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几千年历史长河中,各种宗教文化争相斗艳。诸如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等,以及千百种民间宗教,都对道德教育有着独到的思想理论方法。其中,佛教的学说,是流传最为广泛的思想体系。儒、释、道,也成为中华文明中最为人们熟悉的三种宗教传统。虽然各种宗教的宇宙观、本体论、教义以及教化方式不尽相同,但是在道德教育层面,都有与人为善的部分。借助于超脱的宗教信仰,诸如佛教这样的宗教,劝诫人们要敬畏神明,遵守宗教规范,最终实现修身自审,以求得社会的和平与发展。例如,佛家强调自戒自悟,通过坐禅、苦修等方式来达到慧悟,实现个人道德上的超脱;基督教强调遵守诫命,通过对律法的恪守,以及对圣经教义的遵循来实现对自身道德品行的约束。各种民间宗教,则借助于人们对某些地方神灵的敬畏,要求人们日行一善,积累功德。诸如“举头三尺有神明”“命运”“报应”等观念,成为人们心中道德惩戒的力量。
【注释】
[1]该定义见于:曾长秋、周含华:《中国德育通史简编》,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3页;黄钊:《中国古代德育思想史论》(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页。
[2]张燕婴译注:《论语》,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3页。
[3]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330页。
[4]顾明远:《教育大辞典·教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97页。
[5]胡守棻:《德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0页。
[6]赵翰章:《德育论》,吉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79页。
[7]张燕婴译注:《论语》,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35页。
[8]北京大学《荀子》注释组:《荀子新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424页。
[9]饶尚宽译注:《老子》,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63页。(www.daowen.com)
[10]饶尚宽译注:《老子》,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5页。
[11]饶尚宽译注:《老子》,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38页。
[12]饶尚宽译注:《老子》,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93页。
[13]饶尚宽译注:《老子》,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71页。
[14]王利器撰:《新语校注》,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9页。
[15]顾迁译注:《淮南子》,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46页。
[16]石磊译注:《商君书》,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82页。
[17]王先慎撰:《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418—419页。
[18]李山译注:《管子》,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3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