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广东卷:影视评论写作解析

广东卷:影视评论写作解析

更新时间:2025-0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个论述段落:可从人物、细节、情节、叙事结构、类型等方面任选一方面进行评论,15分钟需写出300字左右。影视评论的写作亦是如此。影评的写作套路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确定写作的角度,一方面是明白文章的写作结构。

1.考试内容:现场播放一部影视作品或一档电视节目(30分钟以内),考生观摩后,根据试卷要求写出一篇评析性文章。

2.考查要点:作品的题材、主题、人物、情节、细节、叙事手法和结构等,以及作品的视听语言。

3.考试要求:评析性文章属于议论文范畴,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有力、文通意顺,不可写成感想式的读后感、随笔散文之类的文章。全文不少于800字。

4.题型和题量:作品分析题,共1题。

5.分值和时间:卷面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含视频播放时间)。

1.播放30分钟以内的短片、影视片段或电视节目,然后给考生约60分钟的时间写一篇评论文章。

2.考试时间为90分钟(包含不超过30分钟的视频播放时间),写800字以上的评论文章,需要写到第1100~1200个方格内。

3.建议将文章分为5个段落:首段、尾段和中间3个论述段落。

4.中间论述段落建议:

(1)第一个论述段落:评论主题,15分钟需写约300字。

(2)第二个论述段落:可从人物、细节、情节、叙事结构、类型等方面任选一方面进行评论,15分钟需写出300字左右。

(3)第三个论述段落:可从视频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也就是有特点的视听语言)方面进行论述,15分钟需写出300字左右。

5.首段和尾段,大约各需要10分钟,写出120~130字。

6.文章一定要有主副标题,分值为5分。

7.注意试卷的版面整洁和字迹的工整程度,卷面分数为3~5分。

(1)表彰 表征 张力 昭显 彰显 凸示 昭示 互动 生成 衍生 浮躁 自律

(2)他律 客体 律动 体味 把玩 追问 探究 理念 感念 意象 意境 意蕴

(3)理路 再现 表现 演绎 共鸣 韵致 迸发 暴烈 宣泄 饕餮 稳忍 叩击

(4)糅合 厚重 更迭 写意 延展 异化 诠释 汇聚 质素 主体 自在 受众

(5)昭示 突变 碰撞 神化 澎湃 灵动 构架 互渗 渲染 凝练 恣情 感言

(1)文化暴力 感情捆绑 道德滑坡 道德沦丧 悲剧意识 现实表意

(2)思想深邃 感悟刺激 生活写实 艺术张力 宏大叙事 深沉隽永

(3)严肃凝重 视觉冲击 个人传奇 影像体系 舒缓悠长 时代情绪

(4)情感酝酿 差强人意 相得益彰 深化主题 诗话风格 视觉盛宴

(5)哀婉凄美 气势恢宏 跌宕起伏 黑色幽默 精神溃烂 毋庸置疑

(6)抑扬顿挫 扣人心弦 人文关怀 艺术真实 华美精致 影以载道

(7)匠心精神 人性蒸发 人格升华 颠覆失衡

评论文章的写作有一定的程式。或许你会说,给定的框架和形式限制了你的思维,但是我想告诉你的是,其实不然!因为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写字用的是田字方格本,三四年级的时候我们开始用方格本,五六年级的时候开始用横线本,再到后来我们用虚线本(暗线本),现在我们开始用空白A4纸。可是为什么开始是一样的练字,但现在大家写的字都不一样呢?影视评论的写作亦是如此。首先我们需要一种思路和框架,当我们吸收消化好以后才能突破这种思路和框架,最终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当然,议论文无论你怎么写,写作的逻辑以及论点、论据是必不可少的。

影评的写作套路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确定写作的角度,一方面是明白文章的写作结构。写作的角度部分讲述的是人物形象、道具运用、艺术特色、细节刻画,以及之后形成的主题意蕴;文章的写作结构部分主要讲述如何写首段、尾段、标题、中间论述段落。每一方面都有相对应的例文来进行说明,需要大家学习、掌握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当你明白了写作的逻辑,理解了写作的思路,懂得了写作的技巧,学会了文章的写作格局后,接下来便是语言的组织和表达了。而这个过程才是最艰难的,需要我们日常积累、记忆。只要持之以恒,相信大家肯定会有所收获

标题部分分为主标题和副标题。

(1)出现问题最多的是主标题。我们说过主标题来源于主论点,是对主论点的进一步提炼和提升,而大家的主标题大多数都没有经过认真思考。一定要使主标题、副标题、主论点的逻辑保持一致,否则论述就有问题。做到逻辑严密,也就是说,当别人读你的主标题的时候,就能知道你在评论的是什么(评论的是主题、人物还是其他方面)。

(2)对于副标题,请考生一定要写好评论角度,并且这个评论角度一定要细,评论什么就写什么(如评主题意蕴、人物形象、符号设置【道具运用】、影像风格【艺术特色】等)。特别是写人物形象的时候,大家需要写清楚是评论谁的人物形象。例如:

