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丝路游牧人创造的浑脱

丝路游牧人创造的浑脱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是知“浑脱”是个“夷语”,亦即是非汉语的译名;而在此则将其含义解释为“囊”。[6]可知“浑脱”是用以盛装乳酪等液体饮料的牛皮囊。那么,“浑脱”最初出自域外的游牧人,显然没有问题。可见“浑脱”是密封性很好的皮囊,可以用来在较长时期内保存饮用水或者酒、乳之类的饮料。同为“浑脱”,其大小之悬殊可见一斑。后一种“浑脱”鼓胀而浮于水中的外形特征,令人很自然地联想起一种日常食品,即上文谈到的“馄饨”。

丝路游牧人创造的浑脱

“浑脱”,或者以它为词根的扩展名所指的事物有多种,但是,它最初的来源绝非汉语,却是可以肯定的。明代的陈士元在其《诸史夷语解义》中说道:“浑脱,华言囊橐也。”是知“浑脱”是个“夷语”,亦即是非汉语的译名;而在此则将其含义解释为“囊”。同属明代的叶子奇在其《草木子》中解释得更为具体:“北人杀小牛,自脊上开一孔,逐旋取去内头骨肉,外皮皆完。揉软,用以盛乳酪、酒湩,谓之浑脱。”[6]可知“浑脱”是用以盛装乳酪等液体饮料的牛皮囊。这里所谓的“北人”,当是指“中国以北之人”,也就是指北方境外非汉族的“夷狄”之流。那么,“浑脱”最初出自域外的游牧人,显然没有问题。

“浑脱”作为装盛水、酒等液体的容器,并非从明代以降才出现,而是要早得多,至少,唐宋时期的文献中就发现了不少与此相关的记载。例如,宋人周密在其《癸辛杂识》中谈及,浑脱是域外沙漠旅途中的必备物件之一:

回回国所经道中,有沙碛数千里,不生草木,亦无水泉,尘沙眯目,凡一月方能过此。每以盐和面作大脔,置橐驼口中,仍系其口,勿令噬嗑,使盐面之气沾濡,庶不致饿死。人则以面作饼,吝贮水一榼于腰间(或牛羊浑脱皮盛水置车中),每日略食饵饼,濡之以水。或迷路水竭,太渴,则饮马溺,或压马粪汁而饮之。其国人亦以为如登天之难。今回回皆以中原为家,江南尤多,宜乎不复回首故国也。[7]

又,元代张昱描绘当时中外交往景象的一首诗道:“相官马湩盛浑脱,骑士题封抱送来。传与内厨供上用,有时直到御前开。”[8]在此所言的“马湩”即是指马乳,或者是马乳酿成的酒,是为游牧人的特产。此诗所描绘的,显然是域外特意进贡给中原皇帝的优质马奶酒,而它们则都是用浑脱盛装的。可见“浑脱”是密封性很好的皮囊,可以用来在较长时期内保存饮用水或者酒、乳之类的饮料。由此推测,这种用途的浑脱,体积似乎不是很大,因为若是巨大和笨重,是难以捧在手中饮用的。

然而,另一种用途的浑脱,却必须尽可能地扩大容量,因为它是用来盛装救火之水的。北宋官修的《武经总要》谈到攻城器具时说道:“绪棚,接绪头车。架木为棚,故曰绪棚。其高下如头车,棚上及两旁皆设皮芭,以御矢石。若头车进,则益设之,随其远近。若敌人以火焚车及棚,则施设泥浆、麻搭、浑脱水袋以救之。”[9]这里的“浑脱”既然是用以盛装救火之水,那么其容量是越大越好,若与酒囊相仿,岂非“杯水车薪”了?

事实上,《武经总要》在下文即具体描绘了这种浑脱的尺寸:“水袋,以马牛杂畜皮浑脱为袋,贮水三四石。以大竹一丈,去节,缚于袋口。若火焚楼棚,则以壮士三五人持袋口向火蹙水注之,每门置两具。”[10]显然,这些救火的浑脱水袋大到可以盛水三四石,使用时,要三五个身强力壮的军士才能胜任。同为“浑脱”,其大小之悬殊可见一斑。

