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清静无争:道德教育的中国传统实践

清静无争:道德教育的中国传统实践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道家”与“道教”本质不同,前者属于学术派别,后者属于宗教派别。道家以学术导人,道教以信仰传人。但两者又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从一定意义上说,道教经典主要是吸取黄老道家理论建构而成的。在德育理论方面,道教学者继承、发挥并改造了黄老道家的学说,将之引向宗教化。它明确主张“归志于道”,“富贵贫贱各自守道为务”,强调“守诫守信,不为二过”,表达了道教人士的伦理取向。

清静无争:道德教育的中国传统实践

春秋末年道家的创始人老聃,建立了以“道”为最高范畴的思想体系,提出了“道生万物”的世界观,强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9]重视对立统一,提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10]明确揭示了“祸福相倚”的朴素辩证法。

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他提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11]他认为,只有“无为”才能“无不为”;在道德观上,老子主张“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12]注重“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在人生观上,老子强调“处柔守弱”,主张“知其荣,守其辱”“知其白,守其黑”[13],亦即要求为人“淡泊名利”,并要“清虚自守,卑弱自恃”。

西汉王朝建立后,君臣接受秦王朝覆亡的历史教训,开始弃法从道,催生出汉初的黄老思潮。陆贾是一位儒道兼修、比较开明的黄老学者。他在西汉王朝建立后,便及时向刘邦进言,主张把“文武并用”作为“长治久安”之术,应用于现实政治生活。他的上奏得到刘邦的赏识,刘邦命他著书阐明“秦亡汉兴”的缘由。陆贾受命后,潜心撰著《新语》一书。该书指出:“道莫大于无为,行莫大于谨敬。何以言之?昔舜治天下也,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寂若无治国之意,漠若无忧天下之心,然而天下大治。”[14]明确主张黄老的“无为之治”。从这一思想出发,他构建出以黄老思想为特色的德育理论,强调“崇俭尚静”,如明代学者钱福所言:“其书所论亦正,且多崇俭尚静等语,似亦有启文、景、萧、曹之治者。”此后,刘安与其门人合著的《淮南子》,对汉初黄老之治从理论上给予系统总结,并构建成别具特色的德育理论体系,把先秦老庄的消极无为改造为积极有为。在道德教育方面,《淮南子》特别重视人君的自我修身,认为“上多求,则下多争”,做君王的应当用自己有德的言行,去感化万民。由此,他们提出了“神化”的观念,说:“刑罚不足以移风,杀戮不足以禁奸,为神化为贵。”[15](www.daowen.com)

到了东汉中后期,我国的本土宗教——道教,登上了历史舞台。当时,在理论上出现了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和《老子想尔注》。“道家”与“道教”本质不同,前者属于学术派别,后者属于宗教派别。道家以学术导人,道教以信仰传人。但两者又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从一定意义上说,道教经典主要是吸取黄老道家理论建构而成的。在德育理论方面,道教学者继承、发挥并改造了黄老道家的学说,将之引向宗教化。《太平经》是道教的早期经典,它在宇宙观方面,坚持世界万物“始于元气”的本体论;在政治上,向往“太平而和”的社会理想;在道德观方面,主张“抑恶扬善”“常开仁路”“救穷周急”等。它明确主张“归志于道”,“富贵贫贱各自守道为务”,强调“守诫守信,不为二过”,表达了道教人士的伦理取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