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跨文化视角下提高语法教学效果

跨文化视角下提高语法教学效果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传统的语法教学,大多是对所学句型进行孤立、机械性练习,这种重复、转换练习,学生在不理解的前提下也能进行。语言的语法手段本身并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真正的目的是表达意义的能力。英语语法教学应该采取特殊的教学方法与之相适应。为了提高学生的交际意识和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中应采取与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思路相一致的教学途径,在用中学,学中用。

跨文化视角下提高语法教学效果

教师的一切组织活动都应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使所教的每一个语法项目自然纳入特定的言语情境中,摆脱以前那种围绕语法进行无意义的句型练习的模式。要想使整个课堂活动从语法分析转变为交际活动形式,实现以表达为主的可能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新的语法结构在特定语境中提出

教师在设计一堂课时首先应该考虑新的语法结构的运用与产生这一语言的环境之间的关系,明确表示教学的出发点是在这些语言环境中对于这一句型的运用,以及句型功能的体现,给学生以该句型结构的感性认识,因为语境可以给予任何一种语言形式的表现力。语境的存在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的语言现象,而且能使学生在练习时运用准确得体、合乎语境的语言表达

(二)从编码入手帮助学生理解句型结构

理解是表达的基础,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表达出来。每个句型都具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感性知识,有了表达意图,学生就会思考:选择哪种表达方式?怎样把要说的话按语义关系进行编码组合?也就是把一种非语言的语码编成一种有语言结构的消息。此时,结合学生的思考,教师把新的语法知识引导出来,分析和讲解新句型的语言特征和结构,因为要使学生理解和运用新的知识,让他们了解和熟悉其特点和运用规律是必要的。

(三)有意义的练习

如果说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那么教学应以意义为中心。传统的语法教学,大多是对所学句型进行孤立、机械性练习,这种重复、转换练习,学生在不理解的前提下也能进行。而有意义的练习则是学生必须在理解练习的语义和语法形式下才能表现出来的练习,并且对了解语言的运用规则有着积极的意义,也是下一步骤的准备活动。在这一练习中,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其主要任务是设立一个有效的交际情境,让学生体会到句子在某一特定的语言环境里所产生的意义,了解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离不开这些语言外的因素。(www.daowen.com)

(四)交际性练习

教学进入言语实践活动。根据Chomsky的语言能力的观点,它应该是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的结合。交际性练习是以表达为主,要求学生把所学的语法知识自如地转换到恰当的语言运用中来,结合设定的语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进行自由交际。同时,教师应随时把握交际中话题的语境,以提高语言交际的有效性。学生应积极投入到这一语言交际之中,即使他们的目的语知识还不完善,但交际的欲望与所学知识相结合,足以使他们努力去表达自己,使自己在交际中学会交际。

(五)巩固与总结

通过言语实践,学生对所学语法知识的运用有了更进一步的体会和了解。但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学生可能由于注意表达意义而忽略语言的准确性。这时,教师首先应肯定学生交际活动积极的一面,同时也应指出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学生在新学知识运用中所出现的问题,归纳和总结课堂所学的语法知识,并布置相应的书面练习,以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这实际上是一种语言材料的再创造过程,教师的归纳总结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技能和表达技能,同时也为学生运用语言准备了特定的表达机制。语言的语法手段本身并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真正的目的是表达意义的能力。

英语语法教学应该采取特殊的教学方法与之相适应。从表达出发,进行语言结构分析,实现语义与语境的结合。这种假想是建立在为了更好地运用这一目的之上的。摆脱为学而学,为考试而学的束缚。要使学生能把在课堂上所学的语法知识有效地运用到语言交际中去,还必须靠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去多方揣摩,才能理解其用法。为了提高学生的交际意识和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中应采取与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思路相一致的教学途径,在用中学,学中用。与传统语法教学相比,从编码入手,建立以语法分析与语义、表达相结合的立体教学,摆脱了以前语法分析只停留在句子表面上的教学模式;它遵循了认知原则,开发和利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从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中解脱出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能在有限的语言环境中掌握语言知识,获得一定程度的语言交际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