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道德教育,还用“礼”的形式,固化成为了日常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各种礼仪规范。直到现代社会,小孩子自小受父母的教育,仍然有一个俗称,叫“做规矩”。这些“规矩”,实则就是生活中大家约定俗成的一整套礼仪。而“做规矩”的过程,就是道德教育的过程。“规矩”的来源,往往是自古流传下来的“礼节”。如果“规矩”没有做好,那就是“失礼”。
1.穿戴中的道德礼仪
《礼记·冠义》有云:“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71]古人对于服饰穿戴是非常重视的。虽然国人的衣冠样式和材料在不断地变化,但是穿衣戴帽要有“规矩”这一传统,却基本保留和传承下来。在古代,不同的性别、年龄、职业、地位的人服饰不同,贵族才能带冠冕,平民一般只能戴头巾。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服饰也多有不同。在喜庆场合,多穿红色,象征生命和温暖。在丧葬仪式上一般都穿白色衣服,象征死亡。唐代以前贵族阶层男子二十岁时举行冠礼,也就是古代的成年礼。在正式场合穿衣戴帽要整洁严谨。朱熹讲衣冠要“三紧”,“头紧,腰紧,脚紧”,即:帽子扎紧,腰带要紧,鞋带要紧。[72]穿戴整齐,是对他人的尊重。古人的衣服男女根本不同,“男女不通衣裳”,样式差距很大,女性穿衣不能露体是最为基本的穿戴规范。
2.餐饮间的道德礼仪
“夫礼之初,始诸饮食。”[73]中国人的宴饮文化很丰富,它不单是简单的吃饭问题,而早已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交往形式。宴饮中有很多礼节,相对较严格。一般情况下长幼有别,长辈坐上座,小孩子不能上筵席。主人和客人的位置也不同,参加宴会要“分宾主落座”。在某些地方主人为了陪客人吃饭,还要设主陪和副陪,客人的位置也有主次的不同。主人敬酒,客人要回敬。长辈和客人的饭吃完,晚辈和主人要主动帮助其盛饭。吃饭过程中,还有很多禁忌。《礼记·曲礼》讲:“共食不饱,共饭不泽手。毋抟饭,毋放饭,毋流啜,毋咤食,毋啮骨,毋反鱼肉。毋投与狗骨,毋固获,毋扬饭,饭黍毋以箸,毋嚃羹,毋絮羹,毋刺齿,毋歠醢。”[74]还有很多,如:“食勿语”,吃饭时不要大声谈话,不能敲打碗筷,不能把筷子竖插在饭碗上,等等。
3.出行时的道德礼仪
出门万事难,民间有一套出行的道德礼仪。北方有民谚:“出门矮三辈”,出门在外,人生地不熟,要讲礼貌,凡事以谦卑、忍让为上。常言道:“见人施一礼,少走路十里。”就是说要礼貌待人才能少走弯路的道理。“入国问境,入乡问俗,入家问忌”,各地的风俗禁忌不同,在外地要客随主便,入乡随俗。“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出门在外以礼待人,多交朋友,互相帮助。(www.daowen.com)
4.婚丧时的道德礼仪
“夫礼,始于冠,本于昏,重于丧、祭,尊于朝、聘,和于射乡,此礼之大体也。”[75]婚丧和祭祀是古人礼的最集中的体现,在整个道德礼仪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皆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76]在古人眼里,婚礼是整个社会的根本,必须慎重对待。婚姻的具体形式虽然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但是一直被视为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男子结婚被称为“小登科”。在结婚之前要经过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和复杂的程序。结婚那天,两位新人都获得特殊的待遇,男子成为“新郎官”,女子可以凤冠霞帔,迎亲的花轿“见官大三级”,其他行人都要给它让路。结婚的典礼非常隆重,最重要的部分是在主婚人的引导下,拜天地、拜父母亲友、夫妻互拜。婚礼之上,还要将两位新人的头发结在一起,意寓百年好合,永不分离。婚礼的后续部分也很复杂,如第二天新媳妇拜见公婆,“回门”等,都有丰富的寓意在里边。[77]
“生,人之始;死,人之终”,[78]人都要面对死亡的问题,如何对待亡者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体现。孔子主张对父母“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79]儒家是非常重视丧葬的,丧葬仪式既是对亡者的感谢和缅怀,也是对生者的教育过程。儒家主张“三年之丧”,有一套复杂的丧葬仪式和过程,大体包括尸身(侍奉、处理尸身)、棺殆、入葬、祭祀等几个部分。[80]丧礼大概是中国最复杂的仪礼之一。
祭祀之礼主要包括四时之祭、墓祭、岁祭等。《左传·成公十三年》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有执膰,戎有受脤,神之大节也。”[81]祭祀对于百姓来讲,也具有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祭祀的对象包括各种神明(玉帝、观音、关公、土地等),自然之神(山神、水神等),祖先。祭祀的具体方式各有不同,但大体都包括跪拜、奉贡品、祈福等几方面的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