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哈密旅游指南:必游景点推荐

哈密旅游指南:必游景点推荐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境内驻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哈密农场管理局两个农牧场,县城距乌鲁木齐市709公里。从哈密绿洲进入巴里坤草原,必须翻越天山达坂,路经松树塘。盛夏,哈密炎热而干燥,这里却凉爽湿润,景色迷人。哈密魔鬼城系全国四大魔鬼城之首。

哈密旅游指南:必游景点推荐

蒙古大草原——巴里坤草原/巴里坤湖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位于天山东段北麓,东与伊吾县毗邻,西与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相连,南与哈密市相接,北与蒙古国交界,东西长276.4公里,南北宽180.6公里,总面积3.84万平方公里。境内驻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哈密农场管理局两个农牧场,县城距乌鲁木齐市709公里。

巴里坤境内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形特征为三山(巴里坤山、莫钦乌拉山、东准噶尔断块山)夹两盆(巴里坤盆地、三塘湖盆地)。山地占总面积的38.9%,平原占总面积的11.8%,戈壁荒漠占总面积的49.3%,有大小河流46条。野生动物雪豹、马鹿、盘羊、雪鸡等。野生植物和菌类有500余种,其中雪莲、蘑菇、催生草被称为草原“三宝”。已发现的矿产石油、煤、铅、铁、钛、金、铜、芒硝、盐等。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属温带亚干旱气候区。最高气温33.5摄氏度,最低气温零下43.6摄氏度。该县以农牧业为主,素有“古牧国”之称。

从哈密绿洲进入巴里坤草原,必须翻越天山达坂,路经松树塘。松树塘以万松苍翠得名,“塘”则是军塘,是历代驻军的大本营。巴里坤,古代名为“蒲类”,是汉代西域36国中的浦类国。这里就有丝绸之路三条线路之一的“新北道”:沿着巴里坤草原西走,入木垒,过奇台,经过北庭都护府故址,进入黑海、黑海而进入欧洲;自巴里坤草原斜向东北,可以立即进入蒙古大草原。巴里坤湖是一个高原湖泊,海拔1585米,四周山峦起伏,水草丰美,湖中碧波荡漾。夏季,牧民们游牧湖畔,毡房座座,牛羊成群,牧歌悠扬,是一处避暑旅游的好地方。巴里坤湖由四周自然泉水汇流注入而成,东西宽约12公里,南北长约20公里,湖水面积112.15平方公里。湖也是储量丰富的芒硝矿藏和盐田,湖水中含有水生物卤虫(丰年虫)。湖泊古称蒲类海,婆悉海,元代称巴尔库勒淖尔,清代称巴里坤湖。关于巴里坤湖有许多美丽的传说,流传最多的一则传说是:一位汉族姑娘和一位名叫蒲类海的哈萨克青年合力同破坏湖泊的山魔搏斗,姑娘被压在尖山下石化了,哈萨克青年扭住山魔同沉湖底,他们用生命为后人换来安宁幸福的生活。为了纪念他们,人们就把尖山下的数股清泉叫“汉姑泉”,把湖泊称作“蒲类海”。

提示

◆到巴里坤哈萨克人家坐客一定要尊重一些规矩。进门后,要坐左边,右边为主人的座位,不要跨越餐布。茶不要喝一半剩一半就离席,喝酒要一饮而尽。

哈萨克族忌讳别人当面赞美自己的孩子,尤其不能说“胖”,认为这样对孩子不吉利

◆不要当面赞美他们的牲畜,不要数牲畜的头数,不要跨越拴牲畜的绳子,他们认为这是在污辱带来财富的神灵。

◆哈萨克族很忌讳拔青草,认为青草是生命继续的象征。同时不要用脚踩火,往火里吐唾沫,不能用脚踩羊骨头,禁止打骂牲畜。

交通:从哈密市坐车到巴里坤镇,车票19元。然后在当地找车去草原,找车得自己砍价。如果从客运站包车去的话,费用在200~300元。门票:15元/人。最佳旅游时间:6~10月。要小心蚊子,最好带上“蚊不叮”。

