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终身教育原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实践

终身教育原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实践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时间跨度上看,古人强调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于此足见其端倪。修身成圣,是道德教育的个人目标,而强调终身教育,有利于警醒世人,时刻不忘什么样的人,才是一个社会需要和社会认同的人。其次,终身教育的思想,体现在古人针对不同年龄人群“因材施教”的思想上。宋朝朱熹综合诸家学派之观点,系统地提出了分类教学的思想。[14]不仅古代强调分年龄阶段的终身教育,当代教育体系亦是如此。在这方面,朱熹的思想十分值得借鉴。

终身教育原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实践

从时间跨度上看,古人强调终身教育。因此,中国古代道德教育涵盖了各个年龄段。从胎教、蒙学到大学,无不有着非常精致的设计与丰富的内容。

首先,终身教育的思想,体现古人对自身修养永不止息的追求。荀子在《劝学》中提出“学不可以已”的观点,历来为人们奉为至宝,可谓是万世之师。《荀子·解蔽篇》中亦有言:“故学也者,固学止之也。恶乎止之?曰:止诸至足,曷谓至足?曰:圣王。”[13]这就是说,学习永远不可能停止,除非你达到“圣”的地步。终身学习,于此足见其端倪。常言道,“活到老,学到老”。修身成圣,是道德教育的个人目标,而强调终身教育,有利于警醒世人,时刻不忘什么样的人,才是一个社会需要和社会认同的人。

其次,终身教育的思想,体现在古人针对不同年龄人群“因材施教”的思想上。宋朝朱熹综合诸家学派之观点,系统地提出了分类教学的思想。从幼童时期的“蒙学”(即“小学”),乃至针对成人的“大学”,他都有详尽的论述。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同,他们对知识的领悟力和接受能力不一样,就应该传授不同的道德常识,采用不一样的教育方式。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14]不仅古代强调分年龄阶段的终身教育,当代教育体系亦是如此。小学、中学、高中的基础教育,大学的差异化教育,以及踏入社会之后的成人教育,包括各种职业培训的社会教育,每个层次的教学内容与目标都不一样。道德教育也是如此,针对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社会背景的人群,应该采用因人制宜的教育方式。(www.daowen.com)

那么,如何具体实行分阶段的道德教育?在这方面,朱熹的思想十分值得借鉴。他将道德教育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八岁以下为童蒙阶段,“夫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杂细事宜,皆所当知。”[15]童蒙阶段是道德教育的预备阶段,道德教育的内容应当以教会孩子基本的行为规范为主,而不涉及这些行为规范背后的深奥义理。八岁至十五岁为小学阶段,朱熹认为,“古者小学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16]这个阶段仍然进一步教授各种行为规范,为将来修身成圣打好基础。十五岁以上为大学阶段,主要学习幼时所学的事中之理,“小学是事,如事君、事父、事兄、处友等事,只是教他依此规矩做去。大学是发明此事之理。”[17]在大学阶段,应当教授行为规范背后的道理,让受教育者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因此,小学与大学阶段的主要区别在于:“小学之事,知之浅而行之小者也;大学之道,知之深而行之大者也。”[18]

从教育心理学来看,朱熹分阶段道德教育的设计,符合人的心理发展规律。皮亚杰(Jean Piaget)认为,在每一个发展阶段,儿童所有的活动都标示着确定的智力操作类型,这为儿童获得知识给定了某种结构。出生到两岁左右,皮亚杰称为“感知运动阶段”(Sensorimotor Stage),这个阶段的儿童的主要认知结构是感知运动图式,儿童借助这种图式可以协调感知输入和动作反应,从而依靠动作去适应环境。两到七岁为“前运算阶段”(Preoperational Stage),儿童能将感知动作内化为表象,建立了符号功能,可凭借心理符号(主要是表象)进行思维,从而使思维有了质的飞跃。因此,这两个年龄阶段所对应的“童蒙阶段”,道德教育应当抓住孩子模仿力强,而理性思维能力弱的特点,教之以行为规范,而不涉及“大道理”的讲授。七到十二岁为“具体运算阶段”(Concrete Operations Stage),该时期的心理操作着眼于抽象概念,属于运算性(逻辑性)的,但思维活动需要具体内容的支持。因此,在“小学阶段”,仍然以行为规范为基础,为孩子进一步明白事理打下基础。十二岁以后,皮亚杰称之为“形式运算阶段”(Formal Operations Stage),该时期,儿童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推理水平。在朱熹看来,这一“大学阶段”,就可以传授“精大之理”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