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浑脱”相关,并且同样源自域外胡人的文化,还有“浑脱帽”和“浑脱舞”。《新唐书》称,“浑脱帽”是朝廷重臣长孙无忌发明的:“太尉长孙无忌以乌羊毛为浑脱毡帽,人多效之,谓之‘赵公浑脱’。”[19]张鷟《朝野佥载》也持此说:“赵公长孙无忌以乌羊毛为浑脱毡帽,天下慕之。其帽为‘赵公浑脱’。”[20]在此,他们都将这类浑脱说成是一种帽子,质料为“乌羊毛”,亦即羊皮帽或者羊毛毡帽。此外,似乎某种舞也因这种帽子而获得同样的名称,如《通鉴》载云:“上数与近臣学士宴集,令各效伎艺以为乐。工部尚书张锡舞《谈容娘》,将作大匠宗晋卿舞《浑脱》,左卫将军张洽舞《黄獐》,左金吾将军杜元谈诵《婆罗门咒》,中书舍人卢藏用效道士上章。”而胡三省在注释“宗晋卿舞《浑脱》”一语时则称:“长孙无忌以乌羊毛为浑脱毡帽,人多效之,谓之赵公浑脱,因演以为舞。”[21]
帽子中空,并由皮毛制作,故以“浑脱”命名,无可厚非。不过,把它说成是由长孙无忌始创,则不能令人信服;若认为“浑脱舞”因此衍生而来,则离事实更远了。因为按之其他资料,所谓的“浑脱舞”显然是由域外“胡人”传入中国的一种文化。例如,唐中宗时,清源尉吕元泰曾上书言政道:“比见坊邑相率为浑脱队,骏马胡服,名曰《苏莫遮》。旗鼓相当,军阵势也;腾逐喧噪,战争象也;锦绣夸竞,害女工也;督敛贫弱,伤政体也;胡服相欢,非雅乐也;浑脱为号,非美名也。安可以礼义之朝,法胡虏之俗?”[22]在此,那些成群结队跳浑脱舞的,都穿着胡服,奏着胡乐,明白地被指为“胡虏之俗”。所以,浑脱帽与浑脱舞同样地都源自域外胡人(主要是游牧人),应该是没有疑问的。
尽管把浑脱帽归因于长孙无忌的创制并不正确,然而,浑脱舞是佩戴浑脱帽后表演的一种舞蹈,却近乎事实。那么,浑脱帽到底有什么特色呢?我们可以先看几条史料。宋代陈旸的《乐书》介绍道:“玉兔浑脱舞,衣四色绣罗襦,银带,玉兔冠。”[23]《宋史》则说得更为具体:“队舞之制,其名各十。小儿队凡七十二人:一曰柘枝队,衣五色绣罗宽袍,戴胡帽,系银带;……七曰玉兔浑脱队,四色红绣罗襦,系银带冠玉兔冠。”[24]显然,在此所言的浑脱舞之所以称为“玉兔浑脱舞”,是因为舞者都戴着玉兔冠,也就是具有兔形特色的浑脱帽。又,唐代段安节谈到归属于“鼓架部”的诸种戏、乐时说道:“乐有笛、拍板、答鼓,即腰鼓也,两杖鼓。戏有代面。……即有踏摇娘、羊头浑脱、九头狮子、弄白马、益钱,以至寻橦、跳丸、吐火、吞刀、旋槃、筋斗,悉属此部。”[25]
由此似可推知,浑脱舞之所以有玉兔浑脱、羊头浑脱等区别,恐怕即是因为舞蹈者分别戴着兔形浑脱帽或者羊头状浑脱帽等的缘故。考虑到“浑脱”的语源有“中空之皮囊”的含义,因此,这类兽形浑脱帽有可能不但保留了诸兽的形貌特征(当然,头颅最有象征性),并且很大很深,从而罩没整个头部,犹如兽形面具一般。这种装束十分别致,自然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它与苏幕遮、假面、拨头等胡舞被归入同类乐舞,也就顺理成章了。而其“浑脱”之名则仍然暗示了与“中空皮囊”的密切关系。
源自古代游牧人的浑脱、馄饨、浑脱帽、浑脱舞传入中土后,对于中国人的日常饮食、军事装备、文化娱乐等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也展示了“丝绸之路”对人类文明交流的莫大贡献。
【注释】
[1]有关馄饨、浑脱等物的语源和来源,可参看笔者旧文《从“浑脱”看古代中外文化交流》,载《铁道师院学报》1995年第3期,第23—28页。
[2](明)高濂《遵生八笺》“饮馔服食笺下·甜食类·馄饨方”,王大淳校点,巴蜀书社,1992年,第822页。
[3](唐)李匡乂《资暇集》卷下,载《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十·杂家类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850—162页下。
[4](明)方以智《通雅》卷三十九《饮食》,载《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十·杂家类二”,第857—748页下。
[5](宋)程大昌《演繁露》卷九《馄饨》,载《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十·杂家类二”,第852—148页下。
[6](明)叶子奇《草木子》卷四下《杂俎篇》,吴东昆校点,载《明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77页。
[7](宋)周密《癸辛杂识》续集上《回回沙碛》,王根林校点,载《宋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5784—5785页。
[8](元)张昱《可闲老人集》卷二《辇下曲》,载《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五·别集类四”,第1222—544页上。
[9](宋)曾公亮等《武经总要》前集卷十《攻城法》,载《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二·兵家类”,第726—366页上。
[10](宋)曾公亮等《武经总要》前集卷十二《守城》,载《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二·兵家类”,第726—408页下。(www.daowen.com)
[11](唐)杜佑《通典》卷一百六十《兵十三·军行渡水》,浙江古籍出版社据万有文库影印本,2000年,第849页中。
[12](宋)苏辙《栾城集》卷四十一《请户部复三司诸案剳子》,载《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三·别集类二”,第1112—474页下。
[13]《元史》卷一百五十四《石抹按只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76年,第3641页。
[14]《王延德使高昌记》,王国维辑录,载《王国维遗书》第十三册《古行记四种校录》,上海古籍书店据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影印,1983年,第4页。
[15](清)李心衡《金川琐记》卷二《皮船》,载《丛书集成新编》第九十六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印行,1985年,第279页上。
[16](清)余庆远《维西见闻纪》“物器·馄饨”,载《丛书集成新编》第九十四册,第565页下。
[17]Sir Gerard Clauson,An Etymological Dictionary of Pre-Thirteenth-Century Turkish,p.605,Oxford,1972.
[18](宋)郑思肖《宋郑所南先生心史》下卷《大义略序》,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二十一册《集部·别集类》,齐鲁书社,1997年,第21—140页下。
[19]《新唐书》卷三十四《五行志一·服妖》,中华书局标点本,1975年,第878页。
[20](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一,恒鹤校点,载《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2页。
[21]《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唐纪二十五·中宗景龙三年》,中华书局,1956年,第6632—6633页。
[22]《新唐书》卷一百一十八《宋务光传》,第4277页。
[23](宋)陈旸《乐书》卷一百八十四《玉兔浑脱》,载《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经部九·乐类”,第211—829页下。
[24]《宋史》卷一百四十二《乐志十七·教坊》,中华书局标点本,1975年,第3350页。
[25](唐)段安节《乐府杂录》“鼓架部”,载《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八·艺术类四”,第839—991页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