天外来客”——白石头旅游区

白石头位于东部天山主峰喀尔里克雪山北麓,口门子东约2公里处,距哈密市约70公里,是一处由草原牧场、原始森林、度假村构成的旅游区。在碧绿的草场和茂密的松林间,独有一卧牛般大小的白色巨石。有人说它是:“天外来客”(陨石)。盛夏,哈密炎热而干燥,这里却凉爽湿润,景色迷人。如茵的草场,挺拔的青松,大片的山花,还有牧民那独特的小木屋……吸引着中外游人。

白石头风景区不仅以其得天独厚的高山草原展现出富有特色的自然景观,而且有她悠久的历史和美丽的神奇传说,三者结合使优美的自然景色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极富魅力。白石风景区由寒气沟、松树塘、鸣沙山、白石头、天山庙5个游览区组成,方圆100平方公里。因此,在白石头可同时观赏雪山、流水、森林、草地和繁花、晴雨、晨夕,四季的景色变化无穷,环境幽静,气候宜人。

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绿草如茵,野花竞放,羊群像飘动着的朵朵白云,松林里点缀着座座毡房,好客的哈萨克牧人捧来一碗碗奶茶、酥油,悠扬悦耳的冬不拉声,组成了幽静的避暑消夏胜地。

白石头风景区还分布着许多古寺庙和古文化的遗址。古寺庙的遗址有天山庙(关帝庙),古文化遗存有天山唐碑,位于天山庙东30余米。松树塘汉代任尚碑、烧陶遗址。大型冶炼遗址与天山唐碑相映照,“饱千秋冰雪,此中有汉石唐碑”。

距白石头10公里柳条河岸处,千顷碧波的草原上,奇妙地呈现出鸣沙山,是目前国内仅有的4座鸣沙山中最完美、鸣声最佳、传有优美传奇神话的鸣沙山之一(四座鸣沙山名称:哈密鸣沙山,敦煌鸣沙山,宁夏沙坡头内蒙响沙湾)。

提示

交通:从哈密坐公交车(每天都有,全程2小时)到白石头乡(即刚刚翻越天山即下车),车程约70公里。此地离白石头还有6公里。可步行去,也可拦截路上的马车或摩托车等,来回大概20元。骑马每人10元。门票:10元/人。注意:天气多变,在山那边气温达到30摄氏度左右,而在山这边只有10摄氏度左右,而且动辄下雨,所以记住带着厚夹克及防雨用品。住宿:白_石头度假村电话:0902-4361060。

全国四大魔鬼城之首——哈密魔鬼城

从哈密出发,沿312国道西行,绿洲边缘的戈壁滩上,有一个个排列有序的圆形土丘,这就是有“地下运河”之称的坎儿井。由于前往五堡途中的戈壁滩是从天山脚下倾斜着铺展下来的,所以这一带的坎儿井特别集中,井线清晰,蔚为壮观。从五堡乡再南行26公里,绿洲终止,远处地平线延伸处是茫茫无际的戈壁,在这里,为旅游开发修建的简易公路在戈壁中显得异常醒目,这便是哈密魔鬼城的入口。

哈密魔鬼城系全国四大魔鬼城之首。哈密十三间房南部到南湖乡以西,已经消失的库如克果勒河以北,方圆3600平方公里的广阔雅丹地貌内,散布着数十个魔鬼城群,其面积之大,类型之全、造型之妙、特点之独具,远胜于甘肃敦煌魔鬼城、新疆克拉玛依乌尔禾魔鬼城及卡拉麦里魔谷。

魔鬼城雅丹群像是从青黑色的戈壁滩上平地而起,前方突然出现了一座“古城池”,巍峨高耸,拔地而起,用黄土筑成,呈富丽庄严的金色。走近看是一巨大的怪石,历经了沧海桑田,沉积于海底的泥沙凝结,隆起为山丘,它们经历了100万年的风吹日晒,特别是沙漠狂风的打磨雕琢形成了眼前的这一幅壮观的景致。在魔鬼城里,用石头堆砌成路标,以便游客进入魔鬼城的纵深时不致迷路,一堆石头表示探险的路线,两堆石堆表示探险路线的前方有岔路,两堆石堆周围摆放着一圈小石头表示探险路线的前方有危险,要注意安全。

