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书籍《学思之路》揭示佛教轮回说的宗教境界

书籍《学思之路》揭示佛教轮回说的宗教境界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孔孟儒学有别,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由于对世界与人生的感悟不同,他开启的是另一重境界:宗教的境界。他更看重“德”“福”的一致性。佛陀又把“十二因缘”说称为“缘起法法说”。是谓“三世轮回报应”说。显然,佛教是借证成“无我”说,使人得以破去我执,而走出自我的。而承认灵魂的存在性,及由“灵魂”承担的祸福报应的因果必然性,便为人类开出了第三重境界:宗教境界,或“价值一存在”一体性的境界。

书籍《学思之路》揭示佛教轮回说的宗教境界

与孔孟儒学有别,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由于对世界与人生的感悟不同,他开启的是另一重境界:宗教的境界。

本文这里说的宗教境界与人文境界并不是没有相同点:它们实际上都讲求超越物质欲求,超越个体自我,寻求人生的意义。它们的不同点只在于:孔孟儒学所凸显的意义,如上所说的更多是一种精神性的追求,这种精神追求,不一定可以带来福报。就是说,在儒家那里,并不强调“德”与“福”的一致性。孔子说过,“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论语·宪问》);孟子说:“若夫成功,则天也,君如彼何哉?强为善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下》)这种只认修善为当然的,而不强调修善与外在的社会条件必然地相应、必然地带来实际效果的说法,即表明儒家不强调“德”“福”一致,甚至可以说,儒家更看重与“福报”的抗争而凸显意义追求,张扬人文境界的纯粹性与崇高性。

佛陀创教有别。他更看重“德”“福”的一致性。就是说,在佛陀看来,意义的追求,必然要通向存在、走向存在,通过“福报”而使意义追求落实为存在性追求。其中的关键,便是佛陀认信“十二因缘”说和由“十二因缘”演示的“轮回报应”说为实理实法。

所谓“十二因缘”说,众所周知,是指“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佛陀又把“十二因缘”说称为“缘起法法说”。“云何缘起法法说?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谓缘无明行,乃至纯大苦聚集。是名缘起法法说。”[5]依佛陀教诲,十二因缘中,“无明”“行”等二支构成前世之二因:“识”“名色”“六入”“触”“受”等五支,构成今生之五果;“爱”“取”“有”等三支,构成今生之三因;“生”“老死”等二支,构成来世的二果。是谓“三世轮回报应”说。

依佛陀创教的“十二因缘”说与“三世轮回报应”说,众生之有今生,和今生之有种种际遇,都是前生乃至前生之前生(无始时来)的所作所为决定的,今生无法选择,不能改变;今生之种种作为也只对未来发生影响,构成来生的业缘;因此,佛陀讲“无我”。《增一阿含经》卷三记佛陀教诲称:“我之所说,色者无常,无常即是苦,苦者即是无我,无我者即是空,空者彼非我有,我非彼有;痛、想、行、识及五盛阴皆悉无常,无常即是苦,苦者无我,无我者是空,空者彼非我有,我非彼者。我之教诫,其义如是。”[6]这里的“五盛阴”即色、受、想、行、识五类有为法,实即指众生。众生“无我”,乃因为“彼非我有,我非彼有”,每个众生个体都处于缘起缘灭中,其间没有永恒我,故为“无我”。后来之般若学“缘起性空”说,以“众缘所生法”为“无自性”,以“无自性”见“空”,实亦证“无我”。(www.daowen.com)

显然,佛教是借证成“无我”说,使人得以破去我执,而走出自我的。在其以“因缘和合”说来开示“无我”义时,佛教是把每个个人放在与各种条件(含他人与社会)的关联中加以把握的;而在其以“三世”说来开示“无我”义时,佛教更是把每个个人放入前后相续的历史变迁中予以考察的。

正是因为每个个人现时的生存状况(含贫贱富贵)都是与各种条件、与他人与社会相关联的,所以个人不应当执著“自我”;又正是因为每个个人现时的生存状况都与前生来世,即都与历史变迁相关联的,所以个人甚至要对历史变迁承担责任。由是,佛教借“十二因缘”说,得以带领众生走出自我,走向他人与社会,走进历史深处,以大悲心成就人生意义。

佛教与儒家的相同处,即在这种追求超越自我、关爱他人与社会的人生意义。

而所谓佛教与儒家的不同处,佛教教化的独特处,在把意义的追求见之于“存在”,或即把对“德”的追求落实于对“福”的确保中,这是因为,佛陀的“十二因缘”说,一方面把每个现生个我放入与他人、社会、历史的关联中,破去我执;另一方面,又借确认有一报应的担当者,为落实破去我执的意义承受后果与责任。这个担当者便是“十二因缘”中之“识”支。“识”在原始佛教与中国佛教中,实际上是有“灵魂”的意义[7]。而承认灵魂的存在性,及由“灵魂”承担的祸福报应的因果必然性,便为人类开出了第三重境界:宗教境界,或“价值一存在”一体性的境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