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蒙古族:传奇与酒香-新疆游实用指南

蒙古族:传奇与酒香-新疆游实用指南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子”。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蒙古族人民尊敬长辈,进门、入座、喝茶、饮酒、吃饭时,让长者领先。献哈达也是蒙古族的一项高贵礼节。“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

蒙古族:传奇与酒香-新疆游实用指南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来,蒙古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子”。在新疆,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塔城、博州和巴州等地。

蒙古族始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蒙兀”是“蒙古”一词最早的汉文译名,始见唐代。“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的名称。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蒙古”也就由原来的部落名称变成为民族名称了。

蒙古族传统的娱乐活动赛马、赛骆驼、摔跤、射箭、射击、拔河、民间歌手弹唱、马头琴演奏、《江格尔》演唱、民间舞蹈等。土尔扈特蒙古族舞蹈有群舞、独舞、男女对舞,还有随歌伴舞,舞姿飘逸豪放,显示出草原民族独有的特色。在民间文艺方面,“好力宝”是蒙古族中流传很广的一种演唱形式,马头琴是最富特色的民族乐器

蒙古族礼俗:家中来客,不管常客还是陌生人,均以笑面迎接,摆上奶酪奶油和各种面制干粮,捧上奶茶。茶后,向客人敬上醇美的奶酒和白酒,主人把自己酒碗里的酒让在座的每一个人都喝一口。为了凑兴,常以唱歌劝酒。对贵客则宰羊款待。老年人来到时,则要外出迎接,走时搀扶上马。到长辈家里做客,一般要带些糖果、饼干、酒和自制面食品做礼物。蒙古族人民尊敬长辈,进门、入座、喝茶、饮酒、吃饭时,让长者领先。见面要互致问候,即便是陌生人也要问好。平辈、熟人相见,一般问:“赛拜努(你好)”;若是遇见长者或初次见面的人,则要问:“他赛拜努。”(您好)。

有些地区用手抓肉招待客人时,还有一定的规矩。例如用一条琵琶骨肉配四条长肋骨肉进餐;牛肉则以一根脊椎骨肉配半节肋骨及一段肥肠敬客。姑娘出嫁前或是出嫁后回娘家都以羊胸脯肉相待,羊的小腿骨、下巴颏、脖子肉都是给晚辈和孩子吃的。接待尊贵的客人或是喜庆之日则摆全羊席。

哈达也是蒙古族的一项高贵礼节。献哈达时,献者躬身双手托着递给对方,受者亦应躬身双手接过或躬身让献者将哈达挂在脖子上,并表示谢意。

蒙古族食俗:蒙古族牧民视绵羊为生活的保证、财富的源泉。日食三餐,每餐都离不开奶与肉。以奶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查干伊得”,意为圣洁、纯净的食品,即“白食”;以肉类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乌兰伊得”,意为“红食”。蒙古族除食用最常见的牛奶外,还食用羊奶、马奶、鹿奶和骆驼奶,其中少部分作为鲜奶饮料,大部分加工成奶制品

蒙古族的肉类主要是牛、绵羊肉,其次为山羊肉、少量的马肉,在狩猎季节也捕猎黄羊肉。羊肉常见的传统食用方法就有全羊宴、嫩皮整羊宴、煺毛整羊宴、烤羊、烤羊心、炒羊肚、羊脑烩菜等70多种,最具特色的是蒙古族烤全羊(剥皮烤)、炉烤带皮整羊或称阿拉善烤全羊,最常见的是手把羊肉。蒙古族除手抓肉外,还喜炖羊肉、火锅,也食熏肉。面拌以炒面为主,食用时加酥油或牛羊油,以茶水搅拌。馍馍、烤饼、油炸饼、饺子、面条、抓饭也是常用食物。

在日常饮食中与红食、白食占有同样重要位置的是蒙古族特有食品——炒米。西部地区的蒙古族还有用炒米做“崩”的习俗。面粉制作的各种食品在蒙古族日常饮食中也日渐增多,最常见的是面条和烙饼,并擅长用面粉加馅制成别具特色的蒙古包子、蒙古馅饼及蒙古糕点新苏饼等。

蒙古族每天离不开茶,除饮红茶外,几乎都有饮奶茶的习惯,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煮奶茶,煮奶茶最好用新打的净水,烧开后,冲入放有茶末的净壶或锅,慢火煮2~3分钟,再将鲜奶和盐对入,烧开即可。蒙古族的奶茶有时还要加黄油或奶皮子或炒米等,其味芳香、咸爽可口,是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滋补饮料。有人甚至认为,三天不吃饭菜可以,但一天不饮奶茶不行。蒙古族还喜欢将很多野生植物的果实、叶子、花都用于煮奶茶,煮好的奶茶风味各异,有的还能防病治病。

