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污染防治对策的建议
(1)尽快实现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控制的战略转变,大力推行清洁生产
要通过调整工业结构、改进生产工艺、进行技术改造和加强生产管理等手段,淘汰物耗、能耗高,用水和排污量大,技术落后的工艺技术,减少各种废弃物的排放量和毒性,提倡绿色产品和绿色工艺,提高水的重复使用率,减少用水量和废水排放量,将污染消灭在生产工艺过程中。
(2)实行工业污染全过程控制
工业污染4个控制途径如源削减、综合利用、净化处理和贮存的综合运用称为全过程控制。它分为3个层次:低层控制,即从生产组织到储运等生产全过程的污染控制。中层控制,即从基本建设、技术改造、工业生产以及供销活动的工业再生产过程的全过程控制;高层控制,即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各领域中的经济再生产全过程控制。
(3)加快城市废水处理厂的建设步伐,实施废水资源化
应该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城市废水处理厂的投资力度,城市的排水管网应与废水处理厂同步建设,全面推行征收城市废水处理费,解决城市废水处理厂的运行维护资金问题;对个别水资源短缺的地方,还应将处理后的出水作为稳定的水资源加以利用。
(4)从单纯的总污染源治理转向对总源、面源和内源的流域综合治理
要将面源的治理与生态农业的建设相结合,通过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回收利用畜禽养殖业废水、废渣和秸秆、稻草等农业废料,以在乡镇工业推行清洁生产,将面源污染减少到最小限度。其次,对长江、汉江和洪湖、长湖以及其他湖泊、水洼地中的沉积物和养殖场的主要内污染源,要加以治理,特别是要禁止在湖泊和水库中网箱养鱼。
(5)开展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减少农药、化肥污染
大力推广生物肥料,广种绿肥,增加有机肥的数量;改善灌溉方式和施肥方式,提高化肥利用率;推广养殖场和种植业紧密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促进粪便还田。研究应用多效抗虫害农药,发展低毒、高效、低残量新农药,逐步停止使用高毒高残留的有机氯、有机汞和有机砷农药。培育优良抗病虫害农作物品种,如抗虫棉品种。
2.水资源环境保护措施
(1)加强法制建设,严格依法治污,制定并实施适合当地的法规和制度(www.daowen.com)
逐步建立科学完善的水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按照国家和湖北省的有关规定,严格查处环境违法行为,遏制污染反弹,重点监察工业企业达标反弹和饮用水污染等问题。根据水环境质量目标,实行总量控制,建立总量控制的排污许可证制度,根据总量控制来收取排污费、发放排污许可证,并允许排污许可证转让。把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切实地与改善水环境质量结合起来。加强新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严把项目审批关和验收关,从源头控制水污染。运用法律手段,严厉打击制止污染、破坏生态环境的各种违法行为。继续抓好水质监测和水质状况发布工作,并定期向社会公布。
(2)加强水资源权属管理和推进涉水事务的统一管理
要改变过去多部门、多渠道的管水体制,以城乡水资源一体化管理为目标,以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为重点,建立水资源的宏观控制和定额管理指标体系;做好初始水权的分配工作,强化对退水水质的监测和管理;严格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切实保证水资源费足额征收到位。
(3)实行有利于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的经济政策
根据市场机制,结合当地情况,正确确定水资源价格,实行水资源有偿使用,通过价格、税收、信贷、投资等经济手段,实行污染治理资金的筹集和污染治理行为的激励。同时还应当根据《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和“污染者付费”、“受益者付费”、“损害者补偿”的原则,将排污费纳入财政预算,列入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管理;个体工商户也将成为排污费的收纳对象。规定排污费必须用于重点污染源防治、区域性污染防治、污染防治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示范和应用。
(4)加大水污染治理的投资力度
政府除依法征收排污费用于水污染治理外,还必须重点投资环保公共设施和环境监管能力建设,争取将污染治理投资达到GDP的1.5%~2%。同时,还应当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为我省水污染防治引进更多的资金和技术,对于排污不达标的企业征收重税,并建立排污征收标准,确保企业承担起环境治理的社会使命,并对此税收资金实行专款专用,确保治理资金渠道来源的多元性和充足性,使得中小城市污水处理项目顺利建设和正常运行。
(5)调整产业结构,建设高效节水防污的企业,解决结构性水污染问题
要逐步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严格限制造纸、化工和医药等重点水污染产业的产业扩张,解决这些产业的水污染问题,并依法关闭产品质量低劣、污染极其严重、资源消耗高的厂矿企业,淘汰落后设备和技术工艺。
(6)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建设高效节水防污的现代农业体系
坚持把环境保护寓于农业综合开发之中,实行开发与保护并举。要建立面向市场与资源双重约束的现代农业体系,改变单一性的生产结构为农村加工复合结构;在平原地区要继续狠抓退田还湖、退耕还林,增加植被的覆盖面,减少水土流失,保持生态平衡。要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增加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将低投入、低产出、高资源消耗的传统农业转换到高投入、高产出、低资源消耗的现代农业的轨道,从破坏生态环境的源头上解决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