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年轻时研读儒家经典,最为精通《春秋》。我们都知道,《春秋》是“经”,解释经的叫“传”,现在有个成语“名不见经传”,就是说经里没有记载,传里也没有记载,不出名、没名气。解释《春秋》的重要的“传”有三部:《春秋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董仲舒研究的就是《公羊传》。所以,如果按照现代学科专业分类,董仲舒学的是儒学学科、《春秋》学专业,研究方向则是公羊学。
景帝年间(前157—前141年)董仲舒被征召为博士。“博士”这一称呼,早在战国之时便已出现。《史记·循吏列传》:“公仪休者,鲁博士也。”熟悉《天人三策》的人,都不会对公仪休这个名字陌生。董仲舒曾经讲到他“拔葵去织”“不与民争利”的故事。这个公仪休是战国时期的人,他是鲁国的博士,可见,战国时期已有“博士”的称呼,不过这时的博士乃是对博学之士的尊称,而非官职。到了秦朝,博士成为官职,职责是“掌通古今”,参加各种朝廷大议,做君主的咨询顾问。汉代,儒生在博士中的比重有所增加。汉文帝时始置“一经博士”,也就是通一经者即可设博士。文、景之时,张生、晁错为《书》博士,辕固生、申公、韩婴为《诗》博士,胡母(húwù,复姓)生、董仲舒为《春秋》博士。不过,当时《易》与《礼》两经都还没有博士,直到汉武帝时才正式设立“五经博士”。汉代博士在年龄上有严格的限制,一般要求在五十岁以上。正因为博士都是年高德劭之人,所以史书中对于二十二岁就被召为博士的贾谊才会格外强调其年少天才。汉高祖年间出生的董仲舒,在景帝年间被征召为博士时,也已经五六十岁了。
汉朝的博士还有了“掌教弟子”的职责。已过“知天命”之年的《春秋》博士董仲舒,“下帷讲诵”,治学授徒。他让先入学的教后入学的、程度高的教程度低的,用这种教学方式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学生。吕步舒、殷忠等,后来大都成为西汉王朝的重要管理人才,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也曾求学于董仲舒。董仲舒的这种“传以久次相授业”的教育方法对后世影响很大,被东汉大儒马融等人所效仿。这种培养学生的方法,既能够扩大教育对象的规模,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与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英国人创立的“导生制”十分相似,但在时间上则早了近两千年。(www.daowen.com)
“下帷”“董帷”“仲舒帷”等词更是从此成为读书生涯的代名词,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广为运用。唐诗中就有“才雄子云笔,学广仲舒帷”(张说)、“草色凝陈榻,书声出董帷”(牟融)、“谁知不鸣者,独下董生帷”(朱湾)、“下帷如不倦,当解惜馀光”(骆宾王)、“奋迹登弘阁,摧心对董帷”(李商隐)等诗句。
董仲舒精心钻研学问,三年不窥园圃,给后人留下了“目不窥园”的成语典故。宋朝刘黻(fú)诗云:“把书不释手,非志冕与轩。昔有董仲舒,三载不窥园。”“下帷讲诵”和“目不窥园”突出的都是董仲舒的勤学专心。正是这样勤勉于学问,董仲舒真正做到了“学博为师”,而他又能够知行合一,进退、仪容、举止,尽守礼仪,真正做到了“德高为范”,因此当时的学士们都尊他为老师。不过,在推崇黄老思想的景帝朝,作为儒生的董仲舒始终处于政治权力的边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