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宁波四中:研学旅行的实践和创新

宁波四中:研学旅行的实践和创新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孔子——研学旅行的先驱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游学”第一人。2011年3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决议,自2011年起,每年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而游学正是践行“知行合一”理念的最好方式。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实践,既引领了以顾炎武为代表的强调经世致用、注重实学的思潮,形成了明末清初“芒鞋踏霜露,勠力事神州”的游学风气,又成为近代“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游学的开端。

宁波四中:研学旅行的实践和创新

(一)孔子——研学旅行的先驱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游学”第一人。孔子师徒周游列国,以鲁国为原点,分别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周边国家游历,包括鲁国西南方的宋国、陈国、蔡国、楚国,北方的齐国,西方的周朝都城、卫国、曹国、郑国,东方的杞国。孔子辗转大半个中国,四处游说讲学,一方面向各国国君、贵族宣扬自己的治国理念与政治主张;一方面与众弟子一道领略大好的自然风光,感悟人生的哲理。孔子周游列国,成就了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文化壮行。孔门弟子中,无论贵贱,都有机会跟随孔子学习修身之法、为政之道,不少弟子又在日后的游学中进一步传播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

(二)司马迁——行走研学的大纛

司马迁是深入实地考察并独立思考的史学大家。有人说,《史记》是司马迁走出来的,此言非虚。司马迁从20岁开始的全国漫游,就是为写《史记》而进行的一次实地考察。他亲自采访,获得了许多第一手材料,保证了《史记》的真实性和科学性。这种行走游学,也是《史记》实录精神的一种具体体现。司马迁到过汨罗江畔,高声吟咏屈原的《离骚》《九歌》,就是想离这位自己景仰已久的诗人更近些,他亲自走着屈原流放走过的路,读着屈原写过的经典诗文,想着屈原经历过的冤屈之事,再进一步联想自己的经历和委屈,最终把《屈原列传》写得那么生动,极富感情。字里行间,我们依稀可以看见司马迁自己的烙印。可以这样说,司马迁在漫长的旅程中,不放过任何一个了解历史的人,不放过任何一个留存于人们口中的故事,获得了许许多多古籍中没有记录的第一手材料;同时,他深入民间,广泛地了解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进而对社会、对人生的观察、认识逐渐深入。此外他遍历名山大川,饱览了祖国山河的壮美,陶冶了性情,从而也提高了他的文学表现力。所以说司马迁的这次行走,正是司马迁走向成功的极为坚实的一步,是异常典型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通过对历史遗迹西汉建国前后的史实的实地调查,司马迁开阔了胸襟,增长了知识,为后来编写《史记》做了很好的准备。

(三)李、杜——仗剑天涯路

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李白,23岁就怀揣着“四方之志”,“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开始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除了中年在长安供奉翰林的两年半,他这一生几乎没停下来过。“浮洞庭,历襄汉,上庐山,东至金陵扬州,复折回湖北,以安陆为中心,又先后北游洛阳、龙门、嵩山、太原,东游齐鲁,登泰山,南游安徽、江苏、浙江等地,游踪所及,几半中国。”足迹遍布18个省、206个州县、80多座山的李白,最终走成了“诗仙”。吟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诗圣”杜甫当时肯定飘零外乡,虽然一直怀揣“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但他仕途坎坷,抱负无法施展,一路折腾奔波,行走江湖。晚年的他在旅居夔州的途中,写出了巅峰之作《登高》——此诗被后人誉为“古今七律第一”。

像李、杜这样的游学诗文,传诸后世者,不胜枚举。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不计其数的文化名人或多或少、或远或近的行走,编织出中华大地上仪态万千的锦绣诗文。

(四)徐霞客——遍游神州第一人

据《徐霞客游记》开篇记载,公元1613年5月19日,徐霞客自浙江省宁海县出西门,游天台山和雁宕山(今雁荡山),著有《游天台山日记》和《游雁宕山日记》。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冬至次年春,他沿着长江而上,游览京口、扬州、金陵(今南京)等地,尤其着意于二十四桥明月、三十六曲浊河等名胜古迹。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徐霞客与浔阳叔翁一起,过完春节即由水路南下至杭州,经安徽休宁至白岳山,再游黄山;又经徽州、金华过仙霞岭到福建崇安,游武彝山(今武夷山),著有《游白岳山日记》《游黄山日记》《游武彝山日记》。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八九月间,他与荫兄雷门、堂侄白夫一起,由江阴出发再次沿着长江而上,经九江扣庐山,又渡鄱阳湖,过江西景德镇、安徽祁门,重登黄山,著有《游庐山日记》和《游黄山日记后》。泰昌元年(1620年)五六月间,徐霞客与族叔隽若一起,由水路南下,经杭州,第二次入福建,经崇安、崔田,游九鲤湖,著有《游九鲤湖日记》。天启三年(1623年)春,他循运河北上,经淮安西行,过徐州、郑州,游嵩山;然后西游太华山,最后向南到达太和山,著有《游嵩山日记》《游太华山日记》《游太和山日记》等。

