种类各式各样,但我以为,最富有艺术内涵的就是书法,其次是石刻。而在灿若星河的艺术长廊中,还存在着一种较为奇特的表现形式,这种艺术形式将书法与石刻这两样艺术进行了一次有机且完美的融合,它就是刻碑或者碑刻。

回顾历史,有时真是惊人的相似,在这不经意的相似中,许多叹为观止的文化事件应运而生。旁的暂不必说了,就拿朝堂的委任或贬官来说,如果柳宗元没有贬居柳州,哪有著名的散文佳作《永州八记》;如果滕子京没有谪守巴陵郡,哪来范仲淹的传世名篇《岳阳楼记》;如果吕大忠没有由京官转任地方大员,哪里会有现在这样气势恢宏、珍贵无比的西安碑林。类似的事例在中华文明历史的长河中,真是屡见不鲜。

想想,这也许就是中华大地上一种非常奇妙的现象吧:当文人在世态炎凉、险象环生的官场上无从立足的时候,对于书法乃至中华文化而言,或许就是一种促进,一种传承。因为中华文明中诸多惊天动地的作品与遗迹,几乎都是由郁郁不得志的文人来创作和保护的。

由此可见,西安碑林是幸运的,因为它遇见了一位名叫吕大忠的贵人。正是由于这位吕贵人的到来,许多绝世碑石的生命才得以延续。我漫步在碑林庭院的青石小道上,一股风雅别致、古色古香的气息就会从远处飘然而至。这种气息穿越千年,令人回味悠长。

如果没有书法的铺衬,石刻就不会带有如此厚重的艺术气息;同样,如果没有石刻的依托,书法将会失去玄美的骨感表现。所以当书法与石刻相遇,文化艺术的底蕴才会由此而展现得酣畅淋漓。这样的表现形式不带有任何杂质,它是纯文化、纯艺术的。这样绝美的文化艺术现场,如果只停留在创作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无论是历史还是自然,都存在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这种力量会将绝美的文化艺术现场无情地破坏甚至损毁。那么,它就亟须一位保护者,并且是强有力的保护者。

史载宋代之后,西安碑林曾遭遇过数次劫难,较大的就有两次,一次是发生在元末,因战乱,碑林的碑石出现过两次倒塌的现象;另一次是发生在明代,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陕西西安发生了8.0级左右的大地震,碑林里有大量的碑石断裂,虽然后人有过修复,但是这些碑石都没有得到有力的保护。直到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历史又一次选择了一位文人,一位学者,同时也是一位官员。他的到来,不仅拯救了碑林,更为重要的是挽救了一处绝美的文化艺术现场。

这位文官名叫毕沅,时任陕西巡抚。毕沅在某一日率同僚及下属去地处西安文庙的碑林视察,本以为可以好好观赏一下书法与石刻的绝美结晶,可是当他走进文庙之后,映入眼帘的情景使其无比震惊和痛心。只见庭院内房屋坍塌,断裂的碑石杂乱地铺陈于荆棘瓦砾之间,环顾四周满目疮痍,仓皇与凄凉之情陡然跃满心间。在震惊和痛心之余,他与同僚及下属商议,决定对碑林进行全面修整和精心保护。终于,经过修葺后的碑林重见天日,再一次成了重要且绝美的文化艺术现场。对于西安碑林来说,毕沅是有功的,而且是功不可没的。

在所有艺术种类中,有许多艺术都讲究线条这一要素,但唯独中国书法,线条是它第一和主要的审美要素。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中断言,中国书法是线条的艺术。而且这线条还是有意味的线条,它高度抽象又十分具体。当年张大千与毕加索有过一次精彩的对话,毕加索说,如果他是东方艺术家,那它一定首先要做个书法艺术家!

每当一件真正的书法艺术作品出现在我面前时,它都能打动我,甚至直指我的内心。虽然,西安碑林只是中华文明的一处缩影,可就是这种微小的文明现场,它一次又一次深深地震撼着我身上的每一根神经和每一个细胞,使我不由自主地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更加强烈的欣赏与景仰。书法,是一种艺术,它千变万化、优美和谐、刚柔相济、妙趣横生,从而成为我国特有的传统艺术之一。言为心声,字为心画。书法体现着个人的特性、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由于每个时代的书法家所追求的意境和吸收的文化不同,从而形成了各自的个性和笔墨情趣。所以,象形的文字、柔软的毛笔、变化的字体以及迥异的风格,使书法艺术得到了健康的发展。

