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幼儿舞蹈:按风格特点分类

幼儿舞蹈:按风格特点分类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古典舞蹈古典舞蹈是各个国家和地区中最具代表意义和独特风格的传统舞蹈。此外,古典舞蹈也会受到社会政治、文化的影响而产生诸多变化,所以,古典舞蹈的风格并非一成不变,它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为了进一步提升中国古典舞的表演水平,中国舞蹈学院与舞蹈领域的艺术家花费了极大的精力,从武术、戏曲中吸取了表演元素,使中国古典舞的表演风格更为独特。

幼儿舞蹈:按风格特点分类

(一)古典舞蹈

古典舞蹈是各个国家和地区中最具代表意义和独特风格的传统舞蹈。它的形成融入了多种舞蹈元素,例如民间舞蹈、武术杂技或者手语等。此外,古典舞蹈也会受到社会政治文化的影响而产生诸多变化,所以,古典舞蹈的风格并非一成不变,它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

中国古典舞这个概念产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0年由欧阳予倩先生提出,从此,中国古典舞成为一个新的舞种。

但是,由于中国古典舞这个概念提出的时间不长,研究还不够成熟,对它的定义也一直在讨论中,在实践中,常常混淆古典舞和古代舞的概念。老一辈艺术家李正一教授、唐满城教授结合中国戏曲、武术以及国外的芭蕾舞的训练体系,对明确中国古典舞的概念及其训练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经过老一辈舞蹈家的不断努力,中国古典舞在20世纪80年代逐渐在艺术界得到了推广。为了进一步提升中国古典舞的表演水平,中国舞蹈学院与舞蹈领域的艺术家花费了极大的精力,从武术、戏曲中吸取了表演元素,使中国古典舞的表演风格更为独特。中国古典舞有了属于自己的主题路线与艺术风格,这一点尤其体现在舞者的精气神与手眼身法等方面。《黄河》《梁祝》等舞蹈作品的出现,把中国古典舞的表演推向了更高的层次。

(二)民间舞蹈

民间舞蹈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它通过人类自身的形体动作与思想情感,充分地表现人类的社会生活、民族历史。欣赏民间舞蹈有利于欣赏者更好地领略舞蹈的艺术风范。

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凭借“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来表达他们内心的感情。充分探究舞蹈的发展领域,可发现它早已渗透劳动、狩猎、战争祭祀、情爱等领域中。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虽然很多事物都已经流失,但民间舞蹈经过岁月的洗礼,依然流传在各个民族的生活中,这一点在地处边疆交通闭塞的少数民族地区最为常见。在这些地区的民间舞蹈中,仍然可见原始形态的舞蹈特征,具体体现在舞蹈的表演形式、表演风格与表演内容折射出的文化内涵中。这些民间舞蹈表演内容大多涉及民族历史、宗教信仰、道德伦理、风土民情、审美情趣、生产方式等方面,可反映出整个社会文化的大融合。例如山东省的鼓子秧歌、广东省的醒狮舞、吉林省的高跷秧歌以及著名的陕西省安塞腰鼓等,都是带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表现了当地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

(三)芭蕾舞

芭蕾舞是欧洲较古老的一种舞蹈,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芭蕾”源自法语“Ballet”,但词源却来自意大利语“Balletto”,最初的含义是用脚跳某种舞蹈。

芭蕾舞的历史发展是从民间传入宫廷,再从宫廷回到民间,也可以说是从平民一步步走向贵族,再从贵族回到平民。随着历史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民众加入专业芭蕾舞的队伍中,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它的投资与创作上。正因如此,芭蕾舞融合了多种时尚元素与流行色彩,深受广大欣赏者的欢迎。

芭蕾舞分为快舞和慢舞。快舞诞生于意大利,是通过跳跃与旋转展示,主要表现为舞者跟随急速的音乐快速地投入舞蹈中。那些带着活泼、迅速、华丽特点的舞蹈,均属快舞。

慢舞产生于法国。舞者的舞蹈动作较缓慢,在表演的过程中,通过单脚支立平衡身体,呈现优雅的、带着曲线的舞步与舞姿,这是慢舞的基本特征。

慢舞通常用于表现男女之间的情爱场面。比如,《天鹅湖》的第二幕,便是公主与王子跳的双人慢舞,细腻地表达了白天鹅奥杰塔从恐惧、提防,一步步过渡到对王子的信任,进而产生爱情,直至热恋。

目前,快舞与慢舞已不是各自出场,更多的是交叉使用,即便如此,我们仍可根据其强调程度,来辨别是意大利的华丽,还是法国的浪漫气质。

(四)现代舞

20世纪,西方兴起了一种与古典芭蕾相对立的舞蹈派别,这便是现代舞。现代舞的美学观点反对古典芭蕾的按部就班,认为那是一种脱离生活态度而单纯追求技巧的形式主义。现代舞为了摆脱古典芭蕾舞那种僵化的动作,创造了一种贴近自然运动法则的舞蹈动作,在编排上注重抒发人的真实情感,善于通过舞蹈艺术来反映现代人的社会生活。

现代舞最鲜明的特点是反映西方现代社会的矛盾与人们所具有的心理特征。美国现代主义舞蹈家海伦·汤米尼斯认为,现代舞不存在普遍的规律,每一个艺术家都在创造自己的法典。

现代舞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奠基时期、发展时期、新先锋时期、后现代时期与舞蹈剧场时期等阶段。在不同的时期,现代舞由于自身的艺术主张、创作风格、价值取向、表演训练技巧方面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流派。