大部分蒙古族都能饮酒,所饮用的酒多是白酒和啤酒,有的地区也饮用奶酒和马奶酒。每逢节日或客人朋友相聚,都有豪饮的习惯。马奶酒是鲜马奶经发酵制成,不需蒸馏。

典型食品:蒙古族富有特色的食品很多,例如烤羊、炉烤带皮整羊、手把羊肉、大炸羊、烤羊腿、奶豆腐、蒙古包子、蒙古馅饼等。民间还有:稀奶油、奶皮子、煺毛整羊宴、熟烤羊、白菜羊肉卷、新苏饼、烘干大米饭。

蒙古族居俗:蒙古包是蒙古族的传统居室。它和哈萨克族房不尽相同,包顶篷杆是直线杆,门必须朝南开,炉子设在正中天窗下。“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包”,满语是“家”、“屋”的意思。古时候称蒙古包为“穹庐”、“毡帐”或“毡房”等。(www.daowen.com)

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大者,可容纳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纳10几个人。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包的大小先画一个画圈,然后沿着画好的圆圈将“哈纳”(用2.5米长的柳条交叉编结而成)架好,再架上顶部的“乌尼”(长约3.2米的柳条棍),将“哈纳”和“乌尼”按圆形衔接在一起绑架好,然后搭上毛毡,用毛绳系牢,便大功告成。

蒙古包搭好后,人们进行包内装饰。铺上厚厚的地毡,摆上家具,四周挂上镜框和招贴画。现在一些家具电器也进了蒙古包,生活十分舒畅欢乐。

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架设时将“哈纳”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拆卸时将哈纳折叠合回体积便缩小,又能当牛、马车的车板。一顶蒙古包只需要两峰骆驼或一辆双轮牛车就可以运走,2~3小时就能搭盖起来。

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经常转场的牧民居住和使用。

蒙古族婚俗:蒙古族同姓不婚。旧时,男女婚姻多由父母或其亲戚带上白酒等礼品去女方家中求婚。订婚时,男方带上自制的奶酒、一只熟羊和其他礼品,到女方家中,先敬哈达,再致订婚词,然后把带来的奶酒倒入碗中,给在场的女方亲友、邻居每人品尝一口。然后大家饮酒、吃肉。结婚前,男方还要给女方送过礼(即聘礼),多为肉、酒和新娘的梳妆具与衣料。聘礼多少,由双方长者商定。蒙古族人一般在金秋八月开始谈婚论嫁。小伙子的父母委托信赖的说亲人,择个好日子带上儿子去看中的姑娘家说亲。姑娘及父母如果看上了小伙子就收下献上的哈达和一盘饼食,这事就此定了下来。冬天是举办婚礼的好日子,经双方选定日子后,新郎家于傍晚时分到姑娘家接亲,至此婚礼已经开始,民族风格浓厚、趣味横生的各种婚礼节目连续上演,一直到东方发白;接亲的队伍才跨上骏马,同送亲的队伍一道往新郎家进发。在离新郎家不远时送亲的队伍停下,迎亲的队伍到家后重新偕同新郎的父母亲人前来第二次迎接。在婆婆为儿媳妇掀开盖头后,新郎新娘得向父母、主婚人、亲戚们一一行磕头礼并敬酒。众人也会兴奋地唱起敬酒歌、跳起舞,欢乐在草原上荡漾。出嫁前一日,女方家中举行送嫁宴会,亲友赴宴,以唱歌、跳舞倾诉亲人的依恋和父母的养育之恩。婚礼上,除宴饮、歌舞活动外,还安排一些诙谐戏。

蒙古族丧俗:旧时,蒙古族有火葬、天葬、土葬等多种葬仪。王爷、扎萨克、大喇嘛和念经祈祷的喇嘛用棺木土葬;僧人和一般人都用天葬。现今,都实行土葬。

蒙古族节庆:蒙古族民间传统节日有白节、祭敖包、那达慕等。

白节——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相当于汉族春节的年节,亦称“白月”,传说与奶食的洁白有关。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节日的时间和春节大致相符。除夕那天,家家都要吃手把肉,也要包饺子、烙饼,初一的早晨,晚辈要向长辈敬“辞岁酒”。

“塔克勒根”节(敖包会)——有部落和区域性的区别,时间多在农历六七月间举行,以部落为单位,人们汇聚到一个“敖包”祈求风调雨顺、牧草丰茂。

燃灯节——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待夜幕降临,家家点燃酥油灯,以示欢庆。今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额敏县多数蒙古族已不过燃灯节;乌苏市蒙古族在燃灯节的一天多不燃灯,代之以各种娱乐形式。

那达慕大会——每年夏秋季牧闲时举行。“那达慕”在蒙语中有娱乐或游戏之意。内容有摔跤、赛马、射箭、舞蹈以及物资交流等,成为蒙古族人民喜爱的盛会。

蒙古族禁忌:蒙古族人骑马、驾车接近蒙古包时忌骑快行,以免惊动畜群;若门前有火堆或挂有红布条等记号,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忌外人进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为西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动物的肉和驴肉、狗肉、白马肉;办丧事时忌红色和白色,办喜事时忌黑色和黄色;忌在火盆上烘烤脚、鞋、袜和裤子等;禁止在参观寺院经堂、供殿时吸烟、吐痰和乱摸法器、经典、佛像以及高声喧哗,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