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植物共性生理学:从整体到个性植物生理学的大门

植物共性生理学:从整体到个性植物生理学的大门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种状态下,要想进入植物生理学的大门是不可能的。只有从植物共性生理学的大门进入之后,才会发现里面的个性植物生理学的小门,而且里面的各个小门也是相互贯通的。在进入植物共性生理学的大门之前要想进入个性植物生理学的小门是极为困难的。

植物共性生理学:从整体到个性植物生理学的大门

关于当前植物学的现状和问题,实在是不好总结,由于各国的科技水平不同,每个国家的植物学的发展水平也大不相同。总体上看:植物基因科学的先进程度,代表着一个国家在植物学领域的地位,也就是说植物学科中的基因科学正在引领着世界植物科学的发展方向,从目前植物学的发展趋势是植物学的专家们都把目光投向了植物学的基因科学上。本人虽然没有做过调查,从媒体有关植物科学的报道了解到:在植物基因科学领域内,正在上演着一场激烈的争夺战,全世界的植物基因学科的专家们都想在植物基因学领域有新的突破,这种孤军深入式的发展,足以证明当今世界在生物学领域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还能走多远不得而知。就植物的生理学而言,以现在的发展方式,想进入植物生理学的大门是不可能的。其因有三:

第一就是习惯认知的问题。习惯认知的问题由来已久,人类对植物的认知问题是长期形成的,从时间跨度方面讲,人类对植物的认知是千百年积累形成的直观认定,这些认知不仅是代代相传的结果,而且也是代代加深的认知,从而形成了今天植物学的学科基础。这些基础知识早已根植于人们的记忆之中。关于由这些习惯认知形成的教学典籍,还有千百年形成的习惯认知,不会有人去怀疑其中的对与不对,比如植物开花:在人们的认知中植物开花就是为了传宗接代嘛,这很正常,天经地义,本该如此,没有人去想植物开花会有什么不正常,更少有人去想其中的原理是什么,这就是习惯认知的威力所在,这种惯性认知是很难被突破的。

第二个原因就是牢固的组织程序,这一点更重要。如果说习惯认知是一道无形的高墙,那么现有的组织程序就是一道道有形的密封长廊。这些长廊把原本是一个整体植物学分割成无数条空间,在这些空间内有豆科、毛茛科、兰科、十字花科、禾本科等。如此分割之后,属与属之间、科与科之间就形成了一条条密封的空间。这种人为的程序细化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隔离,研究玉米的不懂小麦,研究松树的不懂竹子,专业与专业之间无法沟通,科与科的专家们老死不相往来,完全失去了不同学科之间的业务交流。无论是专家还是学者全被封闭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犹如被罩在了半透明的玻璃桶内,既看不清外界又看不到远方,走又走不脱,出还出不来,前进无门,后退无路。多数植物学专家与学者们被专业学科的绳索牢牢地困住了手脚,没有谁能够从专业学科的围栏中逃脱。这就是牢固的组织程序下的现实与结果。在这种状态下,要想进入植物生理学的大门是不可能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植物生理学的大门只有一个,这个大门就是植物共性生理学。只有从植物共性生理学的大门进入之后,才会发现里面的个性植物生理学的小门,而且里面的各个小门也是相互贯通的。在进入植物共性生理学的大门之前要想进入个性植物生理学的小门是极为困难的。

第三就是植物界的乱象。迄今为止地球上究竟有多少种植物,没有人能说得清楚,过去如此,现在亦如此,将来依旧如此。原因是地球表面上的自然环境太过复杂,植物能够生存的地方,人类是不可能观察清楚和查遍的。还有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因为地球上的植物种类永远是动态的,是在不断更新的状态中进化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地球上的植物种类永远是跟着地球自然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单用数字来说明地球上的植物种类所得到的永远是大概数据,而不是准确数字。

在如此繁杂的植物界面前,用眼花缭乱来形容人的感受是毫不为过的。为了认清植物的种类,分门别类是认清植物种类的唯一选择。表面上看,通过对植物分门别类,人类对植物的认知好像是清晰了很多,但是分的越细越受局限,就越看不清晰,越茫然。只是借助于电子显微镜看清了分子、原子、质子,你看到的依旧是植物的状态,而不是植物的生理。无论用多么高倍数的显微镜,要想看清植物的生理是不可能的。要了解认知植物的生理理性绝不能单靠显微镜,而是应该主要靠人的观察认知及理性分析之后的科学验证。电子显微镜带给人的是形态,显微镜的倍数越高得到的结果会越令人茫然,因为显微镜的倍数越高看到的东西就会越复杂。植物生理是属于理性范畴内的理性认知,这种理性认知不能光靠眼睛去看,眼睛看到的永远都是表象,理性的东西需要理性去分析,理性的东西是事物的本质,而不仅仅是表象的认定。认定事物的本质,虽然离不开表象,但事物的表象并不能代替事物的本质。苹果熟了从树上掉下来,只能代表苹果熟了,却不能说明苹果为什么会从树上掉下来,因为苹果从树上掉下来是种表象。要想知道苹果为什么会从树上掉下来,需要用脑去想,需要从苹果树的生理层面去分析,找出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的理性因素,这种理性因素才是事物的本质,是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的真正原因,因此光靠眼睛来看事物是远远不够的。

