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幼儿学习舞蹈的心理特点:幼儿舞蹈指南

幼儿学习舞蹈的心理特点:幼儿舞蹈指南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在幼儿舞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切记舞蹈动作不能过于复杂和成人化,而要简单直观、富有童趣、易学易记,避免长时间的造型和静止,以满足儿童好奇和不断探索的心理。教师进行幼儿舞蹈的教学和创作时必须尊重儿童好动的特点,用良好的教学方式使他们得到充分的运动,教以健康有益的舞蹈动作,选择一些对他们而言不陌生并充满游戏性的动作。

幼儿学习舞蹈的心理特点:幼儿舞蹈指南

为了更好地对儿童进行舞蹈教育,教师要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舞蹈教育,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才能使教育达到最佳的效果。学龄前儿童有以下心理特征。

(一)单纯童真、好奇心

单纯童真、好奇心强是学龄前儿童普遍的心理特征,因为他们对这个世界的所有事物都会感到新奇,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也是如此。所以,在幼儿舞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切记舞蹈动作不能过于复杂和成人化,而要简单直观、富有童趣、易学易记,避免长时间的造型和静止,以满足儿童好奇和不断探索的心理。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儿童好奇的心理特点进行舞蹈创编。儿童心理学家们认为,孩子生来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五六个月大的婴儿,一听见声音就要转头去看,一看见东西就要伸手去拿,到了四五岁,好奇的动作就更多了。所以,幼儿舞蹈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培养孩子们爱看、爱问、爱思考的习惯,在舞蹈教学、创作过程以及舞蹈构图的设计上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孩子们的表现欲与好奇感,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二)活泼好动、精力充沛

这一时期的儿童精力充沛,活泼好动,他们的学习以游戏为主要形式。教师进行幼儿舞蹈的教学和创作时必须尊重儿童好动的特点,用良好的教学方式使他们得到充分的运动,教以健康有益的舞蹈动作,选择一些对他们而言不陌生并充满游戏性的动作。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创作表现童真童趣的舞蹈,从单纯的外形上的模仿到神态的模仿,再到尽兴地表演,这一过程中,要把儿童好玩的心理在舞蹈动作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三)自制力差、记忆维持时间较短(www.daowen.com)

由于儿童的自制力较成人差,在舞蹈教学中,要考虑时间的长短,不能一味地填鸭式教学,要学会在游戏中进行教学,在讲故事中进行教学,甚至可以带孩子们在大自然中观察动植物的特点,教会他们去观察美、发现美、表现美。尤其不能长时间地、反复地做同一个动作或生硬地摆姿势,这样只会使儿童对舞蹈产生逆反情绪,从而厌弃舞蹈。为了提高儿童学习舞蹈的兴趣,可以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舞蹈,当他们动作做到位时就以玩游戏作为奖励等,克服他们在学习中出现的自制力差的问题。

儿童对鲜明、生动、有趣的事物非常感兴趣,往往能够不费力地记住相关事物。比如汽车、飞机、火车等都是具体形象,孩子对这些具体形象记忆深刻,但要将这些具体形象与它们的概念联系起来,还需要一个反复强化的过程。儿童的记忆力普遍比成年人更好,但忘得也快,即记忆时间短,所以在教授舞蹈时要考虑到相关的因素。比如,可以采用强化记忆的方法,学习时以适当的方式,从不同角度反复做同一组动作,学完以后要注意经常复习。

(四)观察力和模仿力较强

儿童的观察力和模仿力是很强的。有些大人忽视了的行为或细节,孩子会观察得很仔细,并能详细地讲述出来。鉴于儿童的这些心理特征,在教授舞蹈时,教师要鼓励儿童多观察、多模仿,如选择一些较易模仿的小动物的行为,模仿小动物怎样行走、小鸟怎样觅食、小狗怎样叫等。有了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模仿,就丰富了学舞蹈的经验,如幼儿舞蹈《可爱的企鹅》中,儿童借模仿表现出企鹅可爱、笨拙、滑稽的动作和体态。通过模仿,儿童体会到舞蹈与生活、舞蹈与自然的密切关系,从而运用敏锐的观察力和较强的模仿力来提高舞蹈学习的能力。

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在某种意义上,成年人能体验到的情绪,学龄前儿童基本上都能体验到。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自我意识进一步增强,高级情绪活动也进一步发展。因此,幼儿舞蹈教学要注意选择一些能体现儿童风貌的优秀舞蹈作品,让孩子们在浓浓的舞蹈氛围中调动心理情绪,加深对舞蹈艺术的了解和对人生的热爱,不断培养健康向上的思想情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