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教育方法与实践

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教育方法与实践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古代不少德育流派,都赞同环境对于道德教育潜移默化的作用。从墨子的“染丝说”中可以看到,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习性养成有很大的影响作用。(二)荀子的“注错习俗”荀子在建构道德教育方法体系中,也特别重视环境的塑造作用。这一切,都不是先天就存在的,而是人在生活实践中,潜移默化积累的结果。这就生动地说明,人的品性是在特定环境的作用下后天养成的。

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教育方法与实践

古代不少德育流派,都赞同环境对于道德教育潜移默化的作用。人处于特定环境当中,久而久之就会在社会互动中形成一定的气质、习惯。因此,营造一个良好的道德环境,对于个体形成良好的品德具有不可磨灭的影响。

(一)墨子的“染丝说”

“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非独国有染也,士亦有染。”[28]这段话以染丝作比喻,体现了墨子学说中环境育人的重要性。墨子看到染丝的人感叹说:丝用青色染料染过就变青,用黄色染料染过就变黄。所用的染料不同,颜色就不一样。浸入五种染料就会有五种颜色,所以染色的工艺必须慎重。墨子认为,人性不是先天决定的,生来的人性,就像一块待染的素丝,把丝投入什么样的染缸,就能染上什么样的颜色。人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与教育里,就会塑造成什么样的人。因此,人性如丝,必慎其所染,择其所染。墨子以染丝的过程比喻环境教育对人品性形成的影响,提出了“人性如素丝”的观点,即“染丝说”。也有人称之为“人性素丝说”。从墨子的“染丝说”中可以看到,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习性养成有很大的影响作用。

其他教育家也有同墨子相似的观点。孔子也强调后天环境影响对人性心理发展的作用,他曾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29]性,即先天秉性;习,即后天习惯。人的先天禀赋是相差不多的,但习惯则是后天塑造的结果,所以也相差甚远。英国哲学家洛克也提出过著名的“白板说”。他认为人的心灵生来就像一张白板,没有一切特性,没有任何观念。一切思想观念都是后天获得的,都是从经验中获得的。

(二)荀子的“注错习俗”(www.daowen.com)

荀子在建构道德教育方法体系中,也特别重视环境的塑造作用。他曾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30]这里说的是,自然环境对周围事物产生相互影响,这种相互影响的情况,在人类品格形成中亦同样存在着。故又说:“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是非天性也,积靡使然也。”[31]人们在楚居住,就养成了楚人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在越居住,就养成了越人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在夏居住,就养成了夏人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等等。这一切,都不是先天就存在的,而是人在生活实践中,潜移默化积累的结果。这就生动地说明,人的品性是在特定环境的作用下后天养成的。由此可见,好的环境,对人产生好的影响,久而久之,就可以塑造出优良品格。

基于以上认识,荀子特别强调“注错习俗”。所谓“注错习俗”,指的是人们置身于一定的民风习俗,也就是人们所受到的环境熏染。他说:“注错习俗,所以化性也;并一而不二,所以成积也。习俗移志,安久移质。”[32]又说:“譬之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是非知能材性然也,是注错习俗之节异也。”[33]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人们所走的道路及所形成的品性亦不同,“故人知谨注错,慎习俗,大积靡,则为君子矣;纵性情而不足问学,则为小人矣。”[34]据此,他把“注错习俗”称之为“仁义德行常安之术”。

人在某种环境中生活久了,其道德品行难免受到环境长期熏陶的影响。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