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思想文化的奠基者,有如下三圣:一为儒家的开创者孔子,二为道家的开启者老子,三为佛教禅宗的弘法者六祖惠能。由于时间关系,儒道两家另找机会介绍,今天只谈六祖惠能。
惠能传播的被称为中国化的佛法——禅学主要创新点是什么呢?我个人认为主要是三点:第一是明确认定我们的心性本来就是佛性,所以只要我们明心见性,自然就能自成佛道,不需要向外求取。[2]这个观点我们称之为佛性论。第二是如何进行修持,惠能认为修持的方法是要做到“无念”。所谓“无念”,也就是念念不住。[3]第三点是修成佛道开示的境界,惠能不以出离人生的西方净土世界为最高级追求,而强调以随时随处保持心境的清净为终极目的。[4]那么,这三点为什么会成为惠能传播佛法的创新点?这三个创新点在佛教的发展史上有什么意义呢?
这个问题还是要回到释迦牟尼所创立的佛教的基本信仰中来,才能有更好的说明。
我们知道释迦牟尼在创立佛法的时候最初悟到并初转的法轮是“四谛”说。“四谛”就是四种真谛:第一是苦谛,它讲人生是苦的;第二是集谛,它讲苦的来源;第三是灭谛,是讲解脱的归宿;第四是道谛,是讲如何才能获得解脱。后来,释迦牟尼在传播他的思想信仰时,把四谛思想展开而为十二因缘说。所谓十二因缘就是人生过程中的十二个环节。这十二个环节是什么呢?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入,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5]
第一个环节是“无明”,无明即是指各种贪嗔痴。贪就是贪婪,嗔就是对达不到目的产生的怨恨,痴就是对事物错误的认识或颠倒的认识。一个人有贪嗔痴,就会影响他的行为,这就是第二个环节“行”。行又具体表现为身口意三业:“身”就是身体的各种欲望,“口”是指的说话时的各种污言秽语,“意”是指各种贪婪的意念。身口意这三业积淀下来,会留下痕迹,又叫做“业力”,这种“业”作为一种潜在力,就好像种子一样潜藏在第三环节“识”之中。无明和行属于前生所做所为。“识”相当于灵魂。灵魂会来到今生。从“识”到“名色”到“六入”到“触”到“受”这五个环节就是今生的五果,无明和行则是前生的二因。“名色”是指今生的胚胎成长于母体中,其中色是讲肉体的构成,名是讲精神的构成。“名色”这精神和肉体结构就在母胎里形成,在母胎里的“名色”进一步发育出“六入”,“六入”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觉器官和认识机能,它们是在胚胎里一步步分生而成的。其中眼、耳、鼻、舌、身是接受外来信息的各种器官,意是把这些信息整理起来的思维的器官。婴儿出生以后开始接触外界,这是“触”。接触外界以后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感受,这就是“受”。感受大体可以分为苦的感受、乐的感受、不苦不乐的感受。这些都是前生注定的。也就是说,从识到受这五支作为今生有什么样的状况都是由前生决定的。
接下来是“爱”和“取”这两支。我们前生带来的各种状况,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它们,这就是爱和取两支的问题。爱和取两支讲的是今生这个“我”的主观意念。今生这个我如果对前生带来的各种状况,比如说好的状况,你拼命地执着;不好的状况,你拼命地拒绝或者对它们产生各种愤恨等等,这些都是爱、取这两支生发出来的各种主观意念。当然,如果你生起了好的意念,那么你下生会有好的报应;但是如果你生起恶的意念,那么你下生就会有更恶的报应。“有”便是预示着下生会有什么样的果报。“有”也分了三层:如果你在爱、取两支中做得好,那么你就有可能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如果你做得很不好,你就会跌落到最低的境界。比如说如果坠落到欲界,那很可能是“地狱”了;如果你落到“色界”,那就是色界天人;如果落到“无色界”,那就是无色界天人了。这就有了来生的问题。爱、取、有三支是今生的三个因,其实就相当于前生的无明和行。由爱、取、有三支作为缘,就带来下生的生和老死问题。所以,这十二因缘说实际上讲的是三世轮回报应说。也有把十二因缘说称为二重因果报应说:因为无明和行是前生的二因,识到受是今生的五果,爱到有是今生的三因,生和老死是来生的二果。这是释迦牟尼所创立的佛教的基本信仰。
