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董仲舒贤良对策:汉武帝治国转变指南

董仲舒贤良对策:汉武帝治国转变指南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董仲舒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一件大事,便是在汉武帝举行的策问中通过三次对策脱颖而出。汉武帝即位后,下令荐举贤良、文学先后一百多位。“贤良”和“文学”是两项不同的选官科目,董仲舒作为贤良回答皇帝的策问,这就是著名的“贤良对策”。在这次贤良对策中,武帝一问再问,董仲舒一答再答,通过天人关系的论述为汉武帝的内外事功提供理论依据,帮助汉武帝完成了治国指导思想的转变。

董仲舒贤良对策:汉武帝治国转变指南

董仲舒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一件大事,便是在武帝举行的策问中通过三次对策脱颖而出。汉武帝即位后,下令荐举贤良、文学先后一百多位。“贤良”和“文学”是两项不同的选官科目,董仲舒作为贤良回答皇帝的策问,这就是著名的“贤良对策”。因为连续回答三次,阐述他的天人理论,所以又称“天人三策”。需要指出的是,汉武帝的策问和董仲舒的对策,不是在朝廷上面对面的对话,而是“咸以书对,著之于篇”,以书面的形式进行的。汉武帝为了让大家知无不言,无后顾之忧,他保证说“朕将亲览焉”。董仲舒的“天人三策”全文收录在《汉书·董仲舒传》中。他的《春秋繁露》这本书的思想,便是“天人三策”思想的展开与细化。

根据史书记载,汉武帝时期的贤良诏举举行了三次,分别是建元元年(前140)、元光元年(前134)、元光五年(前130)。公元前140年,十六岁的汉武帝登上皇位,当年便发布诏令,荐举贤良。在建元元年的这次贤良选举中,汉武帝根据丞相卫绾的建议,同意罢黜“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者,这是武帝试图选举儒生,扭转黄老无为政治航向的一次尝试,但是这次尝试由于窦太后的干涉而以失败告终。第二年,御史大夫赵绾、郎中令王臧下狱自杀,丞相窦婴、太尉田蚡被罢免。汉武帝儒家化改革的第一回合宣告失败。

建元六年(前135)窦太后去世,武安侯田蚡任丞相,第二年即元光元年,武帝再次举贤良。在这次贤良对策中,武帝一问再问,董仲舒一答再答,通过天人关系的论述为汉武帝的内外事功提供理论依据,帮助汉武帝完成了治国指导思想的转变。

那么,在这三次对策中,汉武帝具体问了些什么问题?董仲舒又是如何回答的呢?

第一策:关于“世道盛衰”的问题。汉武帝问世道的盛衰到底是应归之于“天命”,还是应归之于“人事”。董仲舒明确回答,国家的治乱废兴不是由什么“天命”主宰的,而是由君王用人是否恰当,其政令措施是否符合正道决定的。汉武帝还问了“受命之符安在”以及“灾异何缘而起”的问题。因为即位以来,“受命”的祥瑞未曾出现,而灾异之事却频频发生,这让汉武帝很是困惑。董仲舒回答,作为“受命之符”的祥瑞是存在的,它来自上天,是上天要某人当王的表示。“灾异”现象也是上天对人的行为做出的反应。君王的行为会导致上天分别做出“祥瑞”或“灾异”的反应,因此君王应该正君心、立教化、实行更化。(www.daowen.com)

第二策:关于“帝王之道”的问题。在政治方面,汉武帝问了君王应该“无为”还是“有为”的问题。董仲舒从分析舜的“无为”和周文王的“有为”入手,指出帝王治国的基本原则是一样的,但是有劳有逸,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各自所处的环境不同造成的。在经济方面,汉武帝问了尚“俭”还是尚“文”的问题。董仲舒并不主张一味俭朴,而是主张应该依照礼法行事。在法律方面,汉武帝问了是否应该使用“刑罚”以治国的问题。董仲舒反对任用“刑罚”,主张施行“德教”。此外,汉武帝还问了为什么自己十分努力,却没有收获什么美好功德的原因。董仲舒也进行了细致分析和阐述,他认为原因有四:第一,“功不加于百姓”,也就是没能像过去的圣王那样以“仁爱之心”对待老百姓;第二,“求贤未获”,平时对贤士的培养不到位,应该“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第三,“长吏不明”,君主的仁德得不到宣扬,基层百姓感受不到恩泽;第四,“贤不肖浑淆”,现行官僚制度有问题,不能把真正优秀的人才选拔出来。

第三策:关于“天人古今”的问题。关于“天人”的问题,董仲舒提出天是“群物之祖”,人是“得天之灵”,天人之间可以相互感应,君主应该向天学习,谨承天意,爱民、养民、教化民。关于“古今”问题,董仲舒认为古代重德教,而今废弃德教;古代治理得好,而今问题很多。关于“先王之道”的问题,董仲舒提出“先王之道”经历千万代都不会有弊端,“王者”会一直沿袭这“道”,其原因就在于“道”是来源于“天”的。“先王之道”在细节上有一些差别,主要是因为各自所处的实际情况不同造成的。

汉武帝和董仲舒在一问一答中,相互激发,配合默契。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提出的很多思想被汉武帝所采纳,对汉代及以后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