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探索乌孜别克族礼仪:新疆游实用指南

探索乌孜别克族礼仪:新疆游实用指南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乌孜别克族的房屋有多种形式,顶楼呈圆形的称“阿瓦”,一般则为平顶长方形的土房。现除牧区仍然以手抓食之外,大部分乌孜别克族都改用筷子和调匙。乌孜别克族婚俗:乌孜别克族在婚姻方面仍恪守本民族固有的传统习俗和礼仪。乌孜别克族男女联姻要经过订婚、送聘礼和完婚三个阶段。乌孜别克人结婚典礼习惯于在女方家晚上举行。对于乌孜别克族来说,离婚是相当可耻的。

探索乌孜别克族礼仪:新疆游实用指南

乌孜别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宁、塔城喀什、乌鲁木齐、莎车、叶城等地。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乌兹别克族人口数为12370人。乌孜别克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其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乌孜别克族信仰伊斯兰教,风俗习惯,衣食起居等和维吾尔族大致相同,他们和维吾尔族、塔塔尔族有联姻的传统,通用维吾尔文。

乌孜别克族的名称,来源于14世纪时的金帐汗国乌孜别克汗。乌孜别克的意思是“自己的领袖”、“自己的领域”。14世纪上半期,原属于蒙古帝国的钦察汗国。钦察汗国的乌孜别克汗(1312—1341)信奉伊斯兰教,统一了分散在中亚广大地区的各个部落,其汗国被称为乌孜别克汗国,其国人被称为“乌孜别克人”。《元史》记为“月即别”、“月祖伯”等,后成为族称,沿袭到今。15世纪时,钦察汗国瓦解,原来作为它的组成部分的白察汗国逐步强大起来,占据着今西伯利亚西和哈萨克斯坦的广大地区,居民主要是各种不同来源的突厥——蒙古游牧民,他们都笼统地被称作乌孜别克人。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白察汗国的一部分乌孜别克游牧民在昔班尼汗的率领下,南下进入中亚农业区。先后占领布哈拉、撒马尔罕、希瓦、乌尔根奇、塔什干等城市,推翻了帖木儿王朝,与当地使用突厥语、从事农业的居民融合,形成了中亚的乌孜别克人。15世纪,金帐汗国解体,居住在撤马尔罕、花刺子漠、安集延、布哈拉等地区的乌孜别克商人,沿着古代“丝绸之路”,经新疆到内地经商,往来频繁,络绎不绝。17世纪以后,不少商人随着经商活动逐渐在新疆一些城镇定居下来,繁衍生息,形成了中国的乌孜别克族。

乌孜别克族的房屋有多种形式,顶楼呈圆形的称“阿瓦”,一般则为平顶长方形的土房。房屋墙壁较厚,砌有图案形壁龛,木柱雕刻有各种图案。取暖多用壁炉,也有在室内挖坑置炉取暖的。服装以男女戴各式各样小花帽为特点。男子穿长袍,束三角形绣花腰带妇女穿连衣裙,宽大多褶,不系腰带。一般穿皮靴,外加浅帮套鞋,妇女的绣花鞋别致美观。现在穿时装与民族装相结合的人越来越多。

乌孜别克族人能歌善舞,民族乐器有都他尔和弹布尔。民间音乐的曲调婉转曲折,优美动人。舞蹈以动作轻巧、富于变化而闻名,乐器种类很多,其中以三角形的“斜格乃琴”音色优美,最为动人。刺绣工艺精美细致,具有独特的民族传统,尤其是“派提努斯”花盘深受喜爱。

乌孜别克族礼俗:乌孜别克族注重礼节,尊重长者,说话行路均让长者先。骑马外出时若二人同行,则长者在前,幼者在后,男在前女在后。男的相遇,手放胸前鞠躬后握手;妇女相见,手放胸前鞠躬后可拥抱。

用餐时,长者居上座,幼者居下,家庭人口多的人家,还分席用餐,一般情况下孩子和妇女要另设一席。过去许多食物都手抓食,因此饭前饭后都要洗手,用毛巾擦干,不能乱甩。现除牧区仍然以手抓食之外,大部分乌孜别克族都改用筷子和调匙。吃饭时严禁脱帽,不能当着客人的面咳嗽。

乌孜别克族婚俗:乌孜别克族在婚姻方面仍恪守本民族固有的传统习俗和礼仪。

乌孜别克族的家庭,大多数是以夫妻关系为基础的小家庭,家庭成员一般不超过祖孙三代人,而且,三代在一起生活的家庭为数也不多,四世、五世同堂的家庭几乎没有。旧社会,个别的富商和封建上层,也存在着一夫多妻的现象,按宗教规定,最多有娶四个妻子的,但是,绝大多数平民百姓,都是一夫一妻制的家庭。按传统习惯,男女青年结婚必须遵循先长后幼的原则,即兄未婚,弟不可娶,妹不可先嫁;姐未嫁,弟不可娶妻,妹不可嫁人。

乌孜别克族男女联姻要经过订婚、送聘礼和完婚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与其他民族比较,并无特别之处。而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习俗则体现在完婚阶段。

