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以人的发展为基本原则:道德教育的实践方法

以人的发展为基本原则:道德教育的实践方法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重视人性的发展,是古代多个德育流派的理论根基。另外一种针锋相对的观点认为:人性本恶。第三种观点,则是不对人性作价值判断,这里姑且称为人性本朴论。道家反对“人为物役”,以人灭天,这是基于人性本自然的前提假设提出的。“人性在于伸展。”道德教育,并非是磨灭人“求发展”的本性。社会由人构成,只有当个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方向一致,整个社会才能和谐发展。因此,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本质上是统一的。

以人的发展为基本原则:道德教育的实践方法

重视人性的发展,是古代多个德育流派的理论根基。不论是什么样的方法或实践,脱离了人性,道德教育就成为了一句空话。因此,以人为本,从人性出发,才能有针对性地构建道德教育理论体系、制定德育方法,并形成德育实践。人性,是每个德育学派的理论起点。

1.从人性出发开展道德教育

古代道德教育方法的前提,大都是从人性的基本假设出发的。

一种观点认为:人性本善。这一观点缘起于儒家孟子。他提出,“人性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1]从这一逻辑起点出发,所有的道德教育都围绕如何唤醒人心中的善念而展开。人性皆善,但需要“扩而充之”。人的本性是善的,但是人的道德自觉,仅仅是一种可能性,却非必然性。“求则得之,舍则失之。”[2]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就在于,它能够激励人、引导人,在后天培养中保留那份善性。

另外一种针锋相对的观点认为:人性本恶。某些儒家学者、绝大部分法家的观点即是如此。荀子断言,“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3]法家则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的,“皆挟自为之心”,[4]同时人的欲望也是必然的,“人无毛羽,不衣则不犯寒,上不属天,而下不着地,以肠胃为根本,不食则不能活,是以不免于欲利之心。”[5]法家认为,这种本性至死也难以改变。“民之欲富贵也,其阖棺而后止。”[6]因此,尤其对法家来说,道德教育的关键在于,如何“治”人。既然人性本恶,就需要通过道德教育来约束人性过度张扬。

第三种观点,则是不对人性作价值判断,这里姑且称为人性本朴论。孔子就持有这个观点,道家也持有类似的观点。所谓“朴”,就是自然。人性本自然,不分善恶。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7]人性天生相近,但可能因为后天的影响而形成不同的习惯。道家则认为,人性无欲,“同乎无欲,是谓素朴”。[8]人性自在,“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9]因而,道家对于道德教育的核心原则,就是不使人失去朴素之心,即“吾子使天下无失其朴”。道家反对“人为物役”,以人灭天,这是基于人性本自然的前提假设提出的。

在性善论、性恶论以及性本自然的理论假设之下,衍生出的道德教育的原则就有所区别。而三种理论的共同点是,道德教育当以人为根本。归根到底,是在满足人生存、发展这一基本需求的前提下,通过教化和完善个人修养,以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因此,道德教育的起点是人。从人性出发,立足人的发展来开展道德教育,是中国古代道德教育的重要起点。(www.daowen.com)

2.立足人的发展提倡“义中取利”

古代圣贤基于不同的人性假设,提出了各自的道德教育理论体系,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那么,在现代社会,应该怎样认识人性?又如何立足人性来实行道德教育?

人性,总体而言,就是“自我实现”的欲望和能力。对于“自我实现”,无法抽象地说是善还是恶。“人性在于伸展。”[10]人性不存在善与恶的价值判断,而是在于不断谋求发展。抓住了这一点,就能很好地解释为什么一个人既会行善,也可能作恶的问题。

道德教育,并非是磨灭人“求发展”的本性。因为个人的生存发展,不仅是个人的根本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障。社会由人构成,只有当个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方向一致,整个社会才能和谐发展。因此,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本质上是统一的。

人性力求发展,本身不存在价值判断问题。但具体落实到“怎样实现”人的发展,就涉及价值判断的问题了。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人为了实现自我价值,就要谋取资源。采取何种方式来获取资源,就需要道德教育理论提供合理的规范,使人在一定的约束下,“宁向直中取,不向曲中求”。

道德教育,不抹杀人类求生存、谋发展的本性,而是立足于人的发展,批判“损人利己”,批判不择手段、没有任何道德底线地谋利,提倡“义中取利”。古人对此有过充分的论证。《论语·宪问》曰:“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11]朱贻庭先生在分析王夫之的义利观时指出,“利之”“利者”“害之”“害者”不可混同。所谓“水有润下之利”,亦有“润下之害”。这不在于水的本性,而在于是否“由义”。[12]立足人的发展,提倡“义中取利”,是中国古代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