①从风格说起

*别样的阳光,迥异的灿烂——浅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影像风格

*流溢的婉转暗影,袭地的撩拨情殇——浅评《花样年华》的艺术特色

*错位的情,失语的爱——评影片《雏菊》的主题意蕴

②从道具说起

*坚守:只为那一纸承诺——评电影《斗牛》的主题意蕴

*单车:梦想的承载者——评电影《十七岁的单车》的道具运用

*墨镜下掩藏的怯懦——评短片《调音师》的主题意蕴

*醇醇墨香,笔笔深情——评影片《归来》的道具

③从细节说起

*翘起的嘴角,深意的笑——评影片《红高粱》中“我奶奶”的笑

④从人物说起

*双重性格:无处逃逸的矛盾——评影片《朗朗星空》中孙凯的人物形象

*迷失在懦弱迷宫中的灵魂——浅评电影《调音师》中阿德里安的人物形象

*禁锢中的呐喊——评影片《卧虎藏龙》中玉娇龙的人物形象

*戏中的虞姬,俗世的蝶衣——评《霸王别姬》中程蝶衣的人物形象

*被文化遗弃的悲者——评短片《百花深处》中冯先生的人物形象

⑤从主题说起

*唯美残酷皆成空洞,祭奠“青春”的野魂——评影片《芳华》的主题意蕴

*悸动灵魂的史诗,感人至深的亲情——评影片《唐山大地震》的主题意蕴

*人间无凤凰,空费穿云笛——评电影《百鸟朝凤》的主题意蕴

*昆山玉碎唢呐鸣,凤去尽留是悲歌——评电影《百鸟朝凤》的主题意蕴

*行不至一蓑烟雨,逃不脱乱世沉浮——浅评《绣春刀2》主题意蕴

*辗转反侧旧梦,回眸忘却佳人——浅评电影《归来》的主题意蕴

*别时痛心的呐喊,归时无望的泪目——评影片《归来》的主题意蕴

*久别重逢宛如瑜,长路归来焉能识——浅评电影《归来》的主题意蕴

*悲鸣的乐章,懦弱的逃避——评短片《调音师》的主题意蕴

*一场自觉的救赎仪式——浅析电影《天下无贼》的主题意蕴

首段是最重要的部分,是阅卷老师最先看到的部分,更是得高分的点,但同时也是大家的弱项。

(1)首段的写作分为三个部分:小引子,引入电影,抛出主论点

①小引子

这是首段最难写的地方,也是最能展现考生文学功底和影视素养的地方。一个好的开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从电影的题材、类型、导演、演职人员、剧情(更为准确的是细节拼凑)、影像风格、人物、自我感受等方面入手。当然一定要注意的是,这个小引子不是“瞎扯淡”,而是应该与电影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不是为了铺垫而铺垫,而是能够较为自然顺畅地引入电影。

②引入电影

这部分是告诉阅卷老师所要评论的电影是什么,但根本目的是抛出主论点。在具体引入电影的时候,我们可以用“而”“可是”“但是”“却”等相关的转折性词汇予以说明。

③抛出主论点

这是议论文的首段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阅卷老师首先要看的部分。因为阅卷老师若能够较为清晰地知道考生的中心论点(主论点),那么基本上就可以了解考生的理解力和表达能力了。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的主论点一定要与主标题、副标题在逻辑上保持高度一致,如此文章才不会写得很乱。当然,也要注意语言的凝练性。

(2)范例

①与影片题材有关

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人与妖的争斗、妖与人的纠葛都是人类文学艺术之林不可或缺的题材。在对吸血鬼的描摹与对阴曹地府的杜撰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对妖孽的恐惧与憎恶;从《聊斋志异》的狐妖与欧洲中世纪阴森古堡的影像中,我们又可以看到人类对妖的敬畏。作为神话传说与文学艺术中的重要角色,妖已经被人类赋予了多种多样的性格特征与神奇的能力,即使这一切都建立在妖的可怕与魔性上,我们也津津乐道于妖魔的奇幻与神秘。似乎只要谈到“妖”,受众必定为之色变,可爱、纯真这些词语更是与妖这一形象毫无干系【小引子】。火爆暑期档的《捉妖记》却反其道而行之【引入电影】,对“妖”的角色进行了重塑,对人与妖的关系进行了重构,将萌妖与人类并置,在奇幻的捉妖过程中,为我们展示了人性的善恶与魔性的蜕变【抛出论点】。

②与影片剧情有关

路灯疲惫散漫的黄晕已经被狂啸的雪雾融化模糊,湿淋淋的琴键在轻声地呢喃,凝聚理想之光的纤长手指在88个黑白方形间跌宕,荒诞的生活闹剧像戏谑的马戏,嬉笑中自有苦涩从音符中汩汩流淌,仿佛寒冷被燃烧【小引子】。在冰凉的夜风中,伴随着幽暗的《钢的琴》音【引入电影】,唱起这支哀悼的奏鸣,诉说着一个时代的逝去,一种信仰与理想的坚持【抛出论点】。

③与影片风格有关

导演运用现实主义的风格讲述非戏剧冲突式的故事,使用双条线索的分段方式诉说着底层人物的生活世界,通过平淡无奇的镜头运用表达着“寻找”路上的真挚情感。也正是这种体现人文情怀的质朴视角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位观众的灵魂,从而在影片的光影之间讲述着那真诚质朴的人文情怀【小引子】。在《三峡好人》的世界里【引入电影】,人们一如既往地感受到贾樟柯坚守着对底层人物的注视,触摸到多棱角的现实,感受到苦涩的底层世界,而底层在现实维度中的失落与边缘现状,一次次地引起了人们的思考与悲悯情怀【抛出论点】。

