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丝路历史:招徕嘉奖域外忠臣的和亲计划

丝路历史:招徕嘉奖域外忠臣的和亲计划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举虽因事先泄漏消息而未成功,但却开始了中原王朝有异于传统的和亲态度与和亲方式。匈奴在受到沉重的军事打击后,用赵信计,求和亲,汉廷则要求对方“为外臣,朝请于边”,从而和亲未成。然而,这并不表明中原王朝不再使用和亲这一“武器”,而只是和亲的目的改变罢了。汉唐期间,类似“嘉奖”性质的和亲不止王昭君一例。以上诸例表明,在中原政权强大、域外势力较弱的情况下,中原王朝也会进行某些和亲。

丝路历史:招徕嘉奖域外忠臣的和亲计划

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和亲往往是被迫的,所以一旦形势改观,中原朝廷通常就会拒绝和亲,或者故意大幅度提高和亲的难度。自从武帝继位之后,这类现象在汉-匈关系中体现得很清楚。当时,汉朝的经济状况已经大为改善,乃至粮食因久积而腐烂,铜钱多得无法清点,这导致汉朝政客对和亲的态度迥异于前。

元光元年(前134年),汉武帝正是鉴于和亲未能有效地制止匈奴寇边,才赞成王恢的意见,在马邑伏兵,诱击匈奴。此举虽因事先泄漏消息而未成功,但却开始了中原王朝有异于传统的和亲态度与和亲方式。例如,汲黯经常向武帝进言,建议和亲,不要交战,但是武帝由于军事征战相当成功,故不纳其言[14]。在卫青霍去病等率军穷追单于,斩首十余万级之后,匈奴请和亲。博士狄山极言和亲之利,能息战安民,武帝则令他守一边境要塞,以试匈奴能否安分守己。结果,狄山在一个多月后,却被入侵的匈奴斩首而去[15]。匈奴在受到沉重的军事打击后,用赵信计,求和亲,汉廷则要求对方“为外臣,朝请于边”,从而和亲未成。元封四年(前107年),杨信出使匈奴,提出和亲须“以单于太子为质于汉”的要求,单于认为此议与旧约相背,故未允诺[16]。如此等等,均表明在大形势变化的情况下,汉廷对和亲的态度和要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然而,这并不表明中原王朝不再使用和亲这一“武器”,而只是和亲的目的改变罢了。元帝竟宁元年(前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亲赴中原朝觐,提出和亲要求;汉廷便允许他成为汉家之“婿”,娶了千古闻名的王昭君。严格地说,这根本不是当初娄敬所谓的“和亲”。因为王昭君(字嫱)只出身于民间,经“选秀”而入后宫,成为帝君的后备嫔妃;由于多年未能获得“君宠”,才被元帝“赐”给呼韩邪单于为妻,以奖励他对汉朝的“忠诚”,使之成为更好的“忠仆”。

王昭君既非王室成员之女,更非帝君的亲生女儿“嫡长公主”,只是被帝君忽视的失宠秀女而已,所以她与匈奴单于呼韩邪的和亲婚事,几有儿戏的成分在内[17]。尽管如此,呼韩邪单于仍然表现得欣喜异常,感恩戴德地上书“愿保塞上谷以西至敦煌,传之无穷”。那么,其原因何在呢?简言之,是因为如今的形势已是“敌弱我强”了。

呼韩邪单于本名稽侯珊,是为虚闾权渠单于之子,但是在其父亲死(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后,他的继位权却被右贤王屠耆堂夺去,迫使他投奔左地的岳父处避难。此后,他被左地部落拥戴为单于,遂与占据右地的握衍朐鞮单于(即屠耆堂)展开争斗。呼韩邪虽然迫使握衍朐鞮自杀,但他在随之而起的群雄(五单于)争霸后,却面临着“死者以万数,畜产大耗什八九,人民饥饿,相燔烧以求食”[18]的糟糕局面。旋即自立为郅支单于的左贤王呼屠吾斯又击败呼韩邪,占据单于庭。陷入如此困境的呼韩邪,只有借助中原汉王朝的力量,才能恢复其统治。于是,他率部南下,依附于汉朝边塞,先是遣其儿子和弟弟赴中原朝谒,此后又亲自数次朝汉。他在竟宁元年来朝,正是郅支单于被汉将甘延寿与陈汤击杀后三年。(www.daowen.com)

不难想见,呼韩邪单于对郅支的被诛,一方面固然因最大政敌被除而感到高兴,另一方面也不无兔死狐悲的恐惧之感:如若日后自己也得罪汉廷,那么下场必与郅支相差无几。由此可见,呼韩邪“愿婿汉氏以自亲”的请求、“愿保塞上谷以西至敦煌,传之无穷”的誓言,以及赋予昭君“宁胡阏氏”的称号,都带有取媚于汉的意图。面对这样的“大好形势”,元帝已无必要再如其祖先那样诚惶诚恐地与匈奴或其他域外强权“和亲”了。所以,汉帝以昭君嫁呼韩邪,最初不过是“赐宫女”的形式,嗣后对外宣示的“和亲”,一是为了笼络和安抚呼韩邪单于,二是增强呼韩邪单于的“政治资本”,利于他更方便为汉廷效劳。

汉唐期间,类似“嘉奖”性质的和亲不止王昭君一例。如,西域小国楼兰所立的新王安归,听从匈奴的反间计,不仅不奉召入朝汉廷,并还屡次截杀中原王朝的往返使者,其弟尉屠耆则归降汉朝,告发了所有内情。大将军霍光遂于元凤四年(前77年)派遣傅介子前赴楼兰,伺机刺杀其王。傅介子以赏赐金帛为名,来到楼兰,假意与安归欢饮,乘其醉而刺杀之。于是,汉立尉屠耆为王,改国名为“鄯善”,并赐宫女做尉屠耆的夫人,备车驾,丞相亲率百官为之送行[19]。举行的仪式貌似隆重,实质上只是通过武力扶植一个亲汉政府。这里所结的婚姻关系,类似于日后元帝将王昭君赐予呼韩邪,不过是对尉屠耆“忠心”的一种奖励,对于两个政权间的关系并无重大影响。

又,隋炀帝继位之后,有志于“扬威异域”,故采纳裴矩之策,一方面以重金厚利招诱西蕃诸国前来“朝贡”,另一方面则击破吐谷浑,拓地数千里,派兵驻守,从而威慑诸国。高昌的麴氏王朝正是在隋廷这种“恩威并举”政策的驱使下,于大业四年(608年)遣使贡献,炀帝十分满意,赏赐很多。翌年,高昌王麴伯雅亲自入朝,并追随炀帝征讨高丽,在中原逗留二三年之久。麴伯雅的这些作为,已充分体现出一个“忠臣”的形象,故而得以尚杨氏的宗室女华容公主,于大业八年“荣归故里”。麴伯雅归国之后便下令全国人民“解辫削衽”,以同华化,表示他对于中原文明的向慕之心,亦即对大隋的忠贞之心[20]

以上诸例表明,在中原政权强大、域外势力较弱的情况下,中原王朝也会进行某些和亲。不过,这类和亲的规模、等级都要稍差;并且,其目的也大体上只是对域外“忠仆”的笼络或嘉奖;而它们对于整个国际形势的影响并不很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