天启四年(1624年),徐霞客母亲八十大寿,他欲停止出游,在家侍奉母亲。但徐母为了支持儿子继续远游,特与儿子一起游宜兴荆溪、金坛句曲,朋友们都“笑谓胜具真有种也”(陈函辉《徐霞客墓志铭》),一时传为佳话。

《徐霞客游记》既是一部杰出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伟大的文学著作,被誉为“明末社会的百科全书”。2011年3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决议,自2011年起,每年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遍游神州第一人的徐霞客估计很难想到,自己故去370年后会诞生因他而起的旅游日。2011年,第一个“中国旅游日”的活动主题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徐霞客游学天下写尽春秋的精神得到了最好的传承。

(五)王阳明——“知行合一”践履者(www.daowen.com)

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阳明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他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而游学正是践行“知行合一”理念的最好方式。从王阳明的履历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为官足迹纵横大半个中国,他本人就是“知行合一”理念最好的践履者。学者们通过格物致知,在了解了一定的知识和掌握了一定的学问之后,就要付诸实践。游学是古代学者知行合一、了解社会的方式,也是修炼、提升自我的重要渠道。“对天地问难,向山水求知”,是宋明学问家将游学作为追求知识和研究学问的方法的最佳诠释。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实践,既引领了以顾炎武为代表的强调经世致用、注重实学的思潮,形成了明末清初“芒鞋踏霜露,勠力事神州”的游学风气,又成为近代“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游学的开端。有志之士,为实现伟大抱负,开始远游海外而后慷慨回国;严复孙中山胡适鲁迅等人游学国外,带回来的不仅是知识、眼界和心胸,更开创了中西文化融会贯通的先河。

(六)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育

陶行知先生主张学生要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受到教育。他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与“教学做合一”等。

1.“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关于“生活即教育”,他是这样说的:“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并且“生活决定教育”。在他看来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20世纪30年代,陶行知抱着教育救国理想积极倡导“知行合一”,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他组织新安小学的“新安旅行团”作长途修学旅行,在50天时间里通过唱歌、劳动、卖书、卖报、爱国演讲等办法自筹经费,看江南风光,观察、学习沿途地理、风俗、民情,了解近代工业文明。旅途中学生们友爱互助、同心戮力,学到了很多在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学生们还参观了被英、法、日等国占领的上海租界、淞沪抗日战场,了解爱国军民奋起抗战的英勇事迹,提升了民族责任感,这一修学活动开创了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研学旅行的先河。在陶行知看来,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他主张把教育与生活完全熔于一炉。

2.“教学做合一”

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值得指出的是,“教学做合一”的“做”与杜威“从做中学”的“做”是有区别的。首先,陶行知所说的“做”是指“劳力上劳心”,反对劳力与劳心脱节。其次这个“做”亦是“行是知之始”的“行”。陶行知指出,“教学做合一”既然以做为中心,便自然而然地把阳明心学的见解颠倒过来,成为“行是知之始”,“重知必先重行”。他认为,“有行的勇气才有知的收获”。可见,陶行知的“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础上,是以“行”求知,强调“行”是获得知识的源泉。

但是陶行知所说的“行”与我们现在所讲的实践还不同,他所说的“行”还只是个人的琐碎的活动。陶行知特别重视生活教育的作用,他把生活教育当作改造中国教育、社会的唯一出路。在陶行知看来,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传统旧教育;有了生活教育,就能“随手抓来都是学问,都是本领”,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

陶行知提出“教学做合一”,要求“教”与“学”同“做”结合起来,同实际的生活活动结合起来,这对教师就有了新的要求。这一理念要求教师尊重学生,注意教学之外的生活,指导学生在实际的活动中学好本领,培养他们的生活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学做合一”对当时的教学方法的改革有积极作用,对我们现在的教学方式也有启发之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