④与自我感受有关

当我们被迫突然斩断与过去千丝万缕的联系时,当我们感觉被熟悉的过去放弃时,当我们过去的理想在不停召唤时,我们该如何超越现实困境进入梦想新天地?【小引子】电影《钢的琴》就是用诙谐幽默的手法述说生活的琐事【引入电影】,以闹剧的形式演绎时代的悲歌,并通过巧妙的人物设置,让观众读到了一个身处边缘的小人物用心吟唱的诗篇,懂得了埋藏在一段不堪历史中的隐喻,体味到一群活在当下的理想主义者对过往时代的反思和告白,从而理解了在生活困顿和现实暗淡的压力之下对梦想不断捍卫的影片主题【抛出论点】。

⑤与电影中的人物有关系

电影中的反派,仿佛是为了惩罚与死亡而生的。他们无恶不作,心肠歹毒,当正义战胜邪恶时,观众拍手称快。可有一个反派,她阴险狡诈,但性情真实;她出场寥寥,但掀起血海深仇;她与正义为敌,但悲苦一生,死时令人叹惋【小引子】。她在《卧虎藏龙》中引起龙争虎斗【引入电影】,却有着与众不同的华丽雅号,她就是由郑佩佩饰演的碧眼狐狸——一个悲惨孤独的反派【抛出论点】。

⑥用“如果,那么,对比形式”

如果说《神探亨特》是一部轻松幽默、具有浪漫主义气息的警匪题材商业剧,那么《神探亨特张》则更像是一部披着“警匪片”外衣的社会伦理纪录片;如果说《民警故事》在讲述“人”与“体制”之间关系的基本主题,那么《神探亨特张》则更多地把亨特张表现为一个“行侠仗义”的侠客【小引子,引入电影】。其用影像颠覆了我们对繁华北京的认识,将反叛的镜头对准浮华北京中的“草根”群像,展现出“@达人”们的忧郁情感,勾画出中国底层的众生世相,折射出当下社会的种种病症,反映了导演强烈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抛出论点】。

其实中间论述段落最能够体现考生对文章影片的分析能力和论述表达能力,但因为应考时间问题,我们都不是特别重视这一点。在这里需要给大家讲的是,如何对一个观点(在这里指分论点)进行详细阐述和说明。

(1)论述逻辑

中间论述段落分为两个最重要的部分:分论点的写作和论述部分的写作。无论怎么写,考生都应该注意写作的逻辑。关于分论点应该注意两点:一是分论点之间的逻辑,是递进还是并列;二是分论点都应该统一指向(论述)主论点,否则这篇文章的逻辑就有问题。这个请考生一定要注意!

如此,我们文章的主标题、副标题、主论点、分论点才能够保持一致,我们文章的逻辑才是严密的,写作的思路才是清晰的,接下来的论述才能做到充分。

(2)分论点的写作

这是非常重要的,大家一定要好好地推敲分论点。一般而言,分论点的写作可以分为三个步骤:一句话概括;改变句式;加工润色。无论如何,大家都应该在每一个论述段落中将论点较为清晰地展现给阅卷老师,让阅卷老师对你要表达的意思一目了然。

①一句话概括(简单句、万能句)

这是我们在具体写作之前,形成分论点的基础。只有通过一句话概括出我们的分论点,才能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不会“乱”。这是分论段落最基础的部分。例如:

在评论主题的时候,我们应该学会人物设置表达主题、道具运用表达主题、细节刻画表达主题等。

这就是一句话概括。很显然,这个有点太简单、太小儿科、太呆板了。所以我们才有了第二点——改变句式。

②改变句式

其实就像上小学的时候将“把”字句改成“被”字句一样,如果能够稍微改变一下“一句话概括”(万能句)的“呆板”,将使阅卷老师在评分的时候感觉文章生动活泼。例如,我们将上面的句子改为:

人物设置表达主题,主题的表达可以从道具运用的角度来阐释,细节刻画也是影片主旨表达形式的一方面。

这样的句子,让人读起来感觉生动活泼了许多,并且也让人感觉更舒服了。

③加工润色

其实就是对上文中那种干巴巴的句子(语言)进行修饰。这样可以让人感觉耳目一新,并且论述点也变得更加明确。例如:

剧情片中的人物是影片故事讲述的核心,是影片主旨表达的命脉。成功的人物塑造可以使影片的主旨于无声中传递给观众。电影××中的人物便是如此。

(3)论述部分的写作(www.daowen.com)

论述部分的写作实际上是最能体现考生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一个考核点,因为其需要考生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对“论点”的阐释和说明。具体而言就是,根据论点找出论据,并且对论据进行分析和阐释,以达到论述论点的效果。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考生一定要注意所找的每一个论据都必须是指向分论点的;如不能论证分论点,那就说明逻辑是有问题的。

由此便形成了我们在课上所讲的what、why、how。

①what(电影本身体现)

也就是你看到了什么。具体而言就是你通过什么样的视听语言看到了哪些内容。

影片/创作者/导演通过对×××镜头/场景/道具等的运用……【what】

②why(创作者的表达)

