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新浪微博平台上意见领袖的互动传播结构

新浪微博平台上意见领袖的互动传播结构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本研究中,对意见领袖互动网络密度的测量,可以帮助我们考察意见领袖群内互动频率的高低,从侧面揭示意见领袖群内的互动传播结构及其特点;对网络中心性的分析,可以回答“互动传播中是否存在影响力中心”这个问题,通过数据分析可进一步确定核心影响力用户,找到微博言论金字塔的“塔尖”;对小团体的分析,可以展现不同身份意见领袖群体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子群体对群体内信息互动影响的大小。

新浪微博平台上意见领袖的互动传播结构

意见领袖是公共事件中影响舆论走向的重要群体,但单个的意见领袖对事件舆论的影响往往有限,只有在群体互动中形成合力才能影响事件舆论走向。但本研究在三十件公共事件中筛选出影响力最大的意见领袖群体,严格意义上讲是一个统计学上的概念,在微博平台几亿个账号中,特定意见领袖之间是否存在直接的联系?在微博公共事件舆论中,它们是以单个的个体存在,还是以有关联的群体存在?这是本部分研究要回答的主要问题。本部分的研究重点是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呈现所提取的意见领袖群体内的互动传播结构,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意见领袖群体是否存在互动传播现象;如果存在,这种传播结构是怎样的;传播结构的特点有哪些;互动传播中是否存在影响力中心;哪些个人或群体在互动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指的是社会行动者及其相互关系的集合。一个社会网络是由多个点(行动者)和各点之间的连线(行动者之间的关系)组成的集合。[14]社会网络将社会结构视为人际社会网结构,“节点”(node)代表一个人或者一群人组成的小团体,“线段”(line)代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研究的重点就是在一个网络之中的个人如何透过关系,在动态的互动过程中相互影响,不但影响了个体的行动,也会改变相互的关系,从而影响整体结构。[15]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是对社会网络中的关系进行量化分析的方法,在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初步建立,60年代至70年代快速发展,80年代以后走向繁荣,社会网络分析被用来建立社会关系的模型,发现群体内行动者之间的社会关系,描述社会关系的结构,研究这种结构对群体功能或者群体内部个体的影响。[16]该方法使用不同的概念评价网络不同的属性,如密度、中心性、小群体等。

在本研究中,对意见领袖互动网络密度的测量,可以帮助我们考察意见领袖群内互动频率的高低,从侧面揭示意见领袖群内的互动传播结构及其特点;对网络中心性的分析,可以回答“互动传播中是否存在影响力中心”这个问题,通过数据分析可进一步确定核心影响力用户,找到微博言论金字塔的“塔尖”;对小团体的分析,可以展现不同身份意见领袖群体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子群体对群体内信息互动影响的大小。(www.daowen.com)

社会网络分析法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结构研究方法,在社会学情报学管理学等多学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部分研究者也将该方法应用于网络传播领域。陈先红等采用社会网分析法研究博客传播现象,发现博客传播是一种关系传播;博客影响力与其在关系网络中的位置有关;“洞博客”、“桥博客”扮演着意见领袖和把关人的角色,而“长尾博客”则扮演追随者的角色。[17]余红通过时政类论坛中意见领袖的社会网络分析,研究意见领袖在论坛讨论网中所处的结构性位置以及嵌入(embedded)该位置的社会资本,认为领袖类ID在中日论坛中的结构性位置并没有为其带来丰厚的社会资本,领袖类ID在社交规模、中心性、中介性等社会资本指标上低于靶子和焦点类ID。中日论坛领袖类ID有主动挑战靶子类ID的习惯,而靶子类ID选择合适时机和话题应战。中日论坛是不同类型活跃ID争夺的场域。[18]黄荣贵等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以搜房网业主论坛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抗争信息在互联网上的传播结构及其影响因素,发现不同业主论坛之间的维权信息传播网络其密度总体水平较低,维权信息的传播不够频繁、密集;业主论坛内部的信息传播结构存在显著不平衡性;信息传播呈现出“务虚”特征;信息传播主要受虚拟社区活跃程度与媒体关注度影响。[19]

本部分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与思路的基础上,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通过对意见领袖群体的网络密度、中心性和小群体的分析,呈现群体信息的互动传播结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