哈密魔鬼城的形成是由于天山呈东西向横挡在新疆的中间,强烈的西北风在天山的山谷中蜿蜒盘悬,最后经由七角井山口呼啸而出。狭窄的山谷使憋闷了许久的气流犹如决堤的洪水,冲向广阔平坦的戈壁滩,风速被大大加剧,形成典型的“狭管”效应。而七角井南面积17公里处的十三间房一带,几条深沟大槽正好对着七角井口方向,西北风在这里通过第二次“狭管”效应,形成了新疆风速最大的百里风区,每年的大风天数达到149天。在这强劲的大风吹蚀作用下,哈密魔鬼城这种比较典型的雅丹地貌慢慢形成。门票:20元/人。

注:雅丹(yardangs)系维吾尔语,多形成于河床,是干燥地区的一种风蚀地貌,雅丹的形成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发育这种地貌的地质基础,即湖相沉积地层;二是外力侵蚀,即荒漠中强大的定向风的吹蚀和流水的侵蚀。

“吕”字古城——拉甫去克古城

位于哈密市五堡乡四堡村内,东距哈密市65公里。为汉唐时代城址。地理坐标:东经92°54′28″,北纬42°56′16″,海拔614.2米。1957年被列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古城颇具规模,有南北二城,平面呈“吕”字形。由于白杨河水自两城间流过,致使古城遭受破坏。城内已被辟为村民居住地或果园,原有建筑大多被毁。

在古城内外发现的陶片主要是夹砂红、灰陶。多为轮制,火候较高。纹饰以花边刻线和附加堆纹为主。器形有罐、瓮等。从形制特点看,与吉木萨尔县北庭故城中出土器物多有相同或相近似之处。

据《后汉书·西域传》记载:“十六年,明帝乃命将帅,北征匈奴,取伊吾庐地,置宜禾都尉以屯田。”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鄯善国被高车人攻破,部分人北逃伊吾,在这里筑城居住,称为纳职。唐贞观四年(630年),又在此设伊州,下属纳职县城。

上述两座城址,从地望、出土遗物和构筑形式等综合分析,很可能就是东汉伊吾屯城和唐之纳职县城。

大地深处的历史——五堡

五堡位于哈密市五堡乡政府西北2公里,南距五堡水库约1公里处,地理坐标:东经92°49′14″,北纬43°1′52″,海拔525米。1978年春天,新疆考古研究所在五堡发掘了古墓地,在试掘中的第24号墓,出土了一具女尸,考古工作者根据古尸的出土地点,将其定名为“哈密古尸”,这一发现引发了美、英、法、德、日、韩考古专家的重视。很快,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对该墓地出土的4件盖木做了碳14测定,认定古尸距今已3200年左右,在1986~1991年,考古学家们又进行了两次考古发掘。共清理墓葬113座,区内墓葬十分密集,鳞次栉比,排列有序。地表近平,不见封堆。考古工作者经过体质人类学、考古学和民俗学等多学科的综合考察后,为人们描绘了一幅哈密古代居民的生活画卷。

距今至少3000年前,一些具有蒙古人种特征的部族和另外一些具有欧罗巴人种特征的部族已出现在哈密,他们在这里交汇融合,繁衍生息,部族内部过着较为平等的社会生活。这一时期的哈密古代居民与内地,甚至西南方印度洋、波斯湾等地区有了实际的联系。畜牧业是社会的经济基础,牛、羊、驴是人们饲养的主要家畜,也是主要的衣食来源。人们还兼营农业和狩猎,并用牛车和驴车运输。大麦、糜子制作的糜谷类烤饼调剂着人们的口味,3000年前哈密古代居民的创造力想象力远不止这些,他们结合当地的资源特点创办了陶器制作、木器加工、制革、毛纺织、青铜器制作甚至艺术品加工等一系列门类齐全的手工业部门。制作的各类器物涵盖了从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到审美、原始信仰等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专家预测,这是迄今发现的早期白种人相似深入亚洲大陆定居和生活的最远点。离五堡遗址仅4公里的四堡村,是著名汉唐故城拉甫乔克。这是唐朝在哈密设置伊州府下设伊吾、纳职、柔远三县的纳职城。五堡人纳职城的发现,仅仅揭开了哈密古代文明的一角,哈密更多被湮没的辉煌,将会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重新熠熠生辉。门票:10元/人。