指为什么要用此视听语言来表现。具体而言就是创作者运用此视听语言的功能和作用。

……以此表达/表现/体现/寄托/给予/揭示/反映/呈现/寄予×××的情感。【why】

③how(对观众的影响)

也就是如此拍摄所要达成的效果是什么。具体而言指对观众的影响是什么。

……进而使得观众在×××(情感)方面予以关注,引起观众在××情感(角度)上的共鸣,从而促使他们对xxx的思考/终极思考。【how】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的why和how并非必须区分开来写,很多情况下,论述部分的why和how是可以一起说明的,并且what、why和how的顺序也是可以改变的。大家需要做到活学活用。

(4)注意事项

①分论点的提炼还有很大的问题,大多数考生不会提炼和总结,并且在具体表达的过程中过于“死板”、模式化,不能够做到活学活用,也不能够做到智慧地模仿。

②语句中充满病句,读起来拗口,甚至还有很多错别字。这些错误若出现在首段或者每段的首句话中是很危险的。

③叙述的部分很多,评论的话语却很少。应该多一些评论,少一些复述,这是评论文章,不是叙述故事的文章。

④具体论述部分的语言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大多数语言读起来像一篇读后感——主观话语太多。尽量把“我”“我们”“如”“首先,其次”这样的话语转化一下。语言应是一种客观的表达。

⑤对视听语言的理解不透彻,或者说压根就没有记住,更别说要较为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了。有很多考生在生搬硬套视听语言。对于视听语言应该要做到活学活用,而不是简单罗列。

⑥当然最严重的是,有很多考生在论述的过程中慢慢地“迷失”了,写着写着都不知道自己在论述什么。这是最可怕的,说明这些考生并没有真正理解何为论点、论据,以及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

(5)范例

①从叙事方式论述

尽管有这样或那样的瑕疵,但瑕不掩瑜,从整体来看【段落之间的连接词】,影片《一九四二》已经具备了宏大历史叙事的规模,让人在这种叙事中体味悲天悯人的情感【此段落的分论点】。其设置了两条主线(一个村庄的饥饿与逃荒、国民政府的行为方式)与三条副线(日本侵略者的侵略、对信仰的建立与绝望以及记者白修德的采访和拯救行动)【论据部分,即what】。这几条线索,最终因为几百万灾民共同的悲惨命运,凝而为一,使影片显示了与众不同的戏剧张力。虽然错综复杂的叙事线索使影片看上去有些零散,但恰恰是这种散点式的结构,比较好地解决了线性叙事和历史时空构成的矛盾,不仅展开了宏观的视野,预设了更多的角度,而且使我们真切感觉到虚幻的光影之中历史真相质感的存在。同时,它虽从大处着眼,但却从小处落笔,电影中只是些很细微的场面,却能给予我们丰富的联想或强烈的震撼,让我们感受到灾难中人们对生存的渴望【论述部分,即why+how】。

——《评冯小刚的电影〈一九四二〉》

②从人物入手评论

影片摘掉了萦绕在警察身上的光环,让观众重新认识普通民警的生活真相,有利于影片忧郁情感的表达【论点】。昔日带着光环的警察们在影片中的表现却并不是如此,他们吃方便面和路边摊,不分昼夜地跟踪巡逻,面临着被百姓误解谩骂、恐吓跟踪甚至殴打的窘境【what】。作为警察,张惠领并没有自居于道德的制高点,而总是试图以对等的身份来面对罪犯,在坚守原则的同时,对那些既可怜又可恨的小人物给予最大限度的理解和同情。他一面不遗余力地抓捕、严惩罪犯,一面又对罪犯的亲人慷慨相助,在职业道德与个人良知的天平上不断摇摆游移【why】。在这部影片中,导演转变了对英雄的诠释方式:张惠领已经不再是令人高山仰止、难以企及的对象,而更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邻家大哥。他有着硬汉般的刚强品格,也有着压抑、苦闷、无助等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所具有的心理特征。也正是由此,我们从警官张惠领的身上看到了那份责任的沉重和那份忧郁情感的表达【how】。

——《评电影〈神探亨特张〉》

③从道具入手评论

钢琴作为线索式的道具,在影片中成为推动情节发展与加剧戏剧冲突的矛盾关键,创作者利用无生命的乐器将故事说得活色生香,从而向观众传达了影片主题【how】。影片开篇就扎扎实实地铺垫了女儿喜好钢琴且琴艺优异的伏笔,也使得女儿“谁给我钢琴我就跟谁”的童稚的理由水到渠成。接下来展示陈桂林寻觅钢琴的过程则更加层次分明,极富张力——起初是最稀松平常的“买”,于是他四处借钱,奔波劳碌,但毕竟大家都是下岗的闲人,手头不阔绰;金钱短缺的压力促成了第二招——“偷”,一帮哥们儿借着酒胆甘愿触碰法律底线,但却未能如意,而是被人发现;正当大家被追得四处“逃窜”时,陈桂林却雷打不动地依偎着钢琴,在一种超现实主义的背景下弹奏一首五味杂陈的凄怆心曲。屡战屡败的打击下,故事产生了强大的向心凝聚力,陈桂林选择靠自己来“造”一架钢琴【what,不仅仅是复述故事】——父亲的角色以天职之爱立于女儿面前,竟是一种叫人心疼的温吞卑微甚至唯唯诺诺,而毫无功利掺杂的血缘亲伦造就的超现实浪漫主义行径也让陈桂林坚毅执着的奋不顾身有了感人的说服力。所以,当那架笨重朴拙的“钢的琴”终于被锻造成可以发出声响的优雅金属时,观众听到的不仅仅是父爱如山的最强音,还有影片所要表达的那份对于青春梦想的追求,电影主题随着琴声如雷贯耳般深深地嵌入观众的心田。【why+how】