后来的佛教都是沿着这个十二因缘说来展开的。大乘佛教有一个派别叫空宗,空宗一派主要讨论的是:什么是无明?它回答这个问题的一个核心观念就是:缘起性空。凡是由因缘和合而出现的东西,都是自己不能决定自己的,所以它的本性是空的。这个空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说它不能自主。实际上缘起性空讲的就是无我的问题。但是,按照大乘空宗所讲的,凡是缘起的都是性空的,那么十二因缘说也是讲缘起的,它是不是也是空的?实际上也是空的。但是,空会引起一些人误解,认为空是什么都没有,这样连十二因缘说也是不成立的。由于这一派过分强调缘起性空会令有些人对佛教信仰本身产生怀疑,所以到公元4世纪的时候就形成大乘佛教另外一个派别——有宗。有宗集中讨论:识是什么?唯识宗的回答是万法唯识。它认为我们面对的是有的世界,面对的还有各种各样的人生,我们不能够说什么都空,问题在于我们怎么去解释我们这个世界,怎么解释不同的人生?这是万法唯识所要处理的问题。唯识宗把出现的所有现象都归结到识那里去,认为所有的现象其实都是由识、由我们的灵魂带出来的。唯识学在我国大力传播的主要是玄奘法师,也就是《西游记》里面的唐三藏。他去印度求法,主要就是要搞清楚唯识学是怎么回事。实际上,唯识学是讨论我们的心理问题:我们都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我们的心理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困迫,我们在面对各种各样的困迫时应该如何对治。唯识学是讨论这些问题的。所以,唯识学跟心理治疗的关系非常密切。很多做心理治疗的心灵治疗师都会将唯识学作为一个辅助的手段。但是,识是什么?如果识是由无明和行引发的,无明是贪嗔痴,这是恶;由无明所引发的行,身口意三业也一定是恶的;然后这个恶的业力或者种子进入识,进入我们的灵魂,这就意味着我们的灵魂在根性上就是恶的。如果我们的前生,或者我们的再前生,它的根性是恶的,那么我们如何能够修证成佛呢?依这样的看法,我们就没有自信心,就没有自救的力量了,这是唯识宗面对的一个难题。面对这个难题,就产生了大乘有宗的另外一个派别——佛性论。
佛性论的含义就是说我们的根性—本性其实不是恶的,而是善的。这是通过确认我们的本性是善的,也就是说我们的前生,我们的再前生都是善的,由是进入识,进到我们的灵魂也是善的,来去确认我们今生成佛具足可能性。如何证明我们的根性是善的呢?也还是从无明这个地方说起。你为什么能够认定这样做就是无明,这样做就是贪嗔痴呢?显然是因为你内在的根性中已经有一个明觉,这样你才能够判定这样做是无明,是错误的,可见无明的背后其实有明觉。佛教的信仰由之就从无明转到明觉上来了,这样的转换使佛性论与孔子创立的儒学思想非常接近。明代流传有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大体是说一个官员抓到一个强盗,在审判时,这个官员问强盗:你怎么可以把别人辛辛苦苦赚的钱都偷走了,你的良心过得去吗?这个强盗辩称:日子都过不下去了,这个年代谁还讲良心啊?当时天气很热,强盗问能不能脱衣服,官员说可以。这个强盗脱衣服,剩下一条裤衩没有脱。官员就问:你为什么不把裤衩也脱了呢?这个强盗冲口而出:这样不太好吧。官员当下指点:你能够说不太好,就表明你这个人还有做人的良知,还有羞耻感,可以做好人。从这个例子也可以说明,无明(强盗就是无明)背后其实还有一个明觉,只是他没觉察。佛性论也就是这样一个转换确认我们的根底其实是可以成佛的,因此我们应该有自信心,我们应该发起善心来做好事。因为我们的根底是一个明觉,前生留给我们的其实是一个好的东西,所以佛性论把识到受这五支都看成是正因佛性。这是惠能以前的佛性论。
但是,如果只是说根底是佛性,而在爱取这两支里面,却是很贪婪很自私的,那么,还是会遮蔽原本就有的佛性,还是不能成佛呀!