乌孜别克人结婚典礼习惯于在女方家晚上举行。良宵之夜,灯火通明,女家必须以抓饭招待客人。结婚仪式之前,男女双方父母要媒人一起协商“讨休钱”,所谓“讨休钱”,是结婚以后如果男方提出离婚时,男子必须付给女子的款项。对于乌孜别克族来说,离婚是相当可耻的。小两口恩恩爱爱过日子才是光彩的。因此,在这个民族里,夫妻发生离异的现象,是极少见的。不过,如果夫妻实在不能在一起生活而且离婚又是男方主动提出,当着女子的面说过“我不要你了”之类的话,那么,女方不但可以带走自己的嫁妆,同时男方必须付给一定的“讨休钱”。讨休钱在婚礼举行前就商定好,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那种喜新厌旧、见异思迁男子的一种限制和约束。

讨休钱商定之后,在阿訇的主持下举行结婚典礼。阿訇诵经,询问新婚夫妇是否愿意结为伉俪。当一对新人都表明同意结合后,阿訇拿一块用盐水浸过的馕分送给新郎和新娘各一块,这是婚礼中很有意义的一项内容。乌孜别克人珍视盐,认为盐可以加深夫妻感情,馕又是乌孜别克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食,二者融为一体,象征着新婚夫妇好像盐和馕一样永不分离、天长地久。(www.daowen.com)

婚礼仪式举行之后,新娘随新郎及前来迎亲的客人去男家。

新娘被娶来后,还要举行“搬新娘”仪式。搬新娘是女家亲友来到男家将新娘接走,回到娘家。刚到身边的媳妇就被接走,似乎有点不近情理,新郎无可奈何只好带着礼物,尾随着新娘追到女家,献礼物以“赎回”新娘。按规矩,新郎再次来接新娘时,新娘要抱着母亲哭天嚎地,表示不愿意离开养育自己长大成人的慈母。而姑娘的父亲,这时应为女儿祈祷,希望真主降福于自己出嫁的姑娘。新娘也哭了,新郎礼也送了,情也求了,父亲也祈祷了,这些形式过后,新娘便高高兴兴地跟新郎回到婆家。

这时,新娘由女方德高望重的老年妇女或新娘的嫂子陪伴,当新郎“赎回”新娘时,男家早在院中点燃了一堆火,新娘绕火堆走一周后,踏着铺在门前的白布进入屋内,以此表示新娘已结束了姑娘时代,从今以后将忠于火热的爱情,与夫君恩爱一生。新娘进屋时,男家主人撒喜果、喜糖等,众人哄抢,表示恭贺新娘回来安居乐业,早结喜果。然后,护送新娘的客人,除那位德高年迈的妇人留下外,其余皆在男家宾客的欢送声中返回。

按传统习惯,乌孜别克妇女从结婚那天开始就必须戴上面纱(乌孜别克语称之为“赫瓦兰”或“帕兰结”,意思是将全身遮盖)。这种面纱的脸部那一块是用马鬃织的,便于通风、透光。因此有人说,连苍蝇都很难看见乌孜别克妇女的脸。不过,现在揭下面纱的妇女已经越来越多起来了。

乌孜别克族食俗:乌孜别克族饮食习惯与新疆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一样,禁酒和忌食猪、狗、驴、骡肉,喜食牛、羊、马肉及乳制品,一日三餐皆吃馕和奶茶。还爱吃土豆炖肉及蜂蜜、糖浆。

乌孜别克族主食以面米为主,面食以馕最为常见,其做法与维吾尔族烤馕方法大同小异,民间烤馕有油馕和肉馕之分。除油馕和肉馕外,还有窝窝馕、片馕等数种。

奶茶是乌孜别克族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料,烧奶茶一般用铜壶或铝锅,先将茶水煮沸,然后加入牛奶烧煮,搅匀,待茶乳完全交融后,再加适量的食盐即成。饮时把奶茶盛入碗中,稍加酥油或羊油、胡椒即可。一日三餐中,早餐比较简单,多以切小块的馕泡奶茶。

典型食品主要有:“库尔达克”(洋芋炖肉)、“那仁”(熟羊肉块和面条葱头、酸奶搅拌在一起,浇肉汁,加上佐料用手抓食)是乌孜别克族具有民族风味的食品,也是待客的佳肴。米肠子,乌孜别克族传统小吃,用羊肠、加米和佐料等灌制而成。

乌孜别克族丧俗:乌孜别克的丧葬仪式,一般按伊斯兰教规举行,行土葬。死者去世周年内的每个“主麻日”(星期五)都要做抓饭请客、以祝死者早升“天国”。

乌孜别克族节庆:乌孜别克族主要节日有“圣纪节”、“肉孜节”、“古尔邦节”等。传统节日与当地其他信奉伊斯兰教民族的节日基本相同,以肉孜节和古尔邦节为一年之中最隆重的节日。过“肉孜节”前的斋月里成年人都要封斋,吃斋饭时,亲友邻里要互相邀请,如有客至,主人要热情款待。古尔邦节要屠宰牛羊炸油饼,吃手抓肉和抓饭以及民间特有的风味食品“那仁”。每年春季,乌孜别克族还要举行“苏麦莱克”仪式,届时以村为单位,大家自带各种生食品集中在一起,用一大锅熬熟后共餐。在此过程中,人们聚在一起进行歌舞娱乐活动,预祝风调雨顺、人畜两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