提示

由拉甫乔克古城南行约10公里便可到五堡乡政府驻地,五堡古墓葬就位于五堡乡西北约2公里处。

大型佛教遗址——佛教寺

佛教寺位于哈密市柳树泉农场白杨沟村东1公里处的白杨河上游。白杨河水自中部流过,将其分成东西两部分,又名台藏佛寺遗址。此系唐代佛教兴盛时期的大型佛教遗址,是哈密地区年代较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寺院。地理坐标:东经92°58′56″,北纬43°1′51″,海拔699米。1990年被列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www.daowen.com)

寺院主要遗存在白杨河西岸,构筑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在断崖立面上凿出窟体后,再用土坯砌筑,并在窟前接砌前室;二是利用断崖直接开凿成窟;三是在与断崖相接的台面上用土坯砌建成窟。此三种建窟形式与吐鲁番柏孜克里克石窟大同小异。洞窟的平面大致有两类,以长方形居多,方形次之。有单窟,也有两窟和三窟相连。内壁均抹草泥,现依稀可见彩色壁画

距主体建筑北部亦有一组石窟,其中在一单窟的甬道中,发现面积不到2平方米的壁画,白底红绿彩,因年代久远已氧化成暗红色,图案系小千佛,佛光已成为黑色。

佛寺主殿坐佛高10米,可惜佛首已毁,身亦残缺。此处佛教圣地规模较大,据唐代史籍记载,唐代伊州下辖的纳职县(今拉甫乔克古城)正北20里的地方有一所香火旺盛的佛教寺院,似指此处。14~15世纪,伊斯兰教传入哈密后,该寺院逐渐废弃。

提示

距离哈密市区59公里,打车来回的价格100~150元。

天山峡口——口门子

由哈密市北行翻过天山,就到了口门子。这里是哈密、伊吾、巴里坤三条公路的连接点,曾是古丝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是古代军事上的险关要隘。口门子是一个天山峡口,三面崇山峻岭,林海苍茫。一出峡口,则是开阔的草原,绿野绵延。这里气象多变,“六月雪”并不稀罕,冬季更是一派“林海雪原”的北国风光。这里建有高原冰场,是训练冰上运动员的理想场地。夏季,金黄色的油菜花和鲜艳的野山花在绿色的草原上、青翠的山林间竞相开放,养蜂人的小棚屋、蜂箱、纷飞的蜜蜂、蠕动的羊群,又为草原增添几分诗情画意。遇雨则“无尽山色雨后添”,缭绕的雾气更给山林草原罩上一层神奇的面纱。电视剧《封神榜》中仙妖争战的场景就是在这里拍摄的,可见这里的景色给人以飘然天外的魅力。

木秀水清——庙尔沟

哈密市东去25公里,行至天山南麓的一条木秀水清的谷沟,便是风景如画的庙尔沟。哈密四世回王玉素甫曾在此修建避暑行宫,垒起数十里的石墙,栽植了各种树木花草,其中以山杏为最多。庙尔沟是因古时在这里建有佛寺而得名,佛寺坐落在一座小土山上,因年久失修,颓废不堪,而残壁上的绘画清晰,坐佛画廊依稀可辨。

民国20年(1931年)哈密战乱,回王行宫被毁。现在,这里已成为人们的避暑胜地。春天,满山谷杏花如雪,鸟语花香;夏季,高大的核桃树和成片榆林遮天蔽日,绿荫婆娑;秋天,山泉澄澄,爽气高洁,常使游人为这迷人的景色而流连忘返。

