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充分运用市场经济机制
水是商品,是战略性经济资源,对水资源的管理要实行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在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应充分运用市场经济机制,积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拉动作用。要逐步改变行政计划式的配水制度、调水制度,改变城市低价用水、农村无偿用水的制度。要利用市场化、商品化机制调节水价。使用者要合理缴纳水资源费,水价要分类管理,分类计算,使用户对水资源的利用承担合理的经济责任,要利用经济杠杆激励水资源的节约利用,从经济上控制用水浪费现象。对于水质型的缺水,要合理运用竞争机制,促进节水减污技术的发展。
2.资金筹措与补偿机制建设
加大水资源保护的投资力度,是增强水资源管理综合能力的重要保障。各级政府应该增加资金投入,加强水资源保护机构的能力建设,在逐步完善常规水质监测的基础上,大力提高水环境监测系统的机动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自动测报能力,增强对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预警、预报和防范能力。此外要推行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吸收各方资金用于水资源管理建设。此外,应充分动员和引导社会资金的投入,更多地采取经济办法,特别是更多地运用各种市场手段如合理的水价、水使用权交易、水资源使用补偿机制等,逐步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渠道。
3.科技攻关和人才队伍建设(www.daowen.com)
首先,集中多学科联合攻关,发挥学科交叉优势,克服对流域自然规律认识的片面性和误区,为流域管理提供全面系统的科学论证基础。江汉平原流域是一个复杂、巨大、综合性很强的系统,要提高流域管理的科学水平,关键在于科学地认识流域,系统地研究流域,加强流域管理的科学支撑能力。其次,建立流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人工智能决策系统,为多元、多目标流域管理提供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能力。由于水资源具有数量和质量随时空分布及人类活动影响变化等明显的特性和规律,传统的流域管理手段无法解决日益增加的流域管理任务。利用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数据采集系统(DCS)、计算机辅助决策支持系统、人工智能和远程控制等现代信息科学技术和模拟技术,建立“数字化流域”,实现对庞大复杂的流域系统进行科学的管理,全面提升对水量、水质、水能、水域和水生态等协调的可持续的流域管理水平,为水资源的科学管理、优化配置和有效监督提供科学依据。最后,建设高素质的流域管理人才队伍流域管理依托的是技术实力雄厚、高素质的管理人才队伍。流域管理要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要,要努力培养知识面广、技术业务熟、综合管理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营造一支高素质的流域管理人才队伍。
4.法律责任机制建设
法律责任是法律得以执行实施的必要保证,否则会削弱其执行力。应在流域管理的相关立法中规定对不执行各种法定的义务及对法定的权利侵犯,应规定相应的惩罚措施和赔偿措施。包括违反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违反水权交易应承担的法律责任、造成流域水污染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违反开征流域水资源保护的水利经费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等。承担法律责任的形式应为:行政处分、停止侵害、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罚款、赔偿损失;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承担刑事责任。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使流域管理机构能对涉及流域水资源整体性的各种不合理开发行为进行干预、监控和执行,授予流域管理机构有效的水量调度分配权,使其能够依法治水,发挥真正的管理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