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言交际能力的概念
“交际能力”是美国语言学家海姆斯(D. Hymes)在20世纪60年代首次提出的概念,与乔姆斯基(N.Chomsky)提出的“语言能力”是相对的。海姆斯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认为:一个人的语言能力不仅表现在他是否表达出合乎语法的句子,而且还表现在他能否在一定的场合和情境中使用恰当的语言形式,这就是语言交际能力。交际能力包括四个方面:“①语法性(grammaticality),即懂得哪些句子是合乎语法的;②可接受性(feasibility),即懂得哪些句子是可以被人接受的;③得体性(appropriacy),即懂得哪些话是恰当的;④现实性(occurrence),即懂得哪些话是常用的。”可见,海姆斯所理解的一个人的交际能力包括:语法(正确性)、心理(可接受性)、社会化(得体性)和概率(现实性)等方面的判断能力。
很多学者对海姆斯的交际能力理论曾有过进一步的阐述。美国语言学家M. Canale和 Swain(1980,1983)也曾指出,语言交际能力是由语言能力(grammatical competence)、社会语言(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话语能力(discourse competence)和交际策略(strategic competence)等因素构成的。英国J.C. Richards和R.W.Schmidt主编的《语言与交际》(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收录英国、美国和加拿大等国语言学和教学法研究的学者所写的八篇论文,从不同角度对语言交际活动以及与此有关的问题作了探讨。
中国多数学者都认为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两部分。盛炎先生(1990)把交际能力归纳为:①语言学能力,主要是语言结构方面的能力;②社会语言学能力,主要是语言功能方面的能力,主要表现为语言运用的得体性;③话语能力,话语大于句子,有一定语境的语篇结构;④交际策略,或者说交际技巧等。吕必松(1992)认为,语言要素、语用规则、文化知识、言语技能、言语交际能力等五个因素构成语言交际能力。陈贤纯先生(1995)进一步指出,语言能力在第一个层次,交际能力在第二个层次。
(二)语言交际能力的构成因素
语言交际能力包括四个方面的能力,即语言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话语能力、交际策略能力。其中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和组成部分。语言交际能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除了受语言能力的制约之外,还受其他非语言因素如社会、文化、心理等多方面的影响。
(1)语言能力指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基本技能。掌握语言基础知识是指掌握汉语本体的语言规则系统,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规则;掌握语言基本技能是指全面掌握听、说、读、写基本技能。语言技能以语言知识为基础、为指导,受语言规则的制约,保证言语的正确性。从第二语言教学的角度看,语言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语言知识讲授和语言技能练习两种途径来实现。语言知识的讲授是为语言技能训练服务的,语言知识是在练习中转化为语言技能的,语言技能的熟练说明语言知识已在大脑内初步内在化,而不是一些背熟了的规则或者单词。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告诉学生一个个具体的字词的发音和声调,一个个具体的词组和句子中的重音、语调,一个个具体的词的概念和用法,一个词组或一个句子的语序以及语义等等。所有这些学生可以背熟,可以记住,但还没能达到语言知识内在化的程度。语言能力要想成为一种内在的能力还要经过专门的训练才能获得。这就是说,在讲授语言知识的同时,老师还要让学生根据所讲授的语言要素反复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训练。基本技能的掌握是语言能力培养的目的,也是语言能力在大脑内逐步内在化的条件和重要手段。
(2)社会语言能力指掌握语用规则,在真实的社会语境中得体地运用语言的能力。语用规则是指语言使用的规则。语言使用离不开一定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和交际目的。换句话说,语言运用离不开语境。语境不同,对语义和语音、词、句式以及应对方式等的选择也往往不同。语用规则就是根据一定的语境对语义、语音、语言形式以及应对方式进行选择的规则。所谓“语境”是指使用语言时所处的实际环境,包括语言之内和语言之外的,语言之内的环境叫语言环境,语言之外的环境叫言语环境,语境就是语言环境和言语环境的总称。