我国书法艺术之所以独特,是因为它集中了表演、造型、语言、综合这四种艺术的主要特征。书法讲体势,与表演艺术有关;书法讲间架,与造型艺术有关;书法讲韵味,与语言艺术有关;书法讲章法,与综合艺术有关。书法艺术的这些特点,是通过线条的有规律性的组织来体现的,即通过对点、横、竖、撇、捺、钩、挑、折等进行一定的组织和安排来体现的。因此,书法艺术就是线条的艺术。黑格尔曾说:“中国书法最鲜明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正是依赖于汉字这个载体,中国书法史大概也是中国文化的发展史吧。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www.daowen.com)

宁波四中2013级学生 杜嘉玲

台湾资深文化人詹宏志先生在《读书与旅行》中说:“旅行就是读书,读山山水水,读人生百态,读风土人情。”2014年10月末至11月初,我有幸参加了宁波市第四中学开展的为期一周的研学旅行,目的地是具有浓厚历史底蕴的十三朝古都——西安。旅行途中,我在悠闲地赏风景之余,更是在厚重的历史中游走,在先哲的思想里行吟。

20年中国看深圳,100年中国看上海,1000年中国看北京,而5000年中国则看西安。西安与雅典、罗马、开罗并称为世界四大古都,从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10世纪左右,先后有13个王朝在西安建都。一提起西安,人们定会想起杜甫的名句“秦中自古帝王州”,说明了西安优越的地理环境是古代帝王建国立都之首选。当然,这种环山带河的地理环境,构成了西安及关中平原的天然屏障,保障了关中平原的安全,正如《通志·都邑序》所言:“建邦设都,皆凭险阻。山川者,天之险阻也;城池者,人之险阻也。城池必依山川以为固。”加之气候条件适宜,交通条件便利,动植物资源丰富,为古代都城的选择和现代大型城市的兴起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不必重新去一一翻阅中国史书,人在西安,便会明白一件事:西安,这是一个被时光深深耕耘的版图。在这座古都的脉络里,印刻着历史的烽烟以及无法磨灭的往事。

出了咸阳机场,坐上开往西安的旅游大巴,前来接团的导游就开始为我们介绍西安,言语中充满了骄傲和自豪。“在西安以及咸阳这一片土地上,曾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陕西的黄土下面埋有整整73位历代帝王,名臣将相的墓葬更是数不胜数。”导游笑着说,“在西安这片地方,你随便看见一个黄土包,或许下面埋的就是某位帝王将相。”在西安走了几天之后,我相信,导游的话其实不夸张。

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最大的古都。而本次研学旅行我就带着“为何西安能成为十三朝古都?”这一问题,边行走边思考。以往我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只是基于书本知识,而这次的实地探访,让我对这一问题有了不一样的感悟。

在现代历史地理学的视野下,人地关系的互动逐渐被人们所重视。自然地理因素是影响都城选址的基础,而人文地理因素的一些特征,并不是所有都城都具有的,但是会对都城的选址产生一些特定的影响。因此我在实地探访中将着眼点放于当地的人文地理因素,主要包括如下五个方面:

1.历史因素

王朝建立之初,统治者往往会选择一处已有都城基址的地区,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建,形成自己的都城。西安自古便是百姓的聚集之地,半坡遗址是早期文明遗址;西周丰镐城的建立是城和市的结合,为秦咸阳城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秦朝灭亡之后,汉长安城逐渐成为全国政治、经济中心,隋唐长安城也是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的。

2.经济因素

一般来说,在考虑都城城址时,经济是另一个重要的人文地理因素。一个地区经济繁荣会在给人们提供生活的必需品之余进一步推动城市的发展。西安地区地理条件优越,开发较早。早期人类在这里生产、繁衍,创造了先进的原始农耕文明。从蓝田人、半坡人到夏、商、周时期,关中地区得到了进一步开发,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十分发达,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秦人占据关中后,创造了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田肥美,民殷富”,“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关中地区也是历史上最早被称为“天府之国”的地方。

3.军事因素

军事因素亦影响着都城的选址。建都西安,其城址大都在渭水以南地区。河流除了具有提供水源、支持水上航运功能,还能作为一道天然的屏障,在军事上起到抵御作用。秦朝灭亡以后,刘邦据关中与项羽争霸天下。最后,刘氏凭借着关中地势易守难攻等优越的军事条件争得天下,建立汉王朝。当然西汉选址关中,肯定也考虑到当时北方匈奴、西方戎狄的威胁,一方面可以凭借地势险要阻挡游牧民族的入侵,同时也可以在此对其进行牵制,维护王朝的统治。