以上三点,是阻碍植物学领域合理发展的三大屏障。由于这三大屏障,才使当今植物学领域变得盲目和茫然。一方面植物科学借助显微镜已经看到了染色体和基因链,还能把不同物种的基因进行转移和链接。另一方面植物生产者通过杂交技术使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从表象看,植物学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绩是显而易见的,然而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些都属于形态学范围之内的问题,而不是植物生理学方面的内容。转基因技术与杂交技术虽然能够引起植物生理方面的转变,这种转变也只是形态方面的转变和部分植物生理方面的转变,而不是全方位的植物生理性质的转变,因为这两种技术还不能解释植物为什么会开花。(www.daowen.com)

当今的植物学现状只能认知到植物形态形体等局部的植物生理,形态与形体和部分植物生理现象相对于植物生理学来说并不全面,原因是在植物学领域内,还没有出现一部完整的植物生命理论学专著,尤其是缺乏基础理论学的研究,没有基础理论学的研究,就不知道植物的生理理性。因此当今的植物学理论还不能解释小麦为什么要开花,更不了解小麦为什么会死亡。不仅如此,由于当今植物学的学科基础是建立在有史以来对植物的直观认定的理论学说上,这种由直观认定建立起来的植物学理论学说,包含了很多表象的认定。由表象认定得出来的结论,其结果就是知其然并不知其所以然,如植物体所含的酸碱元素,当今植物学只能认识到植物体内含有植物酸与植物碱,却不能解释植物为什么含有植物酸和植物碱,还有花青素及其在植物体内的作用问题,至今在植物学领域还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世人只知道植物会开花,却不知植物开花的作用是什么。还有瓜熟蒂落的问题,这个问题既古老又简单,对于这个问题在植物学领域至今也没有一个合理的答案。野生小麦既可以再生又可以以种子繁衍,可种植小麦却没有办法再生。世人只知道甘蔗不能两头甜,却不知道甘蔗为什么不能两头甜,这就是当今植物学的现状。既然当今植物学都可以做到转基因了,可为什么连瓜熟蒂落都说不明白呢?比起转基因来竹子开花的问题实在太简单了,转基因如果是大学课程,竹子开花就是小学一年级的课程。为什么植物科学能够做好转基因,却说不清竹子为什么会开花?

小麦成熟后的死亡问题极其简单,如此简单的问题,在当今植物学领域,却没有一个合理的解读,这就是当今植物学的现状。

以上这些问题由来已久,是没有人认识到吗?肯定不是,这就是茫然,也可以叫“盲然”。瓜熟蒂落是茫然,竹子开花是茫然,小麦成熟后的死亡也是“盲然”问题,是没人去研究的盲题,这种盲题是没有答案的,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正常现象,一点都不奇怪。

当前植物学领域还处在茫然状态,除了盲目跟风以外,好奇也是这一状态的具体表现。竹子开花很少见,因此便引起了很多好奇之人的关注。从表面上看这很正常,凡是少见的事情发生时,总会引起人们的关注。如果站在理性的基点上看待这一问题又很不正常,因为好奇是茫然的具体表现,因为茫然,才会引起人们的关注,大家处于“盲然”之中却不知 “盲然”,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人们只是关心好奇,却不注意其普遍性。凡是有植物的地方,就有花开,每个人身边都有植物在开花,每一种植物开花的因素都很奇特,为什么自己身边的植物开花就不会引起人们的关注?又有谁去想过自己身边的植物为什么会开花呢?对自己身边的植物为什么会开花都没弄明白,就想把竹子开花的问题搞明白,那可能吗?这叫好奇,是“盲目”状态下的好奇。地球上80%的植物会开花,这些植物的开花因素都很奇特,小麦的开花因素也很奇特,小麦的开花原因同样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小麦开花就不会引起人们的好奇心和关注呢?这种现象难道不奇怪吗?这叫什么?这叫见怪不怪习以为常。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就是植物生命理论学的研究在植物领域中是滞后的,植物共性生理学的大门还处于关闭状态。如果能够将植物共性生命理论研究明白了,这些迷茫的现象也就自然消失了。

纵观科学对植物领域的研究历史,自从植物分类学开始,植物学就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程共同向前发展的。在工业革命的冲击下,植物学由表象的认知阶段,一步便跨进了现在的生物基因学领域,也就是说当今对植物学的认知程度和研发结果是由工业革命快速发展带来的直接结果。如果没有工业革命,就没有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没有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就不会产生出生物基因学和植物细胞学。无论是植物细胞学还是生物基因学,如果没有显微镜的辅助就不会有今天的研究成果。这就是当今植物学领域中的现实情况。从表面上看显微镜的确带来了植物学突飞猛进的快速发展。相反,显微镜也给植物学的科研人员带来很多的误解和迷茫,形成这种局面的直接原因就是显微镜促使植物基因学、植物细胞学跑得太快太超前了,从而造成了对植物生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缺失,这种缺失的后果就是茫然。植物生理学的基础理论是不可越过的学术理论基础,因此会造成认知上的茫然,其结果就是盲人摸象。所以补齐植物生理学的基础理论部分,是促进植物科学快速发展的唯一途径,也是当前植物学界需要形成的统一认知。这也是本人写作本书的意义所在。我相信,植物共性生命论必将成为植物共性生理学的拓荒者和敲门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