——《评张猛的电影〈钢的琴〉》

④从细节入手评论

当然,电影在细节的刻画上也流露出创作者面对现实的仓皇失措,以此来表达对充满理想与美好的青春时光的依依不舍【论点】。影片末尾,“马小军”终于鼓足勇气,穿着米兰(不可触及的理想)所给的泳衣,表现出一股英雄赴战场时的霸气,升格镜头的运用更是将此渲染得淋漓尽致。登上跳台的“马小军”以优雅的姿势开始起跳,给观众营造出最美不过的期盼,可是落水时的“马小军”却显得如此仓皇失措【what】。至此影片颠覆了观众的期盼,形成审美受挫。如此,观众开始重新思考电影所要表达的意义:登台、起跳时的“马小军”所处的是一种理想的“青春”,而落水则标志着此时的“马小军”已面临残酷的现实【why】。于是,我们看到了“马小军”一次次被“踩下水”时的无力、无助与无奈。这也正诉说着“马小军”面对现实的无可奈何,而只能在青春年少时才能感受到那份美好与优雅【how】。

——《评姜文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

⑤从台词入手评论

从一句充满鄙视意味的国骂“××”中,我们看到了“马小军”们对现在的“我”的自嘲与讽刺,而这一切只为追忆那已逝的青春年华【论点】。影片的最后,昔日的“马小军”们已成为现实中的“大款”,他们乘坐着加长版的凯迪拉克,品尝着珍藏版的人头马,阔步行走在令人景仰的长安大街,而此时的“古轮木”依旧傻傻地拖着他那标志性的木桩,憨憨地迈着悠闲的步伐【what】。我们看到了一别二十年的“老朋友”们再次相聚,可令人震撼的是:原本应是“马小军”们嘲弄的“古轮木”却朝着“成功者马小军们”喊出了最不可思议的“××”,我们为此惊呆了。可仔细想来,却也合情合理。这不过是创作者(现实版的“马小军”们)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否定。因为“古轮木”是幸福的,他与二十年前的他(青春时期的“古轮木”)相比没有什么变化,换句话说,此时的“古轮木”依旧正值“青春”,而“马小军”们却变得世故,变得成熟。可以说,“马小军”们是用“青春”的逝去换来今天的“成功”【why】。可是,“成功”对于“青春”来讲,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于是,创作者们通过“青春永驻”的“古轮木”之口,道出了现实中“马小军”们的无奈,进而让我们体会到已逝青春的美好【how】。

——《评姜文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

⑥从艺术特色——长镜头入手评论

长镜头的运用不仅能够真实记录人物整体的行为动作,展现人物内心的情绪变化,而且还能增强电影艺术的真实感,有利于影片主旨的表达【论点】。片中就是通过一个长达5分钟的长镜头的运用记录了小武被临时有事的警察暂时锁铐在电线杆上的过程【what】。其不仅记录了他们行走的过程,也对街边的场景及路人予以真实的展现,而且体现了小武在失去友情、亲情和爱情后的失落与痛心的内心世界和情绪。此时长镜头所形成的主客观镜头的转换也将人物内心的情绪予以外化和表露【why】。同时,此长镜头的运用,不仅减缓了影片的节奏,而且拉伸了观众观看电影时的心理时间,使得观众最终跳出剧情,形成观影过程中的“间离效果”,进而引发观众对小武失去“所有”的悲苦命运的关注,形成情感上的共鸣。此外,也正是此镜头的运用,形成了本片三个不同层次上的“看”:第一个层次是我们观众观看电影中的主人公以及街头的群众;第二个层次是小武在看路人,路人在看小武;第三个层次是我们在看小武和路人,以及小武和路人在看我们,最终形成我们的“自看”——自我的反思与内省【how】。

——《评贾樟柯电影〈小武〉》

尾段的写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大家更需要用心去写。因为尾段能体现整篇文章的布局形式,要做到首尾呼应。

(1)尾段的内容

尾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进行阐释:总结上文、有所升华和有所外延

①总结上文

这是重点。其实就是将首段的主论点或者各个分论点重新说一遍,只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要学会换一种表达方式。但是,表达的核心和目的应该与首段的主论点保持一致,这样才能做到首尾呼应。

②有所升华

即对影片进行拔高,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去阐释和说明。一般而言,当我们评论的角度是人物的时候,将其升华到一类人的代表或真善美的化身;当我们评论的角度为主题的时候,基本上无须再升华;其他的写作角度,我们最后可以往电影的主题方面靠拢。

③有所外延

这是难点。一般而言,我们的尾段写到升华部分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有所外延,那便是锦上添花。这一方面可以增加文章字数,另一方面也能够让阅卷老师感觉到你的阅片量和对电影的理解能力。但这是比较难的,因为这需要一定的视野和阅片量,需要一定的时间。在我们看到的北京电影学院考试的前两名的文章中,我们能够感受到视野的重要性。此外,尾段入手的角度和首段小引子的入手角度其实差不多。