4.交通因素

历代都城选址,除了考虑政治、经济、军事、地理环境外,交通的便利与否也是应重点考虑的一个因素。作为一个王朝的都城,其对外交通应四通八达,畅通无阻。秦统一中国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修筑了从都城咸阳通往全国各地的道路,尤其以驰道和直道最为重要。此外,秦还有从咸阳至巴蜀的栈道,由巴蜀至云南、贵州的五尺道等,形成了以西安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把全国重要地区和重要城市都联系起来。便利的交通,对于发展经济、抵御外侵和平定内乱、加强中央集权等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5.思想文化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风水理论是人们进行建筑设计时所参考的一种独特方术,它对传统的建筑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关中平原的龙首原形似卧龙,横贯南北,背山依河,自然环境优越,乃一片风水宝地,自然成为古代都城的选址所在。

综上所述,都城的选址绝非易事,自然地理因素诚然是一类重要的因素,但人文地理因素的加入,使得这个问题变得更为复杂,且这些因素是相互影响、不分先后的。

本次研学旅行确实让我收获颇丰。除了对“为何西安能成为十三朝古都?”这一问题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在行走中我的心灵也受到了历史的洗礼,精神得到了更高层次的升华。西安浓厚的人文气息为我们展现了华夏文明漫长的演变,让我们深刻感知到人文教育的魅力!

研学旅行是知识的旅行,更是灵魂的旅行,是用双脚去行走、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体验、用头脑去思考、用余生去回忆的旅行。这样的旅行就像那些曾经影响过我们生活的书籍,不管它的封面是否落满灰尘,书页是否已经变黄,但它确实打动过我们的内心,影响了我们的决定,甚至改变了我们的命运。

研学旅行和读书原本是一回事。研学旅行就是在读世界这本书:读山川江河、读平原丘陵、读风土、读人情、读历史、读人间万象、读一个真实的世界。研学旅行就是我们用脚“写”得最好的读书笔记。之前看到过许多写西安的文章,若非亲眼所见,是无法真正体会到文人的笔下之物的。如若今后我再次读到关于西安的文章,我自然能够体会到个中内涵,甚至能够拿出鉴赏者的姿态来。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本次西安之行,是一场独特的学习体验,一幅唯美的游历画卷,一次独立的人生行走,一种真实的自我发现!

十月长安行

宁波四中2013级学生 董晗旸

作为一名宁波四中的学生,我曾经在校园里度过了一段非常充实而有意义的岁月。很多人以为高中生活是紧张而又简单机械的,而我想说,那段日子着实令人难忘。我们是带着“课题”任务去学习的,说是“课题”,其实并非如现在读大学时研究的课题那么复杂。我认为,那时的“课题”其实就是一种知识的生成契机。而最初接触“课题”之时,我们内心其实是很茫然的。但随着各类实践活动的推进,我们对它有了清晰的理解。印象最深的实践活动非“宁波四中研究旅行”莫属。在学校的组织下,我们参与了宁海孔村的“祭孔”活动,也去往陕西触摸中国的历史记忆,甚至还作为交换生去德国、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进行游学活动,其意义非同一般。

在那个最美的10月,当别的班级依然在课堂里上课时,我们文创班就在他们的艳羡中踏上了去往陕西的旅途,“三秦”大地在那个时候成了我去往西北边陲的第一站。若干年后,我拾起了自己的记忆,写下了这一篇小散文:

金秋十月,这是一个对于南方而言并不寒冷的季节,北方却已经吹起了凛冽的风。

这是我第一次到北方,借着班级研学旅行的机会。人生的初次总是带着些好奇、刺激还有些许恐惧的,坐在飞机上,听着起飞时的轰鸣声,慢悠悠将两个小时熬成一锅热腾腾的期待,西安会是什么样?