提示

在哈密街上拦出租车,通常夏利去要40~50元,价钱最好按包车的价格算,事先谈好。

云卷云舒——天山庙

天山庙位于哈密北部天山顶,因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在天山顶部修建关帝庙而得名。天山公路由此分道,急转直下,南去是南山口,北去是口门子。这里海拔2700多米,云巅鸟道,自古以来是东部天山南阳北阴的必经之路。建庙以前这里称“黑绀岭”。唐贞观十四年(640年),候君集平定高昌时,行军副总管左屯卫将军曾在此制作攻城器械,事毕立记功碑于天山之岭。元、明时期称“阔石图”岭(蒙语:碑岭)。

现在的天山庙,仅存有三间砖木结构的空殿和一块断碑。遂使今人有“破庙残碑映雪寒”的吟哦。天山路蜿蜒曲折凡三十六盘,道旁山高林密,鹰啭鹿鸣。顺盘山弯道,登上天山庙山顶,豁然天开,俯瞰山下,只见林海莽莽,雪光莹莹,一会儿朗月当空,一会儿云遮雾罩,一会儿大雪纷飞。游人旅客多驻足于此,领略一番大自然的奇妙景色。门票:10元/人。

提示

就在去松树塘的路上,中途下车逛逛还是不错的。

圣人墓——盖斯墓

位于哈密市西郊的盖斯墓又称“圣人墓”、“绿拱背”。相传,唐贞观年间,应唐太宗李世民邀请,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派弟子盖斯、吾外斯、万嘎斯三人来中国传教。万嘎斯病逝广州,盖斯和吾外斯到达长安,受到唐太宗的欢迎。回国途中,吾外斯病逝于河西之回回堡,盖斯则于唐贞观九年(635年)殁于星星峡,被草草掩埋。后来,哈密回王派人在星星峡为其修建一座拱背。

提示

乘坐至大营门的专线车可达。门票:10元。

黄金之地——回王陵

哈密市西郊的回王陵墓地,维吾尔族称之为“阿勒同勒克”(意为黄金之地)。1709年第一代哈密王——清封一等扎萨克额贝都拉死后便葬于此。从此这里便成为历代哈密王王室的墓地。

提示

位于西郊回城乡沙枣井,7路、10路车可到,出租车费为5元。门票:20元/人。

人踪史迹——柳树沟岩刻

柳树沟岩刻在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城西约50公里的柳树沟花岗岩石壁上,刻为山羊、绵羊、双鹿相对,人弯弓射猎、高轮车、太阳等图案,山上有清泉,汇潴成泄,称为“圣水”。

提示

只能包车去,然后找当地人做向导;如果没有对原始艺术的兴趣,就不要花冤枉钱了。

历史鸣唱——鸣沙山

哈密“鸣沙山”横卧于东部天山的南山与北山间的草原上。相对高度35~115米,南北长约5公里,塔水河和柳条河绕沙山两侧蜿蜒流过。立于天山庙上,可鸟瞰其全貌。由于这里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温度条件的作用,当游人静卧沙上时,风动沙移,沙鸣声如泣如诉,如萧如笛,凄蜿低回。当游人做滑沙运动时,沙粒向下翻卷滚动,相互摩擦,声波振荡,沙鸣声如同飞机从空中掠过,隆隆作响。门票:10元/人。

提示

位于口门子以北约12公里,东侧302省道通车。这里邻近松树塘和白石头,可以顺路前往,如果是包车,不用加钱。

瓜果飘香——哈密瓜园

哈密瓜园占地18511.5亩,集瓜果品尝、水上垂钓、娱乐休闲、自然戈壁观光为一体,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旅游、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地址:哈密市花园乡卡日塔里村,电话:0902-2380456。

走进民俗——哈密维吾尔民间服饰馆

哈密维吾尔民间服饰馆为你展示哈密维吾尔灿烂文化、了解哈密维吾尔古老的民族风情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地址:哈密市环城路哈密回王府,电话:0902-2389688 0902-225198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