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政治核心大一统,促进稳定与统一

政治核心大一统,促进稳定与统一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董仲舒政治思想的核心是“大一统”。一年中的第一个季度。这样一来,“大一统”的原则就深入封建社会的每一个细胞,全国臣民都要服从皇帝,并统一于天。董仲舒特别重视思想统一,认为只有思想统一才能有利于政治统一。汉武帝实行“大一统”政策,既是时代的客观要求,也是汉武帝本人的政治自觉,更与董仲舒所作出的理论建构和积极建议密不可分。从历史的长时段来看,“大一统”在促进稳定,维护统一方面确实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政治核心大一统,促进稳定与统一

董仲舒政治思想的核心是“大一统”。西汉立国初期,朝廷定了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郡国并行制”,即封国与郡县并行。以长安为中心的周边地区被划分成十五个郡,实行郡县制;对燕、赵、齐、魏、楚等地,则实行分封制。起初分封的是功臣宿将,后来汉高祖为了消除这些潜在威胁,陆续剿灭异姓国,分封自己的子侄。他本意是想让这些姓刘的来保护中央政权,可是当封国的权力越来越大的时候,这些子侄的野心也越来越大,反而成了威胁中央集权的力量。汉景帝的时候发生了七国之乱。董仲舒亲眼看见、亲身经历了这场战乱,他就像一个医生一样,看到了国家分裂战乱的症状,找出病根就是没有强大的中央集权,开出的药方就是“大一统”。

大,就是重视、推崇。为什么要“大一统”呢?董仲舒认为“宇宙本一统”,包括人在内的宇宙万物都统一于天。既然宇宙本一统,“道之大原出于天”,人间之道的根本就是出自上天的,人事要遵循天道,那么人类社会的政治生活也必然是统一的。

董仲舒还有一个理由,就是“《春秋》大一统”。董仲舒通过解释儒家经典《春秋》来发挥自己的大一统政治哲学。《春秋》经的第一句:“元年,春,王正月。”《公羊传》解释这句话说:“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这段话的意思是:什么是元年呢?国君即位的第一年。什么是春呢?一年中的第一个季度。王指的是谁呢?指周文王。为什么先说王而后才讲正月呢?用的是周文王历法的正月。为什么要用周文王历法的正月呢?那是为了使用天下通用的统一历法。

《公羊传》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对《春秋经》进行了解读,董仲舒又在《公羊传》的基础上大做文章,发挥微言大义。董仲舒说,《春秋》中第一句话,把“王”放在“春”“正”之间,意思就是王介于天人之间,对上要奉行天道,对下要端正人民,这样才能当“王”。“大一统”就是要求:人要统一于天,必先统一于王。所以他说:“《春秋》之法,以人随君,以君随天。”(《春秋繁露·玉杯》)这样他就构建起一个“天—君—民”的统一的政治系统。这样一来,“大一统”的原则就深入封建社会的每一个细胞,全国臣民都要服从皇帝,并统一于天。

董仲舒通过对天道、经典的解释,提出了自己“大一统”的政治思想。那么董仲舒“大一统”的思想包括哪些内容呢?

首先,政治上一统。

汉朝初年分封诸侯,为国家的分裂埋下了隐患。汉朝统治者为了防止分裂,做出了极大努力,许多思想家为此想方设法,出谋划策。汉文帝的时候,贾谊就认为诸侯势力太大,像四肢比腰还粗,指头比胳膊还粗一样不正常,建议“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汉景帝的时候,晁错提出“削藩”。汉武帝时,主父偃提出“推恩令”,诸侯的封地不再只传给嫡嗣,而是允许诸侯把封地分给所有子弟,这样诸侯就在无形中越分越小了。汉武帝采纳了主父偃的建议,以后诸侯再没有能够起兵造反的了。主父偃的主张是正确的,办法是高明的。但这只是一时的权谋,并非长久之策。怎样才能成为长久之策呢?只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并且转化成治国指导思想。完成这一任务的是董仲舒。

董仲舒将“大一统”的政治哲学归结为一句话:“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屈民而伸君”主要是限制诸侯的势力,树立天子权威,巩固中央集权制度;“屈君而伸天”就是用天的权威制约皇帝的权力。树立天子权威是为了稳定社会秩序,巩固统一的国家政权;限制皇帝权力,是不让他胡作非为,实际上也是为了长治久安。

其次,思想上一统。

董仲舒特别重视思想统一,认为只有思想统一才能有利于政治统一。他说: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www.daowen.com)

这是董仲舒《天人三策》中极为重要的一段话。

第一句“《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就是说“大一统”是宇宙间普遍的原则,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根据“大一统”的普遍法则,那么思想也要“大一统”。

第二句“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指出了西汉社会的严重问题,统治阶层没有统一的指导思想,下层百姓不知何去何从。从“大一统”的角度来看,文化可以多元,但意识形态必须一元,否则就会“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第三句“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提出了解决方案。其中的“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被概述为“罢黜百家”,尊崇“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被概述为“独尊儒术”,于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便成为贴在董仲舒身上最醒目的标签。不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八个字并不是董仲舒说的,二十四史四库全书也没有这八个字。此说法始自清末民初的著名思想家易白沙1916年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的《孔子评议》一文。汉代最接近这一说法的是《汉书·武帝纪》:“罢黜百家,表章(彰)六经。”“六经”就是“六艺”,是《诗》《书》《礼》《乐》《易》《春秋》等经典体现的规则、大义。董仲舒提出思想统一要统一到“六艺之科,孔子之术”上来。

思想的统一,绝不是通过命令“独尊”一家思想,排斥其他思想所能实现的,而只能是以一家理论为中心,融汇吸收其他诸家之长方可完成。思想统一,其实是思想综合的过程。就像黄朴民教授所说:“所谓的‘独尊儒术’,是汲取了众家之长基础上的‘独尊’;而他所谓的‘罢黜百家’,也是百家之长被取走前提下的‘罢黜’。”

那么,应该如何看待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呢?

董仲舒以其敏锐的洞察力,观察到了汉武帝时期统治思想转向的必要性,故而在对策中正式向汉武帝提出了“大一统”主张。汉武帝实行“大一统”政策,既是时代的客观要求,也是汉武帝本人的政治自觉,更与董仲舒所作出的理论建构和积极建议密不可分。

历史的长时段来看,“大一统”在促进稳定,维护统一方面确实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大一统”在政治上实质就是中央集权制。从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到清朝末年,两千多年间,从未改变。到了现代才有民主共和制。中央集权制能够存在两千多年,说明它有一定的合理性。首先,皇权是社会秩序的象征,有了皇权,就有了稳定的社会秩序;一旦皇权不稳定,社会就陷入混乱。其次,中国的汉唐盛世都是在大一统即中央集权制度比较巩固的时期,大一统不稳固的时期,天下大乱,人民生活不安定,经济也不可能发展。最后,中国历史上人口最多的时期也是在统一时期,乱世人口则较少。

“大一统”在思想上的影响是深刻而久远的,成为中华民族的政治观念和思维方式。在中国历史上,谁搞分裂,谁就是历史的罪人,如汉代吴楚之乱中的刘濞、唐代安史之乱中的安禄山;谁期望统一,为统一作出贡献,谁就是民族英雄,如抗倭名将戚继光、收复新疆左宗棠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在临终前写下的:“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就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大一统的传统精神。在任何时候,所谓“台独”“藏独”都是不得民心、不会得逞的,因为董仲舒已经给我们每个中国人心中种下了“大一统”的种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