1.奠基时期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现代舞基于反对古典芭蕾而创立。这个时期的现代舞,在思想上以人体解放与追求人性自由为主,带有浓郁的浪漫主义理想主义色彩。在艺术创作中,这个时期的现代舞重视奔放的情感表露,艺术表现带着厚重的主观性,主要代表人物及作品有伊莎多拉·邓肯的《马赛曲》、露丝·圣丹尼斯的《罗陀》。(www.daowen.com)

2.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的现代舞在形式上主张追随功能,在价值观上重视人的价值与尊严,其主要目的是表现现实生活与时代精神。发展时期的现代舞,在艺术创作上,善于通过感情来表现艺术创作的本领;在艺术思想上,十分重视对真实世界的反映,既展示了人性的善,又揭露了人性的恶;在探索上,这个时期的现代舞重视个人风格的表现,出现了许多带着系统性、个性化的舞蹈动作与技术流派,其中颇具代表性的流派与技巧分别有心理表现派、象征派、人本主义派和放松技巧、何顿技巧等。

心理表现派:这个流派以玛莎·葛兰姆的“收缩与延展”论作为舞蹈动作的基本原理,其主要思想在于揭示人类的阴暗面,重点突出“内省”心理。玛莎·葛兰姆一再强调舞蹈家应“以身体形象客观地表现自我信念”,通过舞蹈揭示出一个人的内在。

象征派:这个流派重视韩福瑞式的技巧,以“跌落与复原”作为舞蹈动作的基本原理。韩福瑞认为象征派舞蹈把人类的所有动作均涵盖了进来,把一切戏剧性效果作为艺术的主要根源。比如,一个人在暴力的压迫下,必然会起来反抗等,这些戏剧冲突均能在象征派的舞蹈动作中得以展现。

人本主义派:这个流派是在荷西·李蒙技巧训练的基础上产生的,融入了韩福瑞的舞蹈技巧,再加入了李蒙的个人心得。它把肢体各部位当作单一乐器,当一个人全身都活动时,就如同表演一场交响乐,通过多种乐器来完成动人的旋律

放松技巧:这个技巧是基于不断探索与实践肢体潜能所形成的,它是经过接触,在即兴表演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一种形式。

何顿技巧:这个技巧的动作灵感主要来自原始族群形象(或古代遗迹形象)。比如,古埃及壁画中的形体,是产生何顿技巧的基本动作之一。这个技巧重视对世界传达出自己的身份和传统的骄傲。

在发展时期,现代舞所形成的流派与技巧,较大地丰富了舞蹈的内涵,使舞蹈艺术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

3.新先锋时期

在20世纪中后期,现代舞蹈艺术发展深受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带着鲜明的后现代主义风格。在艺术观念上,新先锋时期的舞蹈注重进一步解放身体。在他们看来,舞蹈艺术形式带着自足与封闭的特点,需要更好地进行自我表达与检验。新先锋时期的舞蹈十分看重形式主义,认为形式体现一切,舞蹈动作就是目的,而不是单纯地传情达意的手段。在艺术教学中,新先锋时期的舞蹈把自由发挥视为动作训练的终极目标。教授者在强调舞蹈者的个人风格外,其形式自由的肢体训练也包含了对时间、空间及能量的各种探索。

4.后现代时期

后现代舞蹈是源自欧洲的一种舞蹈剧场艺术。这个时期的舞蹈追求返回舞蹈的戏剧传统与表现主义传统,不把技术作为舞美的前提条件,侧重于人的肢体如何舞动,关注人类为什么舞蹈的理念,在舞蹈中开始注入浓郁的人文气息。现代芭蕾也是这个时期的现代舞流派之一。

5.舞蹈剧场时期

舞蹈剧场以德国的皮娜·包希为代表人物。最初的舞蹈剧场是古典芭蕾与新舞蹈的结合体,能够较完整地表现舞蹈的剧情。舞蹈剧场的艺术特色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破碎的舞蹈剧场;第二,对两性与暴力有着深刻的表现;第三,对重复的偏爱。

舞蹈剧场重点关注人为何而动、为何而舞,揭示的主题是两性的互动,展现的是终极人文关怀。以皮娜·包希的作品《蓝胡子》为代表。

(五)当代舞

当代舞指的是广泛吸收和运用中国传统舞蹈素材,同时结合外来艺术素材创作的舞蹈。这种舞蹈作品艺术形象鲜明,具有丰富的民族审美情趣,大多反映中国当代社会的生活情况以及时代面貌。

当代舞是中国舞蹈的重要舞种之一,作品主要表现当代中国人的生活、情感状态,对于其他舞蹈元素采取了兼收并蓄的方式。当代舞的出现,对于中国舞蹈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当代舞具有时代性,符合当今大多数人的娱乐需求。它吸收了其他舞蹈的精华,然后进行加工改造,赋予其更新的舞蹈形式和意义。

例如我们所熟知的《踏着硝烟的男儿女儿》《无言的战友》《天边的红云》等当代舞,所讲述的都是中华儿女保家卫国的故事,充分展示了当代舞所具有的独特气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