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朱熹对欲望的界定及其与道德规范的关系

朱熹对欲望的界定及其与道德规范的关系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朱熹肯定人们对物质生活的正当要求和正常的生理需要,都是天理:“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岂能无?”[15]也就是说,凡是超过节度的、无休止的欲望,就是应该摈弃的“人欲”;反之,只要是在道德规范范围内的要求和需要,都是天理,应当得到满足。在朱熹看来,读经看史,应事接物,理会其中的道理,皆是格物,他要求把知识的学习与思想的涵养打通,在读书观物中涵养自家的心灵。

朱熹对欲望的界定及其与道德规范的关系

宋明理学开创了以认识客观事物、探索天道规律作为修身的途径方法。

作为对道德修养理论的探索,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口号,并且进行了细致、缜密的分析。朱熹肯定人们对物质生活的正当要求和正常的生理需要,都是天理:“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岂能无?”当有人问及“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时,他这样回答:“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15]也就是说,凡是超过节度的、无休止的欲望,就是应该摈弃的“人欲”;反之,只要是在道德规范范围内的要求和需要,都是天理,应当得到满足。朱熹更认为天理人欲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并说:“人欲中自有天理。”人的欲求,若分寸把握得不好,超出应有之限度,就会滑向私欲。不过,在朱熹的整个思想理路中,理欲之间,对立是主要的,“天理人欲,不容并立”,二者界限分明。理欲之间相互冲突的结果是一方吃掉一方,淹没一方,战胜一方,“人只有个天理人欲,此胜则彼退,彼胜则此退,无中立不进退之理,凡人不进便退也。”[16]朱熹进而提出了“存理灭欲”的主张,让善的东西充分展现出来,把个人私欲毫不留情、毫不客气地消灭掉。他对道德的张扬是旗帜鲜明而又义正词严的,这样大张旗鼓地提倡道德,将伦理提高为本体,其意义相当于西方康德提出的“绝对精神”。

要完善自身道德,必须“存天理,灭人欲”。其途径就是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致知,上至无极太极,下而至于一草一木一昆虫之微,必穷到极致。研究万事万物之理,穷尽万事万物之理,充分运用自我的认识能力,通过对各种事物的观察、揣摩、分析与研究,彻底领悟终极的道理,达到对天理的完整准确的认识。在朱熹看来,读经看史,应事接物,理会其中的道理,皆是格物,他要求把知识的学习与思想的涵养打通,在读书观物中涵养自家的心灵。(www.daowen.com)

朱熹还提出“持敬”一说作为道德修养的功夫。他说:“是以君子之心,常存敬畏,虽不见闻,亦不敢忽,所以存天理之本然,而不使离于须臾之顷也。”[17]又说:“持敬之说,不必多言,但熟味整齐严肃,严威俨恪,动容貌,整思虑,正衣冠,尊瞻视,此等数语,而实加功焉。”对道德人伦要保持一种恭敬的态度,外貌和内心都要做到表里如一。待人接物,恭恭敬敬,整齐严肃,一丝不苟,毫不放纵自己。敬也是畏,如果对道德沉沦畏惧,对恶的行为畏惧,就能使人保持警惕:“持敬”。首要的,是应该“主一”,即精神专注于一,不要有所游移。心好比是主人,要经常守在家里。心光明磊落,则手足举措,自合规矩。“使如日之升,则群邪自息。”“持敬”能战胜一切邪念,以敬的意志引导自己的心灵,能够做到“毋不敬”,其德行就可以相当完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