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是以人为根本的。归根到底,道德教育是通过教化和完善个人,以求实现社会整体的和谐与发展。古代各个德育流派学说中均十分重视这一点。因此,道德教育的第一步,是个人,其德育起点也源自对人性的基本判断。自古以来,对人性的论断,最为人熟悉的莫过于儒家关于人性本善和性本恶的论述。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其理论也是基于这一论断展开的。性本善而为人不善,那么就是环境的“恶”将人的本性掩盖了。而性本恶之理论,与之正好相反。人性本恶,那么就需要依靠道德教化来更正这一本性。
那么,人性到底如何?现代社会应该怎样认识人性?
人性,总体而言,就是“自我实现”的欲望和能力。对于“自我实现”,无法抽象地说是善还是恶。人性在于伸展[42]。人性不存在善与恶的价值判断,而是在于不断求发展。抓住了这一点,就能很好地解释为什么一个人既会行善,也可能行恶。倘若以这一点为基础,那么道德教育的起点,就不言而喻了。通过道德教育,并非是磨灭人之伸展的本性。因为个人的生存发展,不仅是个人的根本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障。只有当个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方向一致,整个社会才会和谐。
道德教育,就是引导人们合理地伸展人性。人性在不同领域的实现路径不同,具体落实到“怎样实现”,就涉及价值判断的问题了。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人为了伸展个性,实现自我价值,就要谋取资源。而采取何种方式来获取资源,就需要道德教育来提供合理的规范,使人们在一定的约束下实现自身发展的需求。道德教育,就是通过改善各种共生规范,从而引导人在寻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采用合理的方式方法,弃恶扬善、走向正途,将自我价值的实现,同集体、国家的发展之路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自我与国家、自我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如果从这个观点出发,或许就可以超越古代诸派理论,提出一种新的德育本体论。(www.daowen.com)
第一,以人性之伸展,超越性本善与性本恶的理论。人性无所谓道德判断,事实上,很难将人性简单归于善,或归于恶。因此,基于人性本善或性本恶,而提出相对应的道德教育方法,无疑会顾此失彼。例如,从性善论的角度提出,以道德来引导与激发人初之善性,则不免忽略了如何制约人性的恶。相反,认为人之初,性本恶,而一味教化人们改过自新,压抑人性,又不免忘记了人心中尚有善良的一面。倘若将人性之伸展作为人性的出发点,从价值中立的立场出发,则能够较为全面地对人的行为动机做出基本的判断。由此而构建的德育方法论,其核心不在于要改变和控制人性,而是立足于倡导通过合理的手段来伸展人性,使人性的发展走向正途。
第二,以人性之伸展,超越人性本朴论。性本朴的学说,主要源自老子的道家学说。这套理论保持了价值中立,但缺乏一定的实用主义和理性主义色彩。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速发展,理性主义成为了主流意识形态,人人求生存、谋发展,在如此的环境下,一味提倡返璞归真,无为而治,难免稍显消极了。因此,立足于人的发展与各种诉求,构建一套关于“如何合理诉求”的理论,反对“不诉求”,提倡“不妄求”的德育方法,恐怕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