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江汉平原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主要任务及成果

江汉平原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主要任务及成果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区划成果是实施水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地开发利用、水域纳污能力的审定以及污染物总量控制的重要依据。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应该根据流域内水体纳污能力来规划,并且要以有利于实现江汉平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为前提。

江汉平原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主要任务及成果

1.水资源保护

(1)搞好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

作为水资源保护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工作,水功能区的划分是在整体功能布局确定的前提下,本着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便于管理、实用可行、水质水量并重的区划原则,对江汉平原流域的干流、一级支流、二级支流,重要的三级支流,重要的跨省、跨市河流与有边界水污染纠纷发生的河流以及主要的湖泊和水库,按其使用功能进行划分。区划成果是实施水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地开发利用、水域纳污能力的审定以及污染物总量控制的重要依据。

(2)保护和利用湿地资源

湿地具有蓄水、净水、补水等功能,对防洪抗旱具有巨大调节作用。对湿地水资源的利用应贯彻全面规划、合理利用的原则,对于可再生的水资源应当加以保护和改善,把对水资源的利用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以保障水资源的再生功能不至受到损害。在进行流域综合管理时,应该把湿地纳入保护水资源的重要地带,在资源开发时把对湿地的合理开发利用作为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一环。湿地的保护离不开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在组织编写水资源保护规划和防洪规划时,要把湿地作为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

(3)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管理职能提出水体纳污总量意见,环保部门应根据共同确定的相应指标实行水体纳污总量的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应该根据流域内水体纳污能力来规划,并且要以有利于实现江汉平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为前提。

(4)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能力

至2015年,全面建成县(市)级及以上城市污水厂,基本完成重点城镇污水厂设施建设,完善废、污水收集系统的建设,污水处理能力与用水规模基本适应;对重点污染行业,建立污染物在线监控系统,使工业污水排放达标率稳定在90%以上。县(市)级及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要求达到70%以上,城镇污水处理率要求达到40%,削减污染物量达到工业、城镇生活总排放量的50%以上;逐步扩大中水回用水量。至2020年,继续扩大废、污水收集系统,根据用水规模扩大污水处理厂规模,进一步提高处理能力和处理技术,工业污水排放达标率要求达到100%;县(市)级及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要求达到100%;县(市)级以下城镇污水处理率要求达到80%以上。同时,进一步提高中水回用水量。

(5)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按照生态省建设及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推广生态农业模式,建设千余个农牧结合的绿色生态畜牧养殖小区。推广新型有机肥、优质高效肥料和平衡施肥等十大绿色农业技术,实施“沃土工程”,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加大畜禽养殖污染集中处理,减少水产养殖污染,鼓励天然养殖。

(6)实施河道整治工程

武汉等大中型城市河道以截污、配水、疏浚、堤防加固及结合河岸绿化公园建设改善水环境,平原农村河网以疏浚和两岸植物护坡为主的工程措施增加河道蓄水量和水生态修复,山丘区农村河道以疏浚和堤防加固为重点增加河道的安全行洪能力。

(7)保护城乡饮用水水源(www.daowen.com)

重点保护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积极防治水库富营养化。加快实施“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解决饮用水困难,改善农村的饮用水水质,保障千百万农民的饮水安全和身体健康。至2020年,江汉平原供水水库水质均达到Ⅱ类水水质,50%以上水库达到Ⅰ类水水质,初步遏制水库富营养化发展,使水库水质良好,生态处于良性循环;全部江河取水河段水质达到相应的饮用水地表水源地水功能要求,50%以上取水河段达到Ⅱ类水水质。

(8)科学保护地下水资源

必须严格按可开采量限采承压地下水,大幅度调减直至禁止工业用地下水。在2015年前完成限采区的禁止任务。各地要认真落实政府下达的任务,编制实施计划,加强地面水厂建设,结合农村饮用水建设扩大供水管理网,努力完成禁采目标。

(9)加强水环境的保护及修复

加强重要水环境功能区的保护,对具有重要水环境功能作用的区域实施抢救性保护,使其生态系统和生态功能得到保护和恢复;加强水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生态保护和恢复,坚决遏制资源开发中对水环境造成的破坏;加大城镇水环境保护力度,建设布局合理、生态良好、景观优美、适应现代化发展的水生态系统;提高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大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力度,积极开展小流域的综合治理。

2.水资源节约

江汉平原水资源节约的主要任务是以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为核心,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加快建立以节水和合理配置水资源、提高用水效率、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水价机制,大力发展节水型工业、节水型农业、节水型服务业和节水型城市。

(1)工业节水

加大以节水为重点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力度,逐步淘汰高用水工艺和设备,积极应用高效人工制冷及低温冷却技术、高效洗涤工艺等节水新技术,进一步推进水价改革,强化工业节水管理。至2015年,江汉平原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至2020年,进一步完善工业节水体系框架,使工业节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2)农业节水

综合采用工程措施和技术、经济和管理等非工程措施,提高农业节水效果和节水水平。对各大主要灌区重点实施渠道防渗工程和管道化灌溉工程,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大力发展山区果园等的喷、微灌工程和以蓄为主,蓄、引、提相结合的工程模式,在非灌溉季节提(引)水补库、补塘,提高工程的利用效率;特种经济作物种植区和城郊蔬菜基地应全面推广喷、微灌工程以及温室和蔬菜大棚的滴灌工程。大力推广水稻薄、浅、湿、晒灌溉技术和旱育稀植节水栽培技术,重视抗旱节水水稻品种的开发研究和推广工作。

(3)城镇生活及服务业节水

建立城市生活用水监测和用水量估计制度,加快改造跑冒滴漏和浪费水严重的自来水管网和原有建筑用水器具,鼓励使用节水型家庭卫生器具,提高民用建筑节水器具的普及率,至2015年,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95%以上,新建民用建筑节水器具的普及率达到100%;制定和实施建筑业商业服务业用水设施的用水标准,服务业计划用水、定额管理率达到95%以上;进一步加强城市绿化用地的节水灌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