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摩尼教的珠观念在《丝路古史散论》中探讨

摩尼教的珠观念在《丝路古史散论》中探讨

更新时间:2025-0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摩尼教中被喻为珍珠的神祇,还有借自基督教的耶稣。摩尼自称,他是耶稣的使徒。如果由此认为摩尼教的“珍珠观”颇受基督教的影响,似亦不无道理。那么,就不能否定摩尼教建教之初的“珍珠观”包含了佛教的源流。摩尼教除了以珍珠譬喻神圣的诸神之外,在更多的场合用来喻指“灵魂”即“光明分子”。摩尼教信徒们的根本任务,即是把被暗魔禁锢的“灵魂”或光明分子解救出来,回归明界。

佛教中,“摩尼”(珠)的含义和地位作用略如上文所言,下面则考察它在摩尼教中的含义及地位作用。首先,查看“珠”与摩尼教神灵的关系。

摩尼作为教主,往往被譬喻为以光明为主要特征的珍珠,例如,摩尼的突厥文赞美诗十分清楚地展示了这一点:

啊,光明的太阳神……/啊,光明的月亮神!/犹如奥尔密兹德神的王冠,/犹如梵尔凡神的花环,/体貌光辉四射的是我的父尊,摩尼佛。/因此我这样地赞美你,崇拜你。

你犹如如意珠宝一般,/值得佩戴在头顶的王冠上。/啊,你是值得赞颂的!/因为你以戒律之/光照耀四方,你就如此地照耀……/看来光辉明亮的是我的父尊,摩尼佛。/因此我这样赞美你,崇拜你。/

你十分顺畅地降临,/驱除了贪婪和其他情欲!/由于你起源于完美的涅槃,/你就值得被佩戴在/此前诸佛头顶的王冠之上。/因此我这样地赞美你,崇拜你。[22]

在此,摩尼非但被喻为珍珠,并且是不同凡响的珍珠,即“如意珠”(文书中直接借用了梵语词cintāmaṇi),这是佛经用以指称凡有所求、俱能满足的“宝珠”。摩尼教突厥文书的这一借词源出佛教,当然绝无疑问。

摩尼被喻为“如意宝珠”,并被认为有充分资格装饰在此前诸神(即“佛”)的王冠上,而诸神之一便是奥尔密兹德(Ohrmizd)。摩尼教借用了琐罗亚斯德教的最高神、光明之源及世界创造者奥尔密兹德(也称阿胡拉·马兹达,Ahura Mazda)之名,作为本教的主神之一“初人”(Primal Man,即汉文典籍中的“先意”)的名号。所以,“珠”在这里的地位十分崇高,而其物理特征亦如佛教所描绘的那样,光明异常。在短短的几行颂诗中,直接赞美摩尼或者珍珠光明的就有四处。不仅如此,“如意宝珠”在此还被突出地赋予了高级的精神品格:驱除贪婪和其他情欲。众所周知,贪婪正是摩尼教明暗(或善恶)二元论中暗(恶)方的典型代表,故“明珠除贪”的作用与功能,也就相当于佛教中“摩尼珠(=智、觉)除烦恼”的说法。两种譬喻极其相似。

在摩尼教中被喻为珍珠的神祇,还有借自基督教耶稣(汉文典籍称“夷数”)。摩尼自称,他是耶稣的使徒。摩尼教科普特文《赞美诗》所言“珍珠石(pearl-stone)乃是《福音》中的耶稣;不可动摇的基础乃是使徒彼得;十分康健的心智乃是孪生的安德鲁”云云[23],明显地以“珍珠”喻指耶稣。这与佛教以“摩尼(=珠)”喻指诸佛、菩萨的意义相若,即指具有高级智慧、觉悟的圣徒。类似的用法亦见于同一文书的同节中:

他(指耶稣——引者)前赴海边,寻找珍珠。首先,他找到了彼得,是为教会的基础。他找到了安德鲁,这是最初的圣像。他找到了约翰,是为纯洁的典范。他找到了詹姆士,是为新智的源泉。他找到了菲利普,具有极强的忍耐力。他找到了巴塞洛缪,是为爱情的玫瑰。他找到了另一位托马斯,是为曾赴印度的美妙芳香。他找到了另一位詹姆士,主的忠诚弟兄。他找到了迦南人西蒙,对生活充满了热情的人。他还找到了利末,是为忠信之冠。他将残片给予犹大,他因此得到很少的光明。[24](www.daowen.com)

科普特文《赞美诗》在此谈到耶稣在海边寻找珍珠,而所谓的“珍珠”即是人:彼得(Peter)、安德鲁(Andrew)、约翰(John)、詹姆士(James)、菲利普(Philip)、巴塞洛缪(Bartholomew)、托马斯(Thomas)、另一位詹姆士、西蒙(Simon)、利末(Levi),共计十位。他们都是教主耶稣的著名“十二门徒”之一。旧译汉文《圣经》也将诸名译作彼得、安得烈、约翰、雅各布、腓力、巴多罗买、多马、另一位雅各布、西门、马太等。显然,他们都是“圣徒”,犹如佛教中菩萨、诸佛一样,也被喻为珍珠。“珍珠”所喻者,是纯属真、善、美的“光明者”。