接下来的问题便是,爱取两支到底是什么呢?今生那个“我”的主观面是什么呢?这就是惠能所要回答的问题。
在六祖惠能看来,今生带着色身的这个“我”其实也具足本觉性。就是说,不只是前生留给我们的根性具足佛性,今生之我也是能够自觉去做好事作好人,自觉地去修成佛道的。所谓本心本性具足佛性,一方面是指的“本来无一物”的那种“空性”[6],另一方面又是指的可以完全靠个人去“悟空”的那种本觉性。[7]“空性”和“悟空”本觉性是每个个人本心本性本来具足的。因此每个个人可以靠自心自性自度证成佛道。这是惠能对佛教思想的一大推进,有这一推进,惠能让佛教得以为中国人广泛地接受。因为中国人思想的根底是儒家的性善论,惠能实际上是把佛教的性恶论改成性善论。当然惠能与儒家也有不同,儒家的性善论是讲现实人生人性,而惠能的性善论不免有一个信仰的维度——三世轮回报应说在背后的支撑。但无论如何,他这样的改变就使得人们成佛有一个内在的根据,人们有了充分的自尊、自信,得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去修证成佛。这是惠能对佛教思想发展的最重要的一点,也可以说是惠能对佛教的革命性改造。
但是,何以能够证明我们的根底是佛性的呢?前面说过,惠能所说的佛性指的是本心的“空性”,因为本心是空的,因而是清净的。所以又可以以清净性指心说性。我们看人一生的成长过程,小孩的时候就是很单纯的,没有过多的欲望,没有过多的追求。我们很多欲望、很多追求实际上是后天才出现的。比如,一个人小的时候看到别的小孩吃的比自己好、穿的比自己亮丽,欲望就生起来了,烦恼也开始多了,本心的清净就变少了;再长大一点,看到别人的女朋友比自己的漂亮,更增加烦恼了,内心的清净就又少了;结了婚以后,看到别人的房子、别人的车辆比自己更好,烦恼又再添加了,甚至还生起了争夺的心理,自己的清净心就更加消失了。这就可见,我们原先的本性是清净的,烦恼其实是后来加进来的。大家看到现在城市里很多人,虽然钱多了,住的也不错,但是烦恼却亦多了许多。还有一条网络笑话冒充农民的口吻,问城里人到底想干什么:我们刚刚住上楼房,你们说要去住草棚了;我们刚刚吃上肉,你们却要去吃野菜了;我们刚刚娶上老婆,你们硬要做单身汉了。为什么城里人会这样想?因为烦恼太多了。所以,想回归清净、追求安宁,或者甚至要回到简单的生活,这是我们人的内在本性使然啊!诚然可以说,惠能就是从这个角度揭示人的本性就是佛性。
人虽然有这样一个清净本性和回归清净的追求,但是人很多时候又不得不面对杂染的现实。人在面对杂染的现实的时候,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善的恶的、好的坏的事相,我们怎么办?这就是惠能所讲的,在工夫上要做到无念,念念不住。一个人不可能没有意念,因为外界的信息反射进来,你必定会有所反映,就像有东西从镜子前面掠过一样,肯定会被镜子照到。一个人如果没有意念,就等于死了。所以不能要求没有意念,而在于有了意念以后怎么办?惠能说要念念不住——你不要停留在某个念头上,如看到好的东西一定要得到它,看到不好的一定要抗拒它,这就已经起念了。一个人如果动心起念就有问题了。回到十二因缘说去看念念不住,就是说如果我们今生有一个好的处境,出生在富贵人家,可以过很好的生活,那其实是前生带给你的,不要以为就是你自己的,然后尽情地挥霍、极度去享受,这种执实是自己的一种意念,就是起念,属于恶的心念,这种恶的心念会带到下一生,下生就会有不好的报应。反过来说,今生有不好的处境、不好的遭遇,你也不要有一种憎恨的心理,甚至还要用各种各样不同的手段去报复这个社会和他人,这也是起念,这样做带到下一生,就会有更加糟糕的处境。这就是惠能为什么要强调无念——念念不住的修习功夫背后的信仰依据。
既然人的本性即是佛性,人自己又具足感悟佛性的本觉性,修习的工夫又只在“无念”、不起念、念念不住,那么成佛意味着什么呢?成佛其实就只是一种心境,一种心灵境界的追求。惠能作为佛教的圣人,不可以没有三世轮回说的信仰背景,但其实已经作了重要修正:他自己说听了弘忍传授《金刚经》的法眼,“一闻言下大悟,顿见真如本性”;又称:“汝若不得自悟……一悟即至佛地。”[8]这里讲的“真如本性”、“佛地”就是心灵境界;他反对人们盲目地追求西方净土世界,甚至以为修佛不一定要到寺庙里去出家,在家里也可以。这样的修习,通过排除外在世界对内在心性的骚扰,回归清净的本心本性,实际上已是把成佛追求认作心灵境界的追求。(www.daowen.com)
说到这里,我们已经可以看到惠能开创的禅宗思想信仰的现代意义了。谁都不得不承认,由于西方近代鼓吹的个人主义、物质主义的影响,我们当前面对的现实社会,人与人、族群与族群、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利益纷争来得更尖锐,人心人性被这些纷争所牵扯所污染自也显得更严重了。如何让人性回归本初的纯粹、平静,已经构成为人们共同关心的话题。惠能“本性自清净”可以成为一个重要的提示。