初入西安,我最先感受到的是与南方截然不同的温度,风禁不住地吹过来,带走我们身上的体温,但却抑制不住那时我们激动的心情。带着这样的心情,我们留下了属于我们的第一张合照——属于高二文科实验班的合照。

西安的旅行,是从长途跋涉开始的,几个小时的巴士之旅难免会让人觉得困倦。靠窗,沿途的风光犹如雨丝渗入泥土般钻进眼里,远处山头飘散的雾,脱落了叶子的树,灰瓦白墙的房子,红褐色的泥土和触不可及的河流山丘。

干冷的北方,进入了零下的日子,难免会让我们觉得难熬,然而一座城有一座城的风土人情,导游的热情大方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我们觉得言语似乎也有排解困乏的功效。时隔几年,黄帝陵的模样也只存在个模糊的影子了,但是陵中那棵古柏还存活在我的记忆里。千百年来,它仍生机盎然,凛冽寒风也吹不倒它的脊梁。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只记住了它,可能因为它给我的震撼,一种应该像它一样不屈不折的感动吧!

随后的车旅,我们下榻在了壶口瀑布附近的观瀑舫,一个在房间就能听见黄河拍岸声的酒店。孕育中华儿女的地方,总是会让人觉得壮观。班级出行,出于安全的考虑,壶口瀑布起先是被排除在外的,但是不在壶口走一遭确实让人感觉遗憾。从景区入口顺台阶而下,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干涸的河床,高低不平,斑驳地裸露着灰色的河床间可以看到不少地方有淤积的细沙,似是历史的厚重和岁月的积淀。放眼望去,黄色,满目的黄色,无论是水,还是山,只有偶尔显露出的黑色石头,点缀着这单调的画卷,填补着色彩。黄色,混合着泥沙的黄色,然而它是具有生机的,单调却不失壮丽,无形却不失奇异,那是流动的、奔腾的黄色。

上宽下窄的壶口,几十米的落差,让奔腾的黄河水顺流而下,汹涌波涛如千军万马,声震河谷。壶口瀑布带给我的震撼还不绝于此,我见过远比壶口瀑布落差更大的瀑布,却演绎不出壶口瀑布这种心灵上的洗涤。最低9米的落差,冲刷着岩石,激起串串水浪,外表平凡,却能惊世骇俗。“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观壶口瀑布,便已经让我不虚此行。

随后的几天,我们又逐一见识到了华清池的“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阿房宫的“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大雁塔的“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西安给我最大的触动就是,这里仿佛四处都有着历史的痕迹,能够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气息。

靠着回民街的人情味与秦兵的热血,我逐渐习惯了北方的干冷。与“不到长城非好汉”一样,不见兵马俑也枉来西安一次,“一派诚心护帝灵,谁言土偶不无情”。

骊山帝陵旁,那一座座铁骨铮铮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历尽沧桑。曾在清澈的泾水边擦洗着溅满鲜血的铠甲,曾在蔽日的旌旗下齐整地奔赴东方,曾让河套草原三十万匈奴饮刀丧胆,曾让南越群山的恶兽蛮军无处遁逃,曾让无可阻挡的统一战车碾碎腐朽的六国与陈旧的时代,雄浑的号角奏响了一个宏阔的帝国时代;生前骁勇善战,用铁蹄串起了完整的华夏版图,死后忠心护主,用陶土冶金超越时空震撼全球,成为现今的历史奇迹。

站在兵马俑前沉思,世人虽然对兵马俑的建成褒贬不一,但若不是有着兵马俑的存在,我们怎能了解到当年历史的沧桑感,如何得知祖先士兵的气宇轩昂、骁勇善战。兵马俑的栩栩如生,才让我们知道这些士兵在历史上曾经留下过痕迹,被世人所铭记。

说不完的西安,不仅有历史,还有与时俱进。旅游业无疑是西安发展的一大基础,在发展过程中还能依旧保护这些历史的遗迹,难能可贵。西安之旅让我沉思,既然西安能借助历史一步步发展起来,那么其他城市是否也可以借鉴西安的经验,在保护历史的前提下,又可以发展历史,一步步建设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国家。

秦有兵马俑,一统华夏;隋有京杭大运河,连接南北;唐有长安城,宏伟壮观。如今,在长安城下,我们应汲取秦之法治,隋之通商,唐之开明,摈弃其中糟粕,借古人的智慧,长今人的能力,立足本身,追寻发展。