④注意事项

需要说明的是,尾段并不是必须按照这个结构来写,大家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进行写作,量力而行。切勿随意“外延”。

(2)如何写外延部分

我们一般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与道具使用有关

影片对“剑”这一道具的巧妙运用,使得电影的主旨犹如蒙上了一层迷离的雾气,在表达意义上更加曲折有致,富有传统含蓄的美感,拓展了可以回味的空间【总结上文】。在完成了“剑”的使命的同时,影片的意蕴也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升华【有所升华】。由此观之,影片中的“剑”要比《疯狂的石头》中的“石头”和《两杆大烟枪》中的“枪”更富戏剧效果,可谓是道具运用的典范【有所外延】。

——《霸王剑下复杂隐喻的呈现——浅评电影〈霸王别姬〉中“剑”的运用》

②与同期电影有关

影片正是通过诙谐幽默但不乏机智的台词、风格化的视听语言以及“钢琴”这一精巧设置的道具,将小人物追逐梦想的主题体现到了极致【总结上文】。《钢的琴》叙事简洁,却不像张艺谋的《山楂树之恋》那样简洁到浅显;它思想厚实,却不像顾长卫的《最爱》那样厚实到沉重;它台词幽默,却不像冯小刚的《非诚勿扰》那样幽默到轻佻;它情绪饱满,却不像陈凯歌的《赵氏孤儿》那样饱满到滥情。总而言之,《钢的琴》恰到好处地将执着于梦想的主题展现到极致【有所外延】。

——《诙谐幽默背后的理想执念——评〈钢的琴〉主题意蕴》

③与电影感受有关

也许导演想要传达给观众的信息是,繁华背后总是暗含着难以言说的创痛,正如光鲜亮丽的袍子上总是藏着种种恼人的褶子一样。于是,我们观众看到了不再是“高大全”形象的人民警察,也不再是“浮华的北京外表”,更不是偶像与帅气的“明星大腕”,有的是在这些“反叛影像”中所表露出来的“北京忧郁”与内心深处对当下生活的终极思考【外延与总结的综合运用】。

——《评高群书的〈神探亨特张〉》

纪录片评论和电影评论从本质上讲是一样的,都是一篇议论文章,但双方还是多少有些区别的。一般而言,电影是指剧情片(包含文艺片),其大都是讲述一个情节发展、剧情曲折、人物性格鲜明的故事,即使再真实的剧情片,也会被打上“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的印迹。而纪录片则不同,其本质而言就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冲突性并不强),主要讲述的是真人、真事,所表达出来的是真情实感。

也因此,在故事讲述和人物处理上,纪录片与电影有所不同。电影营造故事性和剧情的一波三折,人物形象塑造更加鲜明;而纪录片中的剧情,基本上都是生活片段的截取,并且其中的人物也是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人物。故此,我们在评论纪录片的时候,应该学会把握其评论的重点(也就是区别):解说词(有无解说词都可以评论)、长镜头(真实的营造手段)、人物选择的典型性(人物符号化、代表性)、采访者声音的加入。这几点是非常重要的。此外,纪录片评论基本上与电影评论差不多:叙事方式、细节刻画、视听语言等。

以下,我们将以张以庆的纪录片《幼儿园》为例,通过列举不同版本的论述语言来讲述如何评论纪录片。

《幼儿园》在解说词的运用上,颠覆了以往我们对纪录片解说词运用的认识,形成了其独特的“缺席的在场”。片中,张以庆导演打破了一般纪录片使用大段解说词这种过于强烈的主观形式,形成了不干涉被拍摄主体的拍摄方式,从而保持了幼儿园孩童们生活的原生态,强调取材的客观性。纪录片舍去了一切外部的声音,让孩子们的声音去诠释一切,解释一切,说明一切,让观看者去明白一切,进而形成了所谓的“缺席的在场”。说他“缺席”,是因为他没有直接进入到观众所看到的片子本身,没有用画外音的形式表明他想说的话,因此在表现形态上显现出的依然是一种客观风格,使观众感到真实、亲切;说他仍然“在场”,是因为他的主观思索仍深埋于对题材、镜头、拍摄角度、剪辑手法等一系列的选择之中,每一个镜头的选择、镜头与镜头之间的组接方式等,都是根据导演的主观意图完成的。如此,它更好地还原了孩子们的世界,给这部纪录片以真实的灵魂。

纪录片反对使用大段解说词这种过于强烈的主观形式,主张不干涉拍摄对象,保持生活的原生态,强调取材的客观性。从创作观念上讲,这种叙事方式的选题一般从小处入手,注重的是个性化的事件和人物,讲究叙事情节化,创作者往往把节目好看当作创作的第一要素,结果片子就有了吸引人的因素——好看、耐看。

在以往的纪录片中,解说词往往成为不可缺少甚至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起到结构整部片子的作用。然而,张以庆却用大胆的创新,舍去了一切外部的声音,让孩子们的声音去诠释一切,解释一切,说明一切,让观看者去明白一切。也正因为是这样,它更好地还原了孩子们的世界,给这部纪录片以真实的灵魂。只要有外人的参与,都会让大家认为这带上了主观色彩,《幼儿园》让大家知道所有的声音和画面都来自孩子们的心底。

