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结构模式是意识、知识、实践能力构成的综合性结构框架。意识知识和实践能力相辅相成:意识是前提,知识是基础,实践能力是关键。这三个层面又分别包含不同的要素。
(一)意识层面包含跨文化意识、文化相对意识和现实关注意识
跨文化意识是学生对目的语文化因素和母语文化因素及其差异的敏感性和自觉性。文化相对意识是摒弃民族中心主义、消除文化偏见的文化相对主义态度——文化只有差异而没有好坏和优劣之分。具有文化相对意识也是正确树立跨文化意识和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首要条件。学生还应具有关注文化现实、体验文化生活的现实关注意识。只有在现实生活中进行跨文化学习和跨文化实践,才能真正体会跨文化知识的价值和跨文化学习的重要性,摆脱大学英语学习枯燥乏味的状态。
(二)知识层面包含跨语言知识、跨文化知识和跨社会知识
知识是静态的,而跨语言、跨文化和跨社会知识可用于跨越障碍,用于语言之间、文化之间和社会之间双向、动态的沟通。跨语言知识和跨文化知识分别涵盖母语和目的语语言知识、文化知识。学习大学英语的学生要比较全面地掌握汉语和英语语言知识以及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避免忽视一方而过于倾向另一方的偏颇。特别要克服强调英语语言文化而边缘化汉语语言文化的倾向。因为“有关本民族的文化知识能帮助人们理解异族文化”(Lustig & Koester1999:71)。社会是语言和文化保持生命活力及发展变迁的大环境,是开展跨语言、跨文化实践活动的舞台。学生需要充分了解中国和西方国家的社会背景,努力缩短英汉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心理距离,克服国内社会环境相对单一的局限,丰富跨语言知识、跨文化知识和跨社会知识。(www.daowen.com)
(三)实践能力涵盖文化感知能力、文化调适能力、文化比较能力、非语言交际能力、专业结合能力和职业导向能力
文化感知能力的形成需要作为感知主体的跨文化交际者在提高自觉意识的基础上对自己原有的感知方式和习惯进行适度的监控和调整,突破固有感知方式的束缚,逐步发展出适应跨文化交际需要,更加灵活有效的感知素质和技能(任裕海,2004:63)。文化调适能力是跨文化交际者为了适应具体的跨文化环境调节自身文化行为的能力,直接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成败。Macionis(I998:319)用“U”形图说明了文化调适的蜜月期、冲突期、恢复期和适应期4个心理阶段。学生要增强文化调适能力、缩短冲突期、尽快进入恢复期和适应期。文化比较能力主要是对文化求同存异和求异存同的能力。系统的文化比较能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截然不同的两种文化在思维方式、价值观、社会习俗等方面的差异,真正领会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精髓,也能使教师明确跨文化教学的重点和目标,提高跨文化教学的效率。一切不使用语言进行的交际活动统称为非语言交际(胡文仲)。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是知觉、理解和运用非语言行为的能力。学生需要提高非语言交际能力,改善交际风格,从而成功实现跨文化交际。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正确的职业选择是学生成才的关键。跨文化交际实践能力培养必须密切结合专业知识学习、未来职业选择。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的根本出路应该是结合专业、面向职业、服务人生帮助学生提高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和人文修养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
意识—知识—实践能力框架内部各因素相互影响、环环相扣,并无顺序、先后和重要性大小之分。大学英语跨文化实践应基于宏观视角形成合力,不可偏废和条块分割。跨文化交际能力与社会发展、教育改革息息相关。结构因素和内部关系必然会变化更新,因此研究者应该具有整体、动态意识,避免孤立、静止的思维方式,不断推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结构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