十月金秋,邂逅最美的长安,凛冽的风吹不断兵马俑坚实的脊梁,吹不断黄帝陵前古柏的枝干,无法将黄河之水倒流。美在风光,美在人心,美在西安这座城。

碎片式的生活,依然如织网一样在风中飘落,一圈圈的记忆是那么清晰。如今我已经是大三的学生,我更加懂得了研学旅行对一个中学生来说有多么重要。研学旅行,它不仅仅是一场旅行,虽说它意味着“诗和远方”,但我认为它也是一场邂逅,是一次次神交已久却又未曾谋面的碰撞,相遇之后彼此道一声:你好。

研学旅行,不仅是“旅行”,更重要的还有“研学”。因为“研学”,我们的“游”便有了知识的生成契机,有了明确的目的,有了一个美好的回忆。我从来不敢奢望能在高中阶段能和自己的同班同学进行一次次的旅行,感谢母校宁波四中,这对我的人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七、研学反思

(一)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实际困难

首先,因为“研学旅行”不等同于“旅游”,这就要求教师思考应如何调控学生,使其外出的目的在于学习,而非游玩。既然是学习,该活动就必须拥有教学意义上的一切属性:教学目标是什么?教学手段又怎样?而这些最难实施。从一个人的心理角度来看,窝于舒适区是人的本能。虽然名义上我们做的是“研学旅行”活动,但学生更愿意把该活动理解成旅游。这就意味着如何让学生带着“研学课题”行走,是研学目标能否得以贯彻的重要把手。

其次,谁来担任研学的指导教师,除了相应的导师,其他教师该怎样选择。因为教师与研究课题的开展有关,不是任何教师都愿意指导课题,也不是所有教师都会指导课题,一个是愿不愿意的问题,另一个是会不会的问题。任何一个条件的缺失都不足以支撑“研学”活动的开展。

(二)研学旅行中存在的不足

1.准备时间比较仓促。从研学旅行课程的主题、目标、内容、任务的确定,到学生的组织管理,导师的选择等,几乎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反复推敲。其间行走路线的确定还要和旅行公司洽谈,反复打磨,最后才有一个相对成熟的方案。

2.人员选择及组织管理。本次研学旅行的队伍由36个学生及文科实验班的老师组成,每个人的诉求都不尽相同,性格上的差异使得研学活动中学生的表现参差不齐。统一思想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过于的严苛不利于师生的融合;但是过于宽松的环境则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也就是说,在制订研学计划时,指导教师就应对自己所负责的学生进行心理调查,如此,在进行小组安排、任务分工上,就会更加科学。

(三)研学旅行的社会意义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研学旅行既是一项活动,又是一门课程。在应试教育风气盛行的今天,能够让学生放下学习重负,去往离家几千里之外的秦川大地,是一次大胆的尝试。2014届毕业生孙琦同学在行走中找到了灵感,实现了自我超越,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课程视野的宽度决定了办学境界的高度,学生的发展终究是以实现灵魂的塑造为旨归的,而人文实践活动则能满足孩子健康成长的需求。将这样的活动推而广之,形成宁波四中乃至更多学校的一门行之有效的课程,那我们的努力便有了存在的意义。

首先,通过行走活动,我们的课程视野得到了有效的拓展。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远离自己的生活,干瘪的作文已经让我们看到了表达的危机。很多教师都能够意识到,孩子们的作文最大的问题出现在“写什么”上,至于“怎样写”则仅仅是一项写作技巧的事。行走课程留给孩子们最大的体验是以开阔的空间来换取思维的拓展,在足够大的空间里去涉猎各种人文素材和自然素材,这对于提高他们的行文表达能力有着实际的效用。

其次,周秦汉唐是中国古代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朝代,从中华文明的诞生、延伸到壮大辉煌,西安都亲历过。学生在行走过程中能够看到几千年前的遗留物,也能够通过字画的介绍更加清晰地明白各朝各代的演绎发展。这些所得正吻合了历史学科对历史知识的学习需求。通过对陕西地理风貌的了解,学生能够更加明白大自然的力量,诸如黄河流域的变迁等,这又满足了地理课上对地理知识的学习要求。也就是说,文化行走对学生学科的学习有着直接的影响。

最后,每位学生在进入文化行走课程之前,都准备好了相关课题。同学们带着问题去行走,对自己的课题关注对象努力观察,备足资料,进而努力完成一个行走报告。除了预设的课题,学生们还临时生发出一些有意义的话题,诸如对西安现代建筑不合理性的批判,抑或对古代已有定论人物的再质疑。有些问题也许不是那么成熟,但思考本身就是一项较高级的活动,一次出行能够触发学生的逆思考,本身就是该项活动较大的收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