这种认同不是导演强加给观众的,而是观众自然而然地感受到的。尽管纪录片中的形象并非我们自己或亲朋好友,但由于“他们”与“我们”类似,作为成人的我们还是在儿童世界里产生了某种相似认同,并为这种类似而感到惊讶。它颠覆了我们对于孩子的概念化的读解,让我们看到一个真实的、无异于成人世界的幼儿园,这里面有爱、有关怀,也有纷争、有暴力,有我们身边能看到的一切,于是幼儿园成了社会的缩影。

放弃了解说词,转而使用简洁的字幕。由于充满表现力的影像被置于一个开放的框架中具有多义性,因此每个人在观看时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感受去判断、想象与再创作。张以庆说:“当画面的表现力不够时,才要靠文字和解说来补充。虽然《幼儿园》也可以做点解说,可是一解说,就会损失同期声的东西。我重视那种情感和情绪的东西,实际上它就像作诗一样,情绪到了那个地步,啊!一声叹息,什么都不用说了。”

综合来看,《幼儿园》这部纪录片的思想内涵十分深刻,它深刻的价值在于它所传达的社会意义。它的成功不仅得益于导演敏锐的观察社会、审视社会的眼光,也来自影片中镜头语言的细腻运用。

《幼儿园》是创作者通过选择、摄取具有“承载力”的现实生活场景、人物的生存状态,依靠主观的心绪超越直接记录到的纪实影像,在充分运用影像“表意功能”的前提下,经过重新建构,组合出流淌着创作者个人心绪的、记录着创作者独到认识空间的、无故事化的纪录片作品。这种“主观的重构”便成为真实影像下的“虚构的表意”,以呈现创作者的“情绪真实”。

解说词的加入可以说是纪录片的一大特点,其不仅仅能够向观众解说内容,而且能够较为明确地告知我们片子的主题。解说词的加入,是创作者对纪录片主题的主观参与性表达,形成强烈的代入感,使观众跟随创作者一同感受纪录片的真实性和人文情怀。优秀的解说词的运用不仅仅形成语言上的优美性,更有利于纪录片主旨的表达。解说词声音的加入与画面在作品中相互配合、相互作用,形成一种综合性的声画效果。解说词不仅可以作为画面语言的有效补充,还可以成为一种能够传达信息、表达思想的独立因素。

纪录片作为一种直观的视听形象系统,其声音和画面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它们之间的结合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功能,是明确表达创作者思想意图的重要手段。主要有“画内音”与画面的结合和“画外音”与画面的结合两种方式。

解说词从特定的画面的具象出发,运用解说性言语,作为审美的中介,建构出一个生动的意象,由此便沟通了具象和意象两个层面,使具象美过渡到意象美。

纪录片不仅要表现出真实的画面,还要传达出升华的主题、丰富的情感。但是,这些方面仅仅用精美绝伦的画面是难以展现出来的,因为深层次的思想感情往往是内心感受,这种感受,镜头是无法捕捉到画面的。所以解说词不仅要解释画面内容,更重要的是对情感和意境进行渲染,从而感染观众。

解说词弥补了纪录片画面零散的、非连续的,在表意上有时因为没有指示关系而缺乏逻辑性的缺陷。同时,一部片子又往往是由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场景构成的,所以,影片内容难以清晰流畅地传递给观众。解说词能够加以整合与协调。

此外,片中加入的采访者声音也很好地形成了纪录片的另一种风格特点。片中加入的采访者声音,不仅减少“缺席的在场”给观众带来的困惑,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片子的主观介入程度,如此也更有利于创作者主观情感的表达。这种访谈与“客观记录”的交替出现,无形中给片子带来一种节奏因素,因而更加适合观众的观影习惯。这种访谈语言的加入在一定意义上讲,与“缺席的在场”的客观记录,相互配合、相互作用,形成一种综合性的声音效果,其不仅可以作为画面语言的有效补充,还可以成为一种能够传达信息、表达思想的独立因素。

影片的第二条线索是对孩子们的采访。这样不仅在记录过程中起到了间隔的作用,而且也是揭示孩子们内心活动的一种手段,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幼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关于怎样处理和上级的关系;关于快乐和金钱的问题;关于有没有喜欢的女孩子的问题;再有就是对国际局势的看法,比如怎么看待伊拉克战争、对日本人的仇恨、人口问题以及“9·11”事件……当孩子们被问到这些成人化的问题时,得到的竟然是很成人化的答案。正如导演所言,“其实和孩子是可以用成人的方式去对话的,他所接受的都是成人的东西”。

大量长镜头的运用再现了幼儿园的日常生活原貌。但同时,当拍摄者在一些场景中长时间地停滞,会让观众产生一种间离感。这种间离感并非是不真实的虚幻感,而是提供了一个让观众静下来细细思考的空间——孩子的世界已经无异于成人的世界了。