“浑脱”在生活上可以作为酒囊、水壶,在军事上可以作为灭火的贮水容器;而在军事方面的另一个用途,则是作为渡水的载具。撰于唐代的《通典》在谈及行军渡水的器具时说道:“又用浮囊。以浑脱羊皮,吹气令满,系其孔,束于腋下浮渡。”[11]宋代的苏辙也曾谈到军队用浑脱渡水:“访闻河北道,顷岁为羊浑脱,动以千计。浑脱之用,必军行乏水,过渡无船,然后须之。而其为物,稍经岁月,必至蠹败。”[12]元史》谈及宋、元交战时的情况道:“(宋)叙州守将横截江津,(元)军不得渡,按只聚军中牛皮,作浑脱及皮船,乘之与战,破其军,夺其渡口,为浮桥以济师。”[13]

当然,作为渡水器具的浑脱,不仅用于军事上,在民间同样也很流行。宋代王延德曾出使高昌,其行纪这样描述道:“初自夏州,历玉亭镇。次历黄羊平,其地平而产黄羊。渡沙碛,无水,行人皆载水。凡二日,至都啰啰族。汉使过者,遗以财货,谓之打当。次历茅女子族。族临黄河,以羊皮为囊,吹气实之,浮于水,或以橐驼牵木筏而渡。”[14](www.daowen.com)

又,清代李心衡谓甘肃、青海等地黄河沿岸的居民都习用浑脱:“甘肃邻近黄河之西宁一带多浑脱,盖取羊皮,去骨肉制成,轻浮水面,骑渡乱流。李太仆开先塞上曲,有‘不用轻帆并短棹,浑脱飞渡只须臾’之句,其巧便已可概见。然浑脱只可渡一人,且下体不免沾濡,不若金川之皮船,工省用溥,其制尤巧。”[15]

至此,我们可以得知,同样名为“浑脱”的,至少有两种器物:一是盛装液体(水、酒或其他饮料)的容器,其容积视其用途的不同(或饮用,或救火)而尺寸殊异;二是内部充气的密封容器,以使之鼓胀而浮于水中,载人载物渡河。后一种“浑脱”鼓胀而浮于水中的外形特征,令人很自然地联想起一种日常食品,即上文谈到的“馄饨”。事实上,浑脱与馄饨确实有着密切的关系,古人对它们的称呼早就展示了这一点。

譬如,清人余庆远曾谈到云南等地的渡水器具,他径直称之为馄饨:“馄饨,即《元史》所载革囊也。不去毛而虿剥羖皮,扎三足,一足嘘气其中,令饱胀,扎之,骑以渡水。本蒙古渡水之法,曰皮馄饨。元世祖至其宗,革囊渡江。夷人仿而习之,至今沿其制。”[16]上文已经指出,“馄饨”本来就是域外非汉语名称的汉译名;而如今看来,它与“浑脱”出自同一语源。那么,它们的原语是什么呢?在此不妨略作探索。

在古代的突厥语西北语群中,动词kutur有“倾注出来”、“使……变空”之义,并且似乎是11世纪的哈卡尼语(与古突厥语及回纥语关系密切的一种突厥语)单词kotor的更早期形式。此外,在14—16世纪的奥斯曼语(属突厥语西南语群)中,则有kotar一词,其义为“使……变空”、“将盆内的食物取出”[17]

从语音上看,kutur、kotor、kotar与“浑脱”并无相悖之处,后者完全可以成为这几个古代突厥词汇的汉译名。就时代背景而言,则上文业已指出,至少早在唐代已见渡水革囊,故而“浑脱”如果源自极早即流布于中央亚欧地区的突厥语,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而就其词义而言,则也有助于将这些突厥语词汇视作“浑脱”的语原:以上有关革囊“浑脱”的引文已很清楚地表明,“浑脱”的基本意思即是“掏空(牛、羊内脏)”。宋代郑所南谈及蒙古人的种种“野蛮”之举,其中有一条是“生剥罪人身皮”,而这便称为“浑脱”[18]。那么,这其实也佐证了“浑脱”有“中空之皮囊”的意思。

于是,我们有相当充分的理由推测,古代中原汉人所谓的“浑脱”,无论是盛装液体的皮囊,还是充满气体而浮于水中的皮囊,都出自域外游牧人的创造;至于其名称,则是因为都具有“中空皮囊”的特征而源自突厥语kutur、kotor、kotar等词,或者相似的其他游牧民族语言。另一方面,面食品“馄饨”也出自游牧人的发明,它们鼓囊囊地浮在汤内,外形极似渡水器具“浑脱”,故而获得与之谐音的“馄饨”“馉饳”等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