而“本性自清净”又需以“本来无一物”作为认识世界的基础。“本来无一物”是说的要把外在世界看“空”看“无”。这个看“空”看“无”,并不是说世界上什么东西都没有,而是如前面所说到的,世界上所有事物,包括我们每个个人,都是由因缘和合所生起,是从因缘和合的意义上说“空”说“无”的。而所谓因缘和合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条件,一切事物,包括我们每个个人,我们每个个人所以成为这个样子,特别是有好的境遇,其实都是因缘和合给出,由各种条件造成的。包括父母、亲戚对你的关爱,也包括社会为你创造的条件,还有包括大自然提供的生存处境。一个人之所以有这样那样的处境,都跟周围的环境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性空说”的意义就在于提醒我们不要有过分地自我执着,应该对我们的各种生存条件,对给我们创造这些条件的人、社会、环境持有一份敬畏和感恩。[9]这一点其实是佛教和儒家都强调的。比如,我们如果有一个好的生存环境,依佛教我们需要对前辈的努力付出给予敬畏和感恩;即使我们有一个不好的处境,但是我们对来生负责也要去努力改变,使来生有更好的境遇。至于儒家所讲的敬畏和感恩,则是:父母对我们每个人的关爱,这是我们能够生存和成长的基本条件,所以,我们对父母的敬畏和感恩是我们每个个人应该做的。我们每个个人吃的用的住的行的,每一样东西都离不开社会和他人的付出,因之对社会和他人也应该持有敬畏和感恩。至于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恩,现代人似乎十分缺失。近代西方思想的传入,让很多人认为大自然的结构是我们人可以创造的,是我们人可以随意改变的,所以我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恩就缺少了。事实上,我们人这个族群,之所以能够成为这个样子,用儒家的话来讲,大自然把我们人类创造成为最聪明、最有智慧的一个族群,那是大自然对我们的恩典;而且大自然不仅把我们创造为一个出色的族群,还年复一年生长出各种东西供养我们,这也是大自然对我们的恩典。我们对大自然怎么能够不敬畏和感恩呢?
所以,人要维持自己的生存,不仅要对亲人,还要对社会、他人,对大自然都要有一种敬畏和感恩,这是儒家和佛教都强调的。我今天讲佛教,讲六祖惠能,不是要大家成为佛教徒,而是希望能够借取惠能的思想和认识提升我们的心灵境界,让我们不要过分地为外在的权力欲望所困扰,能够以“空”以“无”的精神把权力与欲望的过分追求化去,使自己保持心灵的一份纯真,和激发起对父母、社会、他人、自然世界应该承担的责任。在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认信佛教,还是推崇儒家,提倡道家,都有同等的价值。
【注释】
[1]本文依据一次讲演的录音稿加工而成。原稿较长,部分内容经删改。为确保言出有据,加了若干注释。在此谢谢用心整理成文的同学!
[2]《坛经》记惠能开示:“善知识,心中众生,各于自身自性自度。何名自性自度?自色身中邪见烦恼、愚痴迷妄,自有本觉性。只本觉性,将正见度。”(杨曾文校写:《敦煌新本六祖坛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24页)
[3]《坛经》记惠能开示:“无念者,于念而不念。无住者,为人本性,念念不住,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无有断绝,若一念断绝,法身即离色身;念念时中,于一切法上无住;若一念住,念念即住,名系缚;于一切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杨曾文校写:《敦煌新本六祖坛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16—17页)
[4]《坛经》记惠能告诫众生:“心即是地,性即是王。性在王在,性去王无。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坏。佛是自性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佛即是众生;自性悟,众生即是佛。”(杨曾文校写:《敦煌新本六祖坛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41页)
[5]详见《杂阿含经》卷十二,《大正藏》第二卷,第85页上—中。
[6]按,惠能“得法偈”,惠昕、契嵩、宗宝等本《坛经》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法海本《坛经》“本来无一物”作“佛性常清净”。有学者认为“本来无一物”属空宗观念,与惠能主佛性论不合,作“佛性常清净”当是。其实,“空”“无”为佛教共同认可的观念,唯把外界看“空”看“无”,才能使本心本性回归清净,因而不存在不合的问题。
[7]《坛经》记惠能开示:“佛犹觉也,分为四门:开觉知见,示觉知见,悟觉知见,入觉知见。开、示、悟、入,从一处入。即觉知见,见自本性,即得出世。”(杨曾文校写:《敦煌新本六祖坛经》,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51页。)此即以“觉”训“性”作“佛”。
[8]杨曾文校写:《敦煌新本六祖坛经》,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33页。
[9]太虚大师说:“我们毕竟是人间的人,我们不是披毛戴角的动物……我们从生身起以至老死,每天所需要的衣食住行工具,从何而来?你如果肚皮饿了,有食物来充饥;冷了有衣服来遮体;风雨袭来,有房屋给你住;你如果往何处去,有道路给你走。这些资生的赠与,都是仗人类互助的能力——大众的力量而得到的……换句话说,你的生命完全依靠社会大众的能力来维持、滋养。所以你要去服务社会,替社会谋利益,凡是社会各种辛苦事业,你要耐劳的去做。”(释太虚:《太虚大师全书》第3卷,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第152—153页)太虚所言诚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