长镜头的运用不仅能够真实记录人物整体的行为动作,展现人物内心的情绪变化,而且还能增强电影艺术的真实感,有利于影片主旨的表达。片中就是通过一个长达5分钟的长镜头,表现了小武被因有事的警察暂时锁铐电线杆上的全过程。其不仅记录了他们行走的过程,也描写了街边的场景及路人的真实表现,而且将小武在失去友情、亲情和爱情后的失落与痛心的内心世界和情绪予以展现。同时,长镜头的运用不仅减缓了影片的节奏,而且拉伸了观众观看电影时的心理时间,使得观众最终跳出剧情,形成观影过程中的“间离效果”,进而引发观众对小武失去“所有”的悲苦命运的关注,形成情感上的共鸣。此外,也正是此长镜头的运用,形成了本片三个不同层次上的“看”:第一个层次是观众观看电影中的主人公以及街头群众;第二个层次是小武在看路人,路人在看小武;第三个层次是我们在看小武和路人,以及小武和路人在看我们,最终形成我们的“自看”——自我的反思与内省。

注:由于在长镜头的讲述上,《小武》中的这个长镜头更具有代表性,所以我们就选取了该片进行讲述。不过,大家要注意的是,无论是评论纪录片中的长镜头还是剧情片中的长镜头,基本的评论思路和方法都是相通的。大家需要灵活掌握。

长镜头看似平淡,实则意蕴无穷。长镜头不对现实进行过多包装与加工,其实是一种尊重观众的态度,让观众自己去观察,去深思,得出结论。

在室内,作者主要运用了大特写的手法,机位也采用了较低的、与孩子们平视的机位,这样就可以实打实地拍摄出孩子们的真实状态,而不像普通居高临下的拍摄方式,那是用“成人的视角看孩子”。这样一种平等的拍摄方式,使影片具有了一种更加真实的艺术效果。

同时,该片的多数镜头采用低位机拍摄,选取孩子们的视角,从而展示了孩子们眼中的世界,保持与孩子们的平等交流,拉近了镜头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

影片的拍摄对象是幼儿园这一群体,导演不可能对每一个孩子都进行深入的观察和记录,而是选取了一些颇有个性、有代表性的孩子,作为自己思想表达的符号。高阳、马玉兰、贾哲毅、陈志鹏等孩子是作为行为个体予以记录的,但这些孩子不可避免地成为当代幼儿群体的代表:高阳表面上具有攻击性,实则内心脆弱;马玉兰因为个性化的行为方式屡受指责而陷入尴尬、迷惘的境地;陈志鹏等待母亲时在受冷落状态下的孤独与焦躁;孩子们穿衣服系鞋带摞椅子屡屡失败后体现出的沉重的挫败感。在人类社会,个体与社会群体之间从来都呈现一种无法剥离的辩证关系,而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行为特征,无一不具有鲜明的社会群体性印记。或者说,孩子们的行为就是人的某种社会行为、社会心理在特定环境中的真实再现。

细节刻画是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往往能够较为细致地表现人物的行为动作,展现人物的内心活动。细节的刻画在影片中往往都是通过近景或者特写来表现的。影片中××就是通过对细节的刻画,使观众感到有较强的主观带入性,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使观众真切感受到被拍摄主体的情感变化,进而产生情感上的交流/共鸣,引发观众对××问题的思考/反思。

格里尔逊说,纪录片要“创造性地处理现实”,俄罗斯纪录片大师维尔托夫也曾提到纪录片要“将现实的片段组合成有意义的震撼”。可以说,张以庆的《幼儿园》正是这样一部通过对真实记录画面的重构,恰如其分地渗透创作者主观倾向的纪录片。

安东尼奥尼曾说过:“每一种真实后面都还有一种真实,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我想,纪录片所追求的真实或许只是一种创作手段,深层表意才是创作目的,才是我们看到另一种真实的途径。《幼儿园》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它用张以庆所洞悉到的“真实”画面讲述了他眼中的孩子,于是我们被震撼了,便自然而然地去接受这种全新的“真实”。

巴赞说:“唯有这冷眼旁观的镜头能还世界以纯真的原貌”,“清除我们的感觉蒙在客体上的精神锈斑。”

巴赞说:“电影是生活的渐近线。”

爱森斯坦说:“两个蒙太奇镜头的对列,不是二数之和,而是二数之积。”

戈达尔说:“电影就是每秒24格的真实。”

谢尔盖·帕拉杰诺夫(亚美尼亚)说:“最好的电影是拍给聋者和哑者看的。人类喋喋不休,话语泛滥,都快淹死在其中了。只有看芭蕾舞,我们才能发现纯粹的美和纯粹的姿态,而这正是我的电影努力要去表现的。”

说明:

其实纪录片的评论写作和剧情片的评论写作方法是差不多的,相对比而言,纪录片的评论还要简单一些,因为其可以评论的点基本上就是上面所论述的部分了。相对剧情片而言,纪录片的侧重点在于“真实”,而这种真实的营造需要通过长镜头的运用和同期声的使用。此外,我们随时要关注纪录片的特点——解说词(如果没有解说词,那更是评论的切入点了)。当然,我们也应注意纪录片中人物的选取,毕竟其人物相对剧情片而言更具有代表性和符号化。

[1] 载于《当代电视》2018年第3期,收录本书略有改动。

[2] 原文名称“从节目元素分析慢综艺节目成功的原因——以《向往的生活》为例”,载于《北方文学》2017年第8期,收录本书略有改动。

[3] 原文载于《西部广播电视》2018年第17期,收录本书略有改动。

[4] 原文载于《记者摇篮》2018年第6期,收录本书略有改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