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身教示范法: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教育方法

身教示范法: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教育方法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身教示范法,指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行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坚持以自身做楷模,给被教育者以示范启迪作用的教育方法。[57]孔子的这一学说,为身教示范方法的推行开创了理论先河。孟子对身教示范也有论述。[64]荀子由于重视后天习染,对身教示范的作用讲得更为透彻。他认为,良师益友的身教示范,是使受教育者养成崇高的品格,获得全面的知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更有效方法。

身教示范法: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教育方法

身教示范法,指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行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坚持以自身做楷模,给被教育者以示范启迪作用的教育方法。儒家创始人孔子曾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57]孔子的这一学说,为身教示范方法的推行开创了理论先河。

孔子注重身体力行,具体体现在言行关系上。一是“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58]二是君子要“先行其言,而后从之”。[59]所谓“学至于行而止矣”,即是讲,践行是进行道德教育的落脚点和归宿。“行”还是进行道德评价的依据。孔子讲“听其言而观其行”,就是这个意思。“力行”还能深化道德认识,如王夫之所言:“力行而后知之真也。”同时,“力行”强调的是道德主体的自主性和自觉性。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德性是实践所致的,努力实践,并形成习惯使之完善,才能形成一个人的德性。可见,实践对一个人道德培养的重要性。在中国古代,“知”与“行”更多地体现为道德伦理问题。能否做到“知行合一”体现了一个人的道德水准。

荀子也认为,道德教育不仅要学习道德知识,明确道德是非标准,还要落实到行动上。他说:“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60]又讲“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圣人也者,本仁义,当是非,齐言行,不失毫厘。无它道焉,已乎行之。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知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61]知晓道理,重在践行。

孔子不仅是以身作则的提出者,而且也是这一原则的实践者。要以身作则,就要言传身教,把“有言之教”和“无言之教”结合起来。他要求学生好学乐学,自己就好古敏学。他要求学生“不耻下问”,自己就“每事问”,虚心求教;他要求学生确立志向,自己就“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www.daowen.com)

孟子对身教示范也有论述。他说:“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62]意即有仁德的人做事就像弓箭手射箭一样,必须先正自身。他又说:“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63]教人行仁德,不如用表达仁的行动教人行仁德的功效大。所以孟子提倡教育者要以身作则,“教者必以正。”[64]

荀子由于重视后天习染,对身教示范的作用讲得更为透彻。他认为,良师益友的身教示范,是使受教育者养成崇高的品格,获得全面的知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更有效方法。他曾提出“师以身为正仪”的命题,强调做教师的,应该以身作则,模范践履社会道德规范,言传身教于受教育者,用自身为标准,去引导、启迪学生。他曾说:“以善先人者谓之教。”[65]这是说,教育者必须带头立德,以善先人。又说,“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66]将师长的身教示范作用鲜明地突出出来。他还说:“君子絜其身而同焉者合矣,善其言而类焉者应矣。”[67]荀子还将这一思维模式运用于政权建设之中,要求当政者在实行社会规范方面,应当以身作则,要求民众做到的,领导者应当先做到。他说:“君者仪也,民者景也,仪正而景正;君者槃也,民者水也,槃园而水园。”[68]这些比喻生动地告诉人们,领导者的一言一行,对于被领导者来说确实具有示范启迪作用。正所谓“君者,民之原也,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流浊。”[69]可见,领导者的身教示范对于社会道德风尚的改造与提升多么重要。

中国古代的道德教育,提倡教育者的示范作用和统治者的榜样作用,要求教育者或统治者以言传身教影响人,这是有其科学合理性的。因为每个人自小就懂得学习模仿,家庭、学校和社会对一个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教育者的教师,更应该注意自身的言行,以自己良好的道德行为来影响学生,学生才能信服,才能从内心激发学生对“善”与“仁爱”的追求。乌申斯基说过,“教师的个人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取代的最有用的阳光。”孟子讲人性的“四端”,说的只是人性中有向善的可能,而人性中的这种“善端”的激发,既是一种“言传”的教导,更是更广意义上的“身教”的影响,通过激发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扩充人的“善端”,实现善的道德教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