《赞美诗》的这段文字直接借鉴自基督教的《圣经》,自无疑问。如果由此认为摩尼教的“珍珠观”颇受基督教的影响,似亦不无道理。然而,恰恰是被喻为珍珠的这些耶稣门徒中,就有不止一人曾赴东方布教,例如,据说腓力曾到亚洲各地的异邦中,为主作见证;巴多罗买也曾到亚美尼亚和印度传道,引领多人皈依;更有古老传说称,多马曾经前赴叙利亚、帕提亚、波斯、印度,乃至中国等地布道。由于招致异教徒的猜忌,竟被刺死。因此,多马在印度的信徒便设立了一个教会,以纪念他,迄今已有两千年。这些传说的确切程度究竟如何,目前难有定论,但是,耶稣的门徒们远赴世界各地(包括东方的印度等地)布教,则十分可能。所以,若谓早期基督教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曾与东方的佛教有所交流和相互借鉴,应在情理之中。那么,就不能否定摩尼教建教之初的“珍珠观”包含了佛教的源流。

摩尼教除了以珍珠譬喻神圣的诸神之外,在更多的场合用来喻指“灵魂”即“光明分子”。例如,一份摩尼教帕提亚语文书以灵魂救赎者的口吻说道:“我将把你从你始终沉溺的大海波涛中和海洋深处拯救出来。……通过你……我将……痛苦。……我将带你远离……经过完美的康复……你的肢体……我将使你脱离一切疾病,脱离你一直为之悲泣的种种不幸。我希望你不再被罪恶者所掌控,因为你确实永远就是我自己。你是被埋藏的宝物,是我的财富之首,是代表一切神祇之完美的珍珠。”[25]

按照摩尼教的教义,一切生物(甚至包括植物)的“灵魂”,即是创世时期被暗魔吞食的“光明分子”;而所有的光明分子都是由大明神发射出来的,亦即是他的一部分。摩尼教信徒们的根本任务,即是把被暗魔禁锢的“灵魂”或光明分子解救出来,回归明界。所以,文书在此所言的“你确实永远就是我自己”,便是指一切“灵魂”的本质即光明分子;同时,将灵魂(=光明分子)譬喻为最完美的珍珠,亦如佛教那样,用“摩尼(珠)”喻指最美妙、最高尚的事物。

以珍珠譬喻灵魂的另一个例证,见于摩尼教科普特文文献《导师的克弗来亚》,第83章相当详细地描绘了救赎灵魂的方式与过程,犹如采珠人在大海里采集珍珠一般。其大意是:摩尼(在此被称为“开悟者”,enlightener)向信徒们解释珍珠如何在大海中生成,即由雨滴落入大海后,逐步形成泡沫,泡沫再在珠贝中逐步演化成珍珠;珍珠有大有小,有的极为珍贵。于是,采珠者潜入大海深处,将珍珠采集上来。他们将珍珠交给商人,商人再将珍珠交给国王与贵族。

神圣教会的情况亦然如此,它由来自各处的生灵聚集而成。灵魂置于人类的肉体之中,这些肉体就如海洋中藏纳珍珠的贝壳。使徒们犹如采珠者,上天的光明赋予者犹如商人,伟大的永世则如国王和贵族。从人类肉体中解放出来的灵魂,将被带回到永生的明界。因此,“你们,我所爱者,也应该尽心尽力努力奋斗,以便成为优秀的珍珠,让光明采集者看中,带回天界。他会把你们带回到……伟大的商人首领,你们则会得到永生。你们拥有……以及光明。”[26]

摩尼在此之所以不厌其烦地详细描绘珍珠如何在大海中生成的过程,是为了更生动地解释“灵魂”即光明分子如何被肉体禁锢,以及如何历经磨难,如何自我净化,以及如何获得拯救,从而回归明界的摩尼教根本教义。以珍珠被包在珠贝内来譬喻灵魂被禁锢在肉体内,是相当机智的说教;珍珠被采珠者从深海中带至光明永世,也就成了灵魂得救的形象譬喻。而人类灵魂获得拯救的典型模式,便是摩尼教创世神话中初人(汉文典籍称“先意”)之被救;初人则也往往被喻为珍珠,例如,“开悟者又说道:活灵(Living Spirit,汉文典籍称‘净风’)以其大力完成了七件功业。第一件事,是将初人带离(与暗魔的)争斗,犹如将珍珠带离大海一样。”[27]

在摩尼教的汉文与非汉文典籍中,用珍珠譬喻灵魂的例子还有很多,马小鹤先生曾撰专文予以讨论[28],在此不赘。但是,应该强调指出的是,摩尼教的“灵魂”与佛教的“佛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摩尼教的“珍珠观”很可能包含了佛教因素。下节将作详细辨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