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在阴阳五行学说史上贡献卓著,他对阴阳五行学说的论述应该是自春秋战国以来最为系统、最为详尽的。《春秋繁露》中有阴阳六篇、五行九篇。阴阳六篇分别是《阳尊阴卑》《阴阳位》《阴阳终始》《阴阳义》《阴阳出入》《天地阴阳》,五行九篇分别是《五行对》《五行之义》《五行相胜》《五行相生》《五行顺逆》《治水五行》《治乱五行》《五行变救》《五行五事》。余治平教授说:“没有阴阳五行的哲学一定不是中国哲学。”而不研究阴阳五行的哲学,也一定不能深刻把握董仲舒哲学的精髓要义。
董仲舒将阴阳五行作为天人之间的桥梁和媒介。《汉书·五行志》说:“董仲舒治《公羊春秋》,始推阴阳,为儒者宗。”可见“推阴阳”乃是董仲舒思想的一大重要特色。正是通过对阴阳五行的创新与发明,天道和人道才实现了沟通。
1.阴阳思想
《春秋繁露·阴阳义》中说:“天地之常,一阴一阳。”由于阴阳是天地之常,所以人们可以通过阴阳来观察天意。董仲舒通过分析阴阳的运行规律、尊卑秩序、兼和特性来领悟天道,从而指导人道。
第一,阴阳运行。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阴阳位》中十分详细地描述了阴阳二气的运行轨迹:阴气与阳气在运行方向上截然相反,阳气发生于东北,由东北往南、往西,再返回到东北方向,按顺时针方向运转;阴气发生于东南,然后朝北运行,经过西北、西南,再回到东南,按逆时针方向运动。在《天辨在人》篇,董仲舒说,阴阳的运行,一年之中各有六个月,运行时所在方位不同。天总是把阴安置在空虚无用的地方,而把阳放在实处,以阴为阳的辅助。董仲舒由天道阴阳引申到人道政治,提出人间也应该“任德而远刑”。
第二,阴阳尊卑。董仲舒提出“阴者,阳之助;阳者,岁之主也”(《春秋繁露·天辨在人》),一年四季中,有三季是有利于万物生存的,仅有一季是主丧死刑杀的。天下的昆虫随着阳而出入,天下的草木随着阳而生落,三代帝王也是随着阳而改订正朔,天下的尊卑随着阳而排定次序。总之,一切都是阳说了算。董仲舒强调“阳尊阴卑”,其目的也是在于现实社会的政治和伦常秩序。阳的特征是“正能量”的:暖、予、仁、宽、爱、生;阴的特征表现是“负能量”的:寒、夺、戾、急、恶、杀。所以要“任德不任刑”。“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春秋繁露·基义》),因此君、父、夫为尊,臣、子、妻为卑。
第三,阴阳相和。董仲舒说:“独阴不生,独阳不生。”(《春秋繁露·顺命》)又说:“阳不得阴之助,亦不能独成岁。”(《天人三策》)无论阴还是阳,都不可能离开对方,都必须相互辅助,形成合力,并与天、地一起发挥作用,才能生化、构造出无限的世界万物。那么,阴阳如何相合呢?在《春秋繁露·基义》篇,董仲舒说:“阴者,阳之合;妻者,夫之合;子者,父之合;臣者,君之合。物莫无合,而合各有阴阳。”在董仲舒看来,只能说阴是阳之合,而不能说阳是阴之合,可见阴阳相合要以阳为主导。
2.五行思想(www.daowen.com)
阴阳与五行相伴随、相终始。董仲舒的五行学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第一,五行相生。五行的排列并不是任意随便的,而是有“天次之序”。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五行之义》中说:“天有五行:一曰木,二曰火,三曰土,四曰金,五曰水。木,五行之始也;水,五行之终也;土,五行之中也。此其天次之序也。”董仲舒排列的五行顺序是:木、火、土、金、水,其中相邻的两者是相生的关系,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又生火,如此循环相生。
既有相生的关系,自然就有了母子的关系或父子的关系。《春秋繁露·五行对》中说,从五行的相生可以知道:“父之所生,其子长之;父之所长,其子养之;父之所养,其子成之。”凡是父亲所做的,儿子都承受下来并继续实行,顺从父亲的意思,竭尽人子之道,所以说五行就是指五种德行。董仲舒以五行相生解释人伦之忠孝,从而把儒家的价值规范比附到五行思想之中,使得五行有了儒家的道德内涵,儒家有了五行的形上依据,完成了儒学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革命。
第二,五行相胜。五行之间的关系是:“比相生而间相胜”。相邻的两者是相生的关系,相间的两者是相胜的关系,即木胜土,火胜金,土胜水,金胜木,水胜火,如此循环相胜。董仲舒用五行相胜理论来设计政权机构内部的权力制衡。木是司农,金是司徒,司农不轨,司徒诛之,这叫“金胜木”;火是司马,水是司寇,司马犯法,司寇诛之,这叫“水胜火”;土是司营,木是司农,君行失礼,民叛其君,这叫“木胜土”;金是司徒,火是司马,司徒破坏法纪,滥用权力,司马诛之,这叫“火胜金”;水是司寇,土是司营,司寇巧言令色,结党营私,司营诛之,这叫“土胜水”。在这里董仲舒提出的权力需要而且能够相互制约的思想,直到今天依然具有其现代意义。
第三,五行贵“土”。五行不管相生还是相胜,都是平等的,没有哪一行占据特殊的地位。由于汉代得土德,也许就是由于这种原因,董仲舒特别突出土的地位,认为土就是地,只有土地有资格与天对应,土在五行中是最高贵的。他说:“五行莫贵于土”,“土者,五行之主也。”(《春秋繁露·五行之义》)五行之中,土最为尊贵,是木、火、金、水的核心和关键。土是“天之股肱”,五行配四时,木、火、金、水分别配春、夏、秋、冬,而“土兼之”,不专门配一时,却兼管四时。
在天地关系中,地勤劳有功,名归于天,这是忠臣行为。董仲舒说,大地产生风雨,却把功绩献给上天,好像是遵循天命而做的一样,所以叫“天风天雨”,而不叫“地风地雨”。因此“下事上,如地事天也,可谓大忠矣”(《春秋繁露·五行对》)。土是忠臣孝子的行为,道德茂美。董仲舒五行学说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论证现实伦常的合理性。因此,几乎每一个理论判断都涵摄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总之,董仲舒的哲学思想以“天”为最高本体,以天人合一、阴阳五行为核心话题,是董仲舒思想大厦的坚实根基。时至今日,天的观念仍然活在人们的生活结构里,仍然活在人们的心目中,仍然活在人们的信念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