语言交际跟语言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二语言学习者必须学会利用语言环境,善于在环境中灵活地使用语言,才能达到交际的目的,完成交际任务。可能有人要问:“交际能力有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我们认为“达意”也许是交际能力的最低要求,那么交际能力的最高标准是什么呢?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我们一般都使用“得体性”来评价一个第二语言学习者具有较高的语言交际能力。所谓“得体性”是指在言语交际时要适时、适境、适情、适势、适机,一切以适度恰到好处为原则。
总之,社会语言能力是语言交际能力中非常重要的构成因素。要想培养学生的社会语言能力,必须把语义和语用的教学跟文化交际紧密结合起来,着重揭示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因素,介绍目的语国家的基本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
(3)话语能力指组成连贯性话语的能力。在语言交际活动中所使用的语言单位一般都是由许多连贯的句子组成的语段(也称为话语)。这些话语的意义并不是由所组成句子的意义简单地加起来。因此,要全面理解语言的语用意义和交际功能,仅仅研究句子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研究句子之间、句子与语境之间的关系,研究句子在语段或语篇中的作用。仅仅研究语法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将对语法、语义和语用的分析结合起来,还要研究社会文化因素,研究具体的语境甚至会话双方的关系。这就出现了“话语”能力的概念。语言教学绝不能停留在单句教学上,教师不能满足于学生会说单个句子,必须对其进行成段表达的训练。要着力训练学生积句成章、积章成篇的能力,加强对其话语能力的培养。
(4)交际策略能力指在交际中根据具体的交际目的、任务、语境等,策略地运用语言的能力。这些策略有解释、更正、强调、重复、夸张、迂回、回避、圆场、委婉辩驳、猜测等,也就是交际中的言语应变能力。20世纪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初,涌现了一大批以交际策略为研究课题的论文和专著,这些研究根据研究者的研究兴趣及视角可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方向以Coredr(1978)、Tarone(1981)、Faerch(1983)和Kasper(1983)等人为代表,主要从中介语和偏误分析角度探讨交际策略的意义、分类、交际作用等问题;另一个方向以Rubin为代表,主要从学习者角度,通过对成功的外语学习者习得行为的观察和分析,描述导致成功的外语习得和交际策略,以便使这些策略也可以为其他学习者参考。交际策略是学习者为顺利进行语言交际活动而有意识地采取的对应措施或方法技巧,是语言使用者交际能力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学习者语言习得的认知因素之一。西方学者对语言学习者的交际策略也做了不同的分类,这些分类各有特点。综合各家的看法,大体有以下几种策略:
(1)回避
回避某一话题或有意放弃正面表达某一信息。
(2)简化
对目的语的形式或功能加以简缩。
(3)语言转换
指目的语和母语相互转换。
(4)母语化的目的语
用母语的语言习惯或规则表达目的语,形成母语式的目的语。
(5)母语直译(www.daowen.com)
将母语直接译成目的语。
(6)语义替代
用比较熟悉的同义词做近似表达。
(7)描述
用一般描述和解释表达某一语义。
(8)重复
将对方听不明白的部分不断重复,希望对方听懂或争取时间想出别的表达方式。
(9)使用交际套语
使用已经储存在记忆中的一些固定说法。
(10)利用交际环境
一定的交际环境有助于意义的表达。
(11)等待
一时不知如何应对,在记忆中检索。
(12)体态语
用手势、神态辅助言语表达。
(13)使用其他语言
既不用母语也不用目的语,而是用其他语种。
(14)求助于对方
直接要求对方解释或重复,也可以通过停顿、眼神间接求助对方。
综上所述,语言交际能力既包括语言能力,也包括语用能力;既要求掌握语言本身的规则,也要求掌握语言运用规则;不仅要求学生能将词语组成句子,也要求他们把句子组成连贯性的话语;既要求学生掌握一般的语言表达手段,也要求学生在交际时善于采用必要的交际策略;既要求言语的正确性,也要求言语的得体性。因此,除了语言知识、技能以外,语言交际还涉及社会、文化、心理等多方面的知识,是多元综合性的知识和技能体系。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区别在于:语言能力是大脑对语言内部客观规律的感知,是以语言知识的方式被储存或被提取;而交际能力则是人们对语言交际有关的外部因素的了解和把握,以便灵活有效地进行交际。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的理论,对外语教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只有真正明确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的构成因素和它们之间的界定,才能正确地决定教学内容,进行课程设置,确定教学原则和规定教学过程,使外语教学达到培养交际能力的预期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