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宁波四中高中研学旅行的实践与创新

宁波四中高中研学旅行的实践与创新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7年9月25日,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对研学旅行课程目标给出规定。(二)高中阶段总体目标1.价值体认。祖国的大好河山,有无数的风景名胜,这些自然资源异常丰富,是研学旅行的主要内容,但须区别于一般的观光旅游,要突出学生的感受与体验、欣赏与保护、考察与研究等课程方法与目标,充分运用地理、生物、物理、化学等学科知识进行现场教学,增强学生对幅员辽阔、物产丰富的祖国的热爱之情。

宁波四中高中研学旅行的实践与创新

(一)研学旅行课程总目标

国家关于研学旅行的相关文件明确了研学旅行作为课程的价值和意义,也确定了课程的总体目标。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指出:研学旅行要“以立德树人、培养人才为根本目的”,“让广大中小学生在研学旅行中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中华传统美德,感受革命光荣传统,感受伟大成就……”2017年9月25日,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研学旅行课程目标给出规定。《纲要》指出:“学生能从个体生活社会生活及与大自然的接触中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并逐步提升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具有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

(二)高中阶段总体目标

1.价值体认。深化社会规则体认、国家认同、文化自信,初步体悟个人成长与职业选择、社会进步、国家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增强根据自身兴趣专长进行生涯规划和职业选择的能力,强化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和感情,具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国际视野。

2.责任担当。关心他人、社区和社会发展,能持续地参与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关注社区及社会存在的主要问题,热心参与志愿者活动和公益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和法治观念,形成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意识,理解并践行社会公德,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3.问题解决。能对个人感兴趣的领域开展广泛的实践探索,提出具有一定新意和深度的问题,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用科学方法开展研究,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及时对研究过程及研究结果进行审视、反思并优化管理,建构基于证据的、具有说服力的解释,形成比较规范的研究报告或其他形式的研究成果。(www.daowen.com)

(三)高中阶段具体目标

1.文史属性目标。不少研学旅行景点或者实践教育基地具有典型的文化属性,有的是传统文化或地域文化的代表,如以“孔文化”“徽文化”为主题和目的地的研学旅行;有的是历史属性的代表,如各地的历史博物馆、历史事件的纪念馆、考古和文明遗址等。以这样的研学资源作为课程内容呈现给学生时,应该达成的学习成果是对该资源所承载的文化和历史知识的认识及再认识,对资源所表现的文史理念的认同或甄别,以及对资源所传递的文史价值的传承或反思。

2.自然科技属性目标。祖国的大好河山,有无数的风景名胜,这些自然资源异常丰富,是研学旅行的主要内容,但须区别于一般的观光旅游,要突出学生的感受与体验、欣赏与保护、考察与研究等课程方法与目标,充分运用地理、生物、物理、化学等学科知识进行现场教学,增强学生对幅员辽阔、物产丰富的祖国的热爱之情。具有科技属性的研学旅行资源也很多,如科技馆、研究所、工厂车间、大学实验室、农业试验田等,科技属性研学目标设置应包含知识与原理、科技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并结合学生生涯规划,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激发学生的科研动力等。

3.教育资源属性目标。以大专院校或大学某个学院、某个专业或主题教育基地等具有教育属性的地方为目的地的研学旅行,其课程目标主要有引导学生进行生涯规划,培养学生理想